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应当寻求多方案、多选择、多出路,一计不成,还可再施计,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恰当地以退为进,做出适当的让步,能够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从而最后取得全局性的胜利。
在朱元璋羽翼未丰之时,其中势力最强的起义军陈友谅统率大部水师,从江州直指朱元璋的属地应天,船舷千里,旌旗蔽空,气焰十分嚣张。
朱元璋闻之变色,而手下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转移逃奔钟山,只有刘基怒目而视,一言不发。
朱元璋见此,便将其召入屋内问道:“猛虎已出,如今奈何?”刘基气愤地说:“凡主张投降和转移的当斩!陈友谅果如一只猛虎,若在山中,你哪能与之相斗?今既下山,正应乘机猛打,岂能不战而降,不战而溃?”朱元璋问:“话虽这样说,但到底如何应敌,你快快说来。”“骄兵必败。
陈友谅如此蔑视我们,一定以为我们非降即逃,他的后援必不充分。
所以我们应先放弃几个地方,移走兵饷,装成逃跑的模样,再派人诈降,引诱陈友谅全速奔袭,我们中途设下伏兵,再派兵断其后路,叫其首尾难顾。
哪有战而不胜的道理?”刘基不慌不忙,细说方略:“取胜后我们再乘胜追击,还可以占领他的属地,陈友谅遭此重创,进一步制服他就易如反掌了。
帝王之业,在此一举,天赐良机,岂可错过?”朱元璋闻之顿感精神一振,立即命令胡大海出兵牵制陈友谅的后路;命陈友谅老友康茂派人诈降,诱敌深入;命徐达等将领各处设伏,准备截击。
果然,陈友谅中计战败,丢弃战舰数千艘,逃回西北。
朱元璋收复了失地,重创陈友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而陈友谅则因此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
朱元璋顺利地拔掉了通往皇权路上的一枚“钉子”。
由上面的历史掌故可见,先退一步,造成一定的弱势假象,迷惑对方,然后再采取措施,往往能收到一招制胜的效果。
退不是忍让、怯懦的表现,退是为了进,是为了更有力地蓄积力量。
相反,你越是强行对抗,以弱对强,对方反击的力量就会更加凶猛,自己就难免失败。
在退让的过程中,给自己留下喘息的机会,然后再伺机而动。
明退暗进,是一招制胜的成功秘诀。
人生在世,从来没有只进不退或只退不进的道理。
在决定进退中做出最佳的选择,是左右人生成败的关键。
然而,进有进的招法,退有退的艺术。
高明的人总会时时反省,何时当进,何时又当退,所以能动静相宜,进退自如。
若想创造非凡的人生,进需要努力,退更需要勇气。
学会善进善退,才是成功人生的一大智慧。
1.选择人生进退,关乎成败得失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且成功要连续不断,从一次次小小的成功,到更大的成功。
仿佛人天生就是追求成功的,而不允许自己有所失败。
当然,这种心思可以理解,毕竟人总是有追求的,人都想有所进步,都有一种追求优越、超过别人的愿望。
但事实上却是,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超过别人,一味追求成功,一味闷在一条死胡同里,必然会导致无谓的牺牲浪费,甚至失败。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没有理由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
为什么非要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呢?为什么非要为一点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呢?为什么不向后看看?退一步海阔天空。
聪明的人总是有远见的卓识。
他们不会一味地走进一条死胡同,相反,他们善于在广阔的人生海洋中发现机会。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
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
森林中,唯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之,无不撒腿而逃跑。
所谓虎者,威风凛凛的权威和王者象征是也。
可是,你仔细观察,这样一种虎王,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当然是紧紧地抓住了猎物。
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势能,而我们又为什么不能因势而暂时后退呢?
