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果树冻害
温带和亚热带果树在冬季遭受的0℃以下较强低温的危害,称为果树冻害。在我国温带较寒冷的地区(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北部),冻害是果树生产的重大灾害。1956—1957年、1967—1968年、1969年—1970年、1976—1977年,北方落叶果树都发生过严重冻害,其中1976—1977年仅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就冻死苹果树30多万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省的柑橘冻害也经常发生,其中1954—1955年、1968—1969年、1976—1977年是严重冻害年。1977年,湖南省柑橘产量由冻前4250万公斤降到1245万公斤,减产达70.6%。
(五)农业病虫害
农业病虫害主要是指种植业病虫害、畜禽疫病和水产养殖业病虫害。本书仅论及种植业病虫害。
自有农业以来,病虫害就从未停止过对农业的威胁。中国农民与病虫害作斗争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周代,管仲就把治虫列为治国的一项重要措施;唐代设有治蝗吏;宋代订有治虫法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病虫灾害无数次地危害我国的农业生产。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种类繁多。据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可以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害有1320多种;其中,病害550多种,虫害770多种,农田鼠害30多种,农田草害60多种。作物受病虫侵害后,轻则延缓或停止生长,重则死亡。病虫害还会导致产品质量降低,影响农作物的食用和商品价值。据全国植物保护总站1973—1992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因病虫鼠害受灾的农作物面积平均每年达1.7亿公顷以上,损失粮食占总产量的10%以上,损失棉花占总产量的15%~20%,损失果品蔬菜占总产量的25%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病虫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尤其以蝗虫、粘虫、地下害虫、稻螟、小麦吸浆虫、小麦锈病、麦类黑穗病、棉虫、甘薯黑斑病等病虫害危害最为严重。经连年防治,我国的主要病虫危害逐年减轻,有的已得到基本控制。在1959—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由于精简植保干部,撤销病虫防治队,植保工作有所削弱,导致病虫害连年发生。1966—1976年,各级植保机构相继撤销,植保工作处于停顿状态,病虫又频繁成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大力推行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水肥条件改善,密植程度增加,品种大量更换,使农田生态系统发生很大变化,某些种类的病虫危害下降,而另一些种类的喜肥喜湿性病虫害突发。8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过去已经被控制了的病虫如蝗虫、草地螟、小麦吸浆虫、小麦条锈病等再度危害农作物。在可造成危害的60多种农田杂草中,危害严重、分布广的有37种,危害大而又难于防除的有17种。全国农田草害受灾面积每年约4000万公顷,其中受害较重的约1333万公顷。据统计,对1500万公顷草害如不防除,平均每年至少损失40亿公斤粮食。我国自60年代以来农田鼠害呈发展趋势;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局部地区农田鼠害严重;70年代后期~80年代中期为农田鼠害严重发生时期,1987—1993年全国农田鼠害面积年均2000万公顷,虽经大力防治,每年仍造成粮食减产7亿多公斤。
第三节农业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农业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总的来看,我们可以从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来探寻这些的原因。
一、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对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以及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时常能破坏人类的和谐生存条件,导致自然灾害发生。
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所以致灾因素和灾种较多。
1.地形因素
(1)地形多种多样
我国大陆地处中纬度,东濒太平洋,西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海陆大气系统形成复杂的反馈关系。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而地形的多样性,又是农业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平原地区是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一旦洪水发生,毫无遮挡,受灾将极为惨重;山区则是孕育地质灾害的温床。我国是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汇的部位,地壳活动剧烈,地形变化复杂,所以这里是世界上地震与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的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业和农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山区又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诱因。因此,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
(3)地势西高东低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这种地势特点形成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汇入大海,并且只有几条主干河流。一遇降水集中的雨季,河流难堪重负,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如果降水偏少,主干河流灌溉范围有限,又容易造成旱灾。来自东南沿海的夏季季风由于没有大山阻隔,可以长驱直入,其强降水的影响范围很大;而来自印度洋的季风则被横断山脉所阻挡,无法带来农业生产所需的充足降水。
(4)生态环境多样
我国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对于发展我国多样性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衍的“温床”。地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与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他系统原有平衡的破坏,引发自然灾害。在生态系统内部,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的食物链延长,如果食物链的一环遭到重大破坏,与之对应的其他物种就会失去原有平衡,引起种类的增加或减少。例如,农业鼠害就是由于环境恶化使鼠的天敌——蛇大量减少所致。近几年,植物入侵导致原有物种失衡,从而引起农业草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2.气候因素
(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经纬度跨度较大,距海的距离差异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大气中极地高压与副热带高压的消长,季风的影响,太平洋环流海温的巨变及厄尔尼诺现象对大气环流和风暴源的作用都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的大气形势。此外,我国内陆区地势多变而起伏剧烈,植被覆盖率低,加之地下放热放气的影响,造成我国气象与海洋灾害众多。从气候类型上看,我国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我国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我国可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旱灾地区、旱灾地区。而且在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在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气候的多样性,决定了我国农业自然灾种的广泛性。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而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与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表现明显,可概括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类型使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十分显著:从空间分布来看,南多北少;从时间分布来看,夏季多冬季少。这种降水分布是我国水旱灾害最为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若依多年平均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太行山麓向西南延伸至青海,再到西藏的那曲、日喀则等地画一条线,此线以北和以西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少雨地带约占国土面积的45%。这一地带气候干燥,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此线以南和以东,虽然年平均降水总量不少,但受夏季风的影响,雨量集中。东南各省的多雨季节在不同地区分别为3月~6月或4月~7月,占年降水量的50%~60%,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广大地区6月~9月为雨季,四个月的总雨量占年降水量的70%~80%,其他季节因雨少易发生干旱。即使在雨季,在农作物生长季节某一时段的少雨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也很大。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刻发生的干旱,俗称“卡脖旱”,即使历时不长,也能造成农作物大范围减产,甚至绝收。此外,每年6月~7月我国江淮流域常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频繁,称为梅雨,它是大范围降水过程。历年季风的强弱、进退和持续时间会影响江淮流域的“梅雨期”和“梅雨量”,梅雨期长、梅雨量大易造成洪涝,梅雨期短、梅雨量少或出现“空梅”则形成干旱。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是造成水灾的另一重要自然原因。特别是北方土地多,水资源少。以每亩耕地均摊的水资源量计算,全国平均1800多立方米/亩,但黄河、淮河流域只有300多立方米/亩,辽河、海河、滦河流域更少,只有200立方米/亩左右,不能满足农田用水的需要。由于上述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的特点:①秦岭、淮河以北春旱突出,俗称“十年九春旱”。春季正是冬麦生长和早春作物播种的关键时期,常需采取灌溉或其他抗旱措施,以保证作物对水份的需要。这一地区有时还会发生春夏连旱或春夏秋连旱。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或伏秋连旱。③西南地区多冬春旱,以冬春连旱为主。④华南地区秋、冬、春季常有旱情。⑤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西部常有旱。特别是西北地区西部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上游来水,如果来水少或积雪薄,以及因气温偏低导致融雪量少,灌溉水就会不足,这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很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