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6700000026

第26章 怎样让孩子练钢琴(6)

第一,孩子必须喜欢钢琴。众所周知,有天赋的孩子学琴快,也很喜欢。当然,他们即使喜欢也未必肯练,但是,喜欢毕竟说明他们在吃苦中还是能有内在回报的。另外,他们在音乐中能够发现更丰富的层次,练起来不是千篇一律,整个过程要有乐趣得多。所以,这种孩子即使被逼着练,只要不太过分,照样能够很有效率地学习,能忍受的时间也长得多。缺乏这种天赋的孩子则在练琴过程中全无内在回报,而且对音乐中丰富的层次缺乏感觉,练起来就更枯燥了,逼他们练琴会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这方面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在孩子偷懒时威胁把琴卖了,如果孩子听到这个就哭、如同世界末日到来,那说明音乐对她很重要,她只是还缺乏必要的注意力时段,家长要耐心些。如果孩子一听说要卖琴就欢天喜地,觉得欺负自己的东西终于要被请走了,那么再逼孩子练琴则毫无意义。我几次对小女说卖琴、停课,她都很伤心,另外,她对作曲家的偏好非常强烈,肖邦对她来说就是一尊神。我和她一起听不同钢琴大师演奏的肖邦,她对不同的演奏也有许多自己的评判,这些都说明了她对音乐的感悟,也是我坚持对她进行钢琴教育的原因。

第二,家长既然那么努力地督促甚至逼孩子学琴,家长至少应该对音乐有基本的领悟力。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是音乐神童,钻进去就拔不出来,自然一切不用你操心,但是,你的孩子如果需要不断督促,那么你作为督促者就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不识谱,但自大学起就喜欢古典音乐,对不同大师对同一作品的不同处理有感觉。女儿甚至觉得我很有音乐才能,只是没有机会学习而已,她练琴我经常全程陪伴,她哪个地方怎么处理,我总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她弹琴时如果心不在焉,即使没有犯任何错误,一般都逃不出我的耳朵,我能听出她到什么时候已经疲劳得丧失了感觉,只是在机械地弹,知道在这个时候叫停……总之,家长作为听众,必须懂音乐,否则你没有资格督促孩子,也不知道怎么督促。在家长听不懂时陪着孩子练琴,只会让孩子感到每天对牛弹琴,感到自己每天干的事情是多么无聊。所以,我劝那些疯狂的钢琴妈妈,自己先拿肖邦的一个作品听几个不同的版本,如果自己居然听不出其中的区别,那就不要督促孩子练琴了。

第三,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着孩子内在的动机成长。记住,个人意志的前提是自由,孩子必须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逼着。我对女儿一直是时而督促她练琴,时而和她讨论是否应该放弃,希望她认真考虑这两种选择:练就好好练,否则何苦?当她有自由选择时还决定苦练,那就是“我要练”,那才谈得上动机的成长。在10岁以前,因为注意力时段太短,练琴又要求长期艰苦的努力,即使是有天赋的孩子,这种内在动机都非常脆弱,要小心呵护。女儿5岁练琴,老师太凶,我们看她很怕上课,就立即停掉,7岁时觉得她从那阴影中走出来,才重新开始,她一下子进步甚快,在同龄人里也时常能出点小风头。直到手练伤了,才发现那老师操之过急,总夸她非同寻常,鼓励她弹十几岁孩子的曲子,我们再次叫停。八九岁养伤期间,她闲着无聊自己开始作曲,又一次展示出自发的动机和才能。所以,在她手伤大致恢复后,我们就开始在她的音乐教育上加码,理论、作曲和钢琴一起学。不幸的是,这期间一直未能找到如意的钢琴老师,最后阴差阳错,落到那位“快乐教学”的美国老师手上,学习动机减弱。

