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际,交际靠的是能力。有些人不善夺际.所以处处感到别扭.仿佛到处都有路障:有些人则善干观察.善于发现,所以并不感到做人之难。前后两种不同的效果.取诀于你的眼力。第1节做人办事与上司交际
◎恭维.最好的言辞
或许有人认为不用讲,直接以态度行为也可以表示“恭维”别人的意思,话虽不错,可是总让人觉得似乎还少那么一点点。所以,还是当面用言辞褒奖赞美的方法,最能把“恭维”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过,当我们把这个“美丽的言辞”投向对方时,必须像棒球投手那样,不能老投直球,要混合用各种球路,这样才能收到功效。
第一个重点就是要用“敬称”。即有关对方的事物都要使用带有恭敬意思的话语,例如:您、贵府、令尊等等。而对有关自己的事物则要使用带有谦虚意思的话语,例如:寒舍、家母、犬子等等。
使用敬称并不见得就是恭维别人,但是能将敬称用得恰到好处,令对方感觉很舒服,无疑也是一种恭维别人的方法。
在公司上班的人,经常会碰到上司出差回来的场面,可是很少有人会在意。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有礼貌的部属,这时候就应该站起来迎接上司,同时请不要忘记上前去说一声“经理(或其职称),您回来了!”然后为他提公事包,并吩咐公司的小妹或女职员,甚至亲自为他泡茶。这个迎接的礼貌,这句迎接的话,就是尊敬的表现。上司受到部属如此地“尊敬”,心里必定是非常高兴,自然也会心存好感。
诸如此类的小事,往往会使上司牢记在心。所谓“不忠于小事者,必不忠于大事”,这大概是多数在上位者用于评断下属的一个准则吧!
又如,中午吃饭时,不要老是只和同事一起,不妨同上司打个招呼。或许上司有其他的事不一起去用餐,可是这和那种无视上司的存在,时间一到就和同事吵吵嚷嚷地去吃饭的情形,给人的感觉总是不一样的呀!
表面上这仅是打个招呼,事实上它却是一件无比重大的事。约上司一起用餐,并非存心要上司请客或向他揩油,最主要是制造机会接近上司并“聆听”他的“经验谈”。,
在上位的人多少都有对下属训话谈经验的欲望,不妨做个忠实的“听众”来听他高谈阔论,对这种肯比别人用心“聆听”上司言论的部下,上司自然会给他更多的信任与超乎事实以上的评价。
事实上,人对那些肯听自己发言的对象都会具有好感的。“聆听”的态度,也是一招威力强大的“攻心术”。聆听上司谈话时,在听讲中要随时露出感动、认同的表情,偶尔重复上司的话语,请求给予更详细地说明解释。开始时或许曾有点别扭,几次后,自然就会适应了。
总之,不管时间、不论场所,即使自己身体不舒服、或疲累,对上司绝对不可忘记说尊敬的话和表达恭敬的态度。上司有所吩咐,一定要心悦诚服地用明快的声音和态度来应答。
即使在情况恶劣的场合,也不可忘记说一句奉承的话。
商场如战场,一点都轻忽不得的。做上司的无不渴望拥有消息灵通的部下。
因此容我再重复一次!
一个微小的消息情报,也许是冰山的一角,往往隐藏着一件重要的事情。身为下属的,应即刻迅速地向上司报告,等候上司的裁决和进一步的指示。一个真正忠实、会“奉承”的部下,应该是除了“巴结”上司之外还会考虑到公司整体营业的人呀!
