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诗三百首》起,也就是自唐诗宋词起。《唐诗三百首》也可以换成其他唐诗选本,不过这个选本已经很好,所以没有必要换。为什么要自唐诗起?唐代虽非诗学的巅峰时期,但它是一个要津,就像由陆路去东北必须经过锦州一样。陈散原、郑孝胥的诗虽然好,但很难有人跳过唐诗直接喜欢明清诗、民国诗;也很难有人直接喜欢《诗经》或魏晋南北朝诗。不过从汉乐府入手倒也有可能,但大部分人还是自唐诗起比较合适。如果你对唐诗有感觉,自然就会对宋词有感觉,进而会对古文有感觉。对唐诗宋词有所了解之后,自然就会涉猎古文。没有给出古文的书目,是因为古文方面不好给出一个选本。姚鼐的《古文辞类纂》、萧统的《文选》皆好。不过完全按照这些读下来不一定符合一般人的胃口。《古文观止》不是一部很好的选本,不过也可以一看。
读文章和听歌一样。一开始听歌都是乱听,渐渐地,就会对某个歌手的某张专辑很喜欢,进而去听他的其他专辑,以至于后来把这位歌手的所有专辑中的所有歌按时间顺序排下来放进MP3。同时又会对这位歌手的生平故事有所了解,知道他在唱某首歌时大概是怎样的心情。甚至会从该歌手不同的专辑按照自己的胃口挑选出最喜欢的歌放在一个文件夹。读文章也是同样的过程。
此外,一个人的胃口和审美也是不断变化的。有的人一开始最喜欢周杰伦,后来最喜欢陈奕迅,后来最喜欢张学友。有的人一开始最喜欢Twins,后来最喜欢王菲,再后来最喜欢杨千嬅。每一次变化都是对自己气质的重新塑造。从古文来看,最经典的文章当然数韩柳欧苏“四大天王”,我一开始最喜欢苏东坡,后来更喜欢韩愈,再后来更喜欢欧阳修。不过很多时候你喜欢的不一定是名气最大的。
这其中,《诗经》是个必经站点。从唐诗起,中间可以随便绕、随便逛,但一定要来到《诗经》这个地方。因为它是源头。《楚辞》不一定全读,但要读过一些。这一段旅行的终点站应该是某个人的集子。就像你听歌,从一开始混着听很多人的歌,到后来会在一段时间内专门听某一个人的歌,到这个时候,这段旅程就该结束了。读一个人的诗文集就不是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体会,而是越过文辞来感受诗文背后的气质。
第二阶段,《论语》。
这一阶段只有《论语》一本必读书。如果你把《论语》读出了感觉,自然就会去找四书五经来读。如果对《论语》没有感觉,却想从《十三经注疏》中的《易经》、《尚书》等入手,根本没有可能。
《论语》是国学之路的一个大的关口。只要把《论语》读出了感觉,然后随便走一个方向都是国学的坦途。如果《论语》读不出感觉,怎么走都进入不了国学的世界。换句话说,《论语》就是一个虫洞(wormhole)。
第三阶段,自《史记》始,哪里终都可以。
《史记》是国学中史部的要津。梁启超列了前四史,前四史中最重要的就是《史记》,所以要自《史记》始。至于终点的问题,哪里终都可以,影响不大。如果只是对史实感兴趣,可以至《资治通鉴》终;如果对典章制度感兴趣,可以至《通典》终;如果对史评感兴趣,还可以至《读通鉴论》终。读完《史记》就相当于打开了史部的门,里面的景点看多看少就取决于个人的胃口和喜好了。
第四阶段,随意开始,历《庄子》,至《××子》终(《××子》也可以就是《庄子》)。
其实一旦过了第二个《论语》的阶段之后,第三、四阶段就都没有什么难度了。“子部”也是个恢弘壮观的天堂。所谓诸子百家,从哪一子开始旅程都可以,但《庄子》一书不可不读。国学中,唯一勉强可以与《论语》分庭抗礼的就是《庄子》。读完《庄子》,最好也对其他若干家有所了解,不过即使不去理会,也没有问题了,那些都是国学的边边角角,无关大局。
过了这四个阶段,就迈过了国学的“拉姆齐模型”。之后你无论是纵着走、横着走,还是斜着走,都不会显得太业余。
综上,所列必读书的书目和次序如下:
《唐诗三百首》、《诗经》、《论语》、《史记》、《庄子》。
懂了拉姆齐模型只能说可以保证高级宏观经济学不挂科了,只代表与“牛奶可乐经济学”告别了,但离经济学家还差得远呢。不过,如果你因不能成为经济学家而失望,那不妨回头看我前面提到的第二点。
你来看这朵花,这朵花为你打开一个世界,而你最初并不是为了把这朵花摘下而来的,不是吗?
