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郡江宁县,县丞王昌龄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公务,回家休息。王昌龄是太原人,相比较故乡太原干燥的气候,江宁有些显得太过湿热,太过沉闷,一如王昌龄的心情。
自负满腹经纶,年近知天命之年,却屈居于县丞这个卑位,王昌龄的确称得上烦闷。尤其是王昌龄还属于谪臣,背地里不知道承受多少流言蜚语,日子就愈发苦闷。
遥想三十岁那年,王昌龄高中进士,也曾以为天地广阔,任由自己施为,却没想到木秀于林,惨遭他人陷害。于是空负年华,在江宁这座小城消磨光阴。王昌龄也曾想过去官归隐,但终究不愿意辜负平生所学,只盼有朝一日自己得他人赏识,重归朝廷。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一边喝着浊酒,一边摇头吟诗。
这首《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的得意之作,所有的不平、苦闷似乎都成了自己心志的表露,哪怕仕途不顺,自己本心依旧,不屈服于现实。
妻子张氏知道自家丈夫的苦闷,那个高呼“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男人,那个高呼“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男人,如王勃一般,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仕途不顺的丈夫唯一可以聊以**的不过是眼前的浊酒而已。
一阵嘈杂的声音突然传来,正在醉酒的王昌龄立即皱了皱眉,有些恼怒自己的雅兴被打搅。很快,大腹便便的江宁县令便不请自入地来到了王昌龄的宅院。
王昌龄刚要发作,却看见有气度不凡的陌生人跟在江宁县令后面,手持纯白绞色的公验,难道是圣旨?!王昌龄立即犯了嘀咕。王昌龄自然知道,圣旨是五颜六色的,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有三、五、七色区别,级别越高色越多——黄、红、紫、青、蓝、赭石等,而自己这种刚刚入流的官员,得到的圣旨也不过是白绞色。王昌龄一有这个念头就患得患失起来,莫非皇帝又要将自己贬官?还是要升自己的官?!
江宁县令此时开了口,笑吟吟地说道:“少伯兄,恭喜恭喜,日后飞黄腾达,可莫要忘了本县和全县的父老乡亲。”
王昌龄顿时一愣,平日里江宁县令可是趾高气昂的很,今日怎么这副讨好之意?!陌生人却是咳了一声,道:“王昌龄接旨!”
一听到接旨这两个字眼,王昌龄立即条件反射般的下跪,张氏则慌里慌张地摆上香案焚香,待一切就绪后,陌生人开口了:“门下:江宁丞王昌龄,克己奉公,温良恭谦,擢升为劝农使,即日赴京。天宝四年三月初十。右相兼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晋国公臣李林甫宣,吏部侍郎襄阳县子臣席豫奉,吏部员外郎专判南曹臣裴遵庆行。左相兼兵部尚书清和县公臣李适之阙......”
“臣王昌龄领命!”王昌龄恭恭敬敬地三叩首,高举双手,接过圣旨。这一刻,王昌龄红了双眼。
送别对自己极尽夸耀之词的江宁县令和前来宣旨的吏部司封官员,王昌龄关上大门,一把抱起妻子张氏,仰天大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一刻,王昌龄泪流满面。王昌龄只觉得自己早些年所受的委屈都不值一提,自己终于等到了拨开云日见青天。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邠州、新乡县、单父县.....宦海失意之人或泪流满面或仰天大笑或喜出望外跟随宣旨的吏部官员星夜兼程,赶赴长安。在那里,他们将见到改变自己命运之人——颜杲卿。
在秘书省任职的开元十六年状元虞咸,开元十七年状元王正卿,开元二十一年状元徐征以及开元十五年状元右武卫录事参军李嶷,开元二十三年进士秘书正字萧颖士,太仆寺主事崔颢,太祝储光羲,仓曹参军殷遥,这八人就在长安城中,也是最早接到诏书的一批人。
在吏部官员分赴邠州、新乡、单父等地传达诏书的时候,八人已经结伴来到颜府,共谋两税法大计。
八人当中最年长的是虞咸、李嶷,今年恰好是花甲之年;最年幼的是萧颖士,也将至而立之年。其余众人皆在三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当然,两税法首倡者颜杲卿五十四岁,颜真卿也有三十七岁,在年龄上与他们相差无几,不会让人产生骤登高位,轻浮不稳的感觉。
被现实磨平棱角的都已经泯然众人矣,颜真卿与八人皆有来往,正是知道八人不畏强权,又怀大才,这才举荐给颜杲卿。因此,在颜府,十个人算是志趣相投,皆有志于干出一番大事,不负生平所学,流传青史,交流起来,毫无阻碍。短短几日,便互相引以为知己。
在外人面前,颜泉明自然不好露面,公然就两税法的实施评头论足,甚至要执弟子之礼。毕竟,八人当中有四个人是状元,听说颜泉明要报考今年的进士科,他们闲暇之余都会过来指教颜泉明的学问。颜泉明的学问是突飞猛进了,但辈分自然就低了下去。
不过,在晚上,只剩下颜杲卿、颜真卿二人的时候,颜泉明也会主动加入如何施行两税法的讨论之中。
经过长达十天的日夜讨论,颜杲卿制定出一套施行两税法的总则:
1、首先根据朝廷用度规定全国统一的税额,但由于天宝四年是施行两税法的第一年,时间仓促,因此只规定京畿、都畿、山南东道三道需要交纳的税额;
2、定税权和征税权归于朝廷,各道监督,地方州府协助完成,有奖有惩;初步税额定在天宝年间征缴赋税数额最多的一年,但要扣除相应非法的征敛、索取等苛捐杂税;
3、各州府在所属黜陟使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州府之间税负轻重相当;
4、各道黜陟使应确保当州应税都数、夏秋征纳期限以及支留地方、合送朝廷等钱物斛斗分成数量,一要“分析奏闻”即上奏皇帝,二要报送相关资料给度支、金部、仓部、比部等户部各部;
5、将天下之财,限为四品:一曰上供,二曰留使,三曰留州,四曰备灾。规定,凡水、旱、虫、霜为灾害,则有分数:十分损四以上,免夏税;损六已上,秋税减半;损七以上,两税皆免,朝廷调拨备灾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