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研究《歧路灯》(本书研究所采用的《歧路灯》版本是1980年由中州书画社出版,河南社科院栾星先生校注的版本。)中人物在会话中如何指称对方、他人或自己,进而揭示其所用称谓在反映或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态度或情感时的特点。
本章将《歧路灯》中称谓分为八个类别。每一类别中,通过对书中人物在交际中所使用的具体称谓进行整理、排序、举例,进而分析、甄别各自语义,追溯演变历史,总结使用范围、使用规律,并尽可能比较了它们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异同。
姓名是人的诸多称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称谓,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用来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识别符号。姓名称谓主要包括“姓、氏、名、字”等四个方面,古人的姓名称谓及其使用,远比今人复杂得多、也讲究得多。以下,本文主要结合《歧路灯》中相关语料,从“姓、氏”和“名、字”两个方面,对书中姓名称谓做一简单论述。
一、“姓”与“氏”的联系和区别
“姓”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母系氏族阶段,当时,每个以母系血统为纽带的氏族都必须有一个有别于其他氏族的称呼,这就是最初的“姓”。如甲骨文中,“姓”字从女从生会意,表示“女所生”。《说文》中也说:“姓,人所生也。”正因为不同的姓表示了不同的女性祖先,所以,古文献中所见到的最古老的“姓”,都是从“女”的,如《通氏·氏族略说》:“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嬴、姒、妫、姞、妘、婤、嫪之类是也。”
“姓”的区别具有明显的社会作用,即明血缘、别婚姻。如《白虎通义·姓名》:“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别婚姻也。”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后,以男性为一族之长,所以“姓”的继承与区别也相应地从按母系血统划分转变为按父系血统划分,这一原则沿用至今。
当时,随着后代的长期繁衍,同姓愈来愈多,并且庞大的同姓之中又出现了新的区分,即人与人之间地位、财富的不同。这种区分伴随着母系氏族阶段向父系氏族阶段的转变日趋明显,于是,在有了“姓”之后,又在同姓中出现了不同的“氏”。如传说中的“轩辕氏、神农氏、伏羲氏”等。如《说文解字注·氏》中说:“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
当然,“姓”与“氏”的不同并不仅仅如此,此时二者的作用主要还在于“别贵贱”。对此,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中有一段精辟概括:“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这段话其实指明了我国古代姓氏合一前姓与氏的最基本特点,即先秦时期,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当时只有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男子以氏相称,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女子则姓必须明确,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以防出现同姓通婚的现象。
至战国时期,姓氏制度开始出现重大变化。此时,由于过去严格的等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传统的贵贱区分已无法维系,“氏”逐渐失去“别贵贱”的作用,而成为以男子为中心的家族的标识,且数目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由于“姓”是母系氏族时期形成的,“统系百世而不变”,所以数目较少,且被大量的“氏”所淹没。于是,姓氏遂合二为一,正如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原姓》中说:“自秦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
秦汉之后,姓氏制度基本稳定,人人都有姓,姓的主要来源就是先秦的氏,且数目日益增多,同姓不通婚的禁忌也随之解除。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需要注意的是,姓氏合一之后,男子往往是以“姓”后加“名”或“字”相称,而女子出嫁后则称为“氏”,且多在前冠以父姓,如张氏、王氏。这种称谓一般用于叙称场合,并一直沿习到了民国时期。《歧路灯》中,这方面的例子十分普遍,如:
谭孝移见王氏说话蛮缠,也忍不住笑道:“也罢,与先生商量,先生说去就去;说不去,就罢。”(3·21)
潜斋问其缘故,孝移把王氏胡缠的话,笑述一遍。(3·22)
王氏首座,云氏陪座,曹氏就坐了东横,谭绍闻就与云氏靠边坐了西横,王隆吉北面相陪。(18·185)
“姓氏”合一之后,古人在称谓中又转而用“名、字”来体现身份贵贱的不同。如下,本文将重点论述“名”与“字”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们在《歧路灯》中的具体用法。
二、“名”与“字”的特征与联系
袁庭栋在《古人称谓漫谈》一文中说:“今天的口语中,仍有‘名字’这一概念,但实际上是有‘名’无‘字’,是把姓名之名称为名字。这是因为古人(严格说,一直到建国以前)中凡有文化者都是既有‘名’,又有‘字’。”
