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我写信,问我,怎样才能写好文章?
我并不是一个写作鉴定师,所以并不能告诉你,怎样的文章才是好的,怎样的文章才是差的。我也不能告诉你,用怎样的捷径,才能迅速成为一个好作者。
写作是没有捷径的,就像做人——没有捷径可走。
在你们给我发来这样的信件时,我想你们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或者至少有了想踏入这行的意图,才会想在我这儿探到口风。我就想问你,你为什么要写作?
你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写作,为什么?
【写作是漫长的修行】
我身边有一些作者朋友,有拿过文学奖炙手可热的作家,也有怀有一腔热情的文学爱好者。有时,我们也会聚在一起,讨论彼此为什么要写作。
这些人当中,不乏有写作天分的,好像写作就是他体内二十四小时置换的血液,每时每刻,他的脑子里都会蹦出一些对世界,对人类顿悟的话语。他被灵魂驱使,急于找一个出口让这些片段见见光,写作就是他和自身的一场隐秘对话,是灵魂的一次蜕皮。
有因为巨变写作的,人在被迫走进一个极端时,文字是最好的倾听者,写作就像自幼护着他成长的篱笆,在这圈篱笆里,他可以放心地去记录自己的儿时,少年,乃至对未来的憧憬。写作是一束光,他被这束光牵引,当有文字照耀,就不觉得成长是孤独而壮烈的事情。
有因为关心而写作的,关心文化、关心家乡、关心青年、关心国家,当然,也有关心到个人荣辱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作家是颇尴尬的职业,同样尴尬的有同样“以思想为利器”的画家、艺术家。我一向不太赞允把写作归类为一种职业,若归类到职业,必会导入商业范畴,那这文字,就相当于商品,要受到多方面的制裁,不是发自心止乎礼的。文字应该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东西,拖家带口写出来的情绪,读者能读出来,读者也不傻。
我虽写了些年头,但从不自封自己为作家,也不喜欢别人这样称呼我,甚至摈弃在圈内已有一定知名度和商业价值的笔名,也与作协保持了些距离。倒不是说自己多恃才傲物,作协有很多老一辈的当代作家,只是不愿给自己任何身份的拖累。若有人问我,我说你称呼我路人甲、路人乙都行。就像食物做出来天生是给人吃的,作品写出来也是天生给人看的,若是一个作者,每次写某篇文,都颇在意读者是否记住了他的名字,那很快,很快,他就会变成虚空的碑。
当然,写作是门很苦的职业,倒不是说要穿壁引光,映雪囊萤,而是说,你得忍受——对自我的拷问,甚至要一次次把长好的疮疤再扒下来,去检视。一个人若时时刻刻带着放大镜去检视自我和大环境,那他无疑是痛苦的。因为他不能像一个无政府无信仰主义者,把自己放进无菌环境里去安逸享乐。我很敬佩挑刺的作者,一个爱挑刺的作者无疑是最可爱的,他们揭露,谴责,有时像审判官无情,但恰恰是他们的敢做敢说,给这个时代下了一剂猛烈的药引,让歧路的人迷途知返。
很多作者,最后投向自杀,这是很惋惜的事情,但是羚羊泅渡,若有道可走,至少也知道,不过就是个时间早晚,勤勉程度的问题。能靠时间和努力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若是无道,或被人为地切断了道,那怎么走,都是盲人摸象,画饼充饥。选择饿死还是骗死,很多作者宁愿选择——杀死自己,最简明最暴烈最鲜明最有冲击力的道路。
【文字是客观环境里的主观思想】
我在写作时,常受到周遭质疑,记得我刚写的第一部七万字的中篇,我的师傅和我说,你写的东西,就算90后也不爱看,我那时挺受打击,因为那部中篇是我用了半个多月熬夜赶出来的,有时甚至四十八小时不合眼,合上电脑,天边已泛了鱼肚白。后来陆续有了点影响力,也有前辈对我的作品指头论足。他们的初衷无疑是好的,希望我能更胜任文坛和市场。但是如果一个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必须要听从他人的指挥,那写作还有什么肆意而为的乐趣?
当然也有人喜欢我的作品,但是读者的喜爱应该和作者无关,作者,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就应该结结实实地做自己。也常有读者,把我批评得劈头盖脸,我收到过的最好玩的差评——大胆刁民,安敢放狗屁!有段时间我挺沮丧,觉得中国并不是适合创作的热土,稿费低,我五年前千字就是三十至三百元不等,而如今物价噌噌上涨,稿酬依旧像个菜色肌肤吃不饱的孩子。中国的作者普遍都渐渐地沦为了文字流水线的工人,要不彻夜码字,就无法养活自己。比如我的几个作家朋友,都是排行榜上赫赫有名的作家,海外赞誉,也有社会责任感,如今也沦到要进宣传部给一些景区写推介文才能养活一家老小的地步。虽然有了作家养成计划,但也就是一两万元而已。在中国,一本发行量到三万册的书就能归纳为畅销书了,一本发行十万的书就算文坛奇迹了,而在国外,一篇几千字的稿费就是作者一月的生活开销。
加上盗版猖獗,免费电子书的面世无疑也抢走了作家们的口粮,现在购买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而作家的收入往往与稿费,版税分成有关。在广西漓江,我遇见了个巴黎的人文作家,她说在巴黎有很多像她这样周游世界,每个月只写一两篇稿件的作家,大部分时候他们不是在写,而是在想,在思考。因为一篇文章,思想才是生命力,可在中国的起点、榕树下、晋江、红袖,包括现今的豆瓣,天涯舞文弄墨,有思想的文章却越来越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