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一个作用:变化气质。读什么样的书,气质就会向什么方向变化。练《葵花宝典》就是东方不败的气质,练《独孤九剑》就是风清扬的气质,练一阳指就是皇帝的气质,练打狗棒法就是乞丐的气质。所以,对书的选择特别关键。从小阅读什么样的读物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气质的成长方向,读武侠成长起来的孩子和读魔幻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是两种不同气质的人,而读漫画成长起来的孩子又会异于前两者。我认识的很多学中文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感春伤秋、多愁善感的气质,而这种气质的熏陶,久而久之会影响到性格的变化。同理,一个整天抱着《厚黑学》、《孙子兵法》、《鬼谷子》读的人,他的精神境界可想而知。
读书有一个弊端,专业书籍读多了会让人变得吹毛求疵。孔乙己之所以要蘸着酒告诉伙计“回”字有四种写法,正因为他受了读书的毒害,以至于他无时无刻不背负着“读书人”这个枷锁。正如一个美工设计走在街上,他的水平越高,就越容易为街道两旁拙劣的广告牌设计而不满;一个学外语的人,在旅游景点势必花费更多精力去找标语翻译上的错误;一个律师或者爱辩论的人,总是会在别人说话的过程中盯着一个欠准确的表达不放;学理工科的人更容易被一篇流行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文章激怒;学文史的人更容易对一则心灵鸡汤式的肤浅故事产生鄙吝之心。而一个完全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就不会受此影响。
我觉得读书的作用更像是化妆,古代叫做“文”,是“文饰”的意思,也就是“文胜质则史”中的这个“文”。看一个女人的妆容,就能知道她的品位和审美水准。看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关注什么样的微博,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学养和层次如何。血红的嘴唇和渔网黑丝,并不代表性感。
不要再到处宣扬读书有多么好。读书无助于明智,反而有助于让一个人变成“死宅”死宅:网络用语,指爱待在家里,不喜欢出去交际的人。当一个人迷信了读书之后,在遭遇困难和挫败的时候,他不会从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而会转向书斋,以求通过读书让自己更加“明智”。他会认为读书就是“积累”的过程,认为这种“积累”终将解决他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事实上,这样的读书不是积累而只是借口,你压抑的能量无从在书斋之外释放,而只能把它释放在书斋中。这样,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静,越来越“死宅”,殊不知他离读书修行的真正法门越来越远。
读书的宗旨——搞定自己,而不是搞定别人
读书的目的就是变化气质,如果气质变化不了,读一万本书都没有用。如果气质可以变化,读一本书就能受益良多。评价一本书对你是否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影响到你的生活态度。
同样,知识也不是力量。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帖子——“你不知道的100个小知识”里有这样的知识:“你永远舔不到自己的胳膊肘”,假如不是看到帖子,我一辈子都不会想到去舔自己的胳膊肘;还有“猪不能仰望星空”,猪能不能仰望星空跟我有什么关系?对这些冷僻知识的了解丝毫无益于自身的提升。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如上的东西全无意义。假如你进一步研究下去,知道舌头可以舔到的身体所有部位和舔不到的所有部位,那你就对颈部的骨骼构造有了初步的了解。再进一步探索下去,如果你知道身体的任意两个部位有没有触碰的可能,这时候,知识就可以转化为力量,因为你已经懂了人体解剖学。
一鳞半爪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要形成系统、具备规模,之后才有意义。别人随便问你一个三位数乘三位数的结果,你虽然不能一口答出来,但完全可以凭借运算法则算出来。需要懂的就是这个法则,而不是具体的一道题的结果。
有人和我辩论“林徽因和吕碧城谁更漂亮”、“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种问题全然不是重点所在。无论谁更漂亮,与你个人见识的提升都没有什么关系。
