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末,说《礼》者,皆崇郑注。自魏王肃作《三礼解》,复作《仪礼丧服传》,专与郑玄立异。蜀李《三礼传》亦然。晋代说《礼》多宗王肃。当南北朝时,郑玄《三礼注》盛行于河北,徐遵明以郑学教授。同时治《礼》者,有刘献之、(《三礼大义》)沈重、(《三礼义》、《三礼音》)刘芳。(《周官仪礼音》)从遵明受业者,有李铉、祖隽、熊安生。李铉又从刘子猛受《礼记》,从房虯受《周官仪礼》,(虯作《礼义疏》)作《三礼义疏》。安生作《周礼》、《礼记》义疏,尤为北朝所崇。杨汪问《礼》于沈重,刘炫、刘焯并受《礼》熊安生,咸治郑学。(以上北学)江左治“三礼”者,有何佟之、(《礼议》)王俭、(《礼论抄》)何承天、(《集礼论》)何胤、(《礼答问》、《礼记隐义》)沈不害,(《五礼仪》)以崔灵恩《三礼义宗》为最精。然杂采郑、王之说,与北朝崇信郑学者稍殊。惟严植之治“三礼”笃好郑学,沈文阿亦治《三礼义疏》,戚衮受“三礼”于刘文绍,复从北人宗怀芳受《仪礼》、《礼记疏》,作《三礼义记》,盖皆崇尚郑注者也。又南朝治《周礼》者,有干宝、(《周礼注》)沈峻、(精《周礼》)崔灵恩。(《周礼集注》)治《仪礼》者,多偏治《丧服》。如雷次宗、(《礼服》)庚蔚之、(《丧服要记》)严植之、(《凶礼仪注》)顾越(《丧服义疏》)是也。(以上南学)至于唐代孔颖达作《礼记正义》,贾公彦作《周礼》、《仪礼》义疏,悉宗郑注,故汉学未沦。若夫唐玄宗改《礼记》旧本,以《月令》为首篇,则近于无知妄作。此三国、六朝、隋、唐之“三礼”学也。(以上用《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各列传,《经典释文》及《四库全书提要》、《礼书通故》。)
(第二十一节)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东汉之末,说《论语》者,多宗郑注。至魏王肃作《论语解》,始与郑注立异,而陈群、周生烈、王弼咸注《论语》。何晏诸人,采摭汉魏经师之说,(采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康成、陈群、王肃、周生烈八家之说。)成《论语集解》。其篇目一依《鲁论》,虽去取多乖,然汉儒遗说赖此仅存。晋代注《论语》者,有栾肇、蔡谟、卫瓘、范华,而江熙复作《论语集解》,(所列者十三家)大旨与何晏相同。当南北朝时,郑玄《论语注》行于河北。治《论语》者,有李铉、(《论语义疏疏》)乐逊、(《论语序论》)张冲,(《论语义疏》)悉以郑注为宗。(以上北学)江左治《论语者》,有伏曼容《论语义》、皇侃《论语义疏》,以皇侃之书为最精。(皇侃《论语疏》久亡,惟日本有藏本耳。近复由日本传入中国,然真伪参半。)然仍以何氏《集注》为主,与北方墨守郑注者不同。(以上南学)隋唐以降,《论语》之学式微。惟唐韩愈、李翱作《论语笔解》,附会穿凿,缘词生训,遂开北宋说经之先。此三国、六朝、隋、唐之《论语》学也。(以上用《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各列传,《经义考》、刘宝楠《论语正义》。)
三国以后,治《孟子》者,有晋人綦毋邃《孟子注》。至于唐代有陆善经《孟子注》删节赵岐章句,于赵注亦有去取,今皆不存。作《孟子》音义者,复有张镒《孟子音义》,丁公著《孟子手音》,然分析章句,漏略实多。自韩愈、皮袭美诸儒尊崇《孟子》,遂开宋儒尊孟之先。(以上本焦循《孟子正义》、《经义考》)