《云图》的《坛经》版阐释
造业和报应
弘忍把衣钵交给惠能,说你从此就命如悬丝了。惠能渡江南下,被许多抢夺衣钵的人追杀。一天,有一帮人追到了惠能,为首的叫惠明,曾做过四品将军。惠能看跑不了了,就把衣钵扔在石头上,说你们拿走吧。惠明过来拿衣钵,发现事不动,就对惠能说,我为法来,不为衣钵来,请行者为我开示。惠能说你坐好别动,惠明坐好,停了很久,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一下醒悟过来,带着那帮人走了。
1849年,律师亚当在海岛上看到一个黑奴被鞭打,冒着风险救下了他。亚当随身携带的金币被医生古斯发觉,古斯见财起意,骗亚当说他体内有虫子,以医治之名给他下了毒。在亚当快要被古斯杀死的前一刻,黑奴出现,救了亚当,古斯被亚当的金币砸死。
1936年,年轻作曲家罗伯特在他仰慕的老作曲家处学习,并和他妻子有染。罗伯特是双性恋,正在创作《云图六重奏》,老作曲家想据为己有,便以公开他的同性恋倾向为威胁,罗伯特误伤了老作曲家,然后持枪逃跑,并完成了《云图六重奏》的创作,后来在男友来寻找他时饮弹自杀。
以上三则,是同一个故事的翻版。第一则出现在佛教经典《坛经》里,第二、三则出现在电影《云图》里。相同之处,都是A想抢B的东西,没抢到反而吃了亏。不同之处是吃亏的程度——惠明毫发无损地走了,老作曲家伤了,古斯死了。为什么三个抢夺者的结局不同?因为他们的作恶程度不同。惠明只是想抢衣钵,而且他自动中止了伤害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老作曲家虽然要抢夺著作权,但没打算害命。古斯却要谋财害命。
他们起心动念处都是要抢夺别人的东西,这是造“意业”,造业是因,报应是果。在他们最开始念头发动的时候,就注定会在未来受到惩罚。业力有大小,报应也自然不同。为什么古斯不是被刀砍死的,也不是被绳子勒死的,而是被金币砸死的呢?因为他想要的就是金币,他最初因金币而起恶念,最终因金币而丧生。这是在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当然不是,不然《云图》就太肤浅了。
善恶
如果说抢夺别人的东西是恶,大家都明白。那么废奴运动呢?在庄园主看来,奴隶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可以交换、买卖、赠送,随意处置,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我处置我的私有财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云图》影片中庄园主所称的“自然法则”,现在,有人要废奴,这岂不是要抢走原本属于我的东西?抢别人东西的人,不该受到惩罚吗?
当然应该。庄园主女儿背叛了自己父亲,和丈夫一起从事废奴运动。此生,她是地主家庭出身,来生,她就没那么幸运了,她成了一个奴隶——克隆人。曾经有一份做奴隶主的机会摆在她面前,她不知道珍惜,反而高举自由和正义的大旗,义无反顾地同家族决裂。那么,来生她变成奴隶,这是报应。2144年,曾经的庄园主女儿成了克隆人星美。克隆人就是奴隶,只是更换了时空。废奴运动和克隆人反抗奴役的运动本质上是一样的。星美在奴隶世的惩罚是和家族决裂,在克隆世的惩罚是被抓捕殒命。如果说向往自由是善,为自由而战是正义,为何行善者反而身死?
社会有它固有的秩序,每个时代有它的善恶观。在奴隶世,最初从事废奴运动被视为大逆不道、十恶不赦,后来却被视为崇尚自由、为正义而战的先驱。过去,同性恋被视为不道德的事情,年轻的作曲家因此丧生。怯懦的他,不敢挑战当时固有的道德观念。他不能像克隆人星美一样,认为整个时代错了,自己对了。
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一人的善,对他人可能是恶。一人的恶,对他人可能是善。一个时代的恶,在另一时代也许是善;一个时代的善,在另一时代也许是恶。善和恶都只是名称。
觉醒
奴隶和奴隶主的区别,克隆人和人的区别,本质上是有没有自我意志的觉醒。觉醒了,就是人;不觉醒,就是奴隶。惠能初见五祖弘忍时,说只求作佛,不求其余。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凭什么作佛?惠能说人有南北,佛性哪里有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什么差别!假如星美不觉悟,她便自始至终是克隆人;觉悟了,她就是人。
庄园主女儿、星美,她们的所作所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类衰落之后的荒蛮时期,原始部落人崇拜的图腾正是星美。星美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如果她是一个人,她就会像她的爱人一样,有名字,有除了自由意志之外的特质,可她完全没有。在奴隶世,她只是作为庄园主的女儿出现,在克隆世,她是无数个克隆人中的一例。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多元的,而星美是一元的。所以星美只是一个符号。正因如此,星美是原始部落的图腾。
她是觉醒者,觉醒的代价是身死殉道,身死殉道的结果是成为图腾,受人崇拜。这世界有它固有的秩序,但固有的秩序终将被打破,固有秩序的打破就是图腾存在的意义。如果你留意,会发现庄园主女儿的丈夫叫亚当。巧合的是,亚当正是人类的祖先的名字。
法身
星美为什么死了?其实星美没有死。惠能为什么没有死?其实惠能死了很多次。
惠能为躲避追杀,逃亡在猎人队里十五年。猎人让他守网,捕到的猎物他都放走,他吃饭时只吃菜,不吃肉。别人守网都能守到猎物,惠能一次都守不到——这样还能混十五年不露馅?动脑子想就知道,不可能的。要说死,惠能也许十五年里已经死了几百次了。但是,惠能仍然活着。这个活着的惠能是谁?
