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学龄,在掌握了一定量的生字后,就要考虑为孩子买书了。6~11岁的孩子最好选读一些有图画的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多是小学阶段,首选书籍为童话故事书,其次是科幻故事书,再次是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书,最后是发明创造、科学知识、数学游戏、动物和植物、战争、历史、诗歌、传记和天文、地理、海洋等方面的书籍。
§§§14.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只会服从的孩子不优秀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为了使每一个孩子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要他服从我们的看法。”
现在的孩子,由于接触领域的扩大,知识与见识的广博,对是非曲直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为人处事,也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但也有一些孩子,时时处处表现出人云亦云的样子,没有主见。
一般来说,孩子缺乏主见,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孩子喜欢模仿,容易盲从。第二,家长、教师本来就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再加上有些家长习惯于替孩子设想一切,所以容易造成孩子唯命是从,不敢干甚至不敢想违背家长或教师意愿的事情。第三,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不理解孩子,往往造成孩子的畏惧心理,不敢说、不敢做想做的事情。
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自己的教育名作《爱弥儿》中也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同时,他又建议我们:“为了使每一个孩子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要他服从我们的看法。”
孩子有主见,家长就要引导孩子拥有正确的判断和主见;孩子没有主见,父母则要找出症结所在,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去决定自己前方的道路和未来的生活。孩子的未来是需要孩子一个人去面对的,所以孩子必须具备自己做决定的能力。
好父母可以这样做: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按我们的想法去做事,但是关于孩子自己的未来,孩子也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我们一定要将选择权和决定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
谢军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曾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很多人羡慕她的辉煌成就,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因为父母给了她自主选择的机会。
年,12岁的谢军小学即将毕业,她却面临了两难境地:是升重点中学还是学棋,在这个分岔口谢军举棋不定。小学6年中,谢军曾有7个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于是被学校保送上重点中学。但是,国际象棋的黑白格同样吸引着谢军和她的一家人。在这个节骨眼,母亲的一席话给了谢军莫大的勇气,让年纪小小的她学会了自主,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母亲叫来了谢军,用商量的语气说:“谢军,抬起头来,看着母亲的眼睛。你很喜欢下棋,是不是?”
这是母亲对女儿选择道路的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女儿将来命运的提问。家庭是民主的,对孩子采取了审慎的商量的办法,充分尊重女儿的意见和选择。
谢军目光坚毅、严肃地看着母亲的眼睛,坚定地说出七个字:“我还是喜欢学棋。”
听到女儿的话后,母亲同意了她的选择,同时又严肃地说:“很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做出了这个重要的选择,今后你就应该负起一个棋手应有的责任。”
一个12岁的女孩很难懂得和理解这段话,但却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也正是家庭的民主氛围,让谢军学会了自己做决定。所以,父母不要包办、代替孩子决定前途和未来,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兴趣爱好和选择,我们都要让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并支持孩子的决定。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有主见,专家建议如下:
建议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勇敢
孩子没有主见,就会盲从,轻信他人,进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而这种盲从往往是因为孩子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勇气承担责任所导致的。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让孩子勇敢一点,培养孩子的信心。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入手,询问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自信、大胆了。
建议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父母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要给孩子的想法提供实践的机会,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尝试。比如孩子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父母就可以把一些实验器材和工具买回来,也可以让孩子通过废物利用自己制作。
轻松教子 小妙招
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
只要是和自己原则的大方向偏离的、不一致的,就要说“不”。比如,孩子的理想是成为舞蹈演员,而父母却认为舞蹈演员又苦又累,而且成为独舞演员又很难,大家在一起跳不会有什么出息。于是,父母就建议孩子学钢琴,学书法,学表演……可是孩子只有热爱,有兴趣,才会在学习中充满热情,创造出自己所追求的成绩与理想境界。所以,此时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想法,在帮孩子分析利弊的同时,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并学会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
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
——美国教育家斯宾塞
§§§15.孩子在快乐时学习最有效——引导孩子保持快乐的状态
教育家卢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中写道:“要爱护儿童,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
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他们快乐、单纯,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快乐地玩耍。但很多家长却不了解孩子的这一天性,不按孩子的天性进行引导和教育,一味地让孩子学习,限制孩子玩。试想一下,这样一来,孩子还会快乐吗?
世纪法国伟大思想家蒙田在他的《论对孩子的教育》一文中写道:“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先生却手持柳鞭,板着可怕的面孔,强迫他们埋头读书,这是多么可怕的做法呀!我要让教室里充满快乐,洋溢着花神和美惠女神的欢乐。教室是他们收获的地方,也应该是他们玩乐的地方。”因此,有孩子的地方都应该是快乐的,而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快乐的孩子也是一种优秀素质的体现。
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快乐教育”理念,他以“快乐”作为自己教育哲学的中心思想,认为要想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就要首先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教育最有效。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大量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在快乐状态下的学习最有效。
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忽视孩子的快乐。因为拥有快乐这一素质的孩子,能够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表现出顽强的热情和意志,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渴望的成功。
好父母可以这样做:找到让孩子快乐的事情
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几乎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能感觉到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了,发自内心的快乐也越来越难见到了。但是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成长。这就要求家长学会观察孩子,找到让孩子感到快乐的事。
娜娜的妈妈发现女儿娜娜上了初中之后,就变得沉默起来,也很少笑了。娜娜妈妈知道中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刚上初一的女儿也许还不适应。
一天,娜娜房间的灯坏了,就到客厅学习去了。娜娜妈妈见女儿最先学习的是语文,而且看到孩子很投入,脸上的表情也是笑盈盈的。学完语文,又学习了英语,最后学习的是数学。
当娜娜学习数学时,娜娜妈妈发现女儿开始皱起眉头,半天才翻一页。于是,娜娜妈妈就没有马上把女儿房间的灯修好,打算让女儿在客厅学习几天,好便于观察。
三天过去了,每天的情景都是一样的。这下,娜娜妈妈知道了,娜娜喜欢学语文和英语,不喜欢学数学。后来,在妈妈的引导和帮助下,娜娜在作文比赛和英语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
娜娜妈妈通过观察在孩子学习时的表现,知道了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会快乐,做什么事情时不快乐,然后引导孩子。娜娜妈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让孩子在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上最大限度地获得自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了。下面我们看看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塔尼可博士的几点建议,也许我们做父母的就会知道孩子不快乐的原因,以及让孩子变得快乐的方法了。
建议一:不要对孩子控制太严
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应该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般来说,只有从小就享受到“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因此父母可以让孩子多拥有一些自由。
建议二: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同龄人之间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经常带孩子到朋友家、邻居家去串门,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孩子带自己的同学到家里玩。无论是在一起学习还是玩耍,从看书或聊天中,都能得到来自同龄朋友间的启发和感染。
建议三: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孩子会表现出最大的热情和最坚决的克服困难的决心。如果孩子总是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做事,就能将事情又快又好地完成。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看看孩子做哪些事情时是主动的、快乐的。
轻松教子 小妙招
原来,快乐是一种后天遗传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感到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快乐的。比如,周末出去游玩堵车了,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正好,咱们聊会天吧,哈哈。”而不要对孩子说:“真倒霉,又堵车了。”我们平时表现出的不快乐,也会传给孩子。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否定孩子。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