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让孩子拥有乐观豁达的性格——引导孩子化嫉妒为动力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无论孩子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如何,只要父母好好地引导和培养,孩子就会健康成长,不断走向成功。
如果别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而自己却没有,心里就十分不舒服,吵着闹着和妈妈要。
家里来了别的小朋友,妈妈夸赞了几句或表现得亲昵些,孩子就会嫉妒,对来做客的小朋友就不友好、不礼貌。
两个孩子比赛垒城堡,玩得好好的,可一个孩子看到别人垒得又快又好,自己却怎么也垒不好,情急之下,索性把两个人的“城堡”都推了。
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和表现简直再正常不过了,英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4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具有嫉妒心了。研究人员做过实验,15个月的孩子,如果妈妈当着他的面抱别的孩子,他就会有所反应,非要让妈妈放下别人抱自己,并紧紧搂住妈妈,好像在说:“这是我的妈妈,不是你的。”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也无需烦恼,因为希腊著名学者乔治·卡纳卡基斯说过:“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每个孩子都会嫉妒。”既然人有嫉妒心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那我们就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
孩子有嫉妒心理,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孩子有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意识,只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引导,就能帮助孩子摆脱嫉妒心理,让嫉妒向良性方向发展,从而使孩子虚心向别人学习,把嫉妒的对象变成自己学习的榜样,化嫉妒为动力,让孩子有进一步的提升,进而也就慢慢学会赞美他人了。当孩子在为他人的成功而鼓掌时,我们也一定要为孩子鼓掌,因为懂得欣赏、赞美他人的孩子,一定会吸收到更多的有益元素,拥有巨大的成功。
好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向他人的长处学习
嫉妒心理没有对与错,只要家长正确引导,就会让孩子走出这种不良心理的影响。而摆脱嫉妒心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向他人的长处学习。
小文和小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几乎天天一起写作业,平时也腻在一起聊个没完。可是有一天,小文打电话叫小佳出去玩,小佳却说:“我在看书呢,没时间出去玩。你找别人玩吧。”小佳妈妈听到后,觉得有些奇怪,平时恨不能分秒不离、好成一个人的两个好朋友到底怎么了。
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小佳终于说出了自己心里的不快。原来,小文评上了“市三好学生”,这几天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在夸奖着小文。小佳觉得小文和同学、老师都冷落了自己。
小佳妈妈感觉到了女儿的嫉妒和不平衡,就给小佳讲了恩格斯无私地帮助马克思的故事,并反问小佳:“如果你取得了成绩,是愿意听大家的祝贺,还是更愿意听好朋友的祝贺呢?这个时候,要是能有好朋友陪在身边,小文该有多高兴啊!这个时候,你要问问自己‘为什么小文评上了,而自己和其他同学却没有评上’。和好朋友在一起,不应该只是玩的时候觉得高兴,更应该看到朋友的优点,学习朋友的长处,为朋友的成功高兴。是不是应该这样呢?”
听了妈妈的话,小佳想了想,惭愧地点了点头。半年后,小佳当上了学习委员,小佳对妈妈说:“这都是向朋友学习的结果。”
小佳妈妈的引导方式是正确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给孩子讲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是如何对待朋友和友谊的。让孩子明白人与人之间不仅仅有竞争这一种关系,要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让自己更加进步。
关于如何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专家建议如下:
建议一:了解孩子嫉妒的起因
人们对他人拥有而自己没有或不具备的东西,往往都会产生一种由羡慕转化为嫉妒的不健康心理状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所以,我们平时要和孩子多接触、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状况。绝对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没弄清楚缘由,就开始数落孩子。这样不但不能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还容易使孩子更加不思进取,心理状态变得越来越糟。
建议二:耐心倾听孩子的倾诉
当孩子产生嫉妒时,会非常真实而简单地将自己的抱怨和不满表现出来,而这只是孩子对自己愿望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因此,当孩子因为嫉妒抱怨时,我们千万不要对孩子批评指责,甚至冷嘲热讽。其实,孩子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等发泄完了,就好了,而这种发泄往往是没有任何杀伤力和恶意的,我们只要耐心倾听,并表示真诚地安慰就可以了。
建议三:引导孩子向别人的长处学习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同时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短处,一个人在任何方面都比别人强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没有必要的。
家长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之处,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乐观地面对一切。
轻松教子 小妙招
