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0100000024

第24章 汉代:封建孝道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途径(下)。(5)

行不两全,名不两立。忠孝之道实际选择的两难性,给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同时履行忠君孝亲双重义务的真实性大大地打了折扣,古人也意识到这一点。如韩非子针对“其父窃羊而子证之”和“鲁人三战三北”两件事尖锐地议论道:“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三国吴将军胡综以为:“忠节在国,孝道立家,出身为臣,焉得兼之?故为忠臣,不得为孝子”;晋人刘斌说:“若孝必专心于色养,则明君不得而臣;忠必不顾其亲,则父母不得而子”;唐刑部尚书颜真卿说得更直露:

“出处事殊,忠孝不并。已为孝子,不得为忠臣;已为忠臣,不得为孝子。故求忠于孝,岂先亲而后君?”因而,如何解决忠与孝的矛盾也成为人们经常的话题。

一般而论,妥善处理忠孝冲突的原则是:“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或日:“为臣者必以义断其恩,为子也必以情割其义。”汉末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中说:“列士者,以孝悌为本”,“人臣者,以忠正为本。”问题在于,同一个人可能既在“门内”,又有在“门外”,既是“人臣”,又是“人子”、“列士”。所以,对忠孝如冰炭水火不相容的当事者如张苞等来说,这个原则无疑只是苍白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忠孝不可得兼时,汉以前是亏忠而全孝。一如鲁人的三战三逃被孔子称赞为“孝“一样,视鲍叔为知己的管仲说:“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这表明当时孝德的价值高于忠德。《郭店楚墓竹简》证实了这一点。

《语丛一》中说,“父,有亲有尊。……君臣,无亲也,尊而不亲”,血缘亲情是最高的价值选择,君臣之间既然没有父子间那种生而注定的血缘关系。所以《六德》篇断然道:“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

《郭店楚墓竹简》如此明确地将父子关系高置于君臣关系之上,这是在以前的先秦儒家文献中尚未曾发现的,这种斩钉截铁般的语言足以令后世专制君主震怒和恐惧。

随着君主专制集权的确立和巩固,汉以后处理忠孝关系的主流演变为牺牲孝道以保全忠节,而且愈往后愈如此。《后汉书》载,当王郎捕系邳彤父弟妻子并威胁“降者封爵,不降族灭”时,彤涕泣日:“事君者不得顾家,……公(指光武帝)方争国事,彤不得复念私也。”《晋书》载:晋代虞谭母早年守寡,常以忠义教训谭。后虞谭奉命讨伐叛乱时,其母勉励他说:“吾闻忠臣出孝子之门,汝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也。”《白虎通义>更是悍然采取了王权高于一切的立场,明确提出:“王者以养长而教之,故父不得独专也”,“不以父命废王命”。父权必须服从王权,孝道必须服从忠道。

《史记?高祖本纪》中有一段极有意思的记载: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家令说太公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高祖朝,太公拥箬迎门却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日:“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高祖乃尊太公为太上皇。心善家令言,赐金五百斤。

五百金的重赏价值不菲,但很值得,因为这个家令为以后的皇帝们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难题:皇帝既然是天之子,就可以不受普通孝道的束缚。其后,“不宜以私恩损上下之序,失君臣之正”就成为普遍的观念。所以,从汉以后直至清末,皇帝的亲人拜见皇帝、皇后,首先要行君臣之礼。如《红楼梦》中元春省亲,上至贾母,下到孙辈,都要先行君臣跪拜之礼,然后才行家礼,可见“孝”已远远地退居“忠”后。又如前引石奢和赵苞的例子,虽然二人都以死来全忠孝,但区别也是显然的。前者是弃忠道以全孝道,自己以死来抵不忠之罪;后者则是弃孝道而全忠道,自己以死来抵不孝之罪。

由此可见忠孝二德在两人心目中价值的轻重是不同的。连明代对专制统治痛心疾首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也认为:“忠以事君,敬以立国,委身以报主,忘私忘家又忘身,正孝之大者。”这当然正是统治者所求之不得的。这是伦理为政治服务的必然结果。

其实,社会政治理论与社会政治实践操作之间的差距决定了忠孝矛盾的必然性。一方面,它反映了政治关系中君权与父权的冲突。君权与父权专制的本质虽然是一样的,但专制的对象、范围却是不同的。父家长在“家”的小范围内对家族(家庭)成员拥有绝对的权威,但在“国”的大范围,即更广阔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领域,却是君的世袭领地。一般情况下,臣、子要服从君父的双重权威。

