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候的大名人司马相如,是个名噪一时的流行写手,可他的志向并不是当写手赚女生眼球,而是像蔺相如那样建功立业。为这他咬牙练了好几年功夫,然后兴冲冲跑到长安城去应聘皇帝亲军,想大显身手。
可是怪事儿来了,他录取倒是被录取了,却给安排做内卫工作,职责是给皇上看家护院,别说没机会打仗,就算敌人真的打进来,外围防线是另一路土生土长的陕西兵,轮不着他立功。这司马相如郁闷了好些日子,最后只得灰心丧气地找门路外放,走了一大圈弯路才算给提拔起来。
司马相如心里肯定叫一个怨啊:俺一腔热血保家卫国,您这大皇帝又不是没眼珠,为啥就是不把我用在合适的地方呢?
其实呢,他怨的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因为不仅是他,整个西汉朝,皇帝都是这么安排卫队的。
汉朝皇帝的亲军卫队分为南军、北军。南军大约一万多人,担负内卫,防御宫殿;北军大约三万多,担负外围,防御都城。两支人马的构成是完全不同的:北军都是本地人,土生土长,家属都住在市区二环线以内(那会儿的二环线就是外城城墙了);南军都是外地人,家属不能随军,而且不许在驻地附近谈恋爱。
皇帝这样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京城是官民杂处,如果让外省兵把守,大敌一来,这些无牵无挂的单身汉很容易抱着保命回家的心理,来个一哄而散;而让本地人守城,他们就算为了自家老婆孩子,房子产业,那也得玩命打仗。要是外城守不住,敌人打到皇宫门口,皇宫的卫士若都是本地人,很容易化装回家,来个变兵为民,保住小命再说,把皇帝一家晾在那儿;而外地招募的单身官兵就不一样了,他们口音不同,就算潜逃那也是死路一条,只能陪着皇上战斗到底。这司马相如是四川人,他便再怎样毛遂自荐,那也是只能当内卫,没法出外勤的。
皇帝是天下最大的财主、最大的军阀、最大的实业家,他们当然贪生怕死,一心保住自己,整天琢磨的便是这个用人之道,他用不用您,怎么用您,自然有他的考虑,这套学问早在西周那会儿就已经很成熟了。比如都城里的京官,必须以外姓大臣为主,而外地的诸侯则要多一些同姓的王族,这是因为京城王族太多,容易闹宫廷政变;外地的外姓诸侯过多,则容易搞地方割据。您若不明白这些门道,明明是不可能得到的职位,却削尖脑袋拼命钻营,轻了那是白忙一场,弄不好就会惹祸上身。南宋有个大臣赵汝愚就是这么一位弱智,他辛辛苦苦当到宰相,板凳还没坐热就让人给搞下去,最后弄得接连贬官。他要是脑袋好使点儿,给他当宰相他也不敢--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用过赵普,整个南北两宋,有哪个同姓当过宰相?他最后不就让人拿这个“硬指标”给做了吗?
有时候皇帝本人未必想得这么长远、这么深刻,可中国人是最讲惯例的,等到用人关键时刻,自有人捧出不知哪朝哪代的案例,提醒皇帝该怎样、不该怎样。您就算上去也得下来,到时不但这不合适的板凳没得坐,连本来合适的那张,怕是也做不得了,何苦来呢!
所以,您毛遂自荐也好,大胆应聘也罢,一定得弄明白那些规矩、惯例,以及当初之所以出台这些规矩、惯例背后的文章,否则只能是白费力气。
当然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情况不同,用人的规矩也会不一样。隋文帝的儿子汉王杨谅在老子死后不服哥哥炀帝,在山西起兵造反,他的参谋王
提出个选用人才的标准:若杨谅志在跟哥哥争天下,就要用外省人,不能用山西人,否则这些人眷恋故土,根本无意进取;若他只是想守住地盘,谋个割据局面,那就该专用山西人才,否则这穷乡僻壤,外聘的人才迟早都得给洛阳、长安的花花世界给勾了去。
您看,是不是很弯弯绕?有时候连很聪明的人都想不透呢。南北朝时有个能人叫王镇恶,是大名鼎鼎的王景略的后人,自个儿也是文韬武略,无一不通。他帮着刘裕从建康(南京)一路打进长安,灭掉后秦,创下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南方王朝北伐全胜范例。可就这么一位能人,功成名就后不到一年就混了个死无葬身之地。他是陕西人,先是被安排独当一面攻打陕西,后来又被安排留守陕西。任命他的是同一个刘裕,为何结局却完全两样?
打陕西、灭后秦时候,刘裕的名望还没达到顶峰,亟待建功立业,好为日后称帝积攒资本,更因为大本营建康有能干的亲信刘穆之看着,心无旁骛,一心在陕西开疆拓土,土生土长、又有一身本领的王镇恶自然是块宝,加上自己当主帅,对驾驭人才把握十足,也就敢用这样的争议人物。等打下长安、灭掉后秦,声望已经达到顶峰,刘裕人还在长安,心早飞回建康等着篡位了,加上刘穆之突然病死,他急着顾家,更不敢在陕西多待,只能托付十来岁的二儿子留守。这时候陕西对他而言最大的危险不是守不住(守不住就守不住,能当皇帝比啥都强),而是叛乱,加上儿子太嫩,缺乏驾驭能力,王镇恶就不再是栋梁,而是定时炸弹了。事实上王镇恶之所以被内讧害死,正是刘裕安排了很多人相互监视牵制弄出的事儿。您说,这王镇恶若是晓得刘裕用人政策变了,晓得为什么他非变不可,跟着一起凯旋,以他的大功,什么官儿他当不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