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彬
2009年5月4日至5月9日,我访问了甘肃定西市的陇西县。在此之前,我没有到过甘肃,更没有到过早先就一直想去的百多年来被称为“苦甲天下”的定西。就在全国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由于一篇文章,一个率先探索土地承包的历史事件,促使我遂了去甘肃、去定西的心愿。
2009年4月,我翻阅中央党校办的《学习时报》,读到他们根据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办的《调查与研究》刊物改写并发表的《定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立即被这篇文章所吸引,不知不觉地一口气读完。时间已是午后一点多,这才想起没吃饭。这是我的老习惯,遇到好看的作品,往往就顾不得吃饭和睡觉。
我对于《学习时报》,一般只是浏览,为什么偏偏《定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让我格外重视?这与我多年的一个计划很有关系。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我们南开大学就打算出版《中国“三农”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一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使这一件工作拖了许久。转瞬就到了2008年,改革开放也由20周年延续到30周年。许多改革开放之初在“三农”工作第一线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如今年事已高,我们感到必须抓紧完成这个任务。在陆续进行的组稿采写过程中,我又看了我的朋友王小强1980年发表的甘肃包产到户调查的文章,感到西北的甘肃具有一定代表性。2008年春,在广东省珠海市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我遇到曾任甘肃省省长和湖北省委书记的贾志杰同志,向他谈及这件工作。他说:这是一件大好事,要尽力支持。就是在打算出版《中国“三农”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一书,关注甘肃的背景下,我很偶然其实也具有一定必然性的遇到了《定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
《定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是由当年的县委书记、后又任甘肃陇南地委书记及甘肃省监察厅厅长的张自强同志口述,定西市委(原定西地委)研究室副主任张全有整理撰写的。文稿朴素、实在、清楚,生动地再现了30年前陇西县红崖湾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及其发生的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动因。这篇文稿使我热切地想去访问地处大西北的甘肃,访问在全国甚至在世界颇有名气的定西,访问历史悠久的陇西,访问全国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红崖湾,看看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那里发生了些怎样的变化,探求和追索深层的原因。
“五一”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就飞到兰州。第二天上午,即拜会并访谈了张自强同志,还共进午餐,深入交流。第三天早上,从兰州出发到定西市,会见了张全有同志。定西市委常委、秘书长位志荣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一行。位志荣同志告诉我说,定西昼夜温差大,土壤又适宜种植马铃薯,所以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就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特色优势的马铃薯。现在,定西市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种了300多万亩的马铃薯,年产500万吨,全是绿色有机食品。定西市已经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其中安定区(原定西县)达到了103万亩,成为中国马铃薯种植第一县。定西马铃薯产业优势已经初步形成,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产区之一。定西人正在全力建设“中国薯都”。许多年前,就有人告诉我,美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苦恼在中国找不到好的马铃薯产地,或许他们没有到定西来。只是听说这里最好的马铃薯收购价0.20元一斤,差点的0.10元一斤。就在几天前,我在天津的菜市场买马铃薯,好些的2元一斤,差点的也要1元多钱一斤。北京的价格只会比天津更贵吧。我当时感叹京津农贸市场的马铃薯价格贵过大米啊。不过,马铃薯的收购价是由商人定的,农民难有谈判权、更没有定价权,马铃薯的市场利润多被商人赚走,种植马铃薯的农民兄弟没有得到大头。但马铃薯是高产作物,农民所得还是比种粮食多。对于这些情况,张全有送给我的由他和两位同志编著的《定西农业产业化及区域协调发展》一书也有相关的记录。
