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一个人经常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不仅反映出他的交往能力,而且反映出他的社会地位、思想品位和道德品质。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与品德贤良者相处,品格自会高尚起来;经常与鸡鸣狗盗之徒为伍,时间一长,也便成了鸡鸣狗盗之辈。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即是如此。日常生活中,贤良之人不可能光顾到每个人的门庭。要想接近贤良,必须打主动仗,向贤良靠拢。有条件的依靠条件靠拢,没有条件的可以创造条件。不论是搞政治、搞军事还是搞经济,都需要这种品牌效应。
一、借名人光成就自己的名
“不知其人,视其友”,“朋友是你的一面镜子”,这些俗语都阐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是什么人,往往就乐于结交什么朋友。同样,如果你的朋友品行好,学识深,威望高,那么,你沾着他们名声的光,你的口碑也会日渐其佳,你的声誉也会锦上添花。非止如此,广交益友,在事业上你也会深得他们的助力。
聚贤良可成大业
贤良之人,大多为社会有志有谋有修养之士,如果谁能把这些人聚在自己麾下,那么,人生大业也就指日可成了。
20世纪20年代,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曾独霸南方半壁江山,风云一时,这与他广结社会名流和贤良志士不无关系。
孙传芳在众多的北洋系将领之中是一个佼佼者,他不仅长于军事角逐,而且也善于运用政治权术,创造辉煌霸业。著名军事学家文公直说:“孙传芳为北洋后起军阀之最狡诈且有机警纵横之才者。”
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之中,孙传芳也头角峥嵘。他的同学论及北方人为将者,认为只有二人最有出息,“沉潜莫如阎(锡山),机智莫如孙(传芳),北人之二雄也”。其中,孙传芳的才气卓著,被很多人公认。
江南很多学界名流对孙传芳都有好感,张君劢、丁文江等甚至表示愿意追随他。还有一些学者把他看做“可造之材”。因此,在他的周围“曾有着类似智囊团的小组织”。当时,经常在他幕下出谋划策的人有蒋方震、陈陶遗、丁文江、陈仪、刘厚生等。孙传芳要做什么事,也多提出来和他们进行商量。
孙传芳延揽的文人学士和专门经验的人才在当时差不多都是一流的,从“文”的角度上看,章炳麟是学界泰斗;从“武”的角度上看,蒋方震是举国难觅的大军事家;从“专”的角度上看,丁文江学有专长,是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家。
章炳麟,别号太炎,浙江余杭人。章太炎早年参加反清革命活动,为国人敬仰,哲学理论备受学界推崇,他的国学功力更为众多的学子叹服。孙传芳早就想结交这位国学大师,1925年春,他派杨文恺到上海代表自己面谒了章太炎,从此两人就经常联系了。
1925年11月25日,孙传芳在南京确立五省军绅政权。12月3日,章太炎便联合旅沪士绅名流,配合他发起了一个五省协会,表态支持孙传芳的独立行动。
1926年1月12日,章太炎正值59岁寿辰,孙传芳派陈陶遗送寿诗一轴,寿联一副,白兰地100箱,前去贺寿,孙传芳和章太炎之间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孙传芳极力拉拢章太炎,这位受人尊重、调高和寡的国学大师竟引孙传芳为同调、知音,章太炎因此也成了孙传芳的门前贵宾,两人完全成为莫逆之交。
蒋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宁人。1901年赴日本入成武学校,1904年入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时名列第一,曾经获得日本天皇亲自赐刀的最高奖励。毕业后历任奉天督练总参议,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又任总统府军导处参议和总统府顾问,是当时国内超一流的军事人才,名震四方。他曾入幕孙府担任一段总参谋长,和孙传芳的关系非常融洽,不仅平时敢于犯颜直谏,而且还为孙策划了不少战略方针,成为孙的智囊型总参谋长。
丁文江,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曾于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动物学和地质学。回到国内以后,历任北洋政府工商部矿政司科长,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1926年2月,丁文江以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国委员职位南下抵苏,经蒋方震推荐,被孙传芳邀请出任淞沪商埠市政督办公署的总办,任职后,丁文江以科学家的精神,悉心治政,时间虽然不长,规模稍具。