三国以后,说《大学》、《中庸》者,皆附《礼记》解释。唐孔颖达作《礼记正义》,亦并疏《大学》、《中庸》二篇。惟梁武帝《中庸讲疏》裁篇别出,已开宋儒之先。(以上用《经义考》及方东树《汉学商兑》、汪中《文学评议》)
(第二十二节)三国南北朝隋唐之《孝经》学附《尔雅》
东汉以后,说《孝经》者,亦多宗郑注。当南北朝时,郑氏《孝经注》盛行于河北。治《孝经》者,有李铉《孝经义》,乐逊《孝经叙论》,樊深《孝经丧服问答》,皆崇郑学。故北齐以降,皆立《孝经》于学官。(以上北学)南方之儒,治《孝经》者,有王元规、(《孝经义记》)张讥、(《孝经义》)顾越。(《孝经义疏》)自荀昶作《孝经集解》以郑为优,范蔚宗、王俭亦信之,惟陆澄力辨其非,梁载言定为郑小同所作。(其说最确)宋齐以降,亦立于学官。(以上南学)《孔传》则自汉以后,真本久亡。隋王逸托言得之长安,复由王邵示刘炫,炫信为真,复率意删改,作《孝经述义》,分为二十二章。唐刘子玄力辨郑注之非,欲废郑行孔,司马贞默其妄,故玄宗御注仍以十八章为定本。此三国、六朝、隋、唐之《孝经》学也。(以上用《南史》、《北史》各传,《经义考》、《蛾术编》、阮福《孝经疏》。)
三国以降,注《尔雅》者,有王肃、谢氏、顾氏,惟晋郭璞《尔雅注》集众说之大成,并作《尔雅音义》、《尔雅图谱》。当南北朝时,雅学盛行于江左。(北方鲜治《尔雅》者)为《尔雅》作注者,有沈旋、陶弘景。为《尔雅》作音者,有沈旋、施乾、谢峤、顾野王、江漼。(漼并作《尔雅图赞》)为《尔雅》作疏者,有孙炎、(此别一孙炎,非汉末之孙炎也。)高琏。隋唐以降,说《尔雅》者,有曹宪《尔雅音义》,裴瑜《尔雅注》,(刘邵亦有《尔雅注》)咸足补郭注之遗。若夫魏张揖作《广雅》,梁顾野王作《玉篇》,隋曹宪作《博雅》,唐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咸精于声音训诂之学,亦小学之参考书也。(以上用《经义考》及胡元玉《雅学考》)
(第二十三节)宋元明之《易》学
宋儒治《易经》者,始于刘牧。牧学出于陈抟,传作“先天”、“后天”图,牧作《易数钩隐图》。邵雍亦传陈抟《易》学,其子邵伯温作(《易学辨惑》)及弟子陈瓘(《了翁易说》)咸以数推理。倪天隐受业胡瑗,治《易》主明义理。(作《周易口说》)司马光、张载《易说》,亦以空言说《易》。苏轼《易传》、(多言人事)程颐《易传》亦黜数言理。自是以后,说《易》之书,如张根、(《吴园易解》)耿南仲、(《易新讲义》)李光、(《读易详说》)郭雍、(传家《易》说)张栻(《南轩易说》)皆以说理为宗,或引人事证经义。张浚、(《紫严易传》)朱震、(《汉上易集传》)程大昌、(《易原》)程迥(《周易古占法》)皆以推数为宗。然间有理、数兼崇者。(如郑刚中《周易窥余》及吴沈《易璇玑》是)自吕大防、晁说之、吕祖谦主复古本,朱子本之,作《周易本义》,(经二卷,十翼十卷,后多淆乱。)亦理、数兼崇,复作《易学启蒙》,(朱鉴又辑《文公易说》)惟林栗说《易》(《周易经传集解》)与朱子殊。宋元以来,言《易》者,或宗程子,(如项安世《周易玩辞》、杨万里《诚斋易传》、方闻一《大易粹言》、郑汝谐《易翼传》、许衡《读易私言》、赵汸《周易文诠》是。)或宗朱子,(如蔡渊《经传训解》、税与权《启蒙小传》、胡方平《启蒙通释》、俞琰《读易举要》、胡一桂《本义附录纂注》、蔡清《易蒙引》是。)或参合程朱之说。(如董楷《传义附录》、赵采《程朱传义折衷》是)自是以外,有以心学释《易》者,(如杨简、王宗传《易传》、高攀龙《易简说》是)有据图象说《易》者,(如林至《易稗传》、朱元升《三易备遗》、雷思齐《易图通变》、张理《象数钩深图》、黄道周《三易洞机》是)而冯椅、(《厚斋易学》)李过、(《西溪易说》)吴澄、(《易纂言》)复改纂经文。至明代辑《大全》,(胡广等选)而汉《易》尽亡。惟王夫之《周易稗传》,尚为徵实。此宋、元、明三朝之《易》学也。(以上用《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焦循《易广记》)