在定西市吃完午饭后,我们即出发去陇西县。为了更好地看看陇西的山川风貌,张全有带我们仍走老公路。道路很是崎岖起伏,行走的车辆很少。路两边的树已经成行。他说,这是多年努力种树的结果。远山已经返绿,但只薄薄地一层草皮,树很少。也还有些黄黄的黄山,薄薄的草皮也很少,使人强烈地感到黄土高原的味道。行车约两个小时,大概是下午3点多,到达陇西县城。我们受到县上四大班子负责同志的热情欢迎。随后,抓紧时间又开始了座谈会。县委副书记罗小平、县委常委副县长郭荣祥、县人大副主任吉焕和县政协副主席马满成以及十几个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一直开到傍晚6点多结束。所获颇丰,从历史到现实,交流了陇西及定西30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还有农业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
晚饭后,在陇西县城散步一个多小时。这里的建设规模和档次出乎我的预料。在古代,陇西曾是相当于省政府的所在地。但在过去,在改革开放前却长期苦不堪言。张全有借给我一本叫《金桥路漫》的书,写的是与陇西相邻不远的通渭县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那3年的大饥荒,全县饿死的人大约有三分之一。我在泪水和感慨中读此书到凌晨两点,实在太累了太困了,才放下书睡了。
7日早上6点,张全有就张罗我们到县城外的仁寿山参观,感受李氏文化,感受定西打造“中国药都”的中药材文化。
简单吃了早饭后,就直接向碧岩镇红崖湾奔去。到红崖湾村的一段山路很陡峭,是窄窄的黄土路,我们的几台越野车艰难地爬上去。据张全有说,这路原来只能走人,不能行车,今年初,镇党委高度重视当年带头搞包产到户的红崖湾,想办法修整加宽了来红崖湾的路。县委罗副书记等同志陪同看了当年农民们议定包产到户的生产队长家,时任陇西县委书记的张自强同志和公社书记袁志茂同志也曾在这个农家小院与农民开会,说下第二年继续包产到户的话,农民吃下了继续搞承包土地搞生产的定心丸。在所访问的几个农家,我特意看了放粮食的屋子,估计都有几千斤之多,大概够二三年吃的吧!
下午参观了县城的李氏宗堂,那是一组颇有气派的古建筑群,感悟甘肃四大文化之一的李氏文化。据说李氏宗堂原来十分宏大,占全县城的三分之一面积,可惜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毁掉了,现在只有很小的一部分。陇西是全世界李氏的根,县里的同志告诉我说,李姓占全部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依托李氏宗堂正在开发建设古香古色的商业步行街,更使人感受到陇西快速发展的氛围。就是这样一块地方,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广大农民不得温饱,三年大饥荒时,与相邻的通渭县一样,饿死了好多人。张自强说,“现在的好日子无论怎样歌颂都不过分,过去的苦日子无论怎样批评都不过分。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毛泽东说,‘路线决定一切’。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政治路线错了,思想路线错了,经济路线就不会对。饿死人,亲属不敢说,干部不敢说,省委不知道,中央不知道。”
离开陇西之前,听张全有同志说他正在编著一本全面反映有关红崖湾、有关陇西实行包产到户的书,我感到很是高兴。红崖湾、陇西县的农民群众,正是由于当年有像张自强一样的一批务实的基层干部的支持,才率先搞包产到户,少挨了一两年的饿。在极“左”思想严重的年月,张自强等一批干部是冒着极大政治风险支持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改革的,这让我起敬!在市场经济活跃,人们普遍追求物质,相当一些干部作风浮躁的今天,张全有同志能够敏锐地发现、深刻地思考、并静下心来整理挖掘撰写这样一篇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要文献是很不容易的,而他还不满足于此,在《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基础上,花费心血,编著一本能更全面反映陇西包产到户的书,这说明他是个想干也有决心有本事干事情的人,这实在也让我起敬!从张自强到张全有,似乎代表和传承了甘肃和定西两代实干能干敢干的干部风格。因此,我相信甘肃大有希望,定西大有希望。
陇西行,匆匆行,匆匆看,匆匆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却永刻我心中。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主要负责同志支持了我的陇西行,蔺京林处长全程陪同了我的陇西行,他并与张全有副主任以及陇西县委罗副书记一起做了周到的安排。特别是张自强和张全有同志的这篇文稿,丰富了中国“三农”历史的研究,实事求是的再现了陇西县率先改革的功绩,将会令中国和世界的人们所铭记;教育了我,也将教育着千千万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人们。
2009年5月写于南开园
(作者系南开大学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产业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刘纯彬陈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