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落日缓缓西下,克勒西无边的原野和森林被抹上一层令人赏心悦目的金黄色,但漫山遍野的军旗和阵阵涌动的杀气打破了往日的宁静,预示着惨烈的大搏杀已近在眼前。当天下午刚刚抵达克勒西的法军决定速战速决,以防英军再度溜走。腓力六世命令6000名热那亚弩箭手担当第一冲击波,用弩箭打乱敌人的部署,为主力骑兵的攻击创造条件。这些可怜的热那亚雇佣军已背着沉重的装备连续徒步强行军近30公里,人人都疲惫不堪,无奈军令如山,只好一边狂呼,一边前进。突然间,一片乌云遮住太阳,骤雨倾盆而下,将热那亚人淋得像“落汤鸡”一样,步履更为艰难;同时一群乌鸦不祥地从他们头上飞过,哇哇乱叫。那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不一会儿太阳又从英军背后放射出炫目的光芒,照得热那亚人双目难睁,苦不堪言。
英军阵地一直保持着可怕的沉默,当第一批法军的弩箭远远落在阵地前沿时,只听一声令下,肃立于两侧的弓箭手同时跨上一步,拉弓猛射。英格兰的大弓再次创造奇迹,刹那间万矢破空,像飞蝗一般扑向敌军,这是一场欧洲大陆士兵闻所未闻的“箭雨”,热那亚人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已有上千人丧命箭下,受伤者更是难以计数,阵地上呻吟声、呼救声此伏彼起。晕头转向的热那亚人溃不成军,腓力六世见状怒火中烧,愤怒地高喊:“给我杀死那些无赖,他们无故挡住了我们的道路。”法国骑兵随即冲入热那亚人中间,挥剑乱砍,以期杀出一条通道。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也难敌大弓的威力,或因箭穿盔甲而毙命,或因坐骑中箭而坠地,同样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不断拥上的法军后续部队亦回天乏术,根本不可能扭转战局,只是徒增伤亡人数而已。这时英格兰轻装步兵乘势跃出防守阵地,再次重创乱作一团的法军,许多法国贵族和骑士因此而命归西天。据说,爱德华三世对这最后的杀戮十分不满,其原因倒不是慈悲为怀,而是心痛那大笔的赎金在刀起刀落之间白白流失。
当沉沉夜色弥漫克勒西的大地,战场上渐渐平静下来。受了轻微箭伤的腓力六世在60名骑士的护卫下狼狈逃窜,在他身后横七竖八地躺着近4000具法军的尸体,令人惨不忍睹。而在这一天的鏖战中,英格兰方面仅阵亡了50余人,不可不谓空前的胜利,所以英国人骄傲地将克勒西战役列为英国军事史上著名的四次大捷之一,其他三次大捷是1704年的布伦海姆战役、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和1918年的兴登堡战役。
克勒西战役不仅在爱德华三世个人的军事生涯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而且也对西欧军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风光了数百年之久的骑士的重要性开始下降。
克勒西战役后,爱德华三世乘胜扩大战果,驱兵继续北上,占领法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加莱。在此后的二百余年间,加莱一直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
当爱德华三世为在法兰西的胜绩频频举杯时,他万万没有料到,一场比战争更可怕的灾难正在悄悄地向欧洲袭来,那就是后来令欧洲人谈虎色变的黑死病。所谓黑死病,现代医学称流行性淋巴腺鼠疫,染病者常伴有高热、淋巴腺脓肿和吐血等症状,同时皮肤出现黑斑,故称黑死病。黑死病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在当时的卫生条件下,传染速度极快,而且几乎无药可治,死亡率高得惊人。英格兰也在劫难逃,惨遭浩劫。从1348年8月到次年5月,黑死病首先在西南部各郡蔓延,稍后传至伦敦及东部各郡,最后又扑向北部各郡。这场瘟疫差不多使英格兰人口减少了一半,不少农村地区更是尸骨盈野,从而导致城乡劳动力极度匮乏,物价飞涨,涨幅在300%~400%之间,但同一时期的工资却只增加了50%左右。广大雇工遂展开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阶级矛盾随之激化。
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爱德华三世迅速采取强硬手段,镇压下层群众的反抗。1349年夏天,他就通过国王敕令规定,任何雇工,无论男性或是女性,无论自由人或是农奴,均须接受黑死病以前的工资标准,违者监禁。1351年他又假手议会颁布《劳工法案》,该法案要求所有雇工每年宣誓两次,保证遵守1349年的国王敕令,并绝不中途离开雇主,拒绝宣誓或违反该法案者,将受到戴枷三天或三天以上的处罚,然后还要被囚禁于最近的监狱。该法案后来又多次修订,重新颁布。1361年的《劳工法案》甚至规定,擅自离开雇主者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而且还要在其额上用烙铁烙上“F”字样(英文falsity的第一个字母),以示此人犯有欺诈罪,实在是骇人听闻。
