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周,我开始带女儿去上课。开始的半个小时还好,到了后半个小时,我如坐针毡,不停地看表,希望时间赶快过去,女儿所受的折磨早点结束。等下课一出门,我马上搂住女儿:“这太残酷了,真不该这样!”
女儿反而情绪不错,若无其事地说:“今天其实好多了,我准备得好,她也并不凶呀。”
我看了看女儿,舒了一口气:“这么严厉的老师,爸爸自己是受不了的,但你却能承受,这显示了你具备爸爸没有的品格,爸爸真为你骄傲呀!”
为什么我会支持女儿继续忍受这样的“虐待”?我反对“虎母”、“狼爹”,但你如果有个“虎孩儿”,自愿接受这么严酷的训练,难道不是件很好的事吗?这样的“魔鬼训练”,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处于濒临绝种的状态,完全剔除这样的教育会培养残缺的一代,这一点,从美国最近30年的经验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掀起了一股“自尊主义”的教育运动(self-esteem movement)。这一运动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哲学的发展。其核心理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赋予孩子力量,帮助他们建立对自己的信心,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当他们感受到自己把握着自己的命运、自己与众不同的时候,内心才会燃起发愤向上、改造世界的火焰。于是,训斥、管教被看成是反教育的做法,甚至批评孩子也被认为是有伤孩子的自尊心,会导致长期的心理问题。竞争因为会给孩子带来过早的压力,同样被从教育中清除。
在美国社会,到处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五六岁的孩子比赛跑步,每个人的号码都是一号,每个人都赢。再大一点,哪怕到十一二岁,有时足球比赛不计分,怕伤了失败一方的自尊心。篮球比赛,如果一个学校把另一个学校以100∶15的悬殊比分击败,则可能引起公愤。有人会质疑学校或教练为什么容许孩子去碰这么强的队,担心这可能给失败的孩子带来终身的心理问题。有人则谴责无所不在的竞争文化在戕害孩子。如果一位中学生抱怨自己数学不好,家长经常会说:“哪里有那么回事?你很有数学才能,一定是一刀切的僵化教学方法不适合你的学习风格。”或者说:“这没有关系,咱们家祖宗三代就没有数学好的,但大家都很成功,你别的方面有卓越的才能。”总之,信心是个硬道理。
可惜,最近心理学家的一系列研究已经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孩子的“自尊”(self-esteem)很难预测其未来的成功,也未必是良好的品格。特别是那些通过不停的赞扬而非自己努力得来的“受尊重”的感觉,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更缺少正面的影响。真正能够使孩子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品格,主要是坚韧不拔的毅力、适应力、经受现实考验和对付失败的能力。我在《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一书中对这方面的心理学研究也从一个侧面进行了概括:天才和常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天才无论干什么,总是喜欢突破自己的“舒适域”。比如花样滑冰的一个动作,普通运动员喜欢做自己最拿手的、最熟练的,躲在自己的“舒适域”中自我陶醉。天才则喜欢挑战自己掌握不了的动作,哪怕是反复挨摔,他们更喜欢在挫折感中成长,这就导致了天才的持续自我超越。
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那种以孩子“自尊”为中心的教育,几乎把孩子获得成功和幸福所必需的品性都早早扼杀了。不让孩子竞争是回避现实,而非面对现实的考验,孩子没有经历挫折的机会,自然也无从锻炼自己的适应力、应付失败的能力。你怎么能指望孩子一生不面对竞争、不经历挫折呢?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从小被精心保护,感觉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到了大学,突然觉得落进陌生人堆里不受待见。现在许多大学院长和教授都在抱怨,说招进来的学生中太多是“茶碗”,意思是一碰就碎,他们经不起哪怕是很小的挫折,一点小事就会让他们崩溃。更不用说,他们无论在哪里,都不肯屈居人下,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不肯承认失败,考试拿个C就大怒,要跑到学校的各个办公室投诉教授……