女儿的这些起伏,最好还是从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来理解。女儿学琴劲头最足的时期是在7~9岁,此时刚刚完成了所谓的“5~7岁的转型”。所谓“5~7岁的转型”,是西方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讨论这一概念超出了本书的范围,只能集中于相关的几点。5岁以下的孩子基本还不具备清晰的自我认同,他们当然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知道自己的名字,但在描述自己时,大多只能说“我去了动物园”、“我有自行车”等等,至于“我是什么样的人”的自我定义,还很模糊。从5岁开始到7岁,孩子完成了一个转型,开始形成高级的自我认同,比如可以说“我数学很出众”,“我是小钢琴家”等等。同时,孩子也开始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明白有时自己知道的事情别人没有同样的经验就不知道,等等。这些帮助他们对付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这些变化除了生理上特别是脑神经的成长外,也有诸多社会因素。比如,六七岁的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时第一次感到自己和其他同龄孩子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评价,进而产生了社会压力,在孩子的小群体中,也形成了各种社会等级。

女儿在这个阶段练琴起劲儿,一大原因就是这种转型所带来的心理变化。突然间,她不仅仅是感觉到弹出的曲子很好听,不仅仅是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奖,而且无论到哪里,别人都叫她“小天才”,在小伙伴中一下子鹤立鸡群。这就成为她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她有足够的动力去维护和强化。记得10岁那年搬家后到了新学校,受到新同学们的排斥,但有一次在学校的募捐音乐晚会上,她演奏了自己作的曲,一下子引起震动,还上了小镇的报纸。孩子们不管排斥不排斥她,对她总要另眼相看,全年级每个孩子都知道有这么一位新来的“音乐家”,这种形象就像此时一些女孩子喜欢穿的衣服一样,对孩子非常重要。

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女儿的心理开始了“小升初转型”,迅速攀上成人心理的台阶。学校的功课越来越多,她开始像成人一样,思考怎么分配自己的时间才是对自己未来最负责的。显然,学校的功课最重要,在这方面的竞争又是每天都在进行的,这就把她的精力从钢琴上移开。另外,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的赞扬,她明白了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开始思考一生将怎么度过,怎么“创造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此时正好碰上一个没精打采的老师,一天到晚就知道“快乐教育”,她自然没有动力练琴了。那老师不理解的是:女儿的心理结构和求知欲甚强的大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她不在乎夸奖,也不在乎挨骂,她在乎是否能学到东西。当那位严格的以色列老师展示出在一堂课上能学多少东西时,当她通过几周艰苦努力发现自己在音乐上突破性的成长时,她就建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知道努力的结果是什么,抛开其他不说,这种人生态度本身对她日后的发展就大有好处。

这里需要交代的是,女儿最终还是没有跟这位以色列的钢琴老师学下去,因为她长期达不到老师一天至少一小时的练习强度,老师最终拒绝教下去,其实,这一点我事先就预感到了。但是,我还是让女儿经历一下自己被“开除”的过程,这在对孩子只能鼓励不能批评的美国公立学校是不可想象的。很明显,她不是个偷懒的孩子,除了学校的功课外,每周两次俄罗斯数学课,作业一大堆,后来参加了游泳队,一周三四次训练,接着她又加入校外一个有名的游泳队,一周训练5次,一次一个半小时,来回路上的时间加起来就是3个小时。晚上学习到11点,早晨6点半被妈妈叫醒,这已经是她的常规。显然,钢琴在她的生活中没有上升到那么重要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说服她长时间地练琴,必须尊重她的选择。但是,我们要用这样的经验教育她:你不能什么都要,有所为就必须有所不为,你想成为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就必须放弃许多东西,如果你有许多东西无法放弃,在钢琴上就必须有所放弃。人类的所有伟大成就都是既要付出超人的努力,又必须作出牺牲。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钢琴只是其中的一条。我们做家长的要理解这里的“罗马”(也就是目标)究竟是什么?第一,孩子首先要有人生的内在动机,即所谓“有志于学”,一切努力都不是被外在的力量所强迫。第二,有了内在动机后,孩子还必须有信心,即在追求人生目标时相信自己的能力。这不是说句“孩子,你能行”就可以的,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在儿童心理学上是有意义的,当孩子进入成年心理状态时,就要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这样的信心。我们导演女儿在暑假为钢琴奋斗几周,让她看到努力后的效果,这是她进入成人心理状态后关键性的一课。第三,孩子要理解付出努力的价值。这是我在《天才是训练出来的》中系统阐释的哲学。你不能一看到一位钢琴神童就惊叹这是“天才”,更要看到人家的成就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动机、信心和努力,是家长能够在孩子身上培养的最好的东西,我最后看着女儿被老师“开除”,事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也是要让她意识到什么时候自己“不行”:你即使有能力,但不肯投入足够的工夫,不肯作出必要的牺牲,就是“不行”。这并不意味着失败,我们还会给她找适合其学习节奏的老师,但是她必须明白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这样,以后她不仅敢为自己设立远大的目标,并有勇气和信心去追求,而且会认识到成功的代价是什么,避免掉入志大才疏的陷阱。

