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贵在养性。而性与情是紧密相连的,性是个人内在的深层次的动因,情是特定的性受到外物刺激之后在情感上的反应。要想修养心性,就必须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宁神静心,从而保持机体气机和阴阳的平衡,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然而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只要情感不过度,既不过度压抑,又不过度放纵,机体的气机便不会紊乱,气血阴阳便不会失调,机体也不会产生病变。
静养精气
养静是养生的首要事情。五官均在头面部,头部为一身阳气聚集的地方,所以五官和头部性质都属阳;而精、髓、血脉,都是属阴的。阳气和阴精是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的,只有阴气充足了才能和阳气互相为用。《内经》说:“阴精得养,则人可以活得健康长寿;阳气不足并慢慢减少,人也就会慢慢死亡了。”如果该降的阳气不降而被阴精所制约,阴精不足而受到阳气的克制,那么二者都会枯竭。相对于运动,安静是属阴的,把静养好了也就养好了阴精,这样阴精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显道经》说:“骨中的精气外涌,人就呈现出面色苍白的状态;血气外涌,面部就发红;髓的精气外涌,人就会面色焦黄;肌肉的精气外涌,人就会面部发黑;人体内的精气涌现,面部就光滑润泽。面部的光泽必定根植于精气,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脸上突然显出温润的气色。”人体内精气的盛衰都会在人的面色上表现出来,看面色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内脏发生了病变。按:“精气”二字都从“米”字而来,就是说精气必须依靠米的滋养。如此说来,调理粥饭和饥饱适时,其生精益气的功效是很大的。
心静不生病
《礼记·王制》说:“人到九十后,饮食就不要离开卧室了。”寝,就是寝处,即起居卧室的意思。如果年龄不到九十岁,但精力已经衰颓的人,起居都在卧室,似乎也无不可。不要浪费太多的精神在看、听、说笑上,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来养精神,这才是祛病的良方。《广成子》说:“不浪费过多的精神在看和听上,抱守元神使心处于宁静的状态,人的形体自然就端正了,身体就健康了。”
中医说心主神,心是神住的房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里想什么,看到眼睛也就明白了。《阴符经》说:“心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在脸上会反映在眼睛里”。《道德经》说:“不要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这样可以使人的心神不乱。”平常在家闲居,没有事的时候,在房内默坐,经常用眼睛看自己的鼻子,用鼻子对准肚脐,调匀呼吸,不间断,不矜持。“降心火入于气海”,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把心火降下和小肠共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人自然会感到周身和畅。
《定观经》说:“不要因涉猎事情而不满足,而有意去做更多的事情;不要因身处喧闹之中而无厌恶之感,从而勉强迁就喧闹的环境。如果无厌无恶,就不会有事情劳累心神。如果喜好多事,而身处喧闹之处,心就要被事情所劳累了。”《冲虚经》说:“老在外面游历,不如自行内观。”内观,指用意念或慧光照耀体内各种景象,是观察身心净化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知觉渐渐变得敏锐之后,就观察身和心的不断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等无处不在的真理。自然就慢慢离欲,从中可以体验安详、满足、愉悦等情感。
心不可以没有所用之处,不是说人心必须像槁木、死灰那样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才是养生之道。人在安静的时候,固然要戒动,但在动的时候,切忌不要妄动,这才是真正的静。道家说,人不怕有念头从心中生起,只怕人的觉悟来得迟。至于用心之时,要戒除杂念,杂念滋生,人的精神就会分散,精神分散人就疲惫。只有精神专注,虽然用心了,也不会感到疲惫,这就是志定神凝的缘故。
若要安乐,频脱频着
人凭借气而使身体得以充实,所以平时要善于养气。人生最忌讳的事情就是生气。一旦生气,人体的气血在体内就会逆常道而走,人就感觉憋闷不舒畅,气血运行失调,身体自然也会产生毛病。老年人遇到发怒的事,应当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事与身体哪个更重要?只要想一想,转念之间,也就涣然冰释,不再发怒了。
寒、暖、饥、饱,是生活起居中的常事。正因为是平常之事,所以往往易于疏忽放纵。人们应当随时对此进行审查、度量。天冷了,衣服该加就加,不要因为只是稍微有些寒冷就忍耐。食物该放置一边就放置一边,不要因为好吃就贪嘴多吃一些。《济生编》说:“衣服不要嫌穿得多,食物不要嫌没有吃够。”这话虽是为了纠正偏差,而实际却是深得其中奥妙的高论。
春天,冰雪还没有融化,这时下身宁可穿得多一些,这样保暖的时间就长一些;而上身不妨稍稍减少一些衣服,这样可以滋养阳气的生机。因为相对于下半身来说,上半身是属阳的,春天阳气刚刚升发,上半身的阳气也要适应春天的升发之气,故上半身可以少穿些衣服。棉衣不可突然穿上,天气稍微暖和又必须暂时脱下。北方人说:“若要安乐,不脱不着。”南方人说:“若要安乐,频脱频着。”这些俗语都是生活实践的总结,大有道理。
“夏月冰盘,以阴乘阳也。”“乘”是以强凌弱的意思。相对于夏热,冰盘在阴阳中性质属阴,如果夏天吃太凉的冷饮及冰的东西就像把一盆水浇在火上。“冬月围炉,以阳乘阴也”。相对于火炉,冬季寒冷的天气属阴,冬天围着火炉就像是把火点在冰上。无论什么事情都要保持阴阳的平衡。《内经》说:“智者养生,必须顺应四时而调节寒暑。”然而冬天寒冷还可以靠近火,因为这样外邪只侵袭人的体表,不会一下子入里;但夏天天气炎热,就严禁纳凉,这是因为这时感受寒邪的话,病邪就直接侵入体内了。《济世仁术编》说:“手心与人的心窍相通。天气大热时,用扇子快速扇手心,能使全身凉爽。”我认为,这一说法不如民间谚语所谓“心定自然凉”。“心定”二字,确实值得好好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