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热播过一阵的历史电视剧《大秦帝国》,里面有个叫景监的秦国大臣,本来官儿当得不小,却偏偏向国君秦孝公推荐了外来人才商鞅,自个儿却降格当秘书、助手、配角。
电视剧是文艺作品,允许虚构,历史上倒是有景监这么个人,却不像电视剧里,是个什么名将、重臣,恰相反,他不过是秦孝公一个地位不高的玩伴,历史上的记载也就推荐商鞅这么寥寥一笔而已。
虽然就这么一笔,但对于一个连官衔儿都没留下的小人物而言,已是天大的造化。这景监可实在是个聪明人,他自己的能耐有限,出身也卑微,想在政治、军事上出人头地,名垂青史,那是难比登天,但他抓住这么个当二传手的机会,把主攻手商鞅护送到明星位置,结果自己也沾了商鞅的光,来了个永垂不朽。
人的智商、能力都有其极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力和志向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俗话说的“小姐心,丫鬟命”。许多人对此愤愤不平,或者发自己的狠,玩命也要把自个儿折腾成大才;或者发别人的狠,我发达不得,谁都别想落好。问题是多数时候,学不学得进跟发不发狠,实在关系不大。虽说给别人捣乱比让自己上进要容易得多,可是天下之大,能人太多,您就算三头六臂,又能捣乱得几场?
对于这些不具备主攻手资质的人来说,选择当个二传手,把别人扶上位,自己跟着水涨船高,其实是个蛮不错、蛮实惠的选择。
比如唐太宗时候有个将军叫常何,手下聘了位秘书马周。这马周聪明绝顶,文采横溢,政治眼光也颇高明,可惜没个出头机会,只能在常何这儿帮忙写写报告文件什么的。这唐太宗有一天突然发现,常何的报告写得那叫一个棒,身为武夫,竟比好多著名文臣写得还好,就问他怎么自学成才的。这常何毫不隐瞒,立马把马周给推荐了上去。后来马周成了重臣、名臣,官职比常何高了好几级。不过常何也不错,因为荐贤有功,不但升了官,还得了一大笔重赏。
要知道二传手就是二传手,主攻的天赋天生就不具备,就算有好球传到,自个儿去扣怕也是白糟践机会,最终主攻没出彩,自己也没什么好处。这常何要是跟唐太宗说,那些报告是自个儿写的,自个儿刻苦学习成功转型,倒也保不齐能升官,可能蒙人家皇上多久?就算混得过,赶鸭子上架,那份罪是鸭子能受得了的吗?
春秋时候齐桓公要用鲍叔牙当首辅,结果鲍叔牙放弃了这个上位打主攻的机会,把好朋友管仲给捧了上去。要说鲍叔牙的能耐其实也不错,算得上“攻击型二传”,愣打主攻也不是不能凑合。可主攻风光固然风光,却是责任大、担子重,天生的劳碌命,他鲍叔牙又是个急脾气,真顶上去干准保折寿,他就是瞅明白这点,才乐得当二传,躲清闲,反正管仲要是立个一等功,他这当二传的怎么也能蹭个二等、三等的。
鲍叔牙这样的人才都想得开,一般人又有什么想不开的?战国时候那个被门客蔺相如一句话救了性命的太监缪贤,若不是麻溜儿把蔺相如给“二传”上去当了相国,自个儿能乐呵呵过养尊处优的日子吗?要知道二传手传得好也有赏,而且往往是闲职、荣衔、金钱美女之类实惠不累的赏,您又没安邦定国的旷世之才,拿这么份赏不是挺好?再者说,职务低风险也低,一旦主攻出岔子,您一个做二传的,顶多也就是个眼光不准的能力问题,挨不了什么大处分。
这可不是说,您随便把什么人“二传”上去,就都能升官发财,永垂不朽,您还得挑挑。
首先这人必须是大贤,至少比您贤上三两个档次;其次,他得落魄,混得不咋样,自个儿没机会沾皇恩浩荡的边儿,必须得指着您的二传穿针引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是什么大贤都能往上传的--如果这位大贤的奋斗目标跟您一样,只不过是皇上的那些高官厚禄,那您只管传,没事儿;倘这位的目标是皇帝宝座,甚或皇上小命,那您还是免了吧:当年把刺客荆轲给举荐上去的著名二传、秦始皇(那会儿还叫秦王政)宠臣蒙嘉,后来不就给剁成了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