“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犹如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能飘进人的心里,净化人的心灵,你也会在追赶他们的过程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情商。
龚琳娜:我用灵魂在唱歌
我清楚,冲破固有的“唱”的观念,冲破大众的“美”的意识,是我要创新发展的第一步,对我最难的是解放自己固有的习惯,需要勇气和方向。
——龚琳娜
一个人只有及时察觉和准确理解自己的情绪,即是具备“情感自察”的情商能力,才会有明智之举,才可能达到“知人者明,自知者智”的境界。
在这方面,龚琳娜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凭借神曲《忐忑》迅速走红的龚琳娜,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有着招人嫉妒的人生履历:5岁登台演唱,7岁国内巡演,12岁出访法国。16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邹文琴教授学习民族声乐。1999年以文化部授予“民歌状元”称号的身份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2000年凭借《斑竹泪》夺得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银奖,开启了歌唱之路,忙碌地穿梭在形形色色的舞台上。
这样光鲜的经历,足以羡煞旁人。但龚琳娜本人却并不快乐,她觉得自己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因为很多时候她唱的那些歌不是她想要唱的,只是别人规定的,而且还经常有录音、对口型的情况。她现在常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演出,前一天才拿到歌曲现学,唱的什么我早忘了,然后就进棚录音。那时候我演唱的歌都是晚会规定好的,都不是我想唱的,所以经常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那次也是,我一上台就什么都忘了。但是也没有关系,反正是假唱。我就把麦克风拿得离嘴很近,让大家看不见我的嘴,然后我只需要跟着音乐摆出漂亮的姿势就可以了。但是,我不经意间往台下瞄了一眼,看到的是观众那种仰望明星的崇拜的眼神,我立刻觉得这眼神中射出了锋利的箭,从四面八方向我射过来。感觉自己行尸走肉一般,对不起我的观众,对不住那真诚渴望的眼光,我希望立即消逝在舞台上。”一段时间里,龚琳娜郁郁寡欢,茫然不知所措。不过,这场演出却也让她坚定了一个信念——“坚决不假唱。”
对一种现状不满意并不意味着就找到了出路。龚琳娜除了坚持不假唱外,一直找不到自己声音的特点,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正如她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歌手参加比赛,总要选择难度大的能够显示一种嗓音技巧的作品,渐渐的忽略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内涵。挖空了心思:作品空了,嗓音空了,名利空了。声音假了,笑容假了,前途假了。裙子大了,粉底浓了,外面包上厚厚的壳了。音乐没了,情感没了,像一条流逝的河水上漂浮着花瓣。”
于是她怀着艺术创新的梦想,悄然离开了这个名利纷争的环境。她放弃了固定的工作,飞到德国巴伐利亚的森林里、阿尔卑斯山脉上去唱歌。光脚踩在土地上,重新获得了自然的力量。当然,也在这段时间里邂逅了唤醒她灵魂的爱人——老锣。他们第一次单独约会,是老锣约她一起“玩”音乐,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只有他们俩人和一把巴伐利亚筝。正统学院派出身的龚琳娜,一开始不懂怎么玩音乐,只好拘束地随着老锣的琴声轻轻哼。慢慢的,老锣的琴声把龚琳娜越带越远,让她抛开了顾虑,释放出自己所有的情绪:流泪、大笑、跳舞、尖叫。整整三个小时,龚琳娜在老锣的音乐里净心洗肺,通畅了经脉。那一次,她意识到,原来有灵魂的歌,是为自己唱的,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即便是唱痛苦的歌,也是心灵的表达……从那以后,龚琳娜开始和老锣合作“玩”音乐,一起寻找新的音乐艺术之路。
龚琳娜喜欢民族音乐,也一直在寻找自己文化的“根”在哪里。她羡慕农村的孩子,从小接触土地,感受自然,了解大自然规律。龚琳娜在德国的时候,选择住在了森林高山的附近,每当从光亮的舞台上回到森林散步,就感到自己像一棵树,变成了自然中的一部分。她心很踏实,不局促,反而常常是在人群里,会感到拘束。
2003年,龚琳娜到贵州苗族地区采风,夜晚与姑娘小伙唱夜歌、早上与喂猪的妇人上山唱歌、下午与放学的孩子们戏歌、晚饭与老人们饮酒高歌。过得有滋有味,唱歌就是生活,不是给别人表演。2008年,龚琳娜独自坐上了去陕北的公共汽车,踏到黄土地上。那里不是她的故乡,可她的心沉于这快土地,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龚琳娜一路寻根,越来越感觉到双足着地,非常踏实的走路。她开始着迷于向各种传统的演唱方法学习,阅读所有关于中国文化、艺术、思想的书籍。突然感悟语言的魅力,音程、音韵、音高的妙用,她的嗓音开始被想象力支配,我所想就会所唱,没有障碍地出现我希望发出的声音。她没有整天呆在房间里练声,没有再去拜访一位名师上课;只在生活中、在行动中一次一次地感受,用心灵滋润了嗓音。她说:“我演唱的动力完全是生活给予的。我的根是在生活中建立,在艺术中体现,我心中的门一扇扇地被打开,我的艺术世界长出了枝叶!”
