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认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才能在行动过程中增加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从而在知行合一中获得禅意。
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由于因果业报的千差万别,本体自性却并无二致。因此,任何人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把神仙看得太虚幻,只要你想,也能修成佛法。
佛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着脚走路,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佛的衣服破了,要自己补,弟子的衣服破了,他还要亲自给弟子补。佛觉得自性不够了,就会去思过,弟子犯了错误,佛同样也会反省。可见,佛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什么都不错。所以圣人都是人做的,佛也是众生修成的。
有一个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
师父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这是什么?”师父问。
“这是个字。”小和尚说,“但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答:“‘我’字!”
“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师父追问。
“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算!”小和尚立刻改口。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
小和尚怔住了,不知怎样作答。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字,主要是因为你心里认得真正的‘我’字;相反,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是个‘我’字之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是写反了。”师父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是你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本质’,并唤出他的‘本真’。本真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无论是颠还是倒,一切都因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才不由自主地做了区分。小和尚因为陷入了之前的感觉,所以就无法容忍相悖的东西存在,因此无法悟道,只因心中有“它”的概念。而师父出言点化他,意思再明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事物都是平等的,而佛与众生同样也是没有任何差别的,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佛也都是最平凡的人。一个人只要体悟到般若的智慧,无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都能立地成佛,与佛无差。只有不能自悟的人,才觉得自己与佛有千里之隔。
世间万物本来一样,无高低贵贱之分。所谓平等,其实就是无差别的,在佛法的世界当中,三千世界任何事物都相同。这不是说一切事物看起来都没有区别,而是指生命与生命之间平等,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并没有贵人、穷人、普通人之分,也没有高贵和卑劣之分。认知了这一切,便能从心底找到关爱世人的慈悲。
禅悟人生
佛与人都相同,都是平凡俗世中的一分子,释迦牟尼佛也曾是人,有知和不知。是圣是佛,都无差别;是老是少,也无差别。只要心中有佛,一切都可以是佛。
§§§第二节 一朵小小的花,也可带来满室芬芳
即使只是阳光下一粒小小的尘埃,也能够拥有最美丽的飞翔姿态。一个生命、一件事物,无论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与人相处,要友善地接纳,真诚地帮助。即便是本来怀着恶意的人,因着你的态度,就算不对你好,也不会伤害你。去掉差别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于是,一颗心变得平和了,变得开阔了,人在我眼中也变得可爱了,世界成了一片琉璃色,佛心由此而生。
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以外的东西,直接关系到他如何对待生命本身。因此,悯物之心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去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不管其有无生命。
弘一法师是近代中国得道的高僧,1924年,正值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修道于宁波七塔寺。他的挚友夏尊邀他到白马湖小住。他所带的铺盖只是一床破席,衲衣为枕;洗脸的毛巾虽破旧但洁白。夏先生要替他换掉所携之物,但弘一婉言坚拒。
他平淡地说:“还可以用,好好的,不必换了。”
夏先生带来的饭菜咸了些。他又微笑着说:“这样蛮好的,咸有咸的滋味嘛!”
夏先生说:“你在这里安心住好了,每天我会差人送饭来的。”
“不必了,出家人化缘是本分。”弘一法师还是婉拒。
“那么,下雨天就让人送饭来吧!”夏先生还是请求道。
“不用了,我到你家去好了,下雨天也不要紧,我有木屐可走潮地,这可是我的法宝呢!”
后来,夏尊说到弘一法师,总是赞叹不已:“在他心目中,凡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宝。小旅店、大统舱、破席子、旧毛巾;白菜也好,萝卜也好,走路也好,木屐也好,他都觉得好得不得了。人家说,这太苦了,他却说这是一种享受,真正的享乐!”
