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有远见,有胆略。随着玩具业的发展,参加竞争的对手越来越多。再加上香港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昂,制约着玩具业在香港的生存和发展。丁午寿敏感地注意到国内的改革开放的发展,认定在这方面可以大作文章。于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果断地决定回东莞、深圳等地投资设厂,把在香港生产的部分玩具移回来加工制造。由于国内劳动力费用低,又有厂房,所以他的尝试获得了成功,于是,他开始扩大在国内加工生产的规模,使开达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保持高速发展,并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4.小沙漏打开大市场
西村金助是日本一个制造沙漏的小厂商。
沙漏是一种古董玩具,它在时钟没有发明前,用来测量每日的时辰。时钟问世后,沙漏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西村金助却把它作为一种古董来生产销售。
沙漏作为玩具,趣味性不大,孩子们自然不大喜欢它,因此销量很小。但西村金助找不到其他比较适合的工作,只能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沙漏的需求越来越少,西村金助最后只得停产。
一天,西村金助在翻看一本讲赛马的书,时,看到这样两句话:“马匹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它的运输的功能,但是又以高娱乐价值的面目出现。”
在这不引人注目的两行字里,西村金助好像听到了上帝的声音,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想:赛马骑用的马匹比运货的马匹值钱。是啊,我该找出沙漏的新用途!
就这样,从书中偶得的灵感,使西村金助精神重新振奋起来,把心思又全都放到他的沙漏上。
经过几天苦苦地思索,一个构思浮现在他的脑海:做个限时3分钟的沙漏,在3分钟内,沙漏上的沙就会完全落到下面来,把它放在电话机旁,这样打长途电话时就不会超过3分钟,电话费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了。
想好之后,西村金助就开始动手制作。这个东西设计上非常简单,把沙漏的两端嵌上一个精致的小木板,再接上一条铜链,然后用螺丝钉钉在电话机旁就行了。不打电话时还可以作装饰品,看它点点滴滴落下来,虽是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也能调剂一下现代人紧张的生活。
担心电话费支出的人很多。西村金助的新沙漏可以有效地控制通话时间,售价又非常便宜,因此一上市,销路就很不错,平均每个月能售出3万个。
这项创新使看来没前途的沙漏转瞬间成为生活中有益的用品,销量也成千倍地增加,使面临倒闭的小厂也很快变成一个大企业。西村金助也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亿万富翁。
西村金助成功了,赚了大钱,而且是轻轻松松,没费多大气力。可是如果他不是一个有心人,即使看到了那本有关赛马的书,也逃不脱破产的厄运。西村金助的成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有心人可使产品大放异彩,并为自己带来财富。
5.小牙刷刷出大财富
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职员加腾信三,由于睡眠不足,休息不好,他在刷牙时总是匆匆忙忙,草草了事。牙刷的毛尖碰到牙龈经常出血。有一天,他又刷出了血,他感到十分不快,发着牢骚说:“真是混蛋……”
加腾是个牙刷公司的职员,他发牢骚是针对牙刷而发的,这两者自然地联系到了一起,为使自己的牙龈不出血,也是为了加速公司的业务发展,他在发过牢骚之后很快就想到了应该造出一种不会使牙龈出血的牙刷来。
加腾原以为牙刷毛的顶端是尖的,所以会刺得牙龈出血。但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后,发现牙刷毛的顶端是方的,这样更具有对牙龈的刺伤力。他想,如果将牙刷毛顶端方的改成圆的,不就不会使牙龈受到伤害了吗?这个方法应该比牙刷毛的用料再柔软一些及将牙刷在温水里多泡一些时间、或在牙刷上多用一些牙膏等办法都有效得多。
于是,加腾把他的意见向公司提了出来,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将牙刷毛的顶端改成圆形。
这一细微的改进,却解决了刷牙时牙龈出血的问题。于是,狮王牌牙刷极为畅销,一直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占到日本牙刷总销量的30%-40%.
