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之所以在这里被称作汉朝的第一酷吏,并不是说他的凶残和冷酷足以当此第一,而是因为他的影响在汉朝酷吏中是最大的,他所处的时代是汉武帝执政时期,也是大汉朝最为辉煌和成功的时期,张汤作为武帝时期的重要官员,其作为酷史的影响是深远的。
张汤的父亲是长安县丞,有一次要出门家里没有人看家,张汤当时还是小孩,父亲就让他在家看门。父亲回家后,看到老鼠偷了肉,就认为是张汤的错,于是发怒用鞭子打了他。被父亲打后,张汤却掘开鼠洞,找到偷肉的老鼠和没吃完的肉,举告老鼠的罪行,加以拷打审问,记录审问过程,虽然明知老鼠不会说话,他却反复审问,还有模有样地把判决的罪状报告上级,当堂最后定案,把老鼠分尸处死。他的父亲看到这个情景,又看到那判决辞就像老练的法官所写,特别惊讶,认为儿子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就开始让张汤学习断案的文书。父亲死后,张汤就接替了他父亲的职位,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长安官员。
周阳侯田胜在开始做九卿之官时,曾经因犯罪被拘禁在长安,当时张汤尽其全力对他加以保护。后来田胜出狱封侯后,与张汤密切交往,并把当朝权贵一一介绍给张汤,让张汤同他们相识。因为田胜的关系,张汤开始在内史任职,做宁成的属官,因为张汤才华无比,宁成就向上级官府推荐,被调升为茂陵尉,主持陵墓土建工程,并且把这件事做得很不错。
当时,武安侯田蚡当了丞相,就征召张汤做内史,并且经常向天子推荐他,于是就被任命为御史,处理案件。他主持处理陈皇后巫蛊案件时,深入追究同党,一个都不放过,把这件案子处理得让皇上很高兴。于是汉武帝认为他有办事能力,逐步提拔他当了太中大夫。他与赵禹一起制定各种苛刻严峻的法律条文,约束在职的官吏。不久,赵禹被提升为中尉,后又改任少府,而张汤当了廷尉,两人很友好地交往,张汤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赵禹。赵禹是个为人廉洁傲慢的人,当官以来,家中没有食客。即使有三公九卿前来拜访,他也始终不回访答谢,务求断绝与知心朋友和宾客的来往,独自一心一意地处理自己的公务。他看到法令条文就取来,也不去复查,以求追究从属官员的隐秘和罪过。而张汤为人多诈,善施智谋控制别人。他开始当小官时,就喜欢以权自谋私利,曾与长安富商田甲、鱼翁叔之流勾结。待到了九卿之官时,便结交天下名士大夫,自己内心虽然同他们不合,但表面却装出仰慕他们的样子。所以,赵禹与张汤虽然性格不合,但两同朝为官,并且都是喜欢执行暴行和酷刑的官员,再加上他们要相互配合办案,所以他们才会和睦相处。
当时,汉武帝向心儒家学说,为了投其所好,张汤在判决大案时,就想附会儒家观点,因此就请那些博士弟子们研究《尚书》、《春秋》,他自己则担任廷尉史,请他们评判法律的可疑之处。每次上报判决的疑难案件,都预先给皇上分析事情的原委,皇上认为对的,就接受并记录下来,作为判案的法规,以廷尉的名义加以公布,颂扬皇上的圣明。反之,如果奏事遭到谴责,张汤就认错谢罪,顺着皇上的心意,并且一定会举出正、左右监和贤能的属吏,说:“他们本来向我提议过,就像皇上责备我的那样,我没采纳,愚蠢到这种地步。”因此,他的罪常被皇上宽恕不究。他有时向皇上呈上奏章,皇上认为好,他就说:“臣我不知道写这奏章,是正、左右监、椽史中某某人写的。”当他想推荐某个官吏,或者想表扬某人的好处,或者是掩蔽某人的过失时,他也常常这样做。他所处理的案件,如果是皇上想要加罪的,他就交给执法严酷的监史去办理;如果是皇上想宽恕的,他就交给执法轻而公平的监史去办理。他所处理的如果是豪强,则一定要玩弄法律条文,巧妙地进行诬陷。如果是平民百姓和瘦弱的人,则常常用口向皇上陈述,虽然按法律条文应当判刑,但他往往会请皇上明察裁定。于是,皇上往往就宽释了张汤所说的人。