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拥有宽容的性格
让孩子学会宽容,因为宽容意味着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具体事件入手,教育孩子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要学习其长处。比如说,当孩子抱怨:“强强借我的玩具车都好多天了,还没有给我。”父母可以这样回答:“没关系的,他可能很喜欢,还没有玩够。上次他把篮球借你玩了那么久呢。你还有很多车可以玩,别着急。”当听到孩子抱怨:“我太讨厌他了。”父母们就要注意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要适时开导孩子:“为什么呢?”要教导孩子多看别人的优点,不要把别人的缺点牢记在心里,只有宽厚地对待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爱戴与敬重,也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很好地和别人沟通和交往,使人际关系更协调。
§§§39.让孩子保持奋斗的状态——告诉孩子“爱拼才会赢”
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在竞争中力争上游,对于学习有一种危机感,而不会怠慢学习,安于现状。同时也会让孩子在竞争中把握好分寸,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竞争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孩子的世界也同样充满了竞争。
竞争有两种,一种是良性的、合理的、公平的竞争,能够提高孩子的能力和优势,让孩子得到成长;一种是大家都不喜欢的恶性竞争,不但不会让人成长,还会让人退步,乃至丧失良好的品格。
关于竞争,有一个“鲇鱼效应”:渔民打鱼,如果渔船中只有沙丁鱼,那么上岸后,沙丁鱼几乎无一鲜活。而在其中放入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鲇鱼,在对手的追逐下,沙丁鱼就会拼命游动,从而保持了生命的活力。
家长要让孩子善于竞争,以良好的心态竞争,使孩子在一个友好、和谐的环境中获得飞跃式的进步。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竞争,让孩子意识到竞争的存在,打破现状,勇于进取。同时,让孩子知道竞争的意义,团结大家共同进步,互相提高。还要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即无论是否竞争,都要不断进步,一天比一天优秀。这样,孩子才会成为优秀的佼佼者。
好父母可以这么做:让孩子知道竞争就是今天比昨天有进步
孩子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要竞争,或者是太渴望在竞争中取得成绩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父母处理得恰到好处,都会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一天比一天进步。
唐毅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孩子,但是最近唐毅的妈妈发现唐毅好像不太开心。因为期中考试,唐毅的名次是第五名,可是期末考试,却后退了一名,而且分数和第五名差了10分。唐毅最近一直在起早贪黑地学习,希望下学期的期中考试,自己可以再考到第五名。
当唐毅的妈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唐毅妈妈就觉得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健康竞争和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否则,孩子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不能获得健康成长。
所以,唐毅妈妈就给孩子写了一张纸条:“孩子,妈妈觉得,最好的竞争是和自己竞争。以别人为目标,为榜样,自己就总是跟在别人的后边跑。任何时候,都要从他人身上学习长处,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不要将自己陷入不健康的竞争之中,要知道把力量用在什么地方。比如,把精力放在竞争名次上就是不明智的。因为一次或几次的名次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有很多学生平时成绩都不错,而且是相当不错,但在关键时刻,在重要考试中都极其离谱地发挥失常。所以,平时名次上的提高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巩固自己的成绩,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就是最好的了。你没有再考第五名,也不能认为是别人抢去了那个名次。妈妈相信你会一天比一天进步,也能明白竞争的真正意义。”
下学期的期中考试,唐毅的名次是第八名,但是分数比考第五名时还高出了15分呢。放学回家后,唐毅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这次我只考了第八名,但是我觉得我有进步,而且每天都在进步。我的同学也在进步,这次考试,我班同学发挥得都很好。”
孩子的主要精力要集中在学习和个性的成长上,不要让孩子有一种“结果很重要”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合理的竞争观,不让孩子陷入不良的竞争之中。
让孩子努力进取,在友好的环境、氛围中和身边的同学、伙伴互相学习,彼此鼓励,共同进步。和孩子聊天时,多问问孩子“是不是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了”,而不是问“你们之中谁学习最好啊”“你有没有超过他啊”之类的话,不要让孩子认为自己的进步是建立在他人退步的基础上的,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想法,和身边的同学、伙伴共同进步。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竞争,专家建议如下:
建议一:努力比结果更重要
告诉孩子:“只要努力就好,不要太看重结果。在努力的过程中,一定会学到东西的。一心想着结果,反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建议二:要让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