弘一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懂得并且做到悯物的人,他对任何一件事物都珍惜至极,并且时刻怀抱着一种博大的悲天悯物的情怀。释迦牟尼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万事万物在自然界原本都是应该享有自由的。悯物的本质一方面是珍惜,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自由、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因此,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
三千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死物,自然世界一切的物质都可看作是生灵。在佛家人看来,慈悲的对象不分贵贱,怜悯的对象不分死物活物,珍惜的事物不分有无,人世间的生命再小再卑微,也一样要怜悯和珍惜。
有位佛学大师曾说过:“一扇小小的窗户,可以射进阳光;一颗小小的星星,可以照亮夜空;一朵小小的花朵,可以满室芬芳;一件小小的善行,可以扭转命运;一个小小的微笑,可以传达情意;一句小小的慰言,可以安慰苦难。”所以,小不可觑。小,不一定无用,小的威力奇大无比。所以,小人物不要自怨自艾,不要感叹自己的渺小。小小的星火可以燎原,只要发心立愿,成佛都可以,人间事还有什么是不可为的呢?
禅悟人生
佛陀眼中,众生平等,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本着一颗向佛之心。一个微笑可以化解仇恨,并承引善意的因缘。我们与人相处,就要友善地接纳,真诚地帮助。
§§§第三节 心灵当似高山不动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色,我们不必去寻求这样那样的心机,应以自我的真心对待万事万物。
佛家说要“以真示人”,即超出一切日常规范束缚的本真状态。一个人身处世间,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否则就可能遭受莫大的痛苦。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不要总希冀自己能够“瞒天过海”,还是以真示人,但求无违我心的好。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到王舍城去托钵。路过一家染布店,佛陀停下脚步,站在店铺的旁边,专心地看着染布师傅染布,直到整个染布的过程结束后,佛陀才继续向前走。
回到精舍,佛陀问随行的弟子:“今天外出,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吗?”
一个弟子回答:“城里很繁华,很热闹。大家都在忙着出售、购买。”
“这么多人都在买卖,你们从中又看出点什么?”佛陀又问。
另一个弟子回道:“买卖的目的都是为了谋生。”
“对!”佛陀点点头,说:“除了生活需要滋养之外,我们的心灵也需要滋养。”
弟子们十分好奇,问佛陀:“要用什么来滋养我们的心灵呢?”
佛陀说:“今天,我看到染布店的师傅,他的全身被沾染了很多的颜色,但是最后却染出了一匹洁白的布,整个过程他非常细心,就是为了不让布匹被染脏。”
众人终于明白佛陀白天的时候为什么会在染布店停驻了。
佛陀接着说:“其实修行也一样。我们处在这个浑浊而又复杂的世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的纯净,保持原有的本真。就像那块白布,若不小心呵护,即便染布师傅的技艺再好,它的色泽也不会有之前那么好。所以,我们要学染布师傅,仔细呵护我们的心。”
布弄脏了,再去漂白就好,可是真的会白吗?那是一种怎样的白,它苍白到让我们无法确认其真实度,那种色泽让人无法联想到纯真,仅仅只是白,一种让人心痛的惨白。我们的心也是这样,贪、痴、嗔等各种有害物质侵入了我们的心,使得它忐忑不安,无法平静。
修养心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去琢磨。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有了成就,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坦然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洒脱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还心灵以本色。
禅悟人生
人之所以苍老,是由于受外界环境和自己情绪变化的影响。而保持一颗质朴的心,可以让生命永远保持健康,让生命永远保持青春,让自己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原始本色。
§§§第四节 养心当养自然之心
人活着要顺其自然,不要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时候,过于倚重外物与环境只会让你充满烦恼,得不到快乐的往往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总是听人说,要顺其自然。可是,自然究竟是什么,怎样才算顺应了自然?其实,人本是自然之子,但在社会进程中,人一方面得以升华,以文明区别于动物,同时也在被社会所异化,从而表现出了许多非自然的属性,尤其是在商业社会中,这种异化尤为明显。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有的时候,一个人在修饰打扮上花费的时间有多少,那么需要掩饰的缺点也就有多少。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尤其是人,都应保持自己的本色,因为本色是最有生命力的色泽,失去本色,就失去了特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要知道,任何虚伪的掩饰都不会长久。
养心首先要养自然之心,要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整日工于心计、追逐名利,如何养生?如何养心?所以,要回到自然去,在心态上首先要回到自然。
高峰妙禅师住在山洞里,每天以自然中的野果为餐。
很多人对他这样的修行方式十分不解,便问他:“野果有什么好吃的呢?”
