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中来。要想往生西方,心一定要清净。心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在佛教的修持里常常都标榜着“修行切莫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即是外道。为了杜绝心外求法,人就要摒弃俗世观念,时刻牢记众生平等,这样就不会盲目地比较,或者自卑,或者自负,而是能够守住一颗自然本真的心,专心于佛道了。
有一个精通卜算的禅师,经常为大家排忧解难,深受人们尊重。
一天,闲来无事,他为自己算了一卦。卦象十分不乐观——在后天的凌晨,当启明星消逝时,自己在人世间的阳寿也就尽了。
禅师对此既惊讶,又哀伤。虽然修禅之人要对生死看得淡,但是自己的身体一直都很好,没有任何的兆头,所以难免带着丁点的情绪。
平复心情之后,禅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自己的弟子。很快,附近的人们都知道了,大家都觉得很惋惜。在人们心中,禅师不仅卦算得准,而且乐于助人,于是人们纷纷来到寺院,想要为他送行。
禅师交代完自己的后事后,开始静静地等待启明星的离去,死期的到来。
这一天,东方的天空被朝霞一点一点地染红。禅师站在窗前,看着楼下为自己祈祷的人们,心情有些沉重。他不知道自己会以怎样的方式告别这人世间,也不知道,万一当启明星消失后,自己气数尚存,该如何是好!楼下那么多敬重自己的人,一旦卦出错,多年来的名声就付诸东流了。
启明星开始慢慢地暗淡了,一点一点地变弱,最后消失了。雀跃的欢呼声从人群中涌起,大家都为禅师逃过一劫而高兴不已。但是,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庆幸的喜悦当中时,禅师却从楼上一跃而下。
我们都说,那些为别人算卦的人不会为自己算,为别人医病的人不懂得为自己医。故事中的禅师正是这样。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圆满的,人也是不完美的。佛有不准确、犯错的时候,更何况一个人呢。犯错没有关系,缺陷也不成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自己明明错了,却不敢承认,不去改正,并用更为严重的错误来围困自己,折磨自己。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错事,而是错心。事情错了,可以改正;心错了,就会继续做错事。只要自己的心没有出错,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真正的摒弃,才是真正的平等,平等不只是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也是一种正确认识自己的观念。只有坚信我和大家都是平等的,才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骄傲自大。
禅悟人生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个人有过错,终日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他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
§§§第七节 除杂草只需新种子
爱恨生烦恼,其实,一切不良的心态与情绪都是滋生烦恼的温床。要想走出这座心灵的围城,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方法剪掉心中的死结,才能够获取更广阔的心灵空间。
“芭蕉叶上无愁雨,只是听时人断肠”,心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时,内心却可能愁云密布,甚至没有任何阳光可以照进的缝隙。快乐时,“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失意时,“泪眼问花花不语,落红飞过秋千去”。
这就是境由心生。常常爬山的人,都知道“山不转路转,路不转心转”的道理,禅宗中也有类似的情形,“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境由心生,心乃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万般景象。
阳春三月,弟子们坐在禅师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问弟子:“怎么才能除掉旷野的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禅师脸上依然带着微笑。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是不能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从明天起,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个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这里。原来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杂草,只有在杂草地里种庄稼这种方法取得了成效。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可是禅师已经仙逝了。那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弟子无不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除掉心中的杂草,最好的方法不是用蛮力与之对抗,而是在心中播撒下新的种子,用新鲜饱满的生命热情来抗衡杂草的韧性。心中的死结往往就像杂草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外力通常只能改变它们的生长轨迹,不能完全将之从自己的生命中驱逐。
心灵是一座花园,需要我们时时垦殖翻耕。这个花园中有秽土,也有净土,所以不可能永远保持快乐与清净。只要是花园,就会生长杂草,四处蔓延。作为自我心灵的园丁,我们绝不能放任杂草丛生,否则这座花园就会成为荒芜的围城。
做自己心灵的勤劳园丁,在心中播下真爱和智慧的种子,才能收获充实与快乐。时刻不忘清理自己的心灵后花园,生命必将绽放出无比耀眼的光彩。
禅悟人生
生命如舟,载不动太多的欲望,怎样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我们应该选择轻载,丢掉一些不必要的包袱,那样我们的旅程也许会多一份从容与安康。
§§§第八节 孤独让人变得更坚强
你可能没有别人英俊潇洒,但你可能身强体壮;你可能不会琴棋书画,但你可能思维敏捷、逻辑清晰……上帝不会给人太多,但他也不会亏待你,所以你一定要做自己的知音,发现自己的美好。
生活中,有的人生性好静,懒于在那种灯红酒绿、尔虞我诈的社交场合敷衍应酬,闲暇时更愿意结伴于青灯古卷,品茗读书,抑或独自远行,涉足山川沃野。但是,更多的人却害怕孤独,无论是独自垂钓于碧水湖泊的宁静和淡泊,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堪承受的折磨。
佛家将孤独的形式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主动的孤独”,就是为了修行而主动创造一个与他人隔绝的环境,无论打坐诵经,还是读书写作,都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扰,只留下一颗求知之心;第二种是“被动的孤独”,可以理解为情感上的孤独,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寂寞,即使身在团体之中依然能感觉到的孤独;第三种是“思想的孤独”,当一个人的观点不为他人接受,思想得不到他人认可时,就会感受到精神上的孤立无援;第四种是“权势的孤独”,高处不胜寒的恐慌是大多数位居高阶的人所共有的。孤独的形式或有不同,但孤独的味道几乎每一个人都品尝过。
在一次“禅七”中,一位修行者突然哭了起来。圣严法师问他为何哭泣,他回答:“生活在世界上的孤独感让我害怕。”
圣严法师说:“难道你不知道每个人都是独自来到这个世界,最后也独自离开的吗?”
修行者说他知道,但是仍然害怕。
圣严法师问:“那么在禅七修行中你还害怕吗?”
他说不怕,但是一旦回到日常生活中,对孤独的恐惧与不安就会再度袭来。
这个修行者所体验到的更多是情感上的孤独,情感上的无所寄托与无可信赖让他感到茫然和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因孤独而感到不安的人比比皆是,但圣严法师却认为,孤独是修行与生活都必不可少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真正有心修行的人来说,热闹的场合固然可以参与,但更应该适应孤独的情境,并且要能够出于自愿随时置身于孤独之中,尤其是“主动的孤独”。
孤独固然令人感到痛苦,但也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主动的孤独”更是如此,无论是修行,还是日常的生活,孤独的环境能够让一个人获得安静的心态和静谧的氛围,不容易受到外界杂务琐事的干扰。在孤独的环境中,一个人最好的知音就是自己,透过“主动的孤独”安静地面对自己,调理身心,思考生命。
有位禅宗大师也曾闭关修行多年,在闭关之前,一位年老的居士来拜访他,并问他:“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和尚?”禅师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这就像我们无法预计陶器经过炉火的烧烤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样。孤独地修行与学习就像陶器被烧制的过程一样,痛苦在所难免,但通常都能使人得到新的提升。
禅悟人生
事实上,一个人独处时,最好的知音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对修佛之人而言,虽然闭关时不容易受他人影响,但倘若一个人的功夫不够深,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妄念左右。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在孤独的环境中,若不能踏踏实实地潜心学习,也可能迷失在自己所设的迷障中。
§§§第九节 别让后悔情绪纠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