佛有三种身:法身、化身、报身。死掉的那些惠能,都是报身。在这一时空里死掉的角色,另一时空仍然存在着。那些死而生、生而死的人,都是穿梭在生死流转里的报身。有无数反抗奴役的奴隶、无数反抗奴役的克隆人,星美只是其中的一位。你看不见的那些死掉了的反抗者们,他们是报身。你看得见的反抗者是星美,她死了,那是化身。一定有不死的反抗者,那是法身。法身是不着相的,所以你看不见。如果非要看见它不可,那法身就是惠能的衣钵。有衣钵在,惠能就不会死。只要克隆人身上有觉醒的种子,有意识到自我存在的可能性,反叛者迟早都会出现。
上面说得有点玄乎。形象点说,惠能为什么没有死?可以这样理解:惠能每次差点死掉的时候,都发生了一个和律师亚当很相似的故事——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黑奴,救了他。如果你看不见黑奴的存在,就会在推断亚当和古斯较量的时候,得出亚当一定会死的结论。亚当背着一箱金币,无论他走到哪,只要金币在,就会有像古斯医生一样的人觊觎着金币,来谋财害命。亚当最终得以不死,是因为自己所做的善业帮助他抵消了那些灾祸。亚当都不死,惠能为什么会死?
本心
其实,惠能和亚当又不一样。亚当是造了善业,来抵消灾祸。惠能是根本不造业,灾祸自然不会来。按说,觉悟了的人有神通在,诸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弘忍明知道惠能得了衣钵会命如悬丝,为什么还要把衣钵给予他?惠能明知道自己会命如悬丝,为什么还敢要衣钵?
一个天才从诞生之日起,他的天赋就给他带来了各种麻烦,例如他人的嫉妒、仇恨和误解。惠能的衣钵就像亚当的金币、年轻作曲家的作品,必然给他带来被追杀的危险。那么,为什么惠能每次都有惊无险呢?因为他的本心寂然不动。寂然不动,就不起业;不起业,就不会有报。
有人来抢衣钵,惠能说好,我放这里,随你们抢。如果惠能紧紧护住衣钵不给,那些人早包围住他把他打死抢走衣钵了。如果亚当早知道古斯要夺他金币,直接将金币赠予古斯,自己就没有危险了,压根儿不用黑奴来帮他脱离危险。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夫唯不居,故莫能去。
十五年后,惠能到了广州法性寺。寺里一个和尚说风动,一个和尚说幡动,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掌故今天已经被讲得俗滥了。其实,惠能是在说自己的生死体验,不是在玩概念。惠能不死,因为十五年来他的心未尝动过。心寂然不动就没有生,没有生何来死。有衣钵在,则有惊;不起业,则无险;故而惠能十五年里有惊无险。
话说惠能放下衣钵对惠明等人说:“此衣表信,可力争邪。”惠明反倒不敢抢了。为什么不敢?抢了就是造业,造业就会有报应。惠明手下还有数百号觊觎衣钵的人,除了手下这些人之外,还有更多人觊觎衣钵,他得了衣钵岂能如惠能一样善终?所以惠明不敢抢。书上说惠明拎不动衣钵,实际是这个意思。
惠明既然不敢抢,惠能就开始点化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一点,惠明就醒悟了:你的本心就是想来抢衣钵的吗?要抢衣钵,衣钵在这你怎么不拿?性命和衣钵,哪个对你更重要?你刚才要衣钵,现在又不要衣钵,到底哪个才是你的本来面目呢?你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不要衣钵,这不是无明吗,不是不见本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