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栾星先生考证,《歧路灯》总计描写了二百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几乎涉及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其角色之众、范围之广,堪称近代白话文之最。而且,这些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的行业、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相互间称谓也多有不同,并因此构成了全书丰富庞杂的称谓系统。
通过对这些称谓的梳理,本文大致把它们分为八类,即: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敬谦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职业称谓、俚俗称谓。
一、各类称谓的主要特点
(一)姓名称谓。书中人物所取“名”“字”,基本遵循了古代“名字相应”原则。两者的使用区别主要在于:自称、谦称或上对下时称“名”;平辈之间敬称或尊称时称“字”。
此外,书中有“字”者一般为读书人或官绅子弟,但又有两则特例:1. 原谭家账房先生阎楷因身份发生变化,被赠字“仲端”;2. 谭家仆人王中因忠贞、贤良,被赠字“象荩”。据此推测,在当时正统读书人眼中,“字”还代表着对一个人身份、地位乃至品行的认同与肯定。
(二)亲属称谓。通过比较书中亲属称谓与古代、现代汉语的使用异同发现其嬗变现象非常突出,共有三种情况:指称对象的范围扩大、缩小及转移。
此外,书中还称呼祖母为“奶奶”。袁庭栋认为,这一用法的最早记载见于《红楼梦》,但从《歧路灯》写作年代看,其用法应该还早于《红楼梦》。
(三)拟亲属称谓。书中,决定拟亲属称谓使用的依据有两条:一是根据彼此年龄、身份、地位等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拟亲属称谓;二是根据彼此的关系远近或者情感的深厚程度来选择相应的拟亲属称谓。这两种依据往往交互作用,各有侧重。
(四)敬谦称谓。书中,不同的敬谦语素所组成的敬谦称谓,其使用的范围或指称的对象也各不相同:1.“老、大、长”所组成的表敬称谓,一般用于非亲属成员,且基本用做对称。2.“尊、贤、令”所组成的表敬称谓,多与亲属称谓或拟亲属称谓合用,主要称呼对方本人或其亲属。3.“家”“舍”“小”所组成的表谦称谓,一般用于称呼自己的亲属,其中“小”也可用于自称,或者称呼与自己相关的非亲属成员。4.“愚”“敝”“贱”“拙”所组成的表谦称谓,“愚”一般用于晚辈对长辈亲属的自称、地位卑贱者对尊长的自称,还可用于平辈友人间自称;“敝”“贱”主要用于指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拙”主要用于对他人称呼自己的丈夫或妻子。
(五)排行称谓。书中,表明长幼顺序的排行称谓主要由“老+序数字”和“第+序数字+的”构成,两者在书中并存,用法相同,但后者较前者使用更为普遍。书中,表明辈分关系的排行称谓主要见于人名,双名则共用一字,单名则共用偏旁,不同行辈间所用排行字虽然不同,但含义往往有内在联系。
(六)身份称谓。书中,通用于男子或女子的称谓主要有“公”“公子”“相公”和“太太”“夫人”,其使用范围既有区别,也有交叉。此外,主仆间的称谓有以下特点:1. 主人对仆人多直呼其名,主人之间互称对方奴仆则用“价”“纪”“纪纲”等;2. 仆人称呼主人用尊称,自称则用卑称。
(七)职业称谓。书中,官职称谓主要有三种使用方法:1. 直接以官衔相称。2. 使用对官职的尊称。3. 使用“古称”,即用古代相应的或高一级的官衔相称。
此外,书中行业称谓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充分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特色及民俗文化。
(八)俚俗称谓。书中,这类称谓只用于非正式场合,主要有“昵称”“詈称”“诨号”以及俗语称谓。“昵称”的构成方式主要是“名+儿”,偶有反语构成昵称的例子;“詈称”一般用于骂人场合,往往带有侮辱、讥讽或诅咒之意;“诨号”的例子很多,且生动形象,对于刻画书中人物角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俗语称谓主要源自河南方言,突出体现了当时开封一带的民俗风情。
二、全书称谓的两个突出特点
(一)“第”“宅”“老”在称谓中的使用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词头“第”和名词“宅”在《歧路灯》称谓中的用法十分独特。经笔者查证,其不仅在古代文献中少有,其他明清小说中也极为罕见。
此外,“老”在《歧路灯》称谓中的用法十分丰富:既可用于排行称谓,也可用于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身份称谓等;既可表示“尊敬、亲热”,也可表示“轻视、嘲弄”甚至“狎昵”的意味。
1.“第”
“第”作为词头在排行称谓中的使用例子,书中多处出现,且用法非常灵活,并不局限于亲属成员之间,或者是面称、背称场合。如:
惠观民心中有事,略存了温存,便说道:“第二的,那两家要账的通是不依,一定要一剪儿剪齐,话头都当不得的,我委的没法。”(40·375)(称呼亲属成员·面称)
孙五秃扯住杨三,到南屋,低声说道:“第三的,你憨了?好容易罩住的小虫蚁儿,你都放飞了,咱吃啥哩!”(54·502)(称呼非亲属成员·面称)
惠观民叫妻郑氏,暗中吩咐道:“第二的轻易不回家,你去架上鸡捉一只来杀了……”(40·378)(称呼亲属成员·背称)
关于词头“第”字的产生及其发展的问题,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曾经谈到:
“第”,本作“弟”,是“次第”的意思。有了次第就是有了顺序,有了顺序就有了高低。《史记·礼书》:“子夏,门人之高第也。”“高第”就是排在前几名。“第一”最初的意义应该是“排在一位”,“第”字用为动词。