加腾也由一个小职员成为公司的董事,从而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
6.炒瓜子变成金瓜子
1984年,农民杨某在上海的一家工厂当合同工。干完工作常出厂去闲逛,发现市场上瓜子生意特别好。看见小贩面前小山似的一堆瓜子很快就没了,他十分吃惊,一打听才知道,一个小贩有时一天竟可以卖出上百斤瓜子。杨某觉得如果做瓜子生意肯定会有所收获。回到家乡后,他利用周日到附近做了一番调查研究。由于附近有较近的葵花籽来源,生产成本不会过高。
他想,自己所在乡和附近的三四个乡总共有6万多人,一年说不定能卖出十万斤瓜子,扣除原料和加工费,每年能净赚2万多元。
在心里打了一番算盘后,他有了把握。他买了一个大炒锅,又买来一些生葵花籽来试制,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终于炒出了脆而不焦、味道很香的瓜子。他抓住农村过春节对瓜子需求量大的机会,雇人来和自己一起炒瓜子。春节过去后,杨某一结账,发现售出的瓜子竟达到20吨,赚了一大笔钱。
这一次成功,使杨某的龙桥瓜子名声大振。借着这个有利时机,他又炒起了南瓜子、白瓜子和西瓜子。杨某十分喜欢看毛泽东的军事着作,这次做生意他又特意研究了各种兵书,把兵法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经营管理上。他吸收了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经营路线,先让自己的产品广泛地占领了农村的贸易站、个体商店、国营商店的瓜子柜台,然后昂首向城市挺进。他先让产品打入了江苏、浙江一带,接着又让“龙桥瓜子”这块招牌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在扩大经营范围的同时,杨某十分重视对产品质量的把关和产品种类的开发,使得龙桥炒货由单一的炒瓜子发展到现在包括有核桃、松子在内的近30种炒货,年产量也由最初的350吨增长到3000多吨。
炒货是季节性食品,一到夏天,炒货厂便到了淡季。龙桥炒货厂是乡办企业,用的工人大都是临时工,一到淡季,由于没什么工作可作,工资少,许多临时工都辞职到别处找工作去了,而且往往就不再回来。这样,当炒货旺季来临时,企业又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培养熟练工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深谋远虑的杨决某定投资生产冷饮的设备,充分利用炒货淡季时间来赚钱,并留住熟练工人。他自筹资金4000万元,迅速上马三套生产冷饮的流水线。两个月后,杨某首创的果仁冰淇淋面世了,这种冰淇淋以葵花籽、松仁、花生仁等为配料。由于当时电视上正推出深受儿童喜爱的电视剧《小龙人》,杨某就以“小龙人”作为龙桥厂产销两旺,系列冷饮的商标。
这种产品投放市场后,立刻受到了消费者的喜欢,尤其是小朋友们十分喜欢,赞不绝口。经过这一系列努力,龙桥厂终于成了上海市曲指可数的大食品厂之一,利润十分可观。
7.糖果创新谋大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很多人身体开始发胖,这未免引起一些心理压力,特别是女性。因为身体发胖不仅使身材失去窈窕,还容易引发心脏病。这种心态的出现,对于一些行业和产品就带来威胁,如糖果就是一个明显例子。据医学分析,糖的吸纳易于使人发胖。
这样,人们开始少买糖果吃了,糖果的经营者很多开始转行或无法维持经营。
在糖果市场一度出现渗淡经营的情况下,美国的糖果商碧芝公司却与众不同,他们没有消极悲观,而采取了积极进取的态度,设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对自己经营的糖果进行成份改进,这样,不但保住了自己原有的顾客,还将别的糖果商的顾客也吸引过来了。碧芝公司在大多数同行败退时却快速前进,结果获得了巨大的盈利。
碧芝公司分析了糖果会使人发胖的原因,主要是含热量较高。针对这个原因,把它改为不含热量的,这样就可以满足那些习惯吃糖的顾客的需求。碧芝公司把其研制出的不含热量的糖果,索性称为“减肥糖”,这样更迎合了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
其实,减肥糖的原理在于“节食”.当你感到饥饿时,不要吃其他食物,代之以“碧芝减肥糖”和一杯白开水,就可以暂时止饿了。吃几粒减肥糖自然没有吸收食物那种脂肪、淀粉成份了,当然可以达到减肥效果。加上碧芝减肥糖经验证明没有后遗症,所以很快迎合了当今人们的需求,因而生意十分兴隆,大发利市。
在美国另有一个小创新而发大财的例子。在20世纪40年代市场供应的白方糖是使用具有防湿性的纸张包装的,但不管密封纸多厚,有多少层,时间一久,里面的方糖还是会潮湿的,经营者为此一筹莫展。一位名叫科鲁索的制糖工人认为,如果得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方糖的销售。他反复进行包装试验,最后在包装纸上开个小口,让方糖透点气。结果,这种包装法使方糖不会变潮了。