2010年,龚琳娜终于等来了“神曲”——《忐忑》,这首歌一问世便风靡大江南北。龚琳娜不仅走红,而且台上台下的精神状态都与从前判若两人。
她曾用一首诗描述找回自己之后的快乐心情:
我们共同努力在音乐的舞台上
自由快乐的伸展……
天空开阔了
我终于可以无拘地唱——
在森林里
在高山上
在人们愿意听到的舞台上
我真的快乐
踏实地走在路上
我不恐慌
只要钻进音乐的世界
我感觉到升华的力量
J.K.罗琳:困境触底后的自我重建
我生命中的困境触底,也正是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
——J.K.罗琳
很多时候,成功,并非因为智力超群,而是他(她)的情商足够高。
在逆境中,人的情绪往往容易陷入长期的消沉之中,而情商高的人却能迅速走出失败的阴影,自己拯救自己。
在这方面,我们的榜样是哈利·波特的“母亲”——J.K.罗琳。
随着《哈利·波特》系列的热卖,J.K.罗琳(Joanne Rowling)的大名早已妇孺皆知。而她也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其身价据说已经超过了英国女王。可谁曾想到,在上世纪90年代时罗琳还是个靠失业救济金过活的单亲妈妈。罗琳曾说,“我的日子就是永远都很难找到时间写作,以前我是单亲妈妈,白天要打工,晚上则要独自一人带小孩。”
这是一个灰姑娘般的童话。但从灵感突现到一朝成名,罗琳其实经历了整整7年的破茧化蝶过程。让我们来看看这7年时间里都发生了什么。
1990年6月,罗琳在搭火车前往伦敦的路上,脑海中突然冒出哈利波特的形象:一个11岁的小男孩,一副圆眼镜后面是一双绿色的眼睛,头上顶着凌乱的黑发。那天晚上,罗琳开始在一个小本子上写起来。可遗憾的是,同年年底,重病缠身的母亲去世了,不久后,她的公寓又遭抢劫,母亲留给她的所有纪念品都被一扫而空,年仅25岁的罗琳深受打击。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她与男友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如果这时,罗琳自闭在丧母和失恋之痛中,便没有了《哈利·波特》。好在,罗琳的选择是离开英国,带着已开头的《哈利·波特》手稿去了葡萄牙,当起了英语老师。在授课之余,她又开始在咖啡馆里写作,再到学校中把稿子打出来。
1992年,罗琳成为阿兰蒂斯太太,并在1993年8月生下女儿杰西卡。
可遗憾的是,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阿兰蒂斯是个虐待狂。1993年11月,夫妻俩在爆发最激烈的一次争吵后,罗琳愤然离开了他们在波尔图的家。她带着女儿返回英国后,成了一个失业的单身母亲,不得不寄居在妹妹的小公寓里。如果这时,看不到未来和希望的罗琳自暴自弃,也不会有《哈利·波特》。好在,罗琳找到心理咨询师,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并从那段艰难的时光中走了出来,并且想出了一个让自己脱离困境的计划:
找一份执教工作。政府的救济资助使她和女儿有了一个容身之处,尽管领取政府救济的过程让她感到羞辱。
1994年夏天,罗琳的妹夫买下了一家咖啡馆,她重新开始在咖啡馆写作,只是这时多了一个女儿。她常常只买很少的食物或饮料,把女儿哄睡在婴儿车里后,就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写作。但同时,罗琳还在一边为了取得教师资格而学习、实习,一边寻找工作。1995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手稿完成,却没有钱复印,罗琳不得不在完成作业的间隙用打字机把手稿打了两份。但在随后的投稿过程中,罗琳共遭到12家出版社的退稿。如果这时,罗琳因受挫而自我怀疑,而将书稿付之一炬,也便没有了《哈利·波特》。好在,罗琳没有放弃,终于,在1996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慧眼识珠,买断了首版出版权,罗琳从中获利1910美元。
1997年6月,在罗琳完成手稿两年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才出版问世,虽然首印只有500册,但能看到自己的书出版罗琳就已经很高兴了。两周内,罗琳又把已完成的第二本《哈利·波特与密室》交给了出版社。
