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神宗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李清照在济南的章丘出生了。对于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特别是她的词,堪称一绝,被誉为一代词宗。
我们来看李清照的一首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这首词的翻译我就不再累述。因为,大家太熟悉不过了。现在只说意境,简单来说,李清照写的是生趣活泼,快乐无忌,用短短的几句就勾画出了一幅景色优美,意境深远的画面,属于她早期的作品。这么说来,李清照的童年或者少年时期应该是过的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那么,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李清照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呢?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博学的人,精通儒家经典。同时,李格非还是朝廷官员,曾担任过太学录、太学博士等官职。而且,李格非一生著作颇为丰富,有诗文45卷,学术理论著作《礼记精义》16卷、《永洛城记》1卷等,被誉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相对于苏门四学士而言,苏门后四学士大家可能不是那么熟悉。都有哪四个人呢?即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这个人也不得了。王氏的祖父王拱辰曾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务。我们知道,能成为翰林学士,那是很不简单的。才学就不说了,就说仕途走向,那是很有可能作宰相的。而王氏呢,她生长在之一的家庭环境下,自然也耳目渲染,不敢说有多高的造诣,起码有两下子吧!根据《宋史·李格非传》的记载,说王氏这个人“亦善文”。
现在,我们大体清楚了李清照的父母的一些情况。那么,很明显,李清照有这么两位才学渊博的父母,自然受到的教育不会差。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李清照天资聪颖,小小年纪的她就已经显示出过人的艺术才能。我们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李清照是生活在一个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中。否则,儿时的李清照不会有这样活泼有趣,生机盎然的生活乐趣。对此,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李清照和一帮儿时的好朋友到溪亭去玩耍,不知不觉,太阳快要下山了,于是她们想着该回家了。于是,急急忙忙的划着小船儿,最后“误入藕花深处”,怎么办呢?一句“争渡,争渡”,很有情趣的表达了当时李清照及一帮好伙伴着急的样子,并且她们这样着急还“连累”了那一滩的鸥鹭。你看,儿时的李清照玩的多么的自在有趣啊!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不知道让多少人回味起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
我们再看一首李清照的词,还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这首词也蛮有意思的。想必是李清照描写的少女时期的生活吧!不信你看,“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大有少女情思的味道。我们还是来发挥一下想象吧!在昨夜的有风有雨的夜晚,李清照因为贪恋了几杯酒,结果就算是天亮后在沉睡中醒来,酒醉依然没有完全消褪。那么,可想而知,昨晚的李清照一定醉得很凶,是什么原因让她忍不住贪恋了几杯呢?是那海棠花在风雨中摇曳多姿,搅动了她的情思,真是美酒醉佳人,佳人更多姿啊!而李清照的心思还挺细腻的,虽然醉意未消,她仍没忘记问侍女海棠花怎样了。侍女回答说,哎呀!小姐,你还是别担心海棠花怎样了,只要你没事就好。你猜李清照怎么回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是说,你呀!怎么懂得我的心思,那海棠花在风雨之后,肯定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呗。我想,这个侍女可能也真的是不懂她家小姐的心思,俗话说,哪个少女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思春?这李清照或许是动了情思了。否则怎会如此在意那海棠,在意侍女的回答?
那么,李清照的如意郎君到底是谁呢?对爱情而言,要么平平淡淡,要么轰轰烈烈;要么如梦如幻,要么真真切切;要么郎情妾意,要么生死离别…..李清照的爱情属于哪一种呢?有太多的问题牵动着我们的心,我们急切需要了解。
换做平常家的女子,自然不会受到大众的注意。但偏偏李清照是那么的不同寻常。因此,关注她的人也就多了。换句话说,倾慕于她的公子哥就多了。可能大家会产生一个问题,通过前面的描述,李清照也不过如此吗?不就是写写儿女情长,成天到处游玩,还“惊起一滩鸥鹭”。其实,这只是大家对李清照的一种误解,或者说误读。在年少时期的李清照,不但能写刚才所讲述的那些,她还写了其他一些很了不起的诗文。
