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工作时,他们也是各人做着自己手里的事,没有人抬头答应一声,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想想实在气不过,走出办公室时,竟又回过身来,气冲冲朝众人大吼一声:“都听见了吗?”谁知,竟然还是一片沉寂。他实在想不通: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这样?
过了几天,他的朋友无意中遇见这位主管的一位同事,不无嗔怪地问:“你们明知他人不坏,为什么要那样对待他呢?”谁知,这位同事却也是满腹委屈地说:“哪里是我们不理他!你不知他那天走进门的样子,肌肉紧绷,满脸冰霜,真是吓死人,谁还敢开口?我们中的一个人小声唤了他一声,他也不答理,连正眼也不瞧他一下,我们如何凑得上去巴结他?”“那么,分配工作时,你们又为何不响呢?”“不都是照他的吩咐在做嘛!还要怎样呢?后来,他猛地大喝一声,真让我们吓了一大跳,他的脾气也太大了。”
听了在一件小事上两方的不同感受,他的朋友悟出了一个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就如物理现象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若你想着别人的优点,想着他平日待你的种种好处,抱着爱的情绪去与他交谈时,你同样会感觉到他对你的喜爱和欢悦;但如果你心里对某人有了成见或疙瘩,尽管你口中没有说出来,但你的脸部表情、你的身体语言、你说话的口气,已将你心中的愤懑暴露无遗,因而你也就不可能得到热情的笑脸。如果有人在背后长时间地用目光盯着你看,尽管你背后没长眼睛,但你仍能感觉得到,你会情不自禁把头回过来看个究竟。可见,人的整个身体都能接受他人传来的“电波”。
所以,如果彼此有了误解和矛盾,不要埋在心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相见,及时与之沟通,不然的话,不良情绪会越积越多,误解会越来越深,以至发展到难以愈合的程度。反过来,如果及时沟通了,就会发现让你愤怒到极点的东西,原来只是小事一桩,并没有多少了不得的矛盾。正如上面故事中的主管,原来是他因为家里的事不开心,上班时不自觉地拉长了脸,从而引起了同事的误会。后来双方说开了,意见也就冰释了。
这件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想得到友谊,必须先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出现矛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时沟通,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主管和他的同事能够彼此体谅,为对方着想,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了。
听一位老人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老人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在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
听了这话,老人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我们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们坚信自然中的法则。“换位思考”
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
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
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
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换位思考的实质,其实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梅花鹿养殖基地,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依靠鹿肉又可以艰难度过几日了。可也许因战争的缘故,动物四散奔逃或被杀光,这以后他们再也没看到任何动物。仅剩下的一些鹿肉,背在年轻战士的身上。
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梅花鹿养殖技术,幸亏在肩膀上。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下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
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30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在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晚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带的鹿肉活下来,但我也知道他活下来是为了他的母亲。此后30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有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正是因为安德森设身处地地为同伴着想,才使得自己多了一个20多年的好友。
换位思考,既是减少矛盾的良方,也是赢得别人欢迎的妙招,可以让你懂得体谅别人,让你更加宽容,让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些理解和和谐,他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4.学会说话
真正的学会说话,对于刚步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十分重要。
它包含了很多问题,譬如,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又譬如,该说话时该说什么话该怎样说话?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当这些问题解决后,你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会说话。
当你与人交流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引起对方的误会,而不引起对方的误会,那么就应该学会怎样说话,说什么话。
尤其是对于大学刚毕业的朋友们来说,怎样与同事交谈才比较恰当呢?
