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的书目看,诸子之作多达189种,其中除汉朝的49家外,先秦诸子尚有140家,用“百家”形容诸说林立并不过分。从理论上明确区分诸子派别的标准,是从西汉司马谈开始的。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把诸子分为6家,即阴阳、儒、墨、法、名、道德。东汉班固在此之外,又分出纵横、杂、农、小说4家。这10派之说被历代学者接受,一直延用至今。
根据诸子的社会活动和历史作用,又有人把诸子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政治活动家,如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政治活动,建功立业,富国强兵,使自己的学说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补充。第二类是社会活动家,如孔子、墨子、孟子以及稷下学派的那些大师。他们热心政治,而得不到重用,主要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第三类是学术思想家,如老子、庄子等所谓隐士。他们鄙弃政治活动,逃避社会世事,潜心研讨学术。
诸子百家的学说大多都明显表露针对现实而发的倾向。如儒家的仁政,法家的尚法,墨家的兼爱,纵横家的游说,农家的君臣并耕,都是针对国家的统治、社稷的安危提出的见解主张。各派各家把思维的触角伸到各个领域,上论天,下论地,中论人事万物,纵论古今,涉及问题非常广泛。诸子文献是研究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不可忽视的宝贵材料。
诸子文献原先多达百余种,但流传下来的却只剩30余种,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其一,经过历代学者考证确为战国时期著作,如《墨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其二,虽掺杂入了一些后人的文字,但其主要部分还是属于战国时期思想学术材料,如《庄子》、《管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其三,书籍题为先秦时人所著,但是一般认为并非先秦时代的著作,被称为“伪子书”,如《列子》、《关尹子》、《鬼谷子》、《燕丹子》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前人怀疑为伪书的传世诸子著作,后经考古材料证明并非伪作,如《晏子春秋》、《尉缭子》等,因而对“伪子书”也要慎重对待。
(原载1988年4月8日《宁夏日报》)
《孟子》与“民贵君轻”思想
《孟子》是记述孟轲言行的书。孟轲虽然一生不得志,但是后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推崇,《孟子》一书被列入“十三经”,成为除《论语》以外唯一被奉为封建经典的子书。因此,与其他诸子著作相比,《孟子》对后世的影响是较大的。
《孟子》共有7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分261章,近35000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化教育各个方面,是反映孔子以后儒家以孟子为首一派观点的代表著作。《孟子》中的思想有糟粕也有精华,其中最光辉的是“民贵君轻”思想。
民本思想在我国发生很早,《尚书》中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不过明确地提出“民贵君轻”,还算孟子最早。《尽心》篇中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把人民看作国家不可缺少的要素,他认为在一个国家中,人民是无所谓变换的,而象征政权的社稷,执掌政权的国君,乃至天子却都可以变换。在《梁惠王》篇中,实际上提出了暴君可以废除和诛杀的主张。
“民贵君轻”的思想基础是“政在得民”。在孟子看来,国君能否得到天下,天子能否保持天下,重要的原因是能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它在《离娄》篇中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而得其民在于得民心,怎样才能得民心呢?必须施行仁政。孟子认为,你怎样对待人们,人们就照样回报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关系如此,君民关系更如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梁惠王》)孟子强调要“善教民”,即向人民灌输统治阶级道德意识的同时,注意保障人民的物质生活是使人民“心服”的重要条件:“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他认为统治者只有关心人民的疾苦,才能得到天下。
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含有民主思想的萌芽,具有深远的影响。曾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被革命派利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色的宣传家陈天华在《警世钟》中写道“中国自古以来,被那君臣大义的邪说所误。任凭什么昏君,把百姓害到尽头,做百姓的总不能出来说句话。不知孟夫子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若是不好,百姓尽可另立一个。”“民贵君轻”只是孟子学说的一个方面,但仅此也可看出,《孟子》以及其他诸子文献中确有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值得研究。
(原载1988年5月6日《宁夏日报》)