科鲁索的小“创新”使制糖老板的生意独占鳌头,财源广进。而他本人亦因此“专利”获得老板的100万美元报酬。要知道,在40年代的100万美元比现在的3000万美元还要值钱呢,一个穷工人一夜间成为大富翁了。
上述事例给创业者两点启迪:一是当一种小产品陷入了滞销阶段时,只要作些改进创新,就有可能开创出一个新天地的;二是应用科学或技巧,可以改变小产品的前途,其价值是无限的。
8.衣架小,市场大
日本企业家铃木静幸有逛商店的习惯。一天,他来到一家服装店,发现那里挂衣服的衣架很不实用,就站在那里,望着衣架发起呆来。
“先生,您想买大衣?还是西服?”服务小姐走过来,彬彬有礼地说:“请试一试吧,试衣间在那边。”
这是一件高级毛料大衣,标价远远高出铃木平时一年四季所穿衣服的价格的总和。铃木当然不会为了装潢自己的外表而委屈自己的肚子。
“啊,不……哦,但我可以试一试……”铃木突然想到了什么,他非常想“试一试”那个木头的衣架,而不是那昂贵的大衣。
服务小姐很热情地把大衣从衣架上取下来,准备给铃木试一试。“……啊,谢谢,我自己来。”铃木接过大衣,随手把那个衣架一同拿进了试衣室。
在试衣室里,铃木并没有试穿大衣,倒是一次又一次地给那只衣架“试穿”.他反复地琢磨着衣架的造型和质地,看看哪些地方“不合身”.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顾客,是一个买大衣的顾客。
从试衣间里出来以后,铃木决定买下该大衣,并希望小姐能把一些衣架卖给他。
服务小姐很乐意做这笔生意,她很快就给铃木拿来了三种不同样式的衣架,并声明说,这些衣架是送给铃木做纪念品的。当她把大衣和衣架包装完毕,送铃木出门时说:“我们日本是个喜欢收藏的民族,对于您喜欢收藏衣架的业余爱好我非常赞同,但愿衣架收藏能在日本流行起来……”
铃木回到家里,把那件昂贵的大衣放在一边,又研究起那几只衣架来,他思忖着:作为衣架,应该以不损伤衣服衬里,同时又不会使衣服的外观变形为最重要,理想的衣架应是能呈现人体曲钱的,如果用塑料代替木材制成衣架的话,一定能够达到效果。于是,他便着手研制起新型衣架来。
不久,他的研究成功了,他把这种新型的塑料衣架命名为“露漫式”衣架,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由于这种衣架具有实用性,质地又好,又美观耐用,一上市就受到许多批发商的欢迎,纷纷慕名赶来向铃木订货。铃木成立了自己的企业,每天生产13000个衣架,然而仍抵不住频频飞来的订货单。
铃木的大衣仍然挂在衣柜里,他一次也没有穿过。不过,挂大衣的衣架已换成新型的塑料衣架,现在,它是那件大衣的主人。虽然,服务小姐所祝愿的关于“流行收藏热”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但铃木的新型衣架却风行了整个日本,并推广到全世界。
9.氧气供应器拥有大市场
现在日本市面上出售的新型氧气供应器销路极佳。以常识来判断,氧气是不要钱的。然而在目前,由于大气污染已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氧气也已经成为商品,可以高价出售了。
如果你站在大都市四周的山上,就可以看到大都市上空布满了乌云似的灰黑色烟雾,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会使人大吃一惊。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而引发的各种中毒、昏厥事件层出不穷。大都市的氧气日益缺乏,在市区,特别是在地下街吃饮食或工作过久的员工们,起初会感到头痛、易怒、疲倦,再过一会儿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这些都是氧气不足所致。
在大气中,氧气占21%,然而在大部分的地下街或地下室,氧气含量都没有达到20%.这些地方,就必须装氧气供应器,要不然就得使用氧气口罩。
这种构造简单的氧气供应口罩,不仅平常可用以维护健康,在火灾发生时,还可以用来保命。这种口罩每只可足供30分钟的氧气。
氧气供应口罩,一只售价为3000日元,家庭用氧气供应器,一只为3万日元,公共场所用的一只为20万日元。氧气供应器为圆塔型,做得相当美观。
制造氧气供应器和口罩的新锐工业公司董事长说:“很多公共场所和建筑物装设抽风机和空气清新器。然而氧气不足的地方,装这些东西也是没有用的。在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率降为19%时,人就会感觉浑身不舒服;氧气减少到18%时,人就会昏倒。现在,氧气所占比率不到20%的地方相当多,因此买我们的氧气供应器的百货公司、办公室、饮食店、家庭越来越多。还有,由于这种口罩售价便宜,使用简单,氧气用完时可以补充,因此它的需要量亦急剧增加。有的学校一次向我们订购几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