初中——自我管理的危机

女儿被严厉的钢琴老师“开除”,整个过程我都看在眼里,如果早一点严格督促她,也许不至于到这个地步,但我还是没有及时干预。一是女儿的事情确实过多,也很用功,我更担心她劳累过度。二是她需要自己经历一下,懂得付出不够难以有所收获的道理,以后对人生和事业会有个正确的态度。不过,第三点也许更重要,那就是让她经历一下“自我管理”的危机,日后学会更好地组织自己的生活。

上面已经讲过,孩子上初中后事情纷杂。一下子面临着这么多的事情,光努力恐怕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如何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如今管理学在中国是个显学,从畅销书到大学热门专业,几乎无处不是管理。中国有句古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就是自己的事情管不好,怎么有资格管别人?学习管理,最好是从孩子刚刚开始独立时的自我管理起步。可惜,在中小学时代,老师和家长对此都很少注意。比如,当孩子们要对付的事情多了时,学校加课不说,家长本能的对应之策就是把孩子管严一点,甚至几点干什么都规定好,并且亲自监督,还有家长守着孩子做作业的。家长们试图通过这种手把手的方法,保证孩子门门功课都出人头地,日后能上个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什么的。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没有一点自主的空间,一切都照着家长规定的日程运转,无法独立地规划、组织自己的生活。这就形成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为了让孩子竞争进入光华管理学院,家长们往往先剥夺孩子学习自我管理的机会,使之变成了“管理”上的残疾人,日后的高分低能,难道和这样的教育没有关系吗?

在我看来,如果孩子要成为未来一代的领袖,管理就是一个核心技能。学习管理最好的起点,莫过于从自我管理开始,为了这样的学习,有时必须付出代价。女儿的钢琴课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一步不离地盯着她,手把手地逼着她把自己的时间作最优化的利用,她大概不至于被老师踢走。问题是,这样做的代价是什么?人不是机器,不能这样机械地管理孩子。更重要的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自立的人,而不是被家长管理的孩子。许多总是为孩子忧心忡忡的家长,实际上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当孩子在他们眼前、还能受到他们监督的时候,他们因为放心不下而不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等日后孩子们远走高飞、让他们鞭长莫及时,这些孩子竟然没有独立地规划、组织自己生活的经验,难道这不是更让人担心的事情吗?

