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9400000062

第62章 胡朴安讲国学——文字学ABC(5)

郑樵《六书略》,所收正生的字二万一千三百四十一字,变生六种,仅四百六十九字;只因他将“主声不主义”归于变生,似不合许氏“取譬相成”的界说。杨桓和赵古则的分法,大致相同,不过赵氏较精密些。至于杨氏所分配合方法的分,如二体三体、位置配合、散居三例,会意亦有,不独是形声有的。现在仍照王氏的分法,详述于后。

三形声正例

关于形声正例变例的区别,有两个不同的见解,列举于下:

(甲)段玉裁的见解段氏说:“形声相合,无意义者,为至纯之例;余皆变例。”

(乙)王贯山的见解王氏说:“形声之字,断非苟且配合。”

段氏主张形声无意义的是正例;王氏主张有意义的是正例。著者在上节曾论及郑樵以“主声不主义”归入变例,不合许氏“取譬相成”的界说,所以这里从段氏的见解。

形声正例,即是用形定义,用声谐音,而所取的声不兼义,不省形;例如“河”,从“水”定义,从“可”谐音;“可”不兼意义,亦不省形。略举数例于下:

“唐”从“口”定义,从“庚”谐音。大言也。

“鸠”从“鸟”定义,从“九”谐音。

“芝”从“艸”定义,从“之”谐音。

“铜”从“金”定义,从“同”谐音。

上举四例,和“河”字同,都是纯粹的正例。——形声正例,是六书最宽易最简便,所以应用最广。

四形声变例

形声正例,变例的区别,上节已说明了。——许氏关于形声,曾举出两例:(甲)亦声;(乙)省声。分述于下:

(甲)亦声:关于亦声,有人说即是声兼义,但《说文》中声不兼义的极少,且有许多字许氏并没有注明“亦声”的,也是声兼义,例如“仲”“衷”“忠”三字,从“中”得声,都有“中”的意义。“延”“证”“政”三字,从“正”得声,都有“正”的意义;许氏并没有说是亦声,而都是声兼义的字。《说文》里形声的字,十之七八是兼义;注明“亦声”的,更是声义相兼,例如“禮”履也,从“示”从“豊”,“豊”亦声。“訥”言难也,从“言”从“内”,“内”亦声。声之所在,即义之所在。——关于声与义的关系,上篇已有详细的说明,这里不再细述了。

(乙)省声:省声的原因,不过因笔画太多。删繁就简,以便书写,条例并不复杂。王贯山立出省声的条例四项:

(一)声兼义:例如“瑑”从“篆”省声;“篆”亦义。

(二)所省的字,即与本字通借:例如“商”从“章”省声;“商”“章”通借。

(三)古籀不省:例如“進”閵省声;《玉篇》有古文不省。

(四)所省的字,即所从的字:例如“筱”从“條”省声:“條”亦从“筱”省声。

本此四例,求之于《说文》,未免太繁,著者以为省声例很简单,没有再举细例的必要。

形声变例,“亦声”、“省声”外,王氏《释例》,尚有数则,但不足为例,附记于下:

(甲)两借:例如“齋”从“示”“齊”省声;“二”属上便是齊;属下便是“示”。

(乙)以双声为声:例如“傩”从“难”声;“傩”“难”双声。

著者以为形声变例,有“亦声”“省声”就够了,不必多举不必举的例。

形声的字,有许多是后人增加的;例如“告”从“牛”,而“牿”又加一“牛”;“益”从“水”,而“溢”又加一水;都不合于六书条例,应该废弃。

[附注]关于文字废弃,参看上篇(第九章)。

(第六章)转注释例

一转注概说

转注一例,古今学者的见解最为复杂。许叔重转注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许君的定义,不十分明晰,所举“考”“老”两例,又在同部,以致生出许多异说。但许多学者,都以转注为造字的方法,所以立论虽多,终不能通顺。戴东原创“转注是用字的方法,和造字无关”的学说,段玉裁、王菉友本他的主张,发挥转注的条例,极其通顺。著者赞同戴、段、王诸君的主张;现在将段、王两君的说明,录举于下:

(甲)段玉裁的说明:“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学者多不解;戴先生曰,‘老’下云‘考’也;‘考’下云‘老’也;此许氏之指,为异字同义举例也。一其义类,所谓建类一首也。互其训诂,所谓同意相受也。‘考’、‘老’适于许书同部,凡许书异部而彼此二字互相释者视此;如‘’窒也;‘窒’塞也;‘袒’裼也;‘裼’袒也;之类。”