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人人都可能把握不好分寸,孩子也不例外。不要因为竞争,伤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要让孩子以昨天的自己为竞争对手。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明天又比今天进步一点,就是最大的成绩。
建议三:不要拿孩子们去比较
“你看,邻居家的小朋友这次考了多少分,你呢?”家长千万不要说这类的话,因为这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这样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也不客观,反而更容易使孩子产生不健康的竞争心理。因为孩子一旦产生了“我一定要比他强”的想法,并且为了能够“真的比他强”,就可能有一些过激行动,从而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家长可以在肯定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进步之后,再说想让孩子学习的其他孩子身上的长处。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轻松教子 小妙招
好的竞争——对事不对人
适当、适度的竞争是好的,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对事不对人”的道理。在竞争的过程中,心态要健康、积极向上,不能狭隘地认为打败对手就是成功。要让孩子意识到竭尽全力地去努力,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总之,在竞争之中,要努力去将事情做好,并和每一个人友好相处。
§§§40.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良好的品德是一种财富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个良好的行为,就会收获一个良好的品德与习惯;而收获的良好品德与习惯,就会使孩子收获一个美好而有价值的人生。
很多家长忽略了教育孩子的很多方面,只专注在学习成绩上。而事实上,好成绩只是一个结果,要促成这一结果需要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好品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美德。”所以说,要想让孩子取得方方面面的成功,不仅要有聪明的头脑、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习惯,更要有好的品德,这才是学业进步与人生发展最稳固的根基。
大哲人培根说:“美德好比宝石,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会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更令人肃然起敬。”所以,孩子拥有了好品德,才是一种持久而有效的成功。
而孩子品德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经过长时间不懈的努力。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对孩子强化这种意识,直到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品德。
幼年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一位教育家说:“优秀的品德,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美德的种子,越早越好。”所以,在孩子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好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
好品德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我们首先要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孩子就能体谅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从而去做对他人有益和有所帮助的事情了。
美国总统林肯小时候是一个很勤快的孩子,他在五岁时就已经是父母的好帮手了,不管是提水、劈柴,还是下地锄草都能驾轻就熟。
林肯的母亲南希是一个性格善良、甚至有些羞涩的妇女,她在决定事情时通常是不采取主动的,但是林肯五岁时,她突然变得大胆起来。
“孩子必须上学。”她说。
林肯的父亲托马斯开始反对:“读书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是无关紧要的。另外,你需要他们在家帮忙,他们很快就是个好帮手了。”
在善良的母亲的坚持下,姐弟俩都进入学校学习了。
童年的林肯,常常会因为遇到什么奇事或听到什么奇谈而兴奋得两眼发光:“妈,你有没有发现这条小黄狗在路边叫得可怜,它有只腿断了。爸说,我们可以用木块把它固定起来。我叫它哈尼。爸爸还说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可以把它喂养起来。”
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的南希从儿子的言行里由衷地感到了欣慰。
一次,小林肯拉着母亲的袖子,天真地问:“妈,什么是解放?它是什么意思?”
南希屏住了气,用目光注视着儿子:“解放,意思就是自由。你知道自由是什么意思吗?那就是一个人属于自己而不像奴隶一样属于别人。”
孩子严肃地点点头。
“这是每个人都应当有的权利,不管是什么肤色。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
南希心里轻松了。虽然她无法确知这番话对这个幼小的孩子能产生什么影响,而后来的历史证明,她的这番话对于这个孩子心灵的震动是无法形容的,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进程。
正是南希对小林肯的品质教育,使他长大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林肯的妈妈南希是一个好妈妈,这并不是因为她教育出了一个美国总统,而是说林肯妈妈教给了孩子宝贵的品德,让孩子成为了一个正直善良、将他人装在心里的人。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品质,专家建议如下:
建议一:培养孩子的爱心
在家里养一些小动物,或者如果邻居、朋友家有小动物,可以让孩子抽空去照料一下。因为专家发现,幼年时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表现得冲动易怒,出口伤人,行为粗鲁,并且会欺负弱小的同学。
建议二:赏识孩子善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