高峰妙禅师说:“野果可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
那人又问:“你看你,住在这个山洞里,乱糟糟的,头发长长了也不梳理。”
禅师说:“我连烦恼都没有,还需要梳理什么?”
“你一年到头就这身衣服,为什么不备一套换洗的呢?”
“佛法慈悲,道德这身衣服就足矣。”
“你总要洗洗澡吧?”
“我的心一干二净,不需要洗澡。”
“你没有朋友,没有爱人,不觉得孤单吗?”
高妙峰禅师指指外头:“看见花花草草了吗,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那人猛然醒悟,高峰秒禅师的生活才是自在的,洒脱的。
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久居闹市,心系名利,人实际上活得很累。荣华富贵、名声赞誉都是表面的东西,月明风清时,人立于月下,就会突然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可笑、很荒唐。整日费尽心思与人争斗,何必要这样难为自己?
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你的手脚,真正难以摆脱的是困于心中的那个瓶颈。突破心中的瓶颈,清除心中的垃圾,你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禅悟人生
心灵就像一轮秋月挂于高空,清辉弥漫,皎洁晶莹,如果你总是牵绊于世俗的声色名利,你的心就会充满浓厚的乌云,那轮心灵的明月就会越来越暗淡,直至无光。
§§§第五节 以自省为帚,常扫心中尘埃
心灵如同一间房屋,久不打扫就会沾染尘埃,所以,为了保持它的洁净,需要以自省为帚,经常打扫。
弘一大师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到今年1937年,我在闽南居住,算起来,首尾已是十年了。回想我在这十年之中,在闽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却很少很少,残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觉得自己的德行,实在十分欠缺!因此,近来我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有我自己的根据。记得古人有句诗:‘一事无成人渐老。’清初吴梅村临终的绝命词有:‘一钱不值何消说。’这两句诗的开头都是‘一’字,所以我用来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
由此可见弘一大师是一位时刻自省的人。自省,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自省自悟之道,可以使人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达到水一样的境界,在至柔之中发挥至刚、至净的威力,具有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时刻自省,还有什么痛苦烦恼是不能排遣、摆脱的呢?佛说:“大海不容死尸。”水性是至洁的,表面藏垢纳污,实质却水净沙明,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若能时常自省,使心如水,那么品德便会如川流般不息,普及一切生物,流几百丈山涧而不惧。
古代有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地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禅师见禅房的桌上放着一瓶水,微笑着对官员说:“你看这瓶水,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何故吗?”官员思索了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地说道:“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了点头,说道:“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之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官员恍然大悟。
观水学做人,时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尘,愈深邃愈安静;时常自省,便能至柔而有骨,执著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时常自省,便能激浊扬清,义无反顾;时常自省,便能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时常自省,便能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时常自省,便能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的正是自省啊!没有自省的态度,即使铜镜、史镜、人镜摆在面前,也是视而不见,视若无睹,何谈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呢?
禅悟人生
只有杀死过去的自己,才能迎来新生的自己。杀死自己,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省察己身,如此,才能磨砺出生命的大光华,才能创造生命的大格局。
§§§第六节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明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即使我们某方面比别人差,一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善于从别人那里找到平衡——也许某方面我们要比别人优秀得多。
很多人都知道境由心造的道理,但很多人常常被外物所困,以至于令自己的心常常被困在围城中。只有明心见性,看清自己的本心,才能找到症结所在,剪掉心中的死结,走出生活的围城,达到心神的通畅。如果人对于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生出了懊恼心、欢喜心,那么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