兼容并包的《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吕子》,是秦相吕不韦门下食客的集体著作。全书分12纪、8览、6论,共26卷,160篇。《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类,兼容并包确为其最大特色。《吕氏春秋》把道家的“贵生”思想,墨家的“薄葬”思想,法家的“察今”思想,以及儒家的教育思想等均博采入书。刘汝霖先生在《吕氏春秋之分析》一文中统计,其中阐扬儒家学说的有26篇,道家学说的17篇,墨家有10篇,法家43篇,另外,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兵家等各有10多篇或三、五篇不等。
由此可见,《吕氏春秋》实在是集战国诸子思想大成的总汇。在诸子百家罢黜他说、独尊己见的时代,还找不出第二部这样容纳各派的著作。当然,《吕氏春秋》的出现也反映了人们要求天下统一的历史趋势。
《吕氏春秋》并包了“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完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20多万字的大著。谈及政治、历史、哲学的论述比比皆是,故不必说。有关经济的,如专门谈论农业生产和农业政策的就有《上农》、《任地》、《辨土》、《审时》篇,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和理论上的成就。至于社会生活,有《劝学》、《善学》、《尊师》等专讲教育的篇章;有《大乐》、《贵生》、《情欲》等谈及养生的篇章;《适音》、《古乐》、《音初》等则是研究我国早期音乐艺术发展史及美学思想史的宝贵史料。12纪中每一纪的第一篇,都记述当时星辰太阳的位置、神帝祭祀之名、鸟兽虫鱼的名称及其活动,这又涉及到了天文、自然领域。
此外,还须提及的是,先秦诸子百家书籍散失很多,知其人名书名而不知其学说的更多,由于《吕氏春秋》包罗各派,引证了诸子大量言论,虽然有的只是片言只语,却也成了十分宝贵的材料。如《应同》篇引用了《商箴》一书的话,因《商箴》一书久佚,这就成了独一无二的资料。再如书中在《具备》、《察贤》篇中提到的关于先秦儒家人物宓子贱言行等,资料也很珍贵。30年代李峻之专门写作《吕氏春秋中古书辑佚》一文,从《吕氏春秋》中辑出李克、子华子、田骈、孟胜等20家的言论事迹,为研究先秦诸子增加了材料。据《史记?吕不韦传》记载,《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曾下令“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可是却无人修改领赏。这虽不能完全排除“惮相国畏其势”不敢妄动的因素,但如真有大错,也不至于无一人敢于提出纠正。由此推断,《吕氏春秋》保留的资料基本是可靠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原载1988年5月20日《宁夏日报》)
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参考书——《绎史》
学习和研究原始社会至秦以前的历史,除了要钻研先秦文献外,还有一部重要的参考书很值得重视,这就是马骕编著的《绎史》。
马骕字宛斯,山东邹平人,是清朝初年卓越的历史学家。他一生有三大著作,即《左传事纬》20卷,《绎史》160卷,《十三代纬书》数百卷,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绎史》。从而成为当时研究夏商周三代历史的专家,因而被人誉为“马三代”。
《绎史》内容分为五大部分;1、太古部分,包括《开辟原始》、《炎帝纪》、《黄帝纪》等10卷;2、三代部分,从《禹平水土》、《商汤灭夏》直写到《周室东迁》,共20卷;3、春秋部分,由《鲁隐公摄位》直叙至《越灭吴》,还专设《春秋杂事》、《春秋遗事》等篇章,多达70卷;4、战国部分,包括《三卿分晋》、《田氏篡齐》、《秦并天下》以及《秦亡》,也有50卷;5、外录10卷,包括《天官书》、《地理志》、《食货志》、《名物训诂》等典章制度的叙述。此外,还有《世系图》、《地理图》、《天象图》、《古物图》、《建制图》、《谱表》、《古文字摹印》等160种珍贵的插图附表。总之,马骕将有关上古至秦亡的各种文献史料分题汇编,使《绎史》成为清初所见先秦资料的一大汇集。
清朝是考据学最盛的时代,马骕也可列为考据学开创者之一,他编著《绎史》就是用的考据学方法,具有“无征不信”的科学精神。《绎史》的每个部类,每条史迹,都搜罗古籍所有的传说,加以整理编排,并且一一标明史料出处,这一方面可以节省别人通阅群书的劳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教人去复查原书,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绎史》取材范围很广,著名典籍就有128种之多,但是并不盲目抄录,凡采用的史料都经过一定的鉴别和考证。马骕采用史料大体可分为六种情况。其一,对于可信的书,如《左传》、《墨子》等,“或取其事,或取其文,或全录,或节钞”。其二,对于有怀疑的,如《山海经》、《穆天子传》等,“皆未必果出当年”,但文极高古,可认为先秦遗书,他也引用。其三,对于伪书,如《三坟》、《六韬》等,“皆近代之人,假名附托,凿空立论,肤浅不伦,姑存一二”,他引用的极少。其四,对于汉、魏书籍记叙先秦史事的,如《史记》、《淮南子》等,去古未远,采取详略不同。隋唐以后的人,论述先秦史事,难以比汉、魏人知道的更真实,所以不用。其五,对于遗失的古籍,而被保存于古注中的,如《十三经注疏》、《楚辞注》等,“其旁证尚论,存古最多”,他也引用。其六,对于后世类书所保存古代史料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其引用古书名目,今多未见,或联载数语,或单存片言,今皆收之”,史料虽零碎,但有价值,他也采摘。由此看出,马骕采取史料是慎重的,加上《绎史》在每卷之后还有对历史事件精粹的评论,表明著者的分析和判断,因而书成之后即受到著名史学家的重视,顾炎武曾称赞《绎史》是“必传之作也”。