(乙)王菉友的说明:“建类者,‘建’立也;‘类’犹人之族类也;如老部中‘耄’‘耋’‘耆’‘寿’,皆老之类,故立‘老’字为首,是曰一首。何谓相受也?‘老’者考也;父为考,尊其老也;然‘考’有成义,谓老而德业就也。以老注‘考’,以考注‘老’,其意相成;故转相为注,遂为转注之律令矣。《说文》分部,原以别其族类,如谱系然;乃字形所拘,或与谱异,是以‘虋’‘芑’皆嘉穀,而字即从艸,不得入于禾部也。‘荆’‘楚’本一木,而‘荆’不得入林部;‘楚’不得入艸部,故同意相受,或不必建类一首矣。要而论之:转注者,一义数字;何谓其数字也?语有轻重,地分南北。必不能比而同之,故‘老’从‘人’‘毛’‘七’,会意字也。‘考’从‘老’省,‘丂’声,形声字也。则知转注者,于六书中观其会通也。”

根据上举两君的主张,可见转注是用字的方法,不能和象形等四书相混;因上古时候,有语言没有文字,而各处言语不同;后来文字发明,各根据各地的方言,制造文字,因此同一事物,而文字不同;有了转注去会通它,使义同形不同的文字,得到一个归纳,这便是转注的功用。

二诸家的见解

转注的界说,上面已经根据段、王两君的主张断定了。但是自从唐以来,关于转注的异见,究竟是怎样,不能不给读者简单的报告一下,以免有武断的嫌疑;这里因简省篇幅起见,将各家的主张,归纳几则,列举于下:

(甲)转注即立部首造文字的条例。——江艮庭的主张。

(乙)转注即颠倒文字的形体。——戴侗、贾公彦的主张。

(丙)转注是合二文、三文、四文转相注释而成一字。——杨桓的主张。

(丁)转注和形声相类。——又分下列数家的异见:

(一)形声是同部义不同;转注是部同义同。——徐锴的主张。

(二)转注即是谐声:役他是谐声,役己是转注。——郑樵的主张。

(三)转注是声音并用。——赵宧光的主张。

(四)转注是同声。——赵宧光的主张。

(五)转注是会意字的省声。——曾国藩的主张。

(戊)转注是转声注义。——又分下列数家的异见:

(一)转声注义。——赵古则、吴元满、张有、杨慎的主张。

(二)转义。——贾公彦、张位的主张。

(三)转声。——陆深、王应电、甘雨的主张。

(己)转注和假借相类。——又分下列数家的异见:

(一)同声别义是假借;异声别义是转注。——张有的主张。

(二)转注即是假借;并分出因义转注,无义转注,因转而转,三例。——赵古则的主张。

(三)假借借义不借音;转注转音而注义。——杨慎的主张。

(四)转注即引申之义。——朱骏声、章太炎的主张。

上举各家,以江艮庭的主张,最有势力。他说五百四十部首,即“建类一首”;凡某之属皆从某,即“同意相受”;字面上似乎很圆通,但转注的功用在那里呢?他说明“示”为部首:从“示”偏旁,注为“神”“祇”等字;从“神”“祇”,注为“祠”“祀”“祭”“祝”等字;从“祠”“祀”“祭”“祝”等字,又注为“祓”“禧”“福”“祐”等字;即是转注的条例。照这样说,转注即是滋乳,在六书中没有单独作用了。并且字非一时所造;既非一时所造,怎么能产生这样有统系的条例——转注——呢?著者根据六书的功用,始终承认戴东原的主张,是妥善的解释。

除江氏以外,其他各家,或和会意相混;或和形声相混;或和假借相混;虽纷杂莫衷一是,却有一个共同的错误。——误会转注是造字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可根据许氏所举“老”“考”二字,简单的驳论一下,理由略举两项:

(甲)“考”“老”二字,在《说文》里互相解释。

(乙)“考”是形声,“老”是会意。

在这两项看来,可见转注决不属于造字的条例。明白了这一点,便可明白各家错误的症结和转注的真面目。

三转注举例

戴东原说:“转相为注,犹相互为训;‘老’注‘考’,‘考’注‘老’,《尔雅》有多至四十字共一义者,即转注之法。”根据戴君的说明,转注是没有正例变例;关于转注的条例,在《说文》里,可以归纳下列四则:

(甲)同声转注:例如“茦”,莿也;“莿”,茦也。

(乙)不同声转注:例如“菱”芰也;“芰”也;楚谓之“芰”;秦谓之“薢茩”。

(丙)隔字转注:例如“论”议也;“议”语也;“语”论也。

(丁)互见为转注:例如“譀”诞也;“誇”譀也;“诞”譀也;譀也。

根据上例,无论声同或不同,凡数字共一意义的,都是转注。转注的例证,除《说文》外,尚有《尔雅》。郭璞说:“《尔雅》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正是转注的确解。略举《尔雅》的例证如下: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一十二字都是“始”的意义,便用“始”字注释。

“弘”、“廊”、“宏”、“溥”、“介”、“纯”、“夏”、“幠”、“庞”、“坟”、“嘏”、“丕”、“奕”、“洪”、“诞”、“戎”、“骏”、“假”、“京”、“硕”、“濯”、、“宇”、“穹”、“壬”、“路”、“滛”、“甫”、“景”、“废”、“壮”、“冢”、“简”、“箌”、“昄”、“晊”、“将”、“业”、“席”——三十九字都是“大”的意义,便用“大”字注释。

根据上例,可以证明不同部也可以转注的。

四转注的功用

转注和六书其他条例一样,自有它的特殊的功用,不能和其他条例相混。转注的功用,可概举下列两项:

(甲)汇通方言:例如同是“哀”的意义:齐鲁说“矜”;陈楚说“悼”;赵魏燕代说;楚北说“怃”;秦晋或说“矜”,或说“悼”;倘使没有“哀”字来注释,便不能使人明白了。

(乙)汇通同义异用的文字:例如“园”“圃”本是一物,但“园”是种果的,“圃”是种菜的,(考、老即是此例。)用虽不同,义却相通。

转注的功用,总括说,便是汇通同义不同形的文字,归纳一个解释。若据每个转注的字例说,不但六书的条例不同,即意义也各有专用的。

(第七章)假借释例

一假借概说

古人本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法,制造文字,以代替言语的作用。有一件事物,即有一个文字,本没有什么假借。但是宇宙间事物,没有穷限;若必每一件事物,每一句言语,都有一个单独的文字代替,在造字的方法上,未免要感着穷的困难。例如县令的“令”,若不假借号令的“令”字,而另造一字,四书的方法,没有一法可用,即使可用形声的方法,也不能表现的十分准确适合;因此便根据“县令是发施号令者”的概念,借号令的“令”字来代替。这便是假借的根本作用。

许叔重定义假借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所谓“本无其字”,便是本没有县令的“令”字,所谓“依声托事”,便是依号“令”的字声,托号“令”的字义,而制造县令的“令”字。合声义而假借,用字便不虑穷限了。

有人说:“有造字的假借,有用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是造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假借,是用字的假借。许氏所说的假借,是造字的假借,和用字没有关系,可见假借是造字的方法。”这话是不对的,假借是因为没有造这文字,用来救济文字的穷限,并没有另造,仍是用字的方法,而不是造字的方法。例如《说文》“来”假借来字,以为行来的“来”,便不另造行来的来字。至于本有其字的假借,《说文》里并不是没有;例如本有“贤”字,“臤”字下说:“古文以为‘贤’字。”便不能说,《说文》里假借,和用字没有关系了。

有许多学者,将假借的条例,和转注相混;说:“声同义不相同者,谓之假借;义相蒙者,谓之转注。”这是因转注的条例,没有研究清楚的缘故。转注和假借,条例和作用绝不相同,转注是数字一义,汇通文字的异形同义;假借是一字数义,救济文字的穷尽。界限很清楚。

又有人说:“假借即是‘引申’。”“引申”本不是六书的条例,当然不能另立“引申”一例。谓“引申”,即是引申字义而假借的意思,和孳乳字形而成字一样。

假借的条例,概括地说,便是借另一个字,代替这一个字;条例极简易,不必多说了。

二假借分类

假借一例,历来都没有精确的分类。郑樵分假借为十二类,大要也不过借音、借义两种。其他自元明以来的学者,对于假借的分类,都没有什么贡献。王筠著《说文释例》,也没有分类。我们根据许叔重假借的定义,似当分假借为两例:

(甲)借义。

(乙)借声。

但是,从《说文》上检查,凡假借的字,大都是声义相兼;例如“西”字,日在西方,鸟便栖宿;可见“西”字本有东西的意义,这种假借,可以说是正例;即本无字的假借。其他声韵相近而意义或相合或不相合的假借,如借“雕”为“琱”,借“妖”为;郑康成所谓“仓卒无其字”。随便借用的,便是变例;即本有其字的假借。本这两例,详记于下。

三假借正例

许氏假借的定义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因古人思想质朴,造字不多,声义倘稍通的,便假借通用。举例如下:

“令”:本为号令的令字,假借为县令的令字。

“长”:本为长久的长字,假借为长幼的长字。

以上两例,即许氏所举,为假借最纯粹的。

“来”:本为瑞麦的名词,假借为行来的来字。

“乌”:本为乌鸦的乌字,假借为乌呼的乌字。

以上两例,《说文》注“以为”二字——如而以为行来之来——其实和前例相同。

“理”:本为攻玉的理字,假借为义理的理字。

“道”:本为道路的道字,假借为道德的道字。

以上两例,许氏虽未明言,但亦当归于本无其字之例。

中国字,一形必兼数义;有本义,有借义;所借的字,当时并没有本字,后人也没有造,便是假借的正例。

假借正例,有人误为转注;有人说是引申;有人说是造字的假借;前节已有详细的说明,不再赘述了。

四假借变例

自有了假借正例以后,即本有其字的,用字者在仓卒之间,不得本字,也假借声同义近或义不近的文字来代替,便是假借的变例。举例于下:

“洒”:古文以为灑扫字。

“臤”:古文以为贤字。

以上两例,《说文》注明“古文以为”,即本有其字,古有假借为用的。有人说:“这种假借字,或者古时本没有本字;所有本字,是后人制造的,不能说是本有其字的假借。”这话固然也有理,其实不尽然,试再看下例:

“黨”:借不鲜的黨字,为朋攩的攩字。

“專”:借六寸簿的專字,为壹的字。

“省”:借省视的省字,为减的字。

“羽”:借羽毛的羽字,为五音的字。

“氣”:借馈客芻米的氣字,为云气的气字。

“私”:借禾穀的私字,为公厶的厶字。

“蒙”:借艸名的蒙字,为冡覆的冡字。

“两”:借铢两的两字,为三的字。

以上八例,都从古籍中举出;或借字为后制的字,或借字为先制的字,可以证明“古无本字,所有本字,都是后人所制”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假借变例的发生,原因是古代的学问,教师用口讲授,学生耳听笔记;出于教师的口是本字,学生听到耳里再记出来,便成了借字;所以这种假借,本字和借字,不是双声,即是叠韵。略举例如下:

(甲)双声的:例如《周易》:“‘萁’子明夷”,赵宾作‘荄’,“萁”“荄”双声。《尚书》:“‘平’章百姓”,《史记》作“便”,“平”“便”双声。

(乙)叠韵的:例如《周易》:“‘彪’蒙古”,汉碑作“包”,“彪”“包”叠韵。《尚书》:“‘方’鸿僝功”,《说文》作“旁”,“方”“旁”叠韵。

假借变例,大都可用此两例去求。

假借变例,似应分为两类:

(甲)依声托事。

(乙)依声不托事。

两类中,(甲)类很少,(乙)类很多;所谓“依声不托事”,即义不相合,而声必相通的意思。我们明白了双声叠韵的原则,便可明白假借的变例;即读中国古书,也可减省许多困难。(例如读《尚书》的“光被四表”,便知道“光”是“横”的假借字。)假借一例,在中国文字中,是关系很大的。

下编研究书目

(第一章)《说文》

(甲)关于许氏《说文》:

研究文字学,多以许氏《说文》为主。许氏《说文》原本,被唐李阳冰所乱,久已不可得见;即李阳冰改本,亦早已佚失;今《说文解字》传本最古者,只有下列二书:

(一)《说文解字》三十卷徐铉著。按今世通行大徐《说文》,孙星衍校刊本最佳;次准南书局翻汲古阁第四次本尚可;商务印书馆景印藤花榭本,错误太多,必不可用。

(二)《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徐锴著。按今世通行小徐《说文》,江苏书局祁刻本为佳;因祁据顾千里校宋抄本,及汪士钟所藏宋残本付刊;又经过李申耆、承培元、苗仙麓三人的手校。龙威秘书本,据乾隆时汪启淑刊本,讹臆错乱,一无足观,惟附录一卷,足资参考。