那么,除了“名”,古人为什么还有“字”?《仪礼·士冠礼》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对此,唐人孔颖达在为《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时进一步解释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冠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这段注文表明,当一个人成年之后,原来由长辈所命的“名”、多年来被长辈所称呼的“名”,已不便再在社交场合呼来喊去,就得另取一个供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
另一方面,古人重视避讳,一个人在成年之后,要参加包括祭祀在内的各种正式的社交活动,而很多场合,人名是要避讳的,故需要另取“字”称呼。
(一)关于“名”
《说文》释名为:“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以口自名。”其意是说,在共同生活之中,如果白天还可以用手势、动作来表示的话,夜间就只能用声音来表示自己的存在,用语言来交流思想,这就出现了各自的“名”,故而从“夕”从“口”会意。
“名”出现很早,甲骨文中就已有记载:一是帝王,均以天干之字为名;二是占卜者,都是一字的单名,如争、行、韦、大、宾等,但其命名原则,现在还不得而知。
“名”至周代以后,就相当多了,而且出现了如何命名的原则。如《左传·桓公六年》中载鲁大夫就如何给鲁桓公的孩子命名时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
这段话古人十分重视,继《左传》之后,《礼记·曲礼上》《新书·胎教》《论衡·诘术》中都有相似的论述,可谓古人命名的基本原则。其大意是:给人命名有五种方式,出生时上天的授意、出生时的祥瑞之事、出生后的相貌特征、身边的物品之名、与父亲相似的某些特点;命名有六条禁规,本国国名、本国官名、本国山川之名、疾病之名、畜牲之名、礼器礼品之名。
此外,古人命名还有一个非常例外的情况,一些人名十分不雅或与传统道德观念完全相背,如“无知、不臣、黑卵、虾蟆”之类。对此,宋人俞成在《萤雪丛说》中认为:“古者命名,多自贬损,或曰愚曰鲁,或曰拙曰贱,皆取谦抑之义也。”宋人邢居实在《拊掌录》中也记载说,欧阳修认为“人家小儿要易长育,往往以贱物为小名,如狗、羊、马、牛之类”。
直到今天,民间仍有“命贱才好带”的说法,特别是农村,给小孩取小名时多用贱名,如小猪、狗剩之类,其应当是古之遗风。
《歧路灯》中,也有相关例子。如:
只说那日正在厅上乱赌,只见一个老头儿,向厅前跪下道:“我是周家口人,我姓刘。俺儿叫狗吢儿,媳妇儿姓雷。……”(64·609)
这里,“吢”的意思是指“猫、狗的呕吐物”,“狗吢”即“狗的呕吐物”。
“名”一般由祖辈或父辈所起,又分“幼名”与“学名”。“幼名”也叫“乳名”“奶名”,是指幼时起的非正式的名字;“学名”也叫“正名”“训名”,与“幼名”相对。这一取名习惯,大约始自魏晋时期,且一直沿用到今天。如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五:“唐叔偕女,小名父喻,容色俱美。”《宋史·选举志三》:“凡无官宗子应举,初生则用乳名给据,既长则用训名。”
《歧路灯》中,相关例子有:
到了四十岁上,王氏又生一子,乳名叫端福儿,原是五月初五日生的。果然面似满月,眉目如画,夫妇甚是珍爱。(1·2)
孝移设下师座,自己叩恳拜托,潜斋不肯,因命端福儿行了拜师之礼。取学名叫绍闻。是因丹徒绍衣的排行。(2·18)
这里,谭绍闻因出生在端阳节,故取乳名为“端福”——“儿”一般指年少孩童,其与乳名连用,含昵称之意。“绍闻”则取自入学之时,故又叫“学名”。
此外,古人在取“名”时,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辈行。即在诸兄弟的“名”中要表示出是同辈兄弟。这一现象出现很早,如《左传·文公十一年》中,长狄有兄弟四人,名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名中均有一个“如”字。
这一习俗在汉代尚不多见(如当时帝王名字中均不表示排行),唐宋之后则非常普遍,至今还有人采用。《歧路灯》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
谭绍闻、谭绍衣。系同宗兄弟,名中均有一个“绍”字。
盛希侨、盛希瑗。系同胞兄弟,名中均有一个“希”字。
张正心、张正名。系叔伯兄弟,名中均有一个“正”字。
王经千、王纬千。系同胞兄弟,名中均有一个“千”字。
(二)关于“字”
取“字”源于周代。《礼记·檀弓上》曰:“幼名,冠字。”《曲礼上》曰:“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其意是说,当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表示其已经成人,将要正式参加社会交往,故而在有了“名”之后,再加“字”。
不过,“字”在古代并非人人所有。据袁庭栋考证:先秦时期,只有统治阶级中人才有“字”,例如秦末汉初的刘邦集团,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有名而没有字,如刘邦、萧何、韩信、陈平等等,因为他们都出生于战国末年的平民家庭;张良则有名有字,因为他出身韩国贵族;秦汉以后,也并非人人都有字,除皇亲贵族、官绅人家外,平民百姓中,一般是读书人才有字。这些读书人中,也包括女性,即所谓才女,如西汉王嫱字昭君、东汉蔡琰字文姬、晋代左芬字兰芝、唐代李治字季兰、宋代谢金莲字素秋……
这种有关取字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近代。如《歧路灯》中,有名有字者一般都为读书人、或官宦子弟;普通百姓则有名无字。
有名有字者。如:
谭忠弼,字孝移。忠弼以上四世,俱是书香相继,列名胶庠(注:秀才)。
谭绍闻,字念修,谭忠弼之子。
苏簠簋,字松亭,系谭绍闻先祖灵宝公的幕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