女儿经过学钢琴的挫折后,我们和她好好地谈了一次,我们的意思很清楚: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家长只是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利用“过来人”的经验提供一些建议。我们劝她把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排列出来,分析一下哪项优先、哪项放弃。结果是,在所有课外活动中,她的首选是游泳,这要求一周训练五次,一次一个半小时,把前后准备和路上的时间全加起来,一天就可能花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我明确地对此有所保留,但也告诉女儿:“这是你的生活,最终决定权在你这里,爸爸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会尊重你的选择。”不过我也提醒她,这一选择也使她在其他事情上的投入变得非常有限。接下来,她仍然愿意学钢琴,我们表示还会给她找钢琴老师,但她要先好好想想自己每天能练多少时间,不要向老师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上次的老师要求每天至少练一个小时,女儿看到那老师的学生个个出色,自己学琴心切,当场答应一天练一个小时,但事实上做不到。如果实际些,每天练半个小时,那么我们就可以找一位接受这样的标准、同时又比较严格的老师,这是“预算”的概念。最后,俄罗斯数学课她决定放弃,因为下一年本校里的数学老师比较好,不必特别到校外补习。这样规划好,就形成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日程,同时也能留出一点灵活的自由时间。

12岁的女儿按说已经开始步入成人的心理状态,我相信她能够逐渐地适应这种比较严格的生活,开始高强度的游泳训练后,她确实更抓紧时间了。不过,她毕竟还是孩子,经常会读一本小说上瘾,把其他事情都忘了,一天,她又在自己的屋里埋头读书,把练琴全忘了,我把她叫出来:“今天的琴可是一分钟也没有练呀,一会儿你和同学约好了去玩儿,玩完了就晚了,不会有时间练琴了,你要是这样还怎么学琴呢?”

盼着出去玩儿的女儿一下子有些慌,马上去弹了20分钟,但我对这样的“交账”并不满意,还要和她讨论几分钟:

“你现在不再是小小孩儿了,过去爸爸、妈妈可以给你安排一切日程,你的事情也不太多,好对付,现在,你是全家最忙的人,事情一大堆,挑战很多,你总要学会自己如何把这些事情都组织起来。你还年轻,‘注意力时段’短,不过随着成长,要延长自己的‘注意力时段’,能够计划得长远些,不要等着爸爸提醒才突然有了危机感。这种只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的行为,还是小学生的习性。爸爸知道你对许多事情很有热情,干起来很投入,乃至忘了时间,爸爸为此很高兴,不过,既然你长大了,你就是自己生活的管理者,爸爸、妈妈最好放开手。你的生活中有许多部分,你要保证每一部分都能良好地运转,不是顾了这忘了那,这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你长大后如果成为一位领袖、肩负重任,你就必须能保证你所领导的组织的每一部分都能良好地运转。想想看,你是否先要学习如何让自己生活的每一部分运转良好,日后才能保障让自己所领导的组织的每一个部分都运转良好?”

同类推荐
  • 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心理健康篇

    儿童家庭教育系列——心理健康篇

    本书主要介绍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基本方法、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关于留守儿童和灾后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等内容。
  •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本书作者收集了孕妇怀孕期间胎教常见的1个问题,并予以解答,以指导孕妇做好胎教,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 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2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命运。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家庭的幸福,优生优育以及如何提高人类自身的质量,已引起全社会的瞩目。
  • 父母与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父母与孩子: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这套书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儿童、父母和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梅森在《父母与孩子》中认为,在受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机会。只要按照孩子应走的道路去培养他,他长大以后就不会偏离这条轨道。父母应成为孩子的布道者,为孩子们的成长培养坚定不移的信心,按照孩子的思维规律来引导他健全心智的发育。尤其强调,优秀的品质需要培养,人格的培养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了帮助父母养育出对社会有用的孩子,书中贯穿大量生动的事例和富有启发性的技巧。
  • 父母那点微沟通,孩子那点微动作

    父母那点微沟通,孩子那点微动作

    如何培养孩子,如何与孩子进行无障碍沟通,一直是家长们所困惑的问题,本书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从“微”处手,多方面阐述了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家长、培养一个好孩子,观点鲜明、通俗易懂,是为人父母者必读的一本育子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恋恋不舍千千结