◎看清上司的意图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赢得上司的好感,就必须时刻留意对方的兴趣、爱好,明白上司的意图,理解上司的心思,这样才能投其所好,“对症下药”。然而,上司的意图往往捉摸不定,善逢迎者必须下工夫掌握上司的心意,揣摩上司的心理,然后尽量迎合他,满足他的欲望,甚至还能抢先一步,将上司想说而未说的话先说了,想办而未办的事先办了,把个上司乐得美滋滋的。自然,上司的回报也总是沉甸甸的。
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也应做到知己知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交往之道,随机应变,才能事事顺遂。比如,在和领导相处时,就要根据领导的性格特点和其好恶,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做一些必要的修正,以便迅速赢得领导的好感,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领导才会有兴趣深入了解和考查你的才干,并使你“英雄有用武之地”。
冯某为人热情大方,很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调到一个新单位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领导的好感和赏识。在做了一番调查后,他得知领导为人保守就毅然舍弃了长发、牛仔等时髦装束,而以循规蹈距的形象出现在领导面前。
在初步赢得领导的好感后,冯某就想发挥自己热情、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优点,主动与领导交往,建立友谊。不料,领导为人孤僻多疑,喜欢独处,对冯某的热情颇不习惯。冯某碰了几次壁后,就决心改变策略,去顺应领导的性格特点,不再经常围着领导转。
后来,冯某发现领导有一个最大的爱好——打乒乓球,于是他就苦练了一段时间的球艺,然后频频在领导常去的一家俱乐部露面,并每次都是和领导在一起对阵、切磋球艺。此举果然奏效,在球来球往中领导渐渐放松了心理防卫,与冯某成为朋友。
经过一番交往,领导水到渠成地了解了冯某身上的优点和才干,在工作中对他予以重用。冯某投其所好,出色地把自己推销给领导,从而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由此可见,投其所好,曲意逢迎不仅是一种做官的手段,更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
当然,我们并不主张人们整天去揣摸领导、上司的意图,围着上司转,处处溜须拍马。但只要你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上司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现象太多,人们必须学会:“知上,识下”,尽量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才能避免“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难堪境况。
◎与领导交往要注意细节
对领导,不仅要有最基本的尊重,而且更要尊重其大体合理的习惯、性格和领导方式。在习惯上,有的以工作为中心实施领导;有的以关系为中心实施领导;有的习惯于动用表扬,有的习惯于动用批评。在性格上,有的领导者外向性格,善于交际和言谈,有的则内向,不善交际;有的性情较急,办事喜欢雷厉风行,有的则性子较钝。在领导方式上,有的较专制,个人决定问题的成分较大,较多地强调下属服从和执行;有的比较民主,遇事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力求上下融洽一致。所以说作为下级,要使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就必须看到它的必然性,承认它的客观性,尊重它的存在性,最重要的是作为下属——事实上要增强对它的适应性。这一点,中国古代的臣子们做的最细致,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臣子们拍马都怕拍不好,谁还敢不尊重皇帝呢?我们也许要向前人学学了!
在中国古代,君臣相交,作为臣子必须时时处处体察皇帝的微妙表情,尊崇备至。某年中秋,乾隆皇帝召集群臣饮酒赏月。他提出要与纪晓岚对句。他首先吟道:“玉帝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很有气派。纪晓岚站起身来吟道:“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作盘。”不仅对得妥贴,而且亦有一番气派。乾隆听了,刚才脸上得意的神气黯然消失,有些不快。纪晓岚看在眼里,知道乾隆好为人师不该和他平分秋色。于是连忙解释说:“主上为天子,故风雨云雷,任从驱使,威慑天下;臣乃酒囊饭袋,故视日月山海,都在筵席之中。不难看出,主上好大神威,为臣不过好大肚子罢了。”纪晓岚这样自我解嘲,乾隆立刻露出得意之色。
这里,纪晓岚开始只注意了对句,话一说出口,看到乾隆不快,忙又自我解嘲,才缓和了气氛。可见,部下不仅要注意自己说话,还要注意观察自己说话对上司引起的反应,你只要能从每个细微之处着手,就不怕一不小心“龙颜大怒”毁了你的“前程”。
◎做领导的心腹
在工作单位里,领导的好恶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和领导搞不好关系,就失去了许多机会。只要成为领导信得过的自己人,得到器重,关系顺畅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1.成为领导的“自己人”
上级对下级最看重的一条就是是否对自己忠心耿耿,忠诚对领导来说更为重要,比如一些单位的司机都是领导的“自己人”,如果不是自己人,一些在车上的谈话,办的一些私事被说出去,会造成影响。因此,要成为领导的自己人,就要经常用行动或语言来表示你信赖、敬重他,领导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千万不要持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的态度,这会令他极为寒心。能担责任就担责任,不能担责任可帮他分析原因,为其开脱。此外,还要帮他总结教训,多加劝慰。
持指责、嘲讽的态度更易把关系搞僵,矛盾激化。那样,你就再不要指望领导喜欢和器重你了。
如何做一个使领导喜欢的人呢?
