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歧路灯》简介及其研究与评价
本书共三部分,对《歧路灯》中的称谓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从语义学角度将称谓分为八类,即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敬谦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职业称谓、俚俗称谓。
《歧路灯》是清乾隆年间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共108回(栾星校注本),约60余万言。作者李海观(1707年~1790年),字孔堂,号绿园,乾隆元年恩科举子,河南汝州宝丰县人,曾著有诗集《绿园诗钞》,是典型的卫道文人。
据栾星先生考证,李绿园约42岁时开始创作《歧路灯》,后因“舟车海内”一度停顿,至71岁时方告脱稿,历时30年。该书完成后未见付梓,一直以抄本流传,迄晚清,流布遍两河,然甚少传至省外,故知者寥寥,也未引起当时学术界注意。1924年,洛阳清义堂首次将《歧路灯》石印发行,共105回,可惜这部书中讹误颇多,加之印数极少,流传很有限。1927年,冯友兰、冯沅君兄妹根据从家乡所得抄本,经与石印本对勘并分段标点,交北京朴社排印,但仅印行一册26回,便告终止。其后直至1980年,才由中州书画社(现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河南社科院栾星先生历时10载校注的《歧路灯》(栾星校注本),首期印行40万册,后又追印12万册。至此,《歧路灯》一书终于重见天日,广为人知。
《歧路灯》假托于明代嘉靖年间,讲述了青年学子谭绍闻丧父之后,受其母溺爱,且被浮浪子弟引诱,吃酒赌博、斗鸡走狗、狎尼宿猖……终至倾家荡产,后又改过自新、重光门第的故事。沿这一线索,全书以写实手法,大幅度反映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忠实记录了中下层民众的思想、生活状态,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浩瀚的社会生活图卷。书中还描写了200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官绅、豪吏、幕僚、书办、清客、帮闲、衙役、商贾、市贩、官媒、女监、相士、艺人、术士、僧尼、妓女……可谓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且各具性格、各肖形貌。
关于《歧路灯》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歧路灯》石印本发行后,刊载了杨懋生的序及张青莲的跋,首次对《歧路灯》及李绿园作了简要介绍,并给予该书很高评价。其后,冯友兰在《歧路灯》朴社本中做序,对《歧路灯》的思想内容及艺术得失作了全面评价,并对小说在语言(尤其是河南方言)运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的成就大加肯定;此外,朴社本中还有董作宾写的《李绿园传略》,文章对李绿园的生卒年及年谱作了初步考证与整理。冯、董所作这两篇文章,被认为是《歧路灯》问世之后,最早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伴随上述印本的问世,《歧路灯》始引起学术界注意,并先后有学者予其评价。1928年,郭绍虞在《文学周报》发表《介绍<歧路灯>》一文,称赞“李绿园竟能于常谈中述至理,竟能于述至理中使人不觉得是常谈。意清而语不陈,语不陈则意亦不觉得是清庸了”。同年底,朱自清在《一般》杂志发表题为《歧路灯》的文章,认为《歧路灯》与《红楼梦》是“中国旧来仅有的两部可以称为真正‘长篇’的小说”,对该书在情节结构上的安排极为赞赏,认为“全书滴水不漏,圆如转环,无臃肿和断续的毛病”,甚至称“在结构上它是中国旧来惟一的真正长篇小说”,并说“若让我估量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此外,当时学者还对《歧路灯》的人物塑造、社会生活描写以及语言方面大加赞赏;同时,也有学者在肯定《歧路灯》现实价值的同时,指出作者因生活经验不足、导致小说在描写上终显空洞。
之后四五十年,继续有人对《歧路灯》给予较高评价,如李敏修在《中州文献汇编·总序》中盛赞《歧路灯》“开近世平民文学之先声”。但客观而言,此时期《歧路灯》的流传范围仍十分有限,并未引起学术界普遍重视,对其进行全面、深入之研究者更是寥寥。
1963年,河南社科院学者栾星开始着手《歧路灯》抄本的寻访和考究工作,并多方搜集李绿园与《歧路灯》的研究资料,于1972年完成了《歧路灯》校注工作,并辑录成《<歧路灯> 研究资料》一书。他以清乾隆末年抄本《歧路灯》为原本,兼参照古印本、朴社本,校订全书为108回,并作注千余条,还将书中的俚语、方言、称谓、名物制度及古人、古籍、历史事件、三教九流等加以注释,详加考订;在《<歧路灯>研究资料》一书中,栾星则提供了李绿园家世生平、交游、著述以及《歧路灯》相关研究等多方面宝贵资料,且详细注明了出处。20世纪80年代初,栾星校注本《歧路灯》及《<歧路灯>研究资料》相继出版,并迅速引起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学者的强烈关注,此后,《歧路灯》研究再次升温。
1992年,杜贵晨的《李绿园与<歧路灯>》一书出版,成为第一部研究《歧路灯》的专著,该书多角度、多侧面论述了《歧路灯》的成就与不足,并将其与《红楼梦》《儒林外史》作了比较分析,为后来学者进一步研究《歧路灯》提供了良好平台。1996年,台湾学者吴秀玉出版了《李绿园与其〈歧路灯〉研究》一书,全书对李绿园家世、生平事迹、著述及《歧路灯》的流传、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创作艺术等各方面作了全面详尽的考察和探讨,资料十分翔实。1998年,新加坡出版了吴聪娣的专著《<歧路灯>研究——从<歧路灯>看清代社会》,该书从《歧路灯》中发掘出许多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并对照清代的史料与文人笔记,描绘出一幅清代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1999年,张生汉出版了《<歧路灯>语词汇释》,该书从语言学方面对《歧路灯》作品价值进行了探索,为读者理解作品文本和了解河南方言词汇提供了便利。2002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李延年的《<歧路灯>研究》,该书对李绿园及其《歧路灯》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了《歧路灯》创作的主客观原因,对《歧路灯》主题与思想内涵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并细致考察了《歧路灯》的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
与此同时,在经过十多年的争论后,学术界对于《歧路灯》在人物塑造、语言运用、情节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普遍给予了肯定;并认为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中下层人物的生活面貌与思想状况,为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时代特征,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参照。关于《歧路灯》的思想意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基本予以否定,认为其道学气息浓厚、思想陈腐封建。不过,近来又有学者认为,《歧路灯》虽然带有深刻的封建思想烙印,但从教育角度看,它通过描写主人公谭绍闻堕落败家,又改过自新、重光门第的全过程,劝戒世人“教子要严、延师要正、交友要慎”,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积极意义。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对于书中宣扬的伦理道德,也不应一概否定,其中某些抽象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研究《歧路灯》称谓的意义
(一)综观《歧路灯》研究历史,笔者发现,历代学者基本侧重于该书在思想、结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对书中波澜壮观的社会生活风貌进行考证,而关于《歧路灯》称谓的研究,则鲜有学者予以关注,几乎不见有相关的著述或论文。
(二)《歧路灯》中总计描写了200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几乎涉及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其角色之众、范围之广,使其成为一幅18世纪中国的社会生活图卷。书中人物由于各自身份、地位、尊卑、等级以及所处的行业、生活环境等各不相同,因而相互间称谓也多有不同,且非常富有特色,并因此构成了《歧路灯》中丰富庞杂的称谓系统。
这一系统对帮助我们了解书中“浩瀚的社会生活图卷”,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参照。同时,通过对《歧路灯》称谓的研究,还可提供了一条解读明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以及民俗风貌的通道。
(三)《歧路灯》通篇贯穿了作者的儒家正统思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于人物间的具体称谓,通过研究这些称谓,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传统道德及传统伦理观念之精华,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