进入14世纪70年代以后,爱德华三世的威望急剧下降,法国战场上的失利,使一度笼罩在他头上的光环黯然失色;与情妇艾丽斯·佩罗斯的关系,更是引来人言啧啧。早在1369年菲利帕王后染上黑死病去世以前,爱德华三世就已坠入艾丽斯的情网。艾丽斯是个放荡不羁、生性冷酷的女人,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她确实心机过人,才干出众,所以能毫不费力地将一代豪杰玩弄于股掌之中。那个时代的英格兰人其实并不怎么苛求于君王的私生活,相反许多人还十分欣赏宫廷的风流韵事,据说英国的最高勋章——嘉德勋章就与爱德华三世的浪漫情调有关。
在一次宫廷活动中,索尔兹伯里伯爵夫人的吊袜带掉落在地,正巧被爱德华三世捡到,他看到旁观者均面露笑容,便索性将吊袜带系在自己的膝盖上,后来为了纪念此事便设立了嘉德勋章。人们对艾丽斯侧目而视,主要是认为她与爱德华三世的交往明显夹杂了个人的功利动机,其根据是菲利帕王后去世后,她便将王后的一部分首饰据为己有。她还依仗自己与爱德华三世的关系,在审理有关她的案子时,公然与法官同坐一席。议员们,特别是下院议员,虽然表面上对爱德华三世仍不失尊重,但对艾丽斯却毫不客气,1376年的议会便公开抨击艾丽斯及一些腐败无能的大臣,控告他们腐化堕落、侵吞公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众对战场败绩和高额税收的不满。受此牵连,爱德华三世本人的声誉亦大受影响。
长期的鞍马劳顿、繁忙的国务和放荡的生活,终于摧垮了爱德华三世的健康,1376年黑太子爱德华的病逝更是给了他致命的一击。黑太子爱德华战功卓著,在上层社会享有很高的声望,被称为“最具骑士风度的王子”。爱德华三世原指望他能继承自己未竟的事业,不料最终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故十分伤感。其后,退居希恩洛奇的爱德华三世益发显得老态龙钟,昏聩不堪,越来越离不开艾丽斯。1377年6月21日,显赫一时的爱德华三世孤独地离开了人间。弥留之际,艾丽斯摘下爱德华三世手上的戒指,带着住宅内值钱的东西销声匿迹,其他人亦离他而去,只有当地的一名教士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
当爱德华三世蹒跚地走向天堂时,英格兰却痛苦地挣扎在百年战争的地狱中,长久不得脱身。
黑太子爱德华
黑太子爱德华,是爱德华三世的长子。他是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中英军最著名的指挥官。在克勒西战役中,他随父作战。法国骑兵组织了15次冲锋,均被黑太子指挥的长弓手击退,英军大胜。在战后清理战场的过程中,发现法国盟军波西米亚老国王“卢森堡的约翰”的尸体,此人是个盲人,但是作战异常勇敢。太子被他的精神感动,摘下他头盔上的羽毛装在自己头盔上,同时,将他的箴言“我服命”(I serve)作为自己的口号。太子此举感动了爱德华三世,他认为这是他儿子壮丽人生的开端。
1356年9月,黑太子率1800英军扫荡法国,深入其腹地,遭遇法王“好人”约翰二世率领的8000法军拦截,双方在普瓦提埃展开大战。尽管法军在人数上占据明显优势,仍然没能摆脱克勒西之战的命运,再一次遭到英国长弓手的痛击。结果法军大败,法王约翰被俘并被押至伦敦。法国被迫签约,丧失大片土地,而英国也同意放弃索要法国王位。根据条约,黑太子受封法国阿基坦公爵。英法战争告一段落。
其“黑太子”(The Black Prince)之名的来由有二说:一说因其常穿黑色铠甲,故被称为“黑太子”;一说因其对阿基坦公国洗劫,又在阿基坦放纵士兵横行不法,故法国人认为他心肠黑,故称之为“黑太子”。然而,不论何说,黑太子之名最早见于16世纪,他在世时是没有这个称呼的。他在世时,通常以其出生地,称他为伍德斯塔克的爱德华(Edward of Woods)。
圣女贞德
英法战争打了几十年,法国节节败退,国土四分五裂,大半江山沦落于英军和与英军勾结的勃艮第公爵手中,王位继承人查理王子仅仅控制着一小部分国土。同时,英国侵略军还在步步逼近,法国处于亡国的边缘,形势十分危急。
这个时候,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贞德改变了法国的命运。
贞德出生于1421年,据说她12岁那年,有一天梦见天使告诉她:“我对法兰西王国表示深切的同情,你是上帝的女儿,应该离开家乡去援助祖国。”在那个充满宗教狂热、迷信天使显灵的年代,贞德深信梦中天使的话,她决心响应上帝的召唤。1429年春天,不满17岁的贞德女扮男装,辞别亲人,离开了熟悉的故乡,踏上了拯救法兰西的艰难历程。
经历了种种危险后,贞德终于抵达了查理王子的驻地——希农城堡。她直接来到宫中,要求觐见王子。
查理是一个意志薄弱、生性多疑而又软弱、迷信的年轻人。当贞德身穿黑色的胸衣、裤子和长袜,宽松的灰黑色上衣,头戴黑色帽子,一身男装,阔步走到他面前时,他却指着身旁一位朝臣说:“他才是王子。”但贞德毫不怀疑地说:“尊贵的王子,神灵有眼,你就是我要寻找的国王。”接着,她把自己曾经做过的梦讲给王子听,坚信是上帝派她来辅佐王子,并引导他走向胜利,解放全法兰西王国的。
贞德的话使屡遭挫折的查理大受鼓舞。于是,他任命贞德担任部队总司令,援救被英军围困的重镇奥尔良。奥尔良是法国的南大门,如果被攻占的话,整个法国将会迅速沦丧。就在奥尔良快被攻克的时候,贞德率领援军赶到了!
5月7日清晨,贞德率军向英军控制的主要据点——托烈鲁要塞及其他地方发起全面攻击。轰鸣的炮声震撼着大地,成千上万手执剑、矛的法国骑士、士兵、市民义勇军,在一马当先、挥动着绣有王室百合花军旗的贞德的指挥下,冲向敌营。
英军眼看就要失败了,这时又有5000名士兵赶来增援。双方展开了拉锯战,法军进展缓慢。夜幕临近,贞德毅然下马跳进护城河中,将云梯靠上城墙,奋勇攀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