(第二十四节)宋元明之学
宋儒治《尚书》者,始于苏轼《书传》,废弃古注,惟长于论议。林之奇作《尚书全解》,郑伯熊作《书说》,皆以史事说《尚书》。吕祖谦受业之奇,亦作《书说》,大旨与《全解》相同。而史浩、(作《尚书讲义》)黄度(作《尚书说》)亦治《尚书》,皆随文演释,近于讲章。惟夏僎、(《尚书解》)黄伦、(《尚书精义》)魏了翁、(《尚书要义》)胡士行(《尚书详说》)之书,间存古训,然糅杂汉、宋,悉凭臆见为从违。朱陆门人亦治《尚书》,杨简、(作《五诰解》)袁燮、(《絷斋家塾书钞》)陈经、(《尚书详解》)陈大猷(《集注或问》)咸沿陆氏学派,间以心学释。而蔡沈述朱子之义,作《书集注》。元代之儒,若金履祥、(《尚书表注》)陈栎、(《尚书集传纂疏》)董鼎、(《尚书辑录纂注》)陈师凯、(《蔡传旁通》)朱祖义(《尚书句注》)说,咸宗蔡《传》,亦间有出入,然不复考求古义。明代辑《书传大全》(胡广等选)亦以蔡《传》为主,颁为功令。惟马明衡、(《尚书疑义》)王樵、(《尚书日记》)袁仁(《尚书砭蔡编》)稍纠蔡《传》之讹,以王夫之《书经稗疏》为最精。(夫之作《尚书引义》,亦多精语。)又朱子、吴澄、(作《书纂言》)梅(明人,作《尚书考异》。)渐疑古文之伪,而张则并疑今文。宋人王柏复作《书疑》,妄疑《大诰》、《洛浩》不足信,移易本经,牵合附会,而明人陈第(作《尚书疏衍》)则又笃信伪古文,咸师心自用。若夫毛晃、(《禹贡指南》。)程大昌(《禹贡论》)之说《禹贡》,胡瑗、(《洪范口义》)黄道周(《洪范明义》)之说《洪范》,虽疏于考古,亦足为参考之资。此宋、元、明三朝之《尚书》学也。(惟疑古文《尚书》一事,启清儒阎、惠、孙、江之先。)
(第二十五节)宋元明之《诗》学
宋儒治《诗经》者,始于欧阳修《毛诗本义》与郑立异,不主一家。苏辙广其义作《诗经说》,立说专务新奇。而南宋之儒,若王质、郑樵专攻《小序》,(程大昌兼攻《大序》)朱子作《诗集传》亦弃《序》不用,惟杂采毛、郑,亦间取三家《诗》,而《诗》义以淆。陆氏门人若杨简、(《慈湖诗传》)袁燮(《絜斋毛诗》、《经筵议义》)咸治《诗经》,或排斥传注,惟以义理擅长。若范处义、(《诗补传》)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严粲(《诗辑》)则宗《小序》以说《诗》,长于考证。朱子既殁,辅广、(《诗童子问》)朱鉴(《诗传遗说》)咸宗《集传》。元代之儒,若许谦、(《诗集传名物抄》)刘瑾、(《诗传通释》)梁益、(《诗传旁通》)朱公迁、(《诗经疏义》)梁寅(《诗演义》)引申《集传》,尺步绳趋。而王柏复作《诗疑》,并作《二南相配图》,于《召南》、《郑》、《卫》之诗斥为淫奔,删削三十余篇,并移易篇次,与古本殊。自明代辑《大全》(胡广等选)以(私记)之书,则杂采汉宋之说。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王夫之《诗经稗疏》(又有《诗广传》亦多新义)详于名物训话,以朱谋《诗故》为最精。虽间伤穿凿,然折衷汉诂,与游谈无根者不同。若夫蔡卞《毛诗名物解》、王应麟《诗地理考》博采古籍,为宋代微实之书。应麟复作《诗考》,于三家《诗》之遗说,采掇成编,(惟未注原文所从出,且遗漏之说甚多。近儒丁晏作《诗考补传》,而诗考之书咸可观矣。)存古之功,岂可没乎!此宋、元、明三朝之《诗经》学也。(以上用《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陈氏《毛诗稽古编》诸书。)