对此,我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在唐肃宗的时候,有一个叫元结的诗人,他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撰写了《大唐中兴颂》一文,颂扬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历史意义,并有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亲笔操刀,刻在了湖南的祁阳浯溪崖壁上。后来,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读了《大唐中兴颂》后,灵感大发,就写了《读中兴颂碑》。《读中兴颂碑》完成后,为当时人们传颂,反响很大。
本文的主人公李清照,当时不过十六七岁,她也兴起,写了两手首名为《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的诗。张耒的《读中兴颂碑》虽然也不错,但没有李清照的《和张文潜浯溪中兴颂》写得深刻。换句话说,一个是“浅”,一个是“深”。清朝的陈景云曾这样评价李清照,“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由此可见,李清照并非属于那种“无病呻吟,见月伤怀”之人,她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一面。
好了,现在我们回到李清照的感情问题上。由于李清照年少且享有盛名,且是书香门第出生,生长在较为显赫的家族里,再加上年轻美貌,自然会让李清照备受瞩目。这不,有一个叫赵明诚的太学生对李清照是朝思暮想,连做梦,梦见的都是她。根据元人所著的《琅嬛记》中的记载,“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唯忆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尹士珍·《琅嬛记》)
什么意思呢?说的是赵明诚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父亲准备给他物色一户人家之女。可能都没能让赵明诚满意吧!要不何至于他要作这样奇怪的梦呢?原来,赵明诚梦见自己在梦中读了一本书,至于具体内容记不清清楚了,唯一能记住的只有这么三句话:其一,言与司合;其二,安上已脱;其三,芝芙草拔。言与司合就是“词”,安上已脱就是“女”,而芝芙草拔就是“夫”。这连起来就是“词女之夫”。
你看,这赵明诚真的是用心良苦啊!想出这么一招,以梦托言,以梦表意。那么,“词女之夫”中的“词女”会是谁呢?做父亲的岂不知做儿子的心思,古人都讲究门当户对,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想来想去,除了李清照,还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看到儿子这番为伊人所梦,这般为情而费尽心思。现在,作父亲的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呢?
赵挺之是何许人也?赵挺之,山东密州人,与李格非同朝为官,当时为吏部侍郎。此人深谙政治之道,且聪明干练。王安石变的时候,他做了明智的选择,隶属改革集团。苏轼很不喜欢赵挺之,一句话,看不惯他的为人,说他是一个只知道搜刮民财,善于算计的小人,不配担当朝廷重任。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更是对赵挺之反感、讨厌。在《宋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家素贫,或经日不炊,妻子,弗恤也……妻就假于挺之家,问所从得,却去,不肯服”。(《宋史·文苑列传》)
大意是说,陈师道的家庭贫寒,有时后穷到几天都吃不上饭。有一次,陈师道要出去参加一个活动,他的妻子想着出门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太寒碜了。于是,就到赵挺之家借了一件衣服,没想到陈师道知道后,坚决不穿,并让妻子马上退回。陈师道因此而感染了风寒,没过多久便死了。陈师道宁愿自己受冻感染风寒,也不愿意接受赵挺之家的衣物呢?其实,赵挺之跟陈师道还是连襟。但赵挺之这个人好谄媚上司,陈师道就很看不起。再加上陈师道与他政见不合。因此,就更不愿意穿他家的衣服了。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反对派们重新掌权,赵挺之依然受到重用。可见,这个赵挺之还真不简单。
前面讲到过,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也即是说,李格非是“苏轼一流”。而苏轼对赵挺之很不喜欢,“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宋史·赵挺之传》)说白了,苏轼认为赵挺之就是一个只知道搜刮钱财,以此聚敛暴富品行有问题的人,而且,在学问上,也不足取。现在,问题就出来了,赵挺之如果要为自己的儿子提亲,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能同意吗?这两家人应该是格格不入啊!然而,我们都知道,李清照后来是嫁给了赵明诚的,而且两人过得还挺幸福。这就奇怪了,难道李格非也看中了赵挺之的权势?然后就把女儿作为“政治投资”?