罗琳的成功带着很大的传奇色彩,昨天还是灰头土脸的单亲母亲,今天摇身一变成为畅销书女王。看起来似平有很大的偶然性,可是细细想来,这个偶然有着必然性在里面,因为她的情商足够高。否则,即便她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如果不是她管理好了情绪,用积极的作为应对数次的不如意,《哈利·波特》也可能早就流产了。
在此引用她受邀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辞时说的一句话:“我生命中的困境触底,也正是我重建生活的坚实基础。”能把困境变为重建的基础,正是情商的体现。挫折是人生必含的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有可能提供一种机会。艰难的单身妈妈的生活经历,不仅没有让罗琳丧失斗志,反而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不要因为现状而哭泣,要勇敢地生活下去。小说中的哈利·波特童年的苦难也造就了他后来的坚强,这也是罗琳要告诉读者的——正视失败并不意味着消极地承受,相反,它意味着转败为胜的可能。
布什:你可以不帅,但一定要微笑
你能调动情绪,就能调动一切。
——布什
对那些资质一般的人来说,布什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因为他靠较高的情商弥补了智商的不足。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很高的智力脱颖而出的话,那就一定要在亲和力及维护关系方面下功夫,至少能让一些比你聪明的人与你结伴同行。
布什的亲和力曾经是令许多媒体津津乐道的。尽管媒体时常会报道一些布什的笨拙表现,他的一些口误甚至都成了国际笑话,但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布什的不拘小节和偶尔的笨拙却拉近了他与民众的距离,人们感到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有高人一筹之处,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例如,《纽约时报》(10月21日)专栏作者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就曾说,他在报导2000年总统大选时,发现很多人其实更倾向于民主党的政策,但是他们不信任戈尔(Al Gore)。这些选民觉得戈尔待人冷淡,似乎看不起他们;而布什像个可以勾肩搭背的老伙计,理发店里遇上了,也会跟他们聊聊天。布什很得人心的一招,是在依阿华州党内初选辩论中(1999年12月13日),当有观众问,“谁是你最愿接近的政治哲学家”时,他悍然答道:耶稣基督。当时,美国报纸专栏作家对此痛加嘲讽,劝布什退出选举,先回学校修修基础课;但老百姓哪里记得柏拉图、洛克等正牌政治哲学家到底说过些什么,他们觉得还是布什有亲和力。而这正是智力平庸的他能赢得州长和总统竞选的关键所在。
其实,布什很早就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才能。当他还在学校期间,就很注意人际关系的维护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布什从不努力在学校里争夺荣誉,而是通过伶牙俐齿和善于赞美别人脱颖而出。高中时,他成了“孩子头”,举办学校的周末集会,建立少年棒球联盟并自任主席。而他的快乐达观和爱开玩笑的名声,也让他深受瞩目。在耶鲁大学,他留给同学们最深的印象既不是他的头脑,也不是他的精力,而是他广泛的人脉与亲和力。为了结识更多的人,他甚至会熬夜背诵学生登记表,而且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在一切可能的场所(球场、走廊、教室甚至浴室)与大家认识,主动而诚恳。对几乎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布什都有着特别的敏感,无论是耶鲁的“骷髅会”,还是棒球俱乐部,都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在其中如鱼得水,并且为日后的政治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