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好习惯一定要早养成——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以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父母要想孩子拥有好的习惯,就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给孩子进行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播下一个行动,就会收获一种习惯。英国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而好习惯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培养起来的。
很多家长不重视孩子幼儿时期的教育和引导,等到孩子长大了,才发现很多事情都是由于自己的疏忽和不注意,而使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这时再想改变孩子的习惯就很困难了。孩子的好习惯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慢慢养成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一切的行为和活动就是为了要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
而幼年时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霍尔巴赫说:“一种良好的教育,应当使我们在幼年时期就养成思想正确和行善的习惯。”幼年时养成良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优秀人才。
好父母可以这样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要慢慢培养的,而且也是需要父母有意识地来培养的,绝不是到孩子有了一些坏习惯的时候,才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像滔滔妈妈的做法就很好。
滔滔现在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了。滔滔的很多同学、朋友的家长都很喜欢滔滔,同时也很羡慕滔滔妈妈能有滔滔这样一个又懂事又优秀的孩子。别人这样羡慕自己,滔滔妈妈十分高兴,当然也知道这其中自己的用心和孩子的努力。
从滔滔三岁的时候起,滔滔妈妈就让滔滔自己洗背心、袜子、手绢。孩子还小当然洗不好,但这是在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从滔滔上小学起,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作业写完了,才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才可以看动画片。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当然不情愿这样做,可是强迫孩子一段时间之后,学习成绩就前进了几名,滔滔自然十分开心,那以后回家立即写作业都是滔滔主动去做的,从来不用妈妈提醒了。就这样,滔滔一点一滴地养成了好习惯,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进步,每次考试滔滔都是班里的前三名。
从上小学起,滔滔妈妈就让滔滔每天早晨都跑步,风雨无阻,这极大锻炼了滔滔的意志力,养成了滔滔凡事坚持的习惯。
滔滔妈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习惯,而又不急于求成,这种做法很好。这些习惯看着小,但对孩子的成长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像滔滔妈妈从滔滔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滔滔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的学习和今后的独立生活都十分重要。
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专家建议如下:
建议一:家长要有一种坚持精神
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腻烦心理。这时,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能失去耐心,对孩子又打又骂。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孩子松懈的时候,提醒孩子好习惯的好处和重要性,让孩子自己主动去把好习惯坚持下去。
建议二:告诉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
父母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养成好习惯的意义,目标明确能够让孩子更有动力地自己督促自己去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学习,而学习成绩的提高只是一种好习惯养成后的必然结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够使孩子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活动。
轻松教子 小妙招
好习惯开始得越早越好
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齐聚一堂,在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
“在幼儿园里。”
“您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些什么?”
“把自己东西的一半分给小伙伴们;不要拿不是自己的东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主动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我学到的全部,而它们让我受益终生。”
§§§36.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健康是“1”,让后面的“0”有意义
孩子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让孩子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中去。
当前,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家长普遍关心的大事之一,但有一种情况应引起注意,那就是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加强孩子的物质营养,过度保护,而不注意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和体育锻炼,致使孩子营养过剩,身体过胖。而这些“小胖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不利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所以家长应及时纠正这种行为。
马克思在读大学的时候曾接到父亲的一封信:“……祝你健康,在用丰富而有益的食物来滋养你的智慧的同时,别忘记,在这个世界上,身体是智慧的永恒伴侣,整个机器的状况好坏都取决于它。一个体弱多病的学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望你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许的限度。此外,每天坚持运动,生活要有节制。我希望,每次拥抱你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身心越来越健康的人。”
在谈到中西教育的根本区别时,我国五四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指出,中国教育只重知识不重体育。这也给我们的家长提了一个醒,在注重孩子学习的同时,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好父母可以这样做:帮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有健康的体魄,孩子才能够应付繁重的学习并健康地成长。所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从彤彤上小学起,彤彤妈妈就和彤彤一起制定时间表,按时作息,以此来培养彤彤做事有条理和遵守计划的习惯。此外,彤彤妈妈还让彤彤早上跑步半小时,这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锻炼彤彤的意志。
因为彤彤妈妈认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紧张,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有规律的作息,保证良好的睡眠,这样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够好好学习。所以,彤彤妈妈就和彤彤一起做学习计划,安排好时间,尽量不熬夜,不要因为自己的计划性不强或是控制不好时间而影响了正常作息。
这样一坚持就是六年,彤彤上初中了。刚上初中的孩子都有些不适应,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功课,又都很重要,所以很多孩子的学习都乱成了一团,需要很长时间来理顺和适应。但彤彤开学不到一个月,就完全适应了初中生活,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彤彤每天都早早睡觉,第二天早上都跑步锻炼,以保证饱满的学习状态。初中一年下来,彤彤的成绩一直都很好,都是年级第一名。
彤彤妈妈的想法是对的,要想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就要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和严格的时间规划来获得。而这种意识和习惯越早培养越好,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学习任务的增加而变得手忙脚乱。