(第二十六节)宋元明之《春秋》学
宋儒说《春秋》者,始于孙复。复作《尊王发微》,废弃传注,专论书法,惨鸷刻深。王哲《皇纲论》、萧楚《辨疑》,亦发明尊王之旨。刘敞《春秋权衡》(复作《春秋传》、《春秋意林》及《说例》。)复评论“三传”得失,以己意为进退。而叶梦得、(作《春秋传》、《春秋考》及《春秋谳》)高闶(《春秋集说》)之书,咸排斥“三传”。陈傅良《春秋后传》则又杂糅“三传”,荡弃家法。自胡安国作《春秋传》,借今文以讽时事,亦与经旨不符。(戴溪)《春秋讲义》亦然。而张洽、(《春秋集说》)黄仲炎、(《春秋通说》)赵鹏飞、(《春秋经筌》)洪咨夔、(《春秋说》)家铉翁(《春秋详说》)之书,咸舍事言理,弃传言经,以元人程端学为最甚。(作《春秋本义》、《春秋或问》、《三传辨疑》)自宋陈深(《读春秋编》)尊《胡传》,而元儒俞皋、(《春秋集传释义大成》)汪克宽(《胡传纂书》)咸以《胡传》为主。明代《大全》(胡广等选)本之,而《胡传》遂颁为功令矣。(明人若陆粲、袁仁、杨于庭则不从《胡传》)又宋代以来,以《左传》为主者,有苏辙、(《春秋集传》)吕祖谦、(《左传传说》及《续说》)程公说、(《春秋分纪》)吕大圭、(《春秋或问》)赵昉、(《春秋集传》、《春秋师说》、《春秋属词》、《春秋左传补注》)童品、(《经传辨疑》)傅逊,(《左传属事》)而苏、赵之书,亦间取资于《公》、《谷》,惟魏了翁、(《左传要义》)冯时可(《左氏释》)释《左传》以训诂为宗。其以《公》、《谷》为主者,有崔子方、(《春秋本例》、《春秋例要》)郑玉,(《经传缺疑》)亦间取资于《左传》。若夫荟萃旧说者,宋有李明复,(《春秋集义》)元有王元杰、(《春秋谳义》)李濂,(《诸传会通》)明有王樵、(《辑传》)朱朝瑛(《读春秋略记》)杂采“三传”旁及宋儒之说,惟语鲜折衷耳。此宋、元、明三朝之《春秋》学也。(以上采《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春秋大事表》)
(第二十七节)宋元明之《礼》学
宋儒治“三礼”者,始于张淳。淳作《仪礼识误》,考订注疏。而李如圭《仪礼集释》,(又有《仪礼释官》)杨复《仪礼图》,魏了翁《仪礼要义》,皆以纂辑旧说为主。朱子作《仪礼经传通解》,亦以《仪礼》为经,以《周礼》诸书为传,门人黄榦续成之,惟篇目不从《仪礼》。及元儒吴澄作《仪礼逸经传》,而汪克宽亦作《经礼补佚》,杂采他书之语,定为《仪礼逸文》,或妄分子目,体例未纯。敖继公作《集说》,遂疑《丧服传》为伪书,而注文不遵郑氏矣。治《礼记》者,始于卫湜《集说》,征引该博,惟掇采未精。及元吴澄作《纂言》重定篇次,陈澔作《集说》,立说亦趋浅显。明代《大全》(胡广等选)本之,而古义遂亡。(明以《仪礼》为本经)若宋张虙《月令解》,明黄道周《表记》、《坊记》、《缁衣》、《儒行集传》,咸为引古证今之作,以王夫之(《礼记章句》为最精。治《周礼》者,始于王安石《新义》,(王昭禹《周礼详解》本之。)若郑伯谦、(《太平经国之书》)王与之(《周礼订义》)之书则长于论议,不考典章。及俞廷椿作《复古编》,以“五官”补《冬官》之缺,陈友仁(《周礼集说》)从其说。而易祓《周官补义》亦以臆说解经,惟朱申《周礼句解》为稍实。明人说《周礼》者,若柯尚迁、(《全经释原》)王应电(《周礼传》)咸改乱古经,横行新解。而说“三礼”总义者,以宋陈样道《礼书》为最著。然掊击古义,穿凿浅陋,殊不足观。此宋、元、明三朝之“三礼”学也。(以上用《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朱彬《礼记训纂》、江永《礼经纲目序》)
