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复合型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复合型的,如农业旱灾一般又伴随着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当前,我国单一型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建立农业复合型灾害预警系统已势在必行。所谓农业复合型灾害预警系统主要是指针对同时发生的不同农灾进行同步监测和预警的立体交叉型系统。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建立这一系统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需要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和设备,依据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的目的,重组技术设备和监测手段,既充分发挥各系统的技术和设备的作用,又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对自然灾害的整体预警优势。另一方面,应加强各单一系统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发挥年度会商、综合会商、多部门会商等制度的作用,从而尽快建立起复合型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五、建立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信息传播系统
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主要有向上和向下两个子系统。向上是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灾害相关情况,以便上级部门尽早进行灾害防范决策;向下是向农村地区通报灾害相关情况及上级部门的决策,以尽可能减少农灾损失。
首先,在信息上传方面,目前技术层面已经不存在什么问题,可这并不能遮蔽组织层面的突出问题:由于政府机构臃肿、分工不明、人浮于事等不良机制的长期存在,导致信息上报繁琐、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效率低下等现象的普遍化;此外,“报喜不报忧”的官僚心态更是灾害信息上报的杀手。因此,建立机构简明、责任明确、办事高效、诚信公开的政府管理机制势在必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开始逐步进行政府机构改革,针对自然灾害的管理也进行了细化。其次,在灾害信息下达方面,由于当前多数农村地区电视覆盖网络不完善,广播使用率不断下降,报纸、杂志在农村发行量极低,加之偏远地区农民居住分散,最终致使农民接收信息困难,不能及早做好农业灾害的预防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风险预警系统的效率。为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信息接收系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架设卫星信号接受器、光纤线路、电话线路、手机塔台等现代化的技术设施,使公共信息得以大范围地传播;同时,应加大信息传播的组织建设,积极推进省、地(市)、县信息平台和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大信息网络向乡镇延伸的力度,充分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农经站的作用,联合其他涉农部门,并依靠村、组干部等传播渠道,把灾害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给灾区民众。
第二节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是减少农业自然灾害关键环节。人们从************中,已经认识到生态破坏与农业自然灾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因此,树立生态意识,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机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成为减少和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必然选择。
一、提高民众认知能力,树立现代生态意识
建立防灾减灾的生态体系,首先要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增强人的生态保护意识。现实证明,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好坏成正相关关系,所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属于农耕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由于人们基本没有生态保护意识,导致长久积累的危害十分巨大。例如,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上曾经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西周时期,该地区森林面积达4.8亿亩,覆盖率约为53%;到了秦朝至南北朝时期,森林覆盖率依然超过40%;13世纪时,这里仍保着很好的生态环境。可是,由于农业发展的需要,人们肆意砍伐森林,扩展耕地,再加上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到了1949年,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只剩下5%。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数百年来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沟壑纵横的直接原因,更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受水灾侵扰的根本原因。时至今日,黄河水灾害依然严重,而我们再也无法恢复黄土高原当初的面貌,从根本上消除这自然灾害的威胁。当前,现代化的发展从某种方面说会给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但现代化本身却包含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这环保意识已随现代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现今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已融入现代化进程之中,可民众的环保意识却远未达到现代化的要求。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急剧膨胀,无不加速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农业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面对这种日益严峻的局势,我们必须尽快提高我国民众的认知水平,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逐渐使生态保护行为从被动向主动转化,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氛围。
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农业自然灾害的防范,一个关键环节是改善生态环境,只有从生态环境建设入手,才能遏制和减少农业自然灾害。这要求我们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中必须注重掌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共生、双赢局面。
1.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对人类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其效益很难用精确的数字来估量,而资源开发则可以直接换取利润,并对经济发展产生短期效应。从长远的利益来讲,资源的生态效益超过了经济效益,如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其作为木材的经济效益;从近期的利益来讲,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常常以牺牲近期经济利益为代价。比如,长江、黄河中上游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政策,这在短期内会直接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来源和地方乡镇的财政收入。要解决这样一个矛盾,我们必须立足长远、从大局出发,同时又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当前的民生问题。笔者以为,寻求新的途径解决好当前民众的生活问题实为关键。所谓新的途径,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新的产业和增加国家财政补贴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遏制环境破坏的作用,完成造福千秋万代的生态保护工程。
2.处理好农村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人口与资源、环境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口过多,资源、环境的压力大,环境恶化发生率就高。从我国的耕地、草原、森林、淡水资源等人均占有量来看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耕地、淡水、森林、草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25%、15.8%、50%。土地、耕地、森林等资源的人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排在55位以后。但是,我国的人口增长却十分惊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人口增长大大高于全国平均自然增长率水平。1978—1998年,西部地区净增人口约6860万人。1998年全国的二孩率为24.99%,西部高达68.75%;多孩率全国为4.69%,西部为11.55%;西部地区的二孩率和多孩率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3.76%和6.86%。当前,我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业已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造成了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的深度破坏,致使生态维持系统功能大大退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掠夺性的开发亦引发了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农业资源再生能力下降和农业自然灾害的频发。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现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恢复农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减少农业自然灾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总之,如果忽视了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农村居民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处理,应坚持在环境保护中开发资源,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生动格局,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三、建立农业减灾的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系统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解决不同区域发展的主要矛盾,建立自然灾害综合治理机制。
1.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
长江上游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是长江、黄河水源的涵养基地,应该让长江、黄河上游的森林“休养生息”,严禁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水和风沙危害。在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应坚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强化保护力度,铸造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和环境支持系统。
2.北方草原区
该区由于滥垦、乱挖和过度过牧,导致大片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沙化草原成了近年来北方沙尘天气的主要源区。北方草原区建设的重点有三个:一是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不适宜发动大规模造林运动,只能以还草为主。该地区应加大对天然草场的保护力度,改良现有林草植被、草场(种)。二是控制畜群数量,合理利用天然草场资源,实行以草定畜、围栏封育、划区轮牧。草场封育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措施得力,每年可分别提高草场生产力10%,草场盖度1%,只需十年就可以使草场恢复到退化前的水平,退耕还草前景良好。三是搞好人工草场特别是冬春草场的建设。加强人工种草,飞播牧草,培育新品种,建立人工饲草基地。
3.西北干旱区
该区由于地表多黄土,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必须恢复植被,保持水土,重点发展集水节水型生态农业。该地区还应依照“量水而行”的原则,改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技术,强化水资源合理调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增强水土保持的社会化管理,对各主要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体系和监测网络,以防止水土进一步流失。
4.青藏高原区
该区自然环境严寒干旱,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现有生物资源均系地质历史时期的积累,经不起过度开发和干扰。因此,本区应以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禁止不合理开发,对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草地类型实行划区保护,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一江两河”地区则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进农牧结合和集约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商品畜牧业,闯出一条牧民致富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新道路。
5.西南喀斯特地区
贵州、云南、重庆等省(市)是喀斯特地貌大面积发育的典型地区,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石山区植被稀少,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尤为脆弱。该地区应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建地头水柜、推广沼气和砌墙保土等办法,把生态治理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小流域治理,防治水土流失,提高抵御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自身的抗灾能力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对农业生产的空间结构,即区域布局,进行调整。因为农业生产布局不仅受市场供求(价格与成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农作物的生长还要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制约,这就要求各地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循环经济,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农业结构的调整首先要避免搞低水平、重复式的“加减法”边际调整。我国目前种植业的区域布局基本上还是在计划经济和农产品短缺条件下形成的区域间自求平衡的格局,这种格局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对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其一,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其二,各地不能根据自身的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应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合理分工,优化农产品区域种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