    恋恋不舍千千结

    讲述女主肖可儿,童年生活美好,青春期,家庭变故,成年后,又遭遇各种感情挫折……
  • 凤时微澜

    凤时微澜

    传闻凤家有三子,长子天赋异禀,年少有为,二女英姿飒爽,小家碧玉,要说这三子,世人皆道:“天妒凤家啊”话说当年凤将军喜得麟子,大摆宴席三日,谁知天意弄人,小儿子愣是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长成了“歪瓜裂枣”。天家皇子顾时,从小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五岁能诗,八岁能武,15岁带兵出征,一举成名,龙颜大悦,普天同庆,后封七皇子顾时为鬼王。可惜好景不长,一场大火,鬼王容颜尽毁,隐于府,鲜出,世人皆叹“天妒英才!”当“她”变成了“他”,褪去红妆,为兄出征,战场风华,这天下,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宠文无虐
  • 花心王爷痞子妃

    花心王爷痞子妃

    堂堂水月国三皇子南宫云,文才武略样样精通,俊美的面容更是让男子妒忌,女子流口水。却偏偏风流成性,花心无度。一个斗大的字不识一萝匡除了小样儿还勉勉强强入得了眼的乡野丫头司徒玉却出现在了他的世界。一起来看俊美皇子与野丫头这对欢喜冤家的欢喜事儿!
  • 灵兽星球之三喵军团

    灵兽星球之三喵军团

    自IV时代,灵兽星系各星球之间经历过战争后,各种灵兽控制的星球也分裂为不同派系。以猫咪为代表的喵系灵兽,穿越到人类的地球安家,休整并学习新科技。故事的主角为三只不同职责的猫咪,他们在地球上与人类之间发生了不同的有趣故事,原来三喵来到地球生活,还有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请看本书一一叙来。
  • 大变法

    大变法

    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需要通过反思,搞清经过2400多年特别是经过110年来的近现代改革,当代改革本身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化?如何评判历史上的改革和当代改革及其联系?本书还对历史上亚欧国家改革的得失、机制、改革家个人因素及其给中国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宏观渐进与微观激进相结合是理性选项,改革开放的未来取决于能否避免四种极端主义的忽悠。
  • 快穿反派是个小甜甜

    快穿反派是个小甜甜

    #无脑甜#剧情党慎入#1v1男主同一人女尊世界,那人眉眼带笑,在她耳边低喃:“妻主,我心悦你”校园里,那少年抿唇,耳根绯红:“喂,我喜欢你”仙侠世界,唇红齿白的白衣仙尊笑着:“你乖乖的,不许乱跑。”丧尸危机,他将她护在身后,“我保护你,你要以身相许哦”扶苏:……我只是路过#超甜
  • 愿我们一起温暖时光

    愿我们一起温暖时光

    林子清没想到,有一天,会有一个人会影响自己的喜怒哀乐。看她笑,嘴角会不自觉的上扬;她皱眉,想抚平她的眉间,想告诉她,你还有我!余伊向往平凡的生活,想不到会有一个人,让她相信爱情,甘愿冲向风雨勇往直前,只因身边有他,!未来,很遥远又很近,愿我们一起温暖时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不负度

    春不负度

    本文描写了,七十年代的几个农村孩子的成长历程,精雕细琢劳动人民的纯朴的心灵,还有他们不屈不挠的创建精神。青春不虚度,才为不负人生
  • 红尘

    红尘

    电脑专家梁毅来到银行大厅,整个大厅空无一人,桌椅纸张书册整齐,电脑屏幕正常显示,大厅地面上,零零星星地摆了几双鞋子,每双鞋子上面和周围都洒满了红色的尘屑。梁毅看得头皮发麻,他记起科幻片中外星人用雷射枪射击地球人类,被射中的人就化为一团灰烬!他知道出大事了,迫不及待推门而出,迎面一股热气夹杂着满天尘屑。不久的将来,一场神秘的红色尘暴,将地球上的生物摧毁殆尽。科幻小说,那些经历灾难磨砺,失去亲人的幸存者,又将得到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