一、要注意对方的年龄对年长的同事,最好谦虚些、服从些。当然,尊敬是最起码的,年长的同事往往是高你一辈的,经验比你丰富的多。与他谈话,切不其“老生常谈”、“老掉牙了”,应该持尊重的态度。即使自己不认为正确也要注意聆听,而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对于年长的人,最好不要轻易问他们的年龄,因为有些人往往很忌讳这一点,问起他们时,常使他们感到难堪和颓丧。所以,在与年长的同事谈话时,不必提起他的年龄,而只去称赞其干的事情,你的话肯定会温暖他的心,使他重新感到自己还年轻,还很健康。
对于年龄相仿的同事,态度可以稍微随便些,但也应该注意分寸,不可出言不逊,伤人自尊。在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异性同事说话时,尤其注意,不宜乱开玩笑,态度暖昧,以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疑。
对于年纪比你小的同事,也要注意一定的分寸。应该保持慎重、深沉的态度。年纪较小的同事,有些思想可能太冒进,或知识经验不及你,所以与他们谈话时,注意不要对其随声附和,降低自己的身份。
但也不要同他们进行辩论,不要执意坚持自己的意见。只需让他知道,你希望他对你有适当的尊敬,他就会因此而保持适当的态度和礼仪。
但是千万不要夸夸其谈,卖弄经验,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外还信口开河。
否则一旦被他们发觉。就会降低对你的信任与尊重。
二、要注意对方的地位和地位高的人谈话,常使自己有一种自卑感,从而木讷口钝,思想迟缓。但有人为改变这种情况,却走到了相反的极端,即对上级高声快语,显得粗鲁无礼。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与地位高于你的同事谈话,不管他是不是你的顶头上司或其它部门的领导,都应采取尊敬的态度。一则他的地位高于你,二则他的能力、知识、经验、智慧也显然比你高,应该向他表示敬意。需要注意的是,与地位高的人谈话,必须维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要做一个应声虫,使他认为你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要以他的谈话为主题,听话时不要插嘴,应该全神贯注。他让你讲话时,要尽量讲题内话,态度应轻松自然、坦白明朗,回答问题要适当。
与地位较低的人谈话,也不要趾高气扬,应该和蔼可亲,庄重有礼,避免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同他谈话.对于他工作中的成绩应加以肯定和赞美,但也不要显得过于亲密,以致使他太放纵。不要以教训的口气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使对方感到厌烦。
三、要注意对方的性别特征交谈时,要注意性别不同,方式亦大为不同。同性别的同事之间的谈话当然要随便些,而对于异性同事,谈话就应特别当心。当然并不是指要处处设防,步步为营,但起码“男女有别”还是不错的。比如一位女同事,身材肥胖,你千万不能“胖子,胖子”地乱叫;但换了位男同事,叫他几声“胖子”他可能丝毫不介意。再比如一次公司的聚会上,有一位新来的女同事是个老处女。即便你是为了关心她起见,也不能走上去问她:“××,你看起来很显老,到底多大了?”真这样做了,恐怕这位女同事要记恨你一辈子了。
女同事与男同事讲话,态度要庄重大方,温和端庄,切不可搔首弄姿,过于轻挑。男同事在女同事面前,往往喜欢夸夸其谈,谈自己的冒险经历,谈自己的事业及自己的好恶,更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听者感到惊奇与钦佩。所以男同事需要的是一个听话者。女同事要当一个听话者,请注意切勿太唠叨,声音太大,不要总想找机会打岔,纠正对方或对家里的长短抱怨不停。但是,如果对方令你难以忍受,那么请巧妙地打断他的话或干脆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对不起,我还有事。”
四、要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我国地域广阔,方言习俗各异。一个规模较大的单位,不可能只由本地人组成,一定还会有各地的同事,要特别注意这点。不同的地方,语言习惯不同,自己认为很合适的语言,在其他不与你同乡的同事听来,可能很刺耳,甚至认为你是在侮辱他。