可是,李格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人。相反,李格非这个人是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根据《宋史·李格非传》的记载,李格非在担任郓州教授的时候,郡守曾想让他多兼职一些职务,这样收入也就更高。李格非坚决不同意。后来,李格非因为表现突出,到江西上饶做官的时候,当地有一个道士成天招摇行骗,蛊惑人心。李格非知道后,将这个道士痛打了一顿,然后逐出城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应该不至于把自己的女儿作为“政治投资”。那么,为什么两家又结成亲家了呢?对此,我的理解如下:
1.李格非思想开通,看重女儿的幸福,不属于那种包办婚姻的“严父”。
2.赵明诚品行不错,且有才。根据苏轼在《与鲁直书》中的记载,说赵明诚“颇好文义”。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前面我们不是说陈师道很讨厌赵挺之吗?但他却很喜欢赵明诚,而赵明诚呢?很喜欢收藏苏轼、黄庭坚的诗文。这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赵明诚跟他父亲不一样,品行也还不错,对爱好诗文。
3.赵明诚有着很好的前途。早在李明成年少时期,他就以金石收藏而在士大夫中间颇有名望。更重要的是,赵明诚当时还是太学生。在北宋时期,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以及外舍三等。其中上舍学生通过考试或者推荐是可以直接被授予官职的,而且是再京城做官。如果成绩特别优秀,可以享受与榜眼、探花同等的待遇,称之为释褐状元。
4.赵明诚真心喜欢李清照,李清照也对赵明诚有好感。
总的来说,赵明诚是一个好青年,值得李清照托付一生。现在看来,之前我们所担心的问题不存在了。这么说来,李清照和赵明诚就要来一个“见面会”?我们来看李清照写的一首名为《点绛唇》的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大家注意这首词里的两句话,“和羞走”、“倚门回首”。这两句隐藏了一个重大的信息,似乎可以证明李清照和赵明诚真的是进行过一次“相亲会”。先说“和羞走”,其意是说因为紧张或者窘迫而又满脸羞容的跑开。再说“倚门回首”,即倚靠在门边回望。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人让李清照或者说一个芳龄妙华的女子如此紧张又满脸害羞的跑开,然后又舍不得的要倚靠在门边回望呢?如果这首词的女主人就是李清照写的自己,那我们可以做出一大大胆的假设,让李清照“和羞走”又“倚门回首”的人不正是赵明诚吗?大概是李清照想掩饰自己内心的那种见到如意郎君时的复杂心情,因此她又在词的结尾写道,“却把青梅嗅”,这分明是掩饰嘛!或者说是欲盖弥彰。以青梅作掩饰,目的就是想多看郎君一眼。
如果上述说法成立,我们不妨来还原当时赵明诚和“相亲会”的情景。李清照在家中的后花园荡完秋千后,感觉有些累,有些疲倦,而且,身上已经香汗淋漓,湿透轻衣了。因此,这时的她只想好好的休息一下。于是,她都懒得去揉一揉有点发麻的双手。正在这时候,风度翩翩的赵明诚来了,或者说在他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李清照家。然后,赵明诚的父亲便开始与李清照的双亲攀谈起来,而赵明诚或许是闲来无事,便到了后花园随便逛逛,欣赏风景。正在休息中的李清照,一看赵明诚来了,再看看自己一身的狼狈相,于是急忙含羞回避,殊不知走得太匆忙,连鞋都忘记穿了,仅穿着袜子,由于跑得太急,连发鬓上的金钗也掉落了。可是,就在李清照这般慌乱之中,他看到赵明诚是如此的风度翩然,不觉心里一动,相看个清楚,到底长得什么模样,又觉得自己乃女儿身,如此唐突肯定不好,但聪明的李清照岂能想不出法子,正好门边有一颗青梅,何不借着“青梅嗅”而再多看几眼呢?
你看,赵明诚和李清照的这次“相亲会”,如果与电影的拍摄手法将之重现,那画面与场景一定是非常的优美、动人、有意思、含蓄、女性的娇羞之美、男性的潇洒翩然,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足以让我们心动不已。
有人可能要说,以上的描述不过是推测或者假设而已。你怎知这就是赵明诚和李清照的“相亲会”?但是,别忘了一点,推测或假设也是建立在一定的事实基础之上。如果股李清照没有经历这些事,她又如何能写出这样直抒情感,将自己内心的状态描写得如此真实,如此有趣?另外,我们知道,古代的女子大多都是中规中矩,言行举止都得有相当多得的礼教所约束。如果李清照是这样的人,试问,她又如何能有词种描绘的那般活泼、伶俐好动、多情的““和羞走”、“倚门回首”的女子形象来呢?再者,我们纵观后来李清照的作品,以及她的行为,特别是她的再婚与离婚,更能说明李清照不是一个中规中矩之人,她有着自己不同寻常的一面,她既有大众女性的一面,也有冲破世俗礼教所约束下女子性格独特的一面。
现在,相亲会结束了。我们不禁要问,李清照与赵明诚何时能喜结连理呢?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元1101年,21岁的赵明诚与18岁的李清照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么,婚后的李清照过得又如何呢?
2
李清照写过这样一首词,这首无疑表现出婚后的幸福生活,“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先说一下这首词引起的争议。有人认为这不是李清照所写,原因很简单,即“词意浅显,亦不似他作”。(赵万里辑《漱玉集》)而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注》则说,“按以词意判断真伪,恐不甚妥,兹仍作清照词,不列入存疑词内。”我比较赞同王学初的观点,赵万里用“词意浅显”这个观点来怀疑非李清照所作,难具充分的说服力。
我们知道,李清照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她不是那种中规中矩受封建礼教所约束的人。更何况,李清照大胆描写爱情,当时的宋人也明显感觉到。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有这样一段话,“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李清照的《减字木兰花》描写的就是她婚后的生活表现,即放纵恣肆的生活情趣。因此,应该就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年间嫁给赵明诚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