除了章太炎、蒋方震、丁文江之外,还有一个在江苏省为孙传芳做出贡献的高级行政人才。他就是蒋方震推荐的陈陶遗。
陈陶遗,江苏金山人。辛亥革命时曾任江苏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代表,孙中山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他是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1912年任考察欧美实业专使。陈陶遗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结交社会名流甚多,在上层社会里影响很大。蒋方震是他的知己,对他相当信任,孙传芳让蒋方震出任总参谋长或江苏省长或淞沪商埠市政总办时,蒋方震仅答允暂充一时总参谋长,而把他的好友丁文江介绍给孙传芳,丁文江转而介绍陈陶遗为江苏省长,而自己为淞沪市政的总办,孙传芳一一接受。上任后,陈陶遗以文治派作风,刷新吏治,整理财政,为江苏省偿还公债数十万,这在民国以来,在军人支持下的省长中,是未曾有过的。孙传芳既有人才辅佐,又和当地的绅商广交朋友。在绅商中,和孙往来关系最密的是张謇和张一。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中过状元,入民国后,出任农商总长,全国水利总裁。1915年,袁世凯封张謇为“嵩山四友”,享受最高礼遇。张謇晚年回到家乡南通经营实业,开办大生纱厂、面粉厂、轮船公司、缫纱厂、机器厂及通海牧垦公司,成为江南巨绅富商。张謇一面经营实业,一面进行政治活动。
孙传芳和张謇结识较晚,但是,关系发展的较快。孙传芳任闽浙巡间使后,宣布治浙方针,“全省预算决算概准十二年成案,不更增加人民负担,实行军民分治,浙军与中央军一视同仁,免除苛捐杂税”。同时,宣称浙江是他的第二故乡,赢得浙人拥戴。张謇见孙传芳如此尊重地方权益,和他的关系更加密切,经常与他书信往还。
1926年,孙传芳“兼差遥领”东南五省,先后发表支持实业宣言,通令五省当局保护养殖和种植业,同时要求地方长官协助创办,严禁士兵骚扰,更加得到张謇及江浙绅商嘉许。
不久,孙传芳与段祺瑞关系紧张,并产生取代段祺瑞之心,然而谁为合适总统人选,经过反复思考,孙传芳决定捧出张謇出任临时政府的总统,借以控制中央政局。为此,他亲赴南通拜访张謇,共商大计。张謇听说孙传芳如此招爱自己,喜出望外,在孙到达之前不仅在城内张灯结彩,而且还令其子张孝若代表他亲自到江心迎候。后来因吴佩孚和张作霖的合作,北方政局发生变化,此举未得实现。
除了张謇之外,孙传芳和张一饧之间关系也较密切。张一饧,江苏吴县人,1882年中壬午科举人,1915年任教育总长,1917年任总统府秘书长,1918年移居苏州,成为江南声名显赫的社会名流之一。张一饧和张謇一样对孙传芳颇有好感,以至与他推心置腹,成为孙传芳在东南称雄时的主要支持者。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建功立业需要的是人才,笼聚贤良之才才能成就大业。古代“汉之三杰”、“桃园三结义”等都是笼聚人才的典范。没有人能独自成功,广结善友,谘陬善道,大业可成。
拉大旗可做虎皮
现实生活中,贤良之人当然不是随处可见的,要与贤良为伴首先得寻得贤良,当寻不到贤良为伴时,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或计谋借助贤良的名誉或关系来提高自身的价值。拉大旗便是其中的一种。
当然,拉大旗也需要讲究技巧。不讲技巧,让对方看出破绽,不但失去了拉大旗的作用,反而会丢人现眼。
一般人与地位高、势力大的人交朋友,总是会有些低三下四的,显得底气不足。如果你一反常态,态度不卑不亢,从气势上并不输给对方,对方很自然会想到“这小子可能有点来头”。这时候,你如能把握分寸,不失时机地“拉大旗作虎皮”,假作不经意地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可能就会产生奇效。
1937年夏,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特使团团长的孔祥熙赴英国庆祝英王加冕典礼,孔祥熙为了博得英国皇室的青睐,自称是圣人孔丘的嫡系后代。其实,在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孔氏家族保存两千多年的孔氏家谱中,并没有这支世系。孔祥熙曾拉拢当时提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孔祥榕和孔丘的奉祀官“衍圣公”孔德成,收买了一些孔氏家谱,为他篡改重修孔氏家谱时补续上去。又把太谷县孔家的家谱改头换面,推溯到明末清初,说是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时,有一房孔氏家族搬迁到山西太谷县落户,才有他家这一支系。