(原载1988年6月3日《宁夏日报》)
司马迁与纪传体
我国古代史书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不过人们往往首先提及的是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而三者之中又以纪传体影响最大。
纪传体是由司马迁著《史记》而创立的。司马迁,字子长,是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大致与汉武帝在位时期相始终。司马迁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纪传体通史《史记》,为我国历史学竖起一座巍峨的丰碑,他也与《史记》一起名垂千古,著称于世。
《史记》的体例分为五种:
(一)本纪,共12篇,或以朝代为主,如《夏本纪》、《殷本纪》;或以帝王为主,像《秦始皇本纪》、《高祖本纪》,都是按年月次序编写的大事记。其记载以帝王言行政绩为中心,兼述当时的政治、经济等重大事件,是全书的纲。
(二)世家,共30篇,是用来记载子孙世袭的诸侯封国历史的,实际上是诸侯的“本纪”。其中有两个特例,一是孔子称为世家,这是因为汉武帝时尊崇儒术,司马迁也景仰孔子;二是陈涉列入世家,这是由于陈涉是推翻秦王朝的首先发难者,其历史地位得到了司马迁的重视。
(三)列传,共70篇,分别记载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包括上层的官僚、士大夫和影响社会生活各有关方面的特殊人物,也包括当时我国边疆各族和一些邻国的历史。
(四)表,共10篇,用简明的表格,概括排列错综复杂的史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事年表,如《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年经事纬,纵横互订”,提纲挈领表现了历史内容。一类是人物年表,如《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可与列传相互补充。须提及的是,司马迁为诸表作的“序”,系统而深刻地阐发出自己综观天下大势的“通变”思想,内容别具特色,颇值一读。
(五)书,共8篇,是系统记述典章制度的专篇,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重要领域,也可以说是分类史。
以上五种体例虽各有分工,但又有内在联系,以本纪和列传为主,形成一种新的史书体裁——纪传体。
纪传体之所以在司马迁那个时代产生,是我国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先秦虽然已出现编年体史籍,但一般都是简单的大事记,不能全面反映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社会制度。纪传体的创立则扩大了记载历史的范围,丰富了史籍的内容,也推动了历史编纂学的发展。汉武帝时期,秦始皇首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得到巩固、发展并趋于成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空前繁荣,纪传体这种包罗丰富、体制博大的纂史体例正是时代特点在史学方面的反映。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主体的体裁,很适应论述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历史,并可以反映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因而得到封建统治者的垂青,历代封建王朝都选择纪传体来编纂正史。
纪传体也有很多缺点,最主要的是分门别类记事有余,而综合概括不足,不易看到每个历史事件发生和演变的全貌。
(原载1988年6月24日《宁夏日报》)
《史记》的史料来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纪传体通史,其叙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汉武帝太初年间,包括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6千5百字,规模之巨大,材料之丰富,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全世界范围讲,也是无与伦比的。司马迁之所以能完成这部包罗宏富的史学巨著,是与其历尽艰辛广泛搜集史料分不开的。《史记》的史料来源大体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汉代以前的图书史籍。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博通“六艺”和《秦记》、《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等史籍,以及先秦诸子、“百家杂语”。司马谈死后,他继任太史令。太史令职掌天象历算,也掌管宫廷藏书,使他有条件读到靡不毕集于太史令的“天下遗文古事”和“天下记书”。司马迁充分利用了这大量的图书材料来编写《史记》。试把《史记》中所征引的书名综计一下,便可发现凡是《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司马迁时代以前的书籍,司马迁几乎都引用过了,而且其中有的是《艺文志》中所没有的。
第二,内容具体的档案文献。司马迁由于职务之便,在写作过程中还利用了许多国家档案中的官书公文、图册条例。由于有封策等档案材料为据,《史记》的许多记载都是十分精确的,如《曹相国世家》述及曹参的功劳:“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侯、御各一人”。这些具体的数字使其他概念式的叙述得到了实在性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