关于如何增强孩子的体魄,专家建议如下:
建议一:带孩子多到大自然中走一走
大自然中空间广阔,极目远眺,对孩子的视力会起到很好的调节和放松作用。因为眼睛远眺33厘米以外的绿色景物时,对缓解视力疲劳很有好处。大自然中还有灿烂的阳光,多晒太阳可以帮助人体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在人体内合成。而维生素D又可以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建议二: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国学生营养日”。一项营养调查表明,我国7~18岁男女生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分别为26.87%和38.27%,11~14岁的青少年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人矮2~3厘米。健康专家认为,膳食不平衡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给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学习成绩。
那么,家长要怎样来安排孩子的饮食呢?首先,饮食要尽量多样化。菜肴有荤有素,在主食中加入些玉米、小米、荞麦、高粱米等杂粮。其次,要按时进餐。孩子的身体活动和学习需要很多能量,要让孩子养成按时进餐的习惯。再次,要安排好孩子吃零食的时间。孩子都喜欢吃各种零食,如果不安排好时间,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进餐,不能很好地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对孩子处于发育阶段的身体十分不利。
轻松教子 小妙招
合理饮食,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孩子的饮食习惯和家长的饮食习惯很像,家长认为什么好吃,很可能孩子就会喜欢吃什么。所以家长首先不要对食物挑肥拣瘦,孩子才不会偏食。其次,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而今,市面上有许多不健康食品,应尽量让孩子少吃。家长还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自制小零食,比如说,最简单常见的炸薯条,我们就可以自己动手做给孩子吃。
§§§37.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孩子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
心理素质决定着孩子的精神状态、承受困难的能力,同时也决定着孩子是否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因此,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健康。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没病没灾”就是健康,却对孩子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视而不见,认为孩子小小年纪不会有心理问题。殊不知,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新焦点。
某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中分别有40%~50%和20%~30%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某部门曾在一个城市展开调查,发现孩子患有各种身体疾病的约占受检人数的65%,而有心理障碍的却占69.9%,超过了身体疾病的患者。
这些调查结果说明了提高孩子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年幼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十分稚嫩,因此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孩子有时也需要情感交流和情绪宣泄。可是,有些家长往往无视或忽视孩子的情感和压力,刚一放学,就催着孩子做作业;就是在假期,孩子也不能轻轻松松地度过,还要上各种辅导班,没有半刻喘息的工夫,更不要说经常和孩子一起谈天说地、交流感情了。即使孩子想和父母沟通一下,有的家长也会说:“小小年纪哪有那么多问题,说那些有什么用,好好学习就行了。”时间一久,孩子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却并不会消失,而是都积压在心里了,这样就很可能“憋”出“心病”来。
要想心理健康,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情绪缓解和心理上的压力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中医专家说,要保持心理健康就要每天和身边最亲近的人沟通十分钟。我们做父母的无疑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及时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和压力、紧张情绪,才会将孩子遇到或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好父母可以这样做:做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身为父母,就是要了解、清楚孩子在情感和情绪上的每一点变化和不同,然后及时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轻轻松松地成长。其实,在生活中,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茜茜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都是中等,无论老师怎么补课,成绩就是上不去。茜茜很努力,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成绩还是老样子。所以,茜茜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回到家里也总是无精打采的。
茜茜妈妈察觉到女儿的这种状态后,就问女儿在学校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茜茜妈妈了解情况之后,告诉茜茜说,只要茜茜好好学习、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就是茜茜妈妈最希望看到的。从那以后,茜茜每天放学回家后学习完,茜茜妈妈都会和女儿一起聊天,看动画片,看书,讲故事……茜茜觉得很快乐,而且还明白了很多道理,上学的时候也不像以前那样愁眉苦脸的了,而是仍然努力学习,不管成绩怎样,不落后也是一种进步,而且茜茜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了。
茜茜妈妈的做法很好,让孩子在生活中尽可能多地感受到轻松和快乐,用积极的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让孩子更勇敢地应对生活中、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
关于如何增强孩子的心理素质,专家建议如下:
建议一: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和遇到的不如意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适当经受一些挫折是有益的。挫折能激励当事者增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创造性的改变。一旦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父母应接纳孩子的倾诉和宣泄,让他说出心中的委屈和痛苦,通过释放达到心理平衡。
建议二:培养孩子优秀的意志品质
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实现目标、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如:孩子摔倒了,不要立即去扶他,而是要让他自己爬起来;孩子遇到不会解答的难题时,应让孩子自己查资料、找思路来获得解决。还要让孩子养成各种好的习惯,比如,守时,勤奋,好问,等等。
建议三:让孩子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
可以让孩子哭,痛痛快快地哭。这就是让孩子把不快的情绪发泄出来,不堆积在心里。但同时也要让孩子记住,要将哭之前的所有痛苦与疲累都统统发泄出来,然后轻松对待下一秒,下一刻。在哭过之后,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跌倒的原因,最好在纸上分条列出,这样看起来更清晰、直观。然后,调整好心态,继续快乐、积极地成长,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轻松教子 小妙招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特征
活泼乐观。与人交往诚恳、随和,不掩饰内心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并能客观对待,困难和挫折引起的坏情绪能很快释放。
心态平衡。有持续的快乐愉快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实际情况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各种干扰因素,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思路开阔,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尝试,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常有“利他”行为。
人际关系良好。心胸开阔,随和亲切,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能很好地适应纪律的约束和各种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