也正是面对这样的教育恶果,我说服妻子让女儿坚持下来,女儿在学校里一直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音乐天才,不管女儿自己怎么解释,大家都认定她长大要干专业。过去在美国钢琴老师的学习下,她也是最好的学生之一,现在投到这位以色列老师门下,她则成了末流。在我看来,这种“面对现实”的经验,对她实在太可贵了,让她经受这些,并非要削减她的信心,而是让她建立这样的信心:我能顶着大多数人无法承受的压力;我可以从最底层开始奋斗,哪怕是一点小成绩,也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争取来。
很奇怪,从小没有受过一点委屈的女儿,在这方面成熟得出奇,事实上,这位老师本人对女儿就表示出了惊奇。一次她骂完女儿后说:“很奇怪,你这孩子,居然不哭!别的孩子被我这么骂,早哭了。”女儿确实能够顶着骂声集中精力。她谈起过去学钢琴的经验,委婉地向我指出父母也许有些过分保护,比如有位俄罗斯老师明明不错,但我们嫌她太凶、对孩子不公平,居然和那老师吵起来,最后不欢而散。女儿说:“人无完人,对专业投入的人往往脾气特别大,发点火没关系,只要有东西教就行。可能过去那老师不喜欢我,大概是因为我不那么出色,老师的心思当然都在最出色的学生身上了,如果我努力提高了水平,她也许会改变看法。现在这位老师,火气是比较大,有时情绪失去控制,但是,她毕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我也只能接受这样的脾气。”
我对女儿的这种品性当然不胜欣慰,并对她解释说:“当初爸爸、妈妈过分保护你,是因为你太小,怕万一留下心理创伤,所以我们选择了比较保守、稳健的策略。现在你12岁了,是个性格坚强的女孩儿,我们知道你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对付这一切。另外,这种近乎魔鬼式的训练,在过去一直是非常常规的成功之道,但现在几乎消失了,也许只有在运动队里才保留,教练依然对运动员厉声吼叫。你们这一代人,如果完全失去了这样的教育,怎么对付未来变化莫测的世界的挑战?怎么能忍受奋斗的煎熬?所以我为你感到幸运,你有机会经受这些,也有品格坚持下来。”
这,才叫打造自信。
让孩子专心
专心、持之以恒,是未来成功和幸福最重要的素质。父母小时候总说我凡事“三分钟热度”,那确实也是我一事无成的时期,这个毛病在我成人后也总犯,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比如,学英语没有恒心,走走停停,一直是《新概念》第一册的水平,直到我28岁走投无路时发奋数年,终于也能到美国读书了。
因为自己有问题,对女儿在这方面的素质也就特别留心。
如上所述,12岁的女儿在自己的新钢琴老师门下颇为艰难。一是这位老师的学生多追随她多年,在严格的训练下,许多已经拿了各种大赛的奖,初来乍到的女儿,自然水平低一截。二是到了初中后,功课多了,其他课外活动多了,孩子们往往招架不过来。老师收徒时大家讲好,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练习,但女儿根本达不到。我们问了两个拿了大奖的孩子,他们到这个年纪大多也没有时间每天练一个小时,但是人家小时候一天练两三个小时,基本功扎实,现在靠每天二三十分钟的练习,就能让老师大致满意。在“钢琴妈妈”圈子里有一种说法:小升初是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孩子年纪小、听话,比较好管,同时功课少,可以用大量时间练琴。在此之后,孩子各种功课和活动陡然增多,许多孩子开始不服管教了。这时大家就要作选择:琴还要不要练?有些天才,自然是义无反顾地练下去。有些到此时达到相当水平的,比如拿了若干奖的,那么他们每天只要练半个小时左右,也能保持技艺甚至有所提高,如果到了此时还是平平,再加大投入则很难,许多孩子就是在这个时刻放弃。
我们夫妇没有任何音乐训练,经验不足,女儿起步时求师犯了几个错误,再加上她一度手受伤,学习不够规律,如今的程度也不够理想。看她因为达不到老师的期待频频受到严酷的训斥,我们实在于心不忍。同时,她学校里的艺术老师则总盯着她,夸她有艺术天才。我们确实发现,女儿做手工、搞设计,特别有创造力,那艺术老师不停地表示要教她各种美术、手工。更重要的是,女儿在这些方面似乎也更有热情、更投入。我们渐渐意识到,也许女儿在视觉艺术和设计方面比在音乐方面更有天分,可惜我们在她小时候没有给她任何这方面的帮助。
一天在家庭饭桌上,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母女都参与了热烈讨论。我提出在绘画等方面也许需要一些系统的训练,女儿也很有兴趣。不过,我们马上意识到,她的日程太满了:钢琴、游泳队、俄罗斯数学,每天夜以继日地用功,睡眠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要学绘画等新科目,必须放弃一门已有的项目。我试探着问是否可以考虑放弃钢琴。女儿马上反对:“弹钢琴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不能离开钢琴。”这场讨论也就这么不了了之,我只是希望大家继续思考在这些方面的种种可能性,虽然不必付诸行动。