徐铉、徐锴,世称为大徐小徐,宋扬州广陵人。二徐著作,为研究文字学必读的书。二书比较,铉比锴精;谐声读若的字,锴较铉多。学者可由锴书,求形声相生,音义相转的原则。小徐书现在所存,是宋张次立更定的;小徐真面目,仅见于黄公绍《韵会举要》,读小徐书的,须和《韵会》校读。

(注:钮树玉《说文校录》,已本《韵会》校正。)

(乙)关于二徐《说文》的校订:

同类推荐
  •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热门推荐
  • 最强系统代理人

    最强系统代理人

    [天道]复苏。主角洪流在偶然之下,成为了万千[天道系统]的代理人之一。面对即将混乱的现实,洪流的选择是,利用科技力量来武装自己:代理机甲类系统,寻找高潜力的穿越者,收集位面资源,建造传说级别的宇宙战舰。当全世界都进入“大穿越时代”的时候,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存活下来。而洪流,一人,即是军团。=====PS1:主角,配角,反面角色智商均在线,有脑爽文,请放心阅读。PS2:千万不要以为你所看到的就是你以为的套路。不信?请你跳着看第一卷,或者直奔第二卷,相信我,这本书的脑洞比你想象的大得多。水友群:322439460
  • 尊神狂宠:拐个上神当煮夫

    尊神狂宠:拐个上神当煮夫

    肉好香!再来一碗饭。”娇俏软嗓,吐气如兰。他马上盛满满一碗白饭奉上。“肉好嫩!洗净脱光等我!”娘子令下,他马上烧水沐浴,务必将身子洗的纤尘不染,乖乖爬上床等娘子享用。“咳咳咳、”她低头,咳出一口血来。脸色瞬的苍白。“娘子……”他目光带着疼痛,轻唤了一声。以他尊贵的神之身却连自己最心爱的人都护不了。岁月流光,白云苍狗。她抬头仰望宙宇,眼里悲欣交集。“澜若,此生愿为你,粉身碎骨,无怨无悔。”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勋鹿之多年的缘分

    勋鹿之多年的缘分

    世勋,你答应我的事一定要完成哦。——鹿晗当然了,你是我的全部~——吴世勋
  • 科幻世界:奇幻地球

    科幻世界:奇幻地球

    这些小女孩被选进国家高层秘密会员,她们将为了国家去完成会有生命危险的艰难任务。这次跟日本第三次世界大战,她们要混进日本高层,完成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她们又会遇到哪些危险?世界大战后,又会怎么样?
  • X:战警

    X:战警

    引言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假设的理论:变种人但是他们真的活在“我们当中”!!
  • 沧澜绝

    沧澜绝

    从地球穿越到陌生的大陆,从亲情的谎言到血淋淋的事实,从智商上的天才到修炼上的蠢材…哦世界还是美好的,比如从女追男到男追女,比如从修炼蠢材到智商修炼样样好的天才,比如从没爹没娘变成爹疼娘爱,比如从孤身一人到好友成群蠢兽成堆……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各位看官收藏阅读~
  • 我在非洲当富豪

    我在非洲当富豪

    被劫持后,海盗们提出一个奇怪要求。楚杰克的渔船在亚丁湾捕捞金枪鱼时,被海盗劫持。海盗们不要赎金,不要鱼,也不要船,他们想金盆洗手。他们要求楚杰克带领他们走正道,发家致富奔小康。
  • 山海闻异录

    山海闻异录

    我,叫夏阳。我从小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我的眼睛,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比如鬼魂,又比如妖魔!二十岁那年,我又遇见了三个我不该遇见的人······
  • 苏禄王

    苏禄王

    一幅瑰丽迷人的异域风情,一次惊涛骇浪的朝贡之路。一卷万邦来仪的大明史诗,一段海枯石烂的爱恨情仇。这是永乐年间南洋苏禄群岛的部落首领苏禄王带领家人、部属梯山航海,不远万里来大明王朝朝拜,却不幸死在大明,作为大明的一位王爷安葬,子嗣分布在中国和菲律宾两国的故事。故事曲折,文笔优美,绮丽迷幻,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