(第二十八节)宋元明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宋儒说《论语》者,惟邢昺等所作《正义》采集古注,余咸以义理说经。自程颐表彰《论语》,程门弟子如范祖禹、谢显道、杨时、尹婷咸说《论语》。朱子辑宋儒十一家(二程、张栻、吕大临、吕祖谦、谢良佐、范祖禹、游酢、杨时、侯师圣、尹焞)之说作《论语集义》,复作《论语集解》,门人黄榦复作《论语注义通释》。同时治《论语》者,有张栻、(《论语解》)朱震。(《论语解》)元明以降,说《论语》者,咸以朱子为宗。
宋儒说《孟子》者,有孙奭等,所作《正义》以赵注为主,并作《孟子音义》。自二程表彰《孟子》,尹焞复作《孟子解》。及朱子辑宋儒十一家之说作《孟子集义》,复作《孟子集解》。(张栻亦作《孟子解》)元明以降,说《孟子》者,咸以朱子为宗。
《大学》、《中庸》本列《礼记》,宋儒特表而出之,与《论》、《孟》并称。司马光作《学庸广义》,程颢亦作《中庸解》,其弟子游酢、杨时咸解《中庸》,以石礅《中庸集解》为最详。朱子作《学庸章句》、《学庸或问》,并作《中庸辑略》,以《大学》为曾子所作,分《大学》为经一章、传十章,复移易经文,并分《中庸》为三十三章。元明以来,说《学》、《庸》者,多主朱子。惟王柏、高攀龙复考定《大学》,而方孝孺、王守仁则主复《大学》古本,与朱子不同。
自程朱以《学》、《庸》、《论》、《孟》为四书,而蔡模作《集疏》,赵顺孙作《纂疏》,吴真子作《集成》,陈栎作《发明》,倪士毅作《辑释》,詹道传作《纂笺》。明代《大全》(胡广等选。)本之,宋学盛行而古说沦亡矣。(以上用《四库全书提要》、《经义考》、《蛾术编》)
(第二十九节)宋元明之《孝经》学附《尔雅》
宋儒治《孝经》者,始于邢昺。昺作《孝经疏》,不信伪古文,以唐玄宗之注为本,列为“十三经义疏”之一。至司马光笃信伪古文,作《孝经指解》以《孔传》为主,朱子亦信古文。又因胡寅、(谓《孝经》引《诗》非经本文)汪端明(谓《孝经》多由后人附会)之疑,作《孝经刊误》,就古文定为经文一章,复分传为十四章,多所删易。元吴澄则以今文为正,遵朱子《刊误》章目,定为经一章,传十二章。明徐复作《孝经集善》,亦以今文为正,大抵宗吴澄之说,与古说不符。若元董鼎作《孝经大义》,亦遵朱子之说。明项霖作《孝经述注》,则以孔注为本,而不尽宗朱,此未悉古文之伪者也。惟黄道周《孝经集传》以郑氏今文为正,间以史事释《孝经》,或参以己说,立意较为平实,但未能灼见古文之伪耳。(以上采《经义考》、《四库全书提要》)
宋儒治《尔雅》者,有邢昺《尔雅疏》,以郭注为主,然简直固陋,未悉声音文字之源。罗愿作《尔雅翼》,陆佃作《尔雅新义》,亦穿凿破碎,喜采俗说。自是其后,治雅学者,旷然无闻。《尔雅》以外,治《说文》者,宋有徐铉、徐锴,(有《说文系传》诸书)元有吾邱衍,亦浅率不足观。若夫宋陆佃作《埤雅》,于制度名物考证多疏。惟明朱谋作《骄雅》、方以智作《通雅》,咸引证浩博。即宋郭忠恕《佩觿汗简》、明杨慎《字说》,(见《升庵全集》中)亦足助小学参考之用也。(以上用《宋史》、《元史》、《明史》各列传及《四库全书提要》、谢氏《小学考》、江藩《尔雅小笺自序》)
(第三十节)近儒之《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