第一要忠于上司,向上司请教,才意味着“孺子可教”,而不能在上司面前吹牛皮,与上司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第二要在关键时刻为上司挺身而出,把功劳让给上司,而不可张扬你对上司的善事。
第三与上司交谈时,不可锋芒毕露,不要在背后议论上司的长短。
2.做精明强干的人
领导是一个单位的头,单位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领导的政绩。因此,工作能力强弱是对下级的一个评判标准。
上级一般都很赏识聪明、机灵、有头脑、有创造性的下属,这样的人往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使领导满意的前提,一旦被人认为是无能无识之辈,既愚蠢又懒惰,便很危险了。
但我们完成工作之后,要学会把功劳让给领导。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套话: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忌恨。
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喜欢,越是好吃的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的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成绩的获得你究竟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你的上级。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上级脸上也光彩,以后,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否则,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3.要学会表现自己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关键时刻,领导会真切地认识与了解下属。人生难得机遇,不要错过表现自己的极好机会。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之时,你若能大显身手,定会让领导格外器重你。当领导本人在思想、感情或生活上出现矛盾时,你若能妙语劝慰,也会令其格外感激。此时,切忌变成一块木头,呆头呆脑,冷漠无情,畏首畏尾,胆怯懦弱。这样,领导便会认为你是一个无知无识、无情无能的平庸之辈。
但需要注意的是让功一事不能在外面或同事中张扬,否则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儿,让功者本人是不适合宣传的,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上司的味道,千万使不得,宣传你让功的事儿,只能由别人来宣传。虽然这样做有点埋没了你的才华,但你的同事和上司总会一有机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给你一份奖励的。因此,做善事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是虚伪的。
4.要学会交谈
赞扬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赞扬与欣赏领导的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只要是优点、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可毫无顾忌地表示你的赞美之情。领导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赏识,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会因此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恃才傲慢,盛气凌人,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
5.要与领导保持一定距离
一般领导不愿跟下属关系过于密切,主要是顾忌别人的议论和看法,再就是他在你心目中的威信。
同时,任何领导在工作中都要讲究方法,讲究艺术,讲究一些措施和手段,如果你把一切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些方法、措施和手段,就可能会失败。
和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保持工作上的沟通,信息上的沟通,一定感情上的沟通。但要千万注意不要窥视领导的家庭秘密、个人隐私。你应去了解上级在工作中的性格、作风和习惯,但对他个人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和特色则不必过多了解。
第二,和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还应注意,了解领导的主要意图和主张,但不要事无巨细,了解他每一个行动步骤和方法措施的意图是什么。这样做会使他感到,你的眼睛太亮了,什么事都瞒不过你。这样他工作起来就会觉得很不方便。
他是上级,你是下级,他当然有许多事情要向你保密。有一部分事情你只应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千万不要成为你的领导的“显微镜”和“跟屁虫”。
第三,和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意时间、场合、地点。有时在私下可谈得多一些,但在公开场合、在工作关系中,就应有所避讳,有所收敛。
第四,和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接受他对你的所有批评,可是也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倾听他的所有意见,可是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要有所选择。也就是说,不要人云亦云◎从容应对上司的指责
当我们受到上司批评时,最需要表现诚恳的态度,从批评中确实受到了教育,得到启发,改进了工作方法。最令上司恼火的,就是他的话被你当成了“耳边风”。如果你对批评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这种效果也许比当面顶撞更糟。因为,你的眼里没有领导,太瞧不起他。
批评有批评的道理,错误的批评也有其可接受的出发点。切实地说,受批评才能了解上司,接受批评才能体现对上司的尊重。比如说错误的批评吧,你处理得好,反而会变成有利因素。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那么,你这种做法产生的负效应,足以使你和领导之间的感情距离拉大,关系恶化。当领导认为你“批评不起”、“批评不得”时,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
当然,公开场合受到不公正的批评、错误的指责,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思想上也会造成波动。妥善的方法是,你可以一方面私下耐心做些解释;另一方面,用行动证明自己。如果是当面顶撞,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开场合,你觉得下不了台,反过来也会使领导下不了台。其实,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评,他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也会琢磨,这次批评到底是对还是错?
依靠公开场合耍威风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换取别人的顺从,这样不聪明的领导是不多的。其实,你真遇到这种领导,更需要大度能容,只要有两次这种情况发生,跌面子的就不再是你,而是他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