一旦君权与父权发生冲突,身兼臣、子双重角色的当事人便陷入双向价值选择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它是公与私矛盾对立的公开化,是家与国的价值冲突。虽然追求伦理至善不应该把视界局限于个体和伦理范围内,还必须与追求社会至善即社会正义的精神相匹配,但事实上这是很难的。孝是家庭道德的纲领,忠是政治道德的纲领。家、家族、父权的存在是对“私”价值的认可,各怀其家,各私其亲,乃是人之常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这是把“孝”作为最高最合理的价值追求。国、君权的存在却要求臣民把“公”,包括国家和代表国家最高利益的君主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选择,即“国耳(而)忘家,公耳(而)忘私”。“身家之念重,则君国之爱轻。”这两方面的对立在特定情境下便往往以忠孝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

韩非子已经对“公私之相背”必然造成忠孝之矛盾洞若观火,他认为,“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乃仓颉固已知之矣”,“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私行立而公利灭矣。”为维护君主专制,他当然主张塞匹夫之“私便”,而立人主之“公利。”但事实上,在传统的政治操作实践中,宗法社会的人们无可避免地视孝亲义务为最终最高的目的,家族的“私”利益总是被置于国家、大家的“公”利益之上,为亲人族人友人谋利益往往成为人们政治行为的重要动力。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越大,则贡献于国的机会越少;念及家庭的时候越多,则念及国家的时候越少。甚至有人认为,“在家为慈父孝子,在国必为贪官污吏,谋国与谋家无两全之理”。这些观点虽然不免有些夸张和绝对,却揭露了孝与忠、公与私矛盾的真实。这种扩张型的亲情义务观造成了中国独特的“亲缘政治”。忠与孝就在这种不公正的、畸形的政治形态中勉强达成了默契。

其实,即使在“孝“本身,也有敬养父母之小孝与立身行道之大孝的分别,小孝的对象只限于父母亲人,大孝则为道义可以置父母于不顾,甚至“大义灭亲”。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公与私的分别;在“忠“本身,也有国君之私与国家之公、即私忠与公忠的不同,这也是公私的矛盾对立。公忠不以天下为君主所私有,强调以社稷利益为重,将君主的利益纳入社稷利益之内;私忠则把君臣关系视为主仆关系,强调维护君主的个人利益。这本是对人臣的双重要求。

但事实上,君主的欲求与国家的公利却往往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所以很早人们就把国君与社稷分而论之,“臣闻有事社稷者,社稷是为;有事人君者,容悦是为”,认为社稷利益高于国君利益,忠君应该服从于爱国。如齐晏婴在其国君齐庄公因个人恩怨而被崔杼弑杀后,既不殉君,也不逃亡,他认为,“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王夫之也说:“人臣捐躯以事主,荀有裨于社稷,死之无可辟矣。暗主不庸,谗臣交构,无所裨于社稷,而捐身以犯难,亦自靖之忱也。”

忠、孝层次的不同使公与私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公私之间的暖昧性必然进一步引起困顿与冲突,使忠孝伦理在实际上都陷入更难以自拔的困窘之境。

当然,封建社会,君是国的象征,所以忠君与爱国、效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忠君思想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的内容,这是封建忠道、孝道中的积极因素。“忠”观念产生之初,就包含有爱国家、卫社稷的内涵。如楚子囊死前叮嘱子庚修筑都郢的城廓,人们认为他“将死不忘社稷,可不谓忠乎!”《金史>中说:“公卿大夫居其位,食其禄,国家有难,在朝者死其官,守郡邑者死其城,诒军旅者死行阵,市井草野之臣发愤而死,皆其所也。”舍生忘死行忠孝,赤心报国辅朝廷。忠君与忠于国家、保持民族尊严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汉代苏武被匈奴扣留,牧羊十九年,历尽磨难而不屈不挠,被誉为爱国忠君的民族英雄而名垂青史。据《汉书》记载,当李陵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地苦劝苏武降匈奴时,苏武凛然答道:“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汉代崇尚忠孝节义,李陵的投降,使从他祖父李广开始树立的家族形象遭辱蒙垢,“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明臣洪承畴降清后,“随大兵人都,乃遣人迎其母于闽。母至,见承畴,大怒,操杖击之,且责之以不死之罪,日:‘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耶?我打汝死,为天下除害。汝不忠若此,即不孝也,汝当思所以孝我者。’”忠于以君主为代表的国家民族是公义、大节,孝于父母则是私恩、小节,徇国家之急,赴社稷之难,全大义而舍私恩,是士人君子普遍的价值观念。同时,个人对家、君、国的隶属观念和情感使家庭、国家具有强韧的亲和力,使个人命运与家庭、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国家社稷为重,以民生民瘼为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凡此种种,使爱国主义有了坚实的基础。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中国未解之谜,分为远古文明、历史悬案、帝王之迷、军事谜团、文物寻踪、奇域奇俗、自然玄奇、文化迷踪、科学探索等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中国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思想课堂-论爱笔记

    思想课堂-论爱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101个故事读懂亚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亚洲文明