其实,我们并非没有别的选择,比如,把钢琴、游泳、数学的训练强度降低,这自然就留出学绘画的时间了。事实上,周围许多孩子,特别是中国孩子,各种补习班上得比女儿多许多。大家总以为,孩子的潜力无限,就应该广泛尝试,对此,我们也很认同,只是我们更希望培养女儿学什么一定要有个样子,不能养成浅尝辄止的品格。
究竟是学得多好,还是学得精好?这方面的分寸因人而异,很难把握。不过,一项心理学研究所揭示出来的现象,对家长们很有参考意义,值得在这里认真讨论。
美国Swarthmore学院的心理学家Barry Schwartz领导了一项儿童心理学实验:孩子们被随机分成两组来画画。一组孩子可以从3支彩笔中选择一支;另一组则可以从24支中选择一支,事后,再让完全不知道这一过程的幼儿园老师对孩子们的画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有24支彩笔可选择的孩子画出来的画普遍比较差。这个实验的第二部分内容:让孩子们从自己分到的那一套彩笔中选择一支作为礼物留下,等他们选择完毕后,研究人员再试图说服他们把选中的礼物退回,换另外一支。结果发现,那些从24支中选择的孩子,很容易就把选中的彩笔退回来,那些从三支中选择的孩子,则大多不情愿轻易退换自己已经选的礼物。
研究者的初步结论是:那些选择比较少的孩子,不仅能更专心于自己的工作,而且对于自己选择的礼物也更为珍视。其他一系列研究也表明,那些能够专注于一项事业的人,所获得的成功和满足感比那些总有其他选择的人要高。如今的家长总是让孩子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孩子在一个领域进展不理想,马上就怀疑孩子不是那块料,立即换到别的领域(我们当年过度频繁地给孩子换钢琴老师,也许犯了类似的错误)。孩子挑来选去惯了,对什么都浅尝辄止,甚至难以献身于一项事业,他们长大后在人生中举棋不定,甚至无所事事,却总借口说还没有找到自我、没有找到方向,好像能有一天突然找到目标、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似的。
这种毛病,在现代的富足社会特别流行,毕竟条件好了,选择五花八门。家长可以今天把孩子送到这个班,明天见孩子不高兴就换到另一个班,一年学好几样东西,但是我们不妨想想:莫扎特有什么选择?贝多芬有什么选择?那个时代除了继承父业,他们几乎毫无选择。这大概也成就了他们,如果他们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很可能就无法取得那么伟大的成就,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过去做梦也无法想象的自由,但这些自由又无不充满了陷阱。
看看美国社会,无处不是这种选择过剩的恶果,心理学家称之为“残疾式的忠诚”(handicapped loyalty),所谓“剩女”问题就是一例。不久前在《大西洋》杂志上一位很前卫的女性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现身说法:她从小就被女权主义的母亲养大,教育的主题就是选择、选择、选择,直到找到完美的东西。男友一个一个地换,最终找到一个几乎是完美无缺的,但依然无法下定决心与之终生厮守,最后以“总觉得缺点什么”为理由分手,可惜她日后和谁也过不长,成为大龄剩女。因为她这种人太多,同龄男性就更是花心了,挑个女友过两天就换。结果,大家外表上硬挺着一副现代人的模样,内心则无比孤独焦虑,缺乏基本的幸福感。总之,挑来选去,生活永远是等待,等待着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完美的明天。
女儿拒绝放弃钢琴,则多少显示了她在这方面的成熟,我们确实也没有让她到处乱试,我依然不停地和她对话,告诉她不用着急选择一生的事业和道路。这些事情大学毕业时想明白也不迟,但是,开放的选择不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是拿起这个就放下那个,不管未来干什么,她必须有专心致志的能力。孩子必须意识到,即使选择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其过程也充满了磕磕绊绊,困难常常会让人产生放弃的念头,这些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去克服。我依然会不停地提醒女儿:她在视觉艺术上也许很有才能,也许她有兴趣在这方面多一些系统训练,但是,孩子12岁了,不能听风就是雨。我们更希望她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考虑,意识到投入一件事后必须作出的牺牲,在人生中总能作出“专注的决策”。
学钢琴的原则
还是要回答学钢琴的主题,因为这几乎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招致了许多批评。我们夫妻在这个过程中至少奋斗了五六年,尝到不少甘苦,经历了许多曲折,至今也不能算上路。我个人的经验和看法是:学琴还是非常好的教育手段。但是,这里有几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