比如:小齐是西北某地区人,而小泰是北京人。一次两人在业余时间闲聊,谈得正起劲,小齐看见小秦头发有点长了,就随口说:“你头上毛长了,该理一理了。”不料小秦听后勃然大怒:“你的毛才长了呢!”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五、要考虑对方与自己的亲疏关系倘若对方不是相知很深的同事,你也畅所欲言,无所顾忌。那么,对方反应该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的,对方愿意听你的么?彼此关系浅薄,交情不深,你与之深谈,则显得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关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诤友,不配与其深谈,反倒是忠言逆耳,显得你冒昧;你说的话是关于国家方面的,对方主张如何,你并不清楚,却偏高谈阔论,容易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在一个公司内,要同身边的同事搞好关系,谈话则必须注意对象的亲疏关系。对关系不深的同事,大可聊聊闲天,海阔天空吹一吹,而对于个人的私事还是不谈为好。但这并不等于对任何同事都要遮遮盖盖,见面绝不超过三句话,而只说些不痛不痒的大面话。如果是交情匪浅的同事,则可以不断的交流思想,促膝谈心,互相关心对方的生活与私事,替对方出出主意,排忧解难。这样,还可以增进彼此间的团结与友谊,更有利于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学小人说三道四,东家长西家短,捡些“某领导的韵事”、“某同事的野史”谈起来没完。这样,无聊而且破坏同事间的团结,破坏同事的名誊。
六、要注意对方的层次与性格特征你与同事交谈,首先要明白他的个性。对方喜欢委婉的话,你说话应该讲求一点方式方法;对方喜欢直来直去,你大可不必与之绕来绕去,摆迷魂阵;对方喜欢钻研学问,你应该说比较有水平的话,而对方文化层次较低,你就应该与之谈些家长里短的俗事;对方如果喜欢推心置腹,你就应该多说些诚恳质朴的话。
当然,这并非是“六月天,孩儿脸”,一天三变,而确实是搞好同事关系的良策。
比如,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某甲生性耿直,说话直来直去,无所隐瞒,偏偏碰上了喜欢说话绕弯的某乙。一天清早,某乙刚从厕所出来,正遇上某甲。某甲就大声问道:“从哪儿来?”某乙见有他人在场,且有两位女同事,便随手一指:“从那儿来。”某甲却不明白:
“那儿是哪儿?”某乙只好含糊说:“W.C。”“W.C”原意是英文厕所的缩写,某甲偏偏不知,又不甘心,继续大声问:“W.C是什么东西?”
某乙见他人都注目两人,便悄悄扯扯某甲,小声道:“1号。”某甲环顾四周,正好1号房间是某女同事的宿舍,大为惊讶:“大清早你上小王屋里干什么?”某乙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上述虽为一个笑话,但也可以证明,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实在重要。如果某甲讲究一点说话方式,不再寻根究底地问下去,或者,某乙讲话干脆一点,告诉某甲说:“厕所。”双方就不会纠缠不清,弄得两人都非常尴尬。
七、要注意对方的心境与同事谈话,应该注意,什么时候是相宜的时候。比如对方工作正在紧张繁忙的时候,你不要去打扰他;对方正在焦急时,你也不要去同他闲聊;对方如果正陷于悲痛之中,你更要选择适当的话题。假如你在这些情况下不分场合地去扰乱他,一定会碰一鼻子灰。
对方心境不同,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话题。遇到同事得意时,应该同他谈得意的事;遇到同事正在失意,应该适时抚慰,同他谈你自己的失意事。如果同失意的人大谈得意之事,不但显得你不知趣,而且让对方感到你是在挖苦他,他与你的感情,不能变好,只能变坏。同得意之人谈你的失意,他说不定会怪你扫他的兴,即使表面上对你表示同情,内心也许会怀疑你想请他帮忙。你刚开口,他就设了防,使你无法久谈。所以,最恰当的方法还是:无论你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忘形。不必对人轻言,遇到知已的同事再作倾诉。对方心情不同,你也应给予不同的交谈,相信定会密切同事间的关系。
注意这些之后,你会变成一个会说话的人,但是想要变成真正会说话的人,除了明白该说什么之外,还要明白有的时候,倾听比说话更重要。
试想想,生活中谁不遇到烦心事?谁能一帆风顺?在焦虑的时候,在想不开的时候,人们都需要一个会听话的人,听听自己的故事,帮自己解开心结。有时候,一个称职的倾听者,甚至可以挽救一条走入死胡同的生命。
倾听是一种心理上的体贴,是一种真诚的表现,很容易打动别人的心,增加双方的亲近感。
韦恩是罗宾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人请他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担任客座发言人,打高尔夫球或网球。
一天晚上,罗宾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他发现韦恩和一个漂亮女士坐在一个角落里。出于好奇,罗宾远远地注意了一段时间。罗宾发现那位女士一直在说,而韦恩好像一句话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