但是,“第”字在汉代也已经用为序数的词头了。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作周本纪第四。”汉代有复姓第二、第五、第八等(最著名的是东汉初期的第五伦)。
在“第”字用为词头的初期,虽有“第一”“第二”“第四”等,但是后面还不带名词。带名词是汉末以后的事。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第”字的本意是用作动词来表示“排位次”,其在汉代又开始用为序数的词头,汉末以后又出现了“第+数词+名词”的用法。
不过,“第”作为序数的词头在排行称谓中使用的情况,古今均十分少见。从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所引例句看,其最早用法应见于《孔雀东南飞》,如:
还家十馀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这里,“第三郎”是指县令的第三个儿子;“第五郎”是指县令的第五个儿子。“第三”“第五”分别指其在家中的排行。
《孔雀东南飞》一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有一段小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历代文人依据书中这段小序,认为《孔雀东南飞》是建安时代作品,近代又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该诗属于六朝的作品。但即便如此,“第”用于排行称谓,最迟在六朝便已经出现了,而且早于“老”作为序数词头在排行称谓中的使用。
关于“第+数词+的”构成“的”字词组作为排行称谓的用法,笔者认为,这是“第+数词+名词”的一种演变。其最早始于何时,目前尚无相关例证,故暂存待考。
2.“宅”
《歧路灯》中,谭绍闻、盛希侨、管贻安三人还被称为“宅”,并按其在家中排行被称为“谭大宅”“盛大宅”“管九宅”。如:
姚荣道:“既然众人奉劝,难说都是向他的?况且有谭大宅的再三说合,我就把这口气咽了罢。”(58·543)
冯健道:“说不到那里。盛大宅若叫令弟输个下风,这张状非我不能。管保令弟不能免县上爷的耻辱,不怕他身有护符。”(70·671)
夏逢若道:“你送来极好,人家说管九宅出门赌博,一定是要携眷哩。”(64·608)
从书中看,上述三人均出身于官宦之家,而且,书中对于其他人(例如富家子弟王隆吉)无此称呼。因此,笔者推测,“宅”应是对官宦子弟的一种称呼。
用“宅”称呼官宦子弟,是《歧路灯》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称谓现象。笔者翻查了其他一些明清小说,如《三言二拍》《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均未发现有此种用法。
不过,从《歧路灯》写作背景及书中相关内容分析,用“宅”称呼官宦子弟,应是当时开封一带民间比较流行的习俗。关于这一推测,书中有一佐证:
但赌博场中,俱是轻忽口角,且俱是粗汉,也不知考名为甚,不过就众人口中称个谭福儿,管九儿。其实管贻安、谭绍闻六个字,赵大胡子原不曾到耳朵里,不过当面称个某宅、某相公而已。(54·509)
“宅”在书中的具体用法,与“舍”相似。称人为“舍”,源自“舍人”一词。从《汉语大词典》解释看:“舍人”最初是官名,如《周礼·地官·舍人》:“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法掌其出入者也。”宋元以后俗称贵显子弟为“舍人”,并省称“舍”,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懒龙掣住其衣,问道:‘你不是某舍么?’贫儿局蹐道:‘惶恐,惶恐。’”“舍”同样也能与排行字合用,如“大舍”,《汉语大词典》释义:犹言大少爷,大公子,如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老员外喜也,大舍得了婴童解元也。”《四游记·华光闹蜻蜓观》:“道人即吩咐道童,快办斋筵相待萧大舍。”
以“宅”称呼官宦子弟,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中均无相关释义。笔者推测,该用法可能源自以下原因:
“宅”本义指“住宅;住所”,古代称退休家居的官员为“宅者”,如《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于君,士大夫则曰下臣。宅者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莽之臣。”郑玄注:“宅者,谓致仕者去官而居宅。”贾公彦疏:“自称于君,以其致仕不在,故指宅而言,故曰宅者,谓致仕者也。”《歧路灯》中,“宅”用于称呼官宦子弟,可能与“宅者”的“宅”相关。
3.“老”
《歧路灯》中,“老”在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中均见使用。具体有:
(1)姓名称谓中用“老”
首先,“老”作表敬语素,为名词,用在姓名称谓之后,有四种构成方式:“姓+老”、“名+老”、“字+老”以及“姓+字+老”。
从书中关于上述“老”的用法看,“名、字”与“老”连用时,一般省称为单个字,其中,“姓+老”与“字+老”可相互通用;“名+老”一般用作对无字的人的尊称;“姓+字+老”则比较突出亲切之意。
姓名称谓之后加“老”表示尊敬的用法,一直沿习至今。不过,《歧路灯》中,一般是同辈男子间互相尊称为“某老”;现代汉语中,则是多将学术界、政界、商界等领域内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称为“某老”。
其次,“老”作词头,用在姓名称谓之前,不含表敬意味,有两种构成方式:“老+姓”、“老+名”。
关于姓名称谓前加“老”的用法,王力《汉语史稿》中认为:词头“老”字源于形容词“老”字,最初是表示年老或年长的意思。后来由这种形容词“老”字逐渐虚化成词头。
“老+姓”的用法起源于唐代。如白居易诗:“常被老元偷格律”,“老元”即指元稹。从《歧路灯》看,这种用法主要是朋友之间一种比较随意的称呼,含亲密之意。
不过,在表达“惯熟、亲热”为主的同时,受语境影响,书中,“老+姓”还能表现“轻视、嘲弄”之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