孔祥熙自称是曲阜纸坊村人,于1930年曾出资二千元在纸坊村里建立了家庙。这个情况表明,孔的家世源于孔祥熙之手。同时为了证实孔的身世,他经常在谈话或讲演中,夹上几句《论语》、《孟子》,表示博雅。
这次孔祥熙率领国民党政府特使团到英国时,就宣称自己是第七十五世“孔丘公爵”。他曾大言不惭地对人说,他当时受到英国皇室的隆重接待,不是因为他是中国的特使,而是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子孙“孔丘公爵”。
其实,怪不得人们崇尚名牌,如今的新闻媒体也崇尚名牌。如有些广告就说:“这是某名人喝过的”、“这是某名人用过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名人用过的就是好东西,好像就连慈禧太后的尿盆子也能当文物一样被人吹捧。
许多商业广告喜欢用名人而不惜重金。有头有脸的人都喜欢用的东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认同:“我和某名人用的是同一个品牌的”。
同样是消费,多一层攀龙附凤的光环,自然很多人愿意借这个光。
美国一家公司所生产的天然花粉食品“保灵蜜”销路不畅,经理绞尽脑汁,如何才能激起消费者对“保灵蜜”的需求热情呢?如何使消费者相信“保灵蜜”对身体大有益处呢?广告宣传,未必奏效,大家见得多了。
正当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该公司负责公共关系的一位工作人员带来喜讯:美国总统里根长期吃此食品。原来,这位公关小姐非常善于结交社会名人,常常从一些名流那里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这一次她从里根总统女儿那里听到了对本企业十分有利的谈话。据里根的女儿说:“二十多年来,我们家冰箱里的花粉从未间断过,父亲喜欢在每天下午4时吃一次天然花粉食品,长期如此。”后来,该公司公关部的另一位工作人员,又从里根总统的助理那里得来信息,里根总统在健身壮体方面有自己的秘诀,那就是:吃花粉,多运动,睡眠足。这家公司在得到上述信息并征得里根总统同意后,马上发动了一个全方位的宣传攻势,让全美国都知道,美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总统之所以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是因为常服天然花粉的结果。于是“保灵蜜”风行美国市场。
攀龙附凤之心大多数人都有一些,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
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什么大人物,如果能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自己也便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了。
二、把握好与朋友交往的分寸
好朋友是知己而不是自己,虽说亲密的朋友不是外人,但也不能什么事对其都不见外。这就要求我们在与朋交往时必须要有分寸,即说话有讲究,交往重细节,行为有节制,这样朋友才能很容易接纳你,帮助你,尊重你的体面,满足你的愿望。反之,你不懂分寸,说话冒失,举止失体,不识深浅,不知厚薄,就会惹得朋友讨厌,使交情日淡甚至断绝。
别让外援成负担
当有苦恼的时候,向朋友说说心里话,听听朋友的建议,遇到难题时,同朋友商量一下,找出解决的办法;经济上困难、请有能力的朋友施以援手等等,这些都是应该的。但不能忘记,朋友也有自己的事要做,他也有各种各样的难题要解决,也会遇到经济困难需要帮助。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过分依赖朋友,这种事情多了,朋友会逐渐离你而去,因为你们之间的友情已经成为他的一种负担,使他不堪重荷,他只能逃之夭夭。
风险宜揽不宜转
无论多么亲近的朋友,都要慎重考虑,不要把有责任的事推到朋友身上,因为朋友碍于情面难以推辞,如果推辞了,两人的友谊就等于宣告结束。因此,找朋友帮忙时,一定要考虑清楚,从朋友的角度想想,看是否会让朋友承担一些风险。
家私隐情别公开
当朋友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了你,即使没有叫你保密,也表明了他对你的极度信任。对此你只有为他分忧解愁的义务,而没有把这种“隐私”张扬出去的权利。如果张扬出去,势必会失去朋友的信任,甚至等于置朋友于死地,以后人家就再也不会把自己的“隐私”告诉你了。如果是无意间的“泄密”,那还有情可原,日后向朋友做点说明,或许还可取得朋友的谅解。假使故意张扬,以显示自己的信息渠道通达或借以达到其他什么目的,那就连做人最起码的道德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做别人的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