    这部书囊括了大部分亚洲国家和王朝更迭的历史,既包括亚洲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层次,也涉及到了对其他国家的重要影响。使得亚洲诸国从各自独立和各种争霸战争逐渐展现出新时代经济一体化的区域性特征。亚洲作为世界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能为世界孕育更多的文化瑰宝,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地位。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茶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图文版中国经典民俗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民俗故事

    AstheoldChinesesayinggoes:"Askaboutthecustomsandtaboosinanystrangeplaceyouaregoingtovisitinordertoavoidtrouble."Thisissoundadvice.Inthiscontext,inordertoreallyunderstandChineseculture,foreignersneedtolearnaboutChinesecustomsandhabitsfirst.
热门推荐
  • 王妃天下

    王妃天下

    她倾城绝色,却冰冷无心,只是个唯他命是从的杀手,只是他手中的棋子。她,21世纪才貌冠绝医学界之人,坚信死人永远比活人诚实,却迷茫自己脑中的那个迷糊的梦境,痴迷那个熟悉的背影。当两人合成一人,身世预言,家仇国恨,爱恋情仇,背叛利用…只想争她想争的,只想得到她想得到的。
  • 看他又精分了

    看他又精分了

    一本残卷,一页纸,好像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误入冥府,在盛界婚礼上嫁给冥帝。晏苏:“我是普通人,是没有法力的,嫁给你是累赘吧。”奢澜珏:“没关系,反正我也没有法力,只要不出冥界,没有性命之忧。”“你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走后门吗?你有没有仇人?”他想了一下,“你说的后门,我没走,我只是有捷径。”晏苏白了一眼,“我能反悔吗?”
  • 绝世五元素

    绝世五元素

    第一次写作,介绍一下我叫张悦,12岁。“啊!”一声大叫“怎么了,水?”“额.。”
  • 帝泽山河

    帝泽山河

    上古时期,神魔纷乱。九州大陆,万族林立。一个王朝在乱世中崛起,与群雄博弈,与天命作斗争,然而,这并非开始。故事始于一位少年,一个被流放的贵族。自他懂事起,便过着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直到有天目睹亲人被害,少年从此立志要成为强者,并踏上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古老的神话缓缓开启,天地的枷锁正在持续崩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仙道路上的尔虞我诈,不一样的仙侠,不一样的东方传奇,一切皆在帝泽山河!
  • 躺着就变强

    躺着就变强

    躺着都变强,人生啊,寂寞如雪!郭炎摇着头,叹了口气…
  • 大石修仙记

    大石修仙记

    因为一次意外生活在地球上二十一世纪的李大石穿越到了修真界,却发现了自己的来历竟是意想不到的复杂。重新降临在波澜壮阔的修真世界上,是会如石沉大海般毫不起眼呢?又或是掀起一片惊涛骇浪。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且看李大石是如何走出自己的修仙之路。
  • 毋弃玄章

    毋弃玄章

    “那些被舍弃的、遗弃的、抛弃的、放弃的,沉沦于黑暗,奢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重建天日,奢望着仿如同亿万星辰中诞生生命般的渺茫希望……”啪!“说人话!”“祁非穿越了,明明好像到了个疑似低魔的中式幻想世界,自己拿的却是个西式法师面板,这事儿……“有点怪。”
  • 轮转阴阳

    轮转阴阳

    这是人的世界但是,世界的另一面却不常人为所知鬼,僵尸,道士,都是所谓的迷信。而不为世间所容的林夕,所能做的,就是在常人眼中的迷信里活着。然后,轮转阴阳。
  • 神帝大人有个暖怂包

    神帝大人有个暖怂包

    【甜虐文(主打甜),1V1,HE】遇见神帝之后,般若璃感觉自己的神生走向了霉运巅峰。第一次见面,她的东西就被抢了;第二次遇见,就被群妖围攻了;第三次就更厉害了,不仅要重考,而且直接成为了她的夫子……这么衰!!!有骨气的神仙是要在沉默中爆发的“我要造反!!!”。桌前的夫子瞥了她一眼,立刻变成一个怂怂的小怂包。呜呜~~X﹏X,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我不拜师了,我要回家找娘亲。
  • 先昏后爱:冷少的宠妻

    先昏后爱:冷少的宠妻

    他是华夏国龙头企业LH集团的总裁,是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嗜血人物,他冷酷,他无情,他残暴,他心狠手辣。可是遇上她,那个可以温暖他一生的人,他可以深情:某女配,“我不好吗?为什么爱她?”冷昊,“因为她叫温鑫。”他也可以腹黑:温鑫,“今天有人向我表白,说因为我世界都变的可爱了。”冷昊,“那是因为他在这世上找到比他还蠢得人,终于舒了口气。”他也可以激萌:清晨,床上冷昊,“我饿了。”温鑫,“起床吃饭吧。”冷昊,“不,我要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