张汤虽做了大官,但有着很好的自身修养,经常与宾客交往,同他们喝酒吃饭,对于老朋友当官的子弟以及贫穷的兄弟们,也都很照顾。他拜问三公的时候,常常是不避寒暑办公。所以张汤虽然执法严酷,内心嫉妒,处事不纯正公平,却落得个好名声。那些执法酷烈刻毒的官吏都被他用为属吏,又都依从于儒学之士。丞相公孙弘屡次称赞他的美德。他处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的案件时,也都能穷追到底,严格执法,不徇私情。严助和伍被,本来是皇上想宽恕的人,张汤却争辩说:“伍被本来是策划谋反的人,严助是皇上亲近宠幸的人,是出入宫廷禁门的护卫之臣,竟然这样私交诸侯,如不杀他,以后就不好管理臣下了。”于是,皇上同意了张汤对他们的判决。由此,张汤更加受到皇上的尊宠和信任,被提升为御史大夫,官职越来越高。
后来,汉朝出动大军讨伐匈奴的时候,山东遇到水涝和干旱的灾害,贫苦百姓流离失所,都依靠政府供应衣食,政府因此仓库空虚。于是张汤按照皇上的旨意,请铸造银钱和五铢钱,垄断天下的盐铁经营权,为朝廷谋利,同时还打击富商大贾,发布告缉令,铲除豪强兼并之家的势力,玩弄法律条文,巧言诬陷,来辅助法律的推行。张汤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的财用情况,往往一直谈到傍晚,连天子也忘记了吃饭时间。张汤虽然不是丞相,但所做的事往往是丞相才能做的,于是丞相就成了空职,天天无事可做,空占相位,天下的事情都取决于张汤。张汤的这种行为,使得百姓不能安心生活,骚动不宁,政府兴办的事,得不到利益,而奸官污吏却一起侵夺盗窃,从三公九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都指责张汤。但皇上对这些言论却并不在意,还是一味的重用张汤。有一次张汤生病,天子还亲自前去看望他,可想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达到了什么程度。
匈奴与汉的战争失败后,匈奴就来汉朝请求和亲,群臣都到天子跟前议论此事。博士狄山说:“和亲有利。”皇上问他有利在何处?狄山说:“武器是凶险的东西,不可以屡次动用。高帝想讨伐匈奴,被围在平城,就和匈奴结成和亲之好。孝惠、高后时期,天下安定快乐。待到孝文帝时,想征讨匈奴,结果北方骚扰不安、百姓苦于战争。孝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景帝往来于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忧心了几个月,吴楚七国叛乱平定后,直到景帝去世不再谈论战争,天下却富裕殷实。如今自从陛下发兵攻打匈奴,国内因此而财用空虚,边境百姓极为困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此可见,用兵不如和亲。”皇上又问张汤,张汤说:“这是愚蠢的儒生,无知。”狄山说:“我固然是愚忠,像御史大夫张汤却是诈忠。别的不说,就说他处理淮南王和江都王的案子吧,用严酷的刑法,放肆地诋毁诸侯,离间骨肉之间的亲情,使各封国之臣自感不安。”听了狄山的话,皇上变了脸色,说:“我派你驻守一个郡,你能不让匈奴进京来抢掠吗?”狄山说:“不能。”皇上说:“驻守一个县呢?”狄山回答说:“不能。”皇上又说:“驻守一个边境城堡呢?”狄山想,如果辩论到自己无话可答的地步,皇上就会把自己交给法官治罪,因此说:“能。”于是皇上就派遣狄山登上边塞城堡。过了一个多月,匈奴斩下狄山的头就离开了。从此以后,群臣震惊恐惧,再也没有人敢提和亲的事了。
在御史大夫这一职位上,张汤做了七年,后来还是失败了,因为他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许多人都想借机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