文章讲究的是“剪草为马,撒豆成兵”,《孟子》、《庄子》这种超一流的著作,如果一鳞半爪地看,也个个是歪瓜裂枣,溃不成军,但是,布置到一块,就能“呼风唤雨,移斗换星”。《古今谭概》里有首讥讽孟子的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这种质疑显然是“得其粗而忘其精”。所以,读文章的窍门是倒过来,就像九方皋相马,“得其精而忘其粗”;就像去潘家园淘货,明知道都是赝品,高手也能一眼认出成山的赝品堆里的唯一高仿货。
低手读书像太监选宫女,往往是入宝山而空回。高手读书像捡破烂,垃圾堆里能翻出宝贝。有一个很厉害的投资人,别人向他讨教投资的法门,问他是看什么消息来决定投资方向。他的答案让人大跌眼镜——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这种连初入股市的老百姓都不会拿来作为投资参考的东西,却被大投资家认为不可错过。同样的事物,是化腐朽为神奇还是化神奇为腐朽,端在有没有一根点铁成金的手指。
高中学哲学,第一个概念就是“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句话的要害在“系统化”三个字上。如果不求系统,一鳞半爪地讲道理,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能打败很多大学教授,谈到每一点都很精辟、很到位,但是要铺张成文,永远也做不到。就像搞科研,好的创意并不稀缺,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一堆创意,但是要把分散的创意落实到纸上,形成一具结构完整的文案,很多人做不来。如果脑子里的东西只是创意的话,就算点子再多,也是散兵游勇,产生不了集团军的力量。
为什么读书讲究先把一部书读透,或者先把一个人的著述读透?就是为了要形成集团军。多年前见到一个读书爱好者,我问他:“你读书主要读哪方面?”他说:“驳杂不精。”他的言外之意大概是在突出自己“博览”的一面,但那不叫“驳杂不精”,那叫“散漫无归”。如果所有的力量不能凝聚到一处来,那就是气脉紊乱,而不是内功高深。
课本里有这么一句话,“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照我看,对很多人来说,理性是感性的基础才对。很多人做一件事情是先有了冲动,然后为这种冲动找“理性”的理由。他们的认识根本就不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而是为实践辩护。想做一件事情,先做了,然后再说服自己这么做的正当性。想搞一个项目,先上马,再做可行性报告。他们所有的理论和学说,最大的作用不是用来指导前进的方向,而是为自身行为的合法性辩护。这种人从书上得来的道理,往往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于是退而求其次,希望能说服别人。
读书的宗旨在于“搞定自己”,而不是“搞定别人”。这就是“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的区别。搞定别人,往往靠一招半式就可以成功,因为每个人都有弱点。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寻找别人的破绽上是最愚蠢的。搞定自己,则完全不是一招半式能解决的。你要找到自己的每一处破绽,一一打败它们。达到了这个层次之后,你就不用考虑打败别人需要哪些招式,你根本无须出招,只凭内力就能把对手震飞。
金庸小说里那些武功最高的人,从来都不是整天在街头和别人打打杀杀混出来的,而是在深山、在孤岛、在绝域,一个人苦练出来的。他们纵横江湖时所向披靡,那些险恶风波对他们来说早已如过眼浮云,真正的江湖只在他们心里。
国学推荐书目及阅读次序
有朋友说想读国学方面的书,问我能不能列个书单,最好标上顺序以及说说我的看法和阅读上的建议。其实我读的书还远远不到可以给别人列书单的程度。此外,关于国学的书单,很多大牛们都列过,比如钱穆、梁启超、黄侃,胡适也列过,而且他们列的单子都有交集。
但那些人都是一百年前的人了。这一百年来,社会发生了如此大的变革。他们列的单子让今天的很多人来读,可能都会昏昏欲睡、味同嚼蜡。这是了解国学不可避免的过程。就像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就一定要过了拉姆齐模型那道坎,不然你只能懂点“生活中的经济学”。如果你读于丹、傅佩荣讲国学的书觉得有意思,也不妨读,那些是“牛奶可乐经济学”。
想跨过国学的“拉姆齐模型”,首先要明白以下三点,这三点至关重要,比读什么书更重要:
第一,中国的书不多,是可以读完的,这句话是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老先生说的。陈寅恪小时候跟他爹陈散原一块去见夏曾佑,夏曾佑说:“世侄啊,你要好好学外语,如果只懂中文的话,到我这个年纪就把中国所有的书都读完了,没什么书读的了,好无聊啊。”等陈寅恪到了晚年,发现还真是这样。所以,中国的书不多,是可以读完的。当然,垃圾是读不完的,分清什么是书什么是垃圾很重要。
第二,读书千万不能存有功利的念头。如果你把图书馆中所有关于《论语》的书找出来,打算暴力吃透这一千本书再写一篇论文出来,那你完了。暴力可以做到,但“吃透”是肯定做不到的。越好的书越要“涵泳”,你在挤公车的时候、在马桶上的时候、在坐电梯的时候,都可能随时随地冒出来一句你读过的书中的话,这就叫“涵泳”。有人说这样不累吗?试想一下,你一下班走出公司,随口就哼一句“拦路雨偏似雪花”会累吗?我们的父辈好多人谈问题,一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会用“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带有深刻印记的东西,这都是习惯。成了习惯就完全不消耗能量,就像包围着你的中国移动和联通的信号,你不会觉得累和不舒服。
第三,读书要跟着感觉走。推荐书单就好比点菜,你喜欢的菜别人不一定爱吃。你有你的菜,我有我的菜。所以,不要勉强自己喜欢别人的菜。比如我喜欢《论语》,觉得很有意思,但有人就是不喜欢,而且不仅自己不喜欢,还会因为我喜欢而觉得我比较傻比较死板。还有的时候,大家看似喜欢同一道菜,其实喜欢的只是同一个菜名。比如我喜欢邵雍邵康节,也有人很喜欢他,但我们喜欢的邵康节完全不是一个邵康节。我喜欢的邵康节是《伊川击壤集》的那个邵康节,他喜欢的邵康节是《皇极经世》的那个邵康节。我会坚持认为他喜欢的那道菜只是名字叫“邵康节”,而他会坚持自己的菜是正版,甚至怀疑我的菜是盗版。但这些没有必要深究,一道菜好吃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名字。“邵康节”三个字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读书要看机缘,时机很重要。读书像谈恋爱一样,要在对的时候遇见对的人才好。我小学时候家里就有《易经》,但直到研究生阶段才对《易经》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也试图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但是一翻开就头大。所以,没有感觉的书要果断放下,要么是没有缘分,要么是时机不到。
明白了以上三点,就可以列书单了。书单是最容易列的,因为大家公认的好书就那么几十本。但问题是,有谁能把别人开的菜单的菜都吃完呢?胡适开了几百道菜,说这些是“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包括《三侠五义》之类的,梁启超说我梁某人就没有读过《三侠五义》,你说我不懂国学?
这里,我把钱穆和梁启超开的书单附上。
钱穆所列: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
梁启超所列:
经部:《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
史部:《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子部:《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集部:《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好当然好,问题是,今天的一般人能读多少?又能读得下去多少?钱穆所列的书算很少了,《六祖坛经》我就没有读完,《传习录》也没读完。我已经相当喜欢王阳明了,都没读完他的书。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喜欢的程度还不够。
国学可以从诗入手。先唐诗宋词,然后是历朝历代诗词、《诗经》,进而《论语》。
从诗入手有个好处,就是重感性而不重理性,重爱而不重利,重兴趣而不重学问,风花雪月、兴观群怨而已。虽然如此,但读到后来,我发现我居然也对古代的学问略有了解了。但如果一开始就让我读《论语》、《孟子》的话,恐怕我十有八九不会喜欢。就像灵鹫宫密室里的武功,是不太适合初学者练的。
所以,我推荐的国学旅游景点和游览次序大约是如下线路:
第一阶段,自《唐诗三百首》起,历《诗经》,到《XX集》结束旅程(XX是一个人的名字)。沿途景点自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