对于成功者来说,只要人生目标的大方向没变,有时候选择以退为进的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我们在谈到成功之道时,更多地强调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但有时候,如果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以退为进方是一种人生的策略。
有些事情,你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但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你所走的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
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
在经历了大量的实验失败之后,他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研究中投入更大的精力。
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我们都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
丢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
明智的进退将指引你走向成功。
2.眼光长远,进退有节兵法有云:进不可御,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
此为兵家追求的行动境界。
东汉末年,各方军阀势力犬牙交错,盘根错节,对立双方有时势均力敌,旗鼓相当,进退维艰,左牵右挂。
如果决策者们稍有不慎,陷入绝境,则难以自拔。
进退之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狱之门就在脚下,熊熊烈火尾随身后。
这个时候,各割据势力的韬略家们便运用进退韬略,除了遵循“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等原则外,还作了大量发挥和积极的探索。
在进与退的取向上,古人总结了不少有益的原则。
第一,决定进的根据是利、机、虚、需。
见利而进,已成为当时十分明确的共识。
三国时期,孙权在曹操大军逼近的情况下,大臣求和,君主狐疑,孙权经智囊们点悟,终于明白事理,见利而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而袁绍不乘曹操东袭刘备之际发兵南下,刘表拥兵自重,不乘曹袁官渡之战时北上,对于大利视而不见,等到对方腾出手来,则被动挨打,悔之已晚。
见机而进、见虚而进、见需而进等原则,都是对以往见可而进的具体推衍。
与进的根据一样,决定退的根据是害、实、强、劲。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难而退、适可而止、避实就虚、避锐击惰等均为退的原则。
第二,深入挖掘进与退的内在联系,发挥退的积极性,以退为进,保持主动。
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统领数千人马逃奔公孙康。
公孙康担心曹操攻击辽东,怕自己难以抵抗,便收留了袁氏弟兄。
后来曹操征服乌桓,逼近辽东。
有人建议急攻辽东,以便铲除隐患,而曹操以退为进,使公孙康杀掉袁氏弟兄。
曹操深知“急之则合,缓之则离”的韬略原理,利用征服乌桓的神威和公孙康担心袁氏兄弟将危及自己地位的心理,发挥退的特殊作用,消除对公孙康的压力,以增加、突出袁氏兄弟久居辽东、鹊巢鸠占的矛盾,移花接木,借刀杀人。
第三,在运动中改变进退的态势,使敌方猝不及防,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
诸如声东击西、先纵后擒、欲战姑和、回马枪、撒手锏、拖刀计、流星锤……
都是以突然的定势中断,改变进退,取得奇效的。
第四,将进退韬略纳入总体目标的轨道,赋予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总体意义。
进与退的决策,不再被视为孤立的一项指令或措施,而是全局中的局部,整体中的个体。
曹操西进,攻击董卓的倡议,政治上收“兵以义动”、“以顺诛逆”的美名;军事上,“全制其险”,“示天下形势”,占据主动地位;外交上,联络关东联军;经济上,一决而胜,减少军事费用。
只因各派势力目的不同,曹操的方案未能施行。
刘备西进,政治上打着恢复汉王室的旗号,军事上能占据一方基地。
孙权、周瑜的全据长江计划,西进荆、益方案,亦为全局中之关键性一步。
至于退的情况,从前述的史实,自可见其总体上的意义了。
在兵家战略里,那些未能遵循进退韬略的原理,或者贸然前进,或者盲目后退,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的。
决定进或退,是走向成败的关键。
进有进的轨道,退有退的航程,而一旦进退到轨道与航程中,就不能完全受决策主体的控制了。
这些轨道与航程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运行规律,人们很难加以扭转,因此,高明的韬略家之所以动静得宜,进退自如,就在于对这些轨道与航程的了如指掌。
只有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向,把握事理、物理、哲理、心理,才能真正把握进退韬略。
古代那些成功的决策者,总是从长远的眼光出发制订进退方略,进退的最终效果往往与决策者的远见卓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项羽、董卓、袁绍等许多将帅君臣,或因军事识略、或因政治目光、或因外交手腕等方面的缺陷、短视,进退失措,折戟沉舟,遗笑万年。
相反,那些伟大的韬略家,识力超群,目光如炬,一进一退,往往与整个时代形势、社会趋向相结合,所以,由弱而强,由寡而众,由小而大,步步发展,一路辉煌。
他们在进退之际,能绕过误区,避开盲点,将地狱之门留给对手,将熊熊烈焰烧向敌方。
3.量力而行,进退自如终获胜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慎其始善其终,不要事后后悔。
面对强大的对手,没有必要死拼硬打,做无谓的牺牲。
如果逞强好胜,盲目地仓促应战,日后可能懊悔莫及,甚至连后悔的机会也没有了。
在打不赢时,应该通过暂时的退却,为日后反攻创造有利条件。
当然,所谓三十六计中的“走为上”,不是一遇到挑战就逃跑。
退却不等于一触即溃。
我们通常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权衡胜负可能性后的一种理智决策。
打得赢或打不赢,是有客观原因的。
受客观条件限制,没有获胜机会,就不如理智退却。
卡尔罗?德贝内德蒂是意大利企业家。
在他领导奥利维蒂公司时,微型电脑刚刚流行。
为了赶上这一新潮流,他成立了一个研究实验室,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加紧研制家庭和办公型微型电脑。
当研制快要成功时,美国IBM公司兼容式微型机抢先一步上市了,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畅销。
在高科技领域,失去先机便意味着失去市场。
这对德贝内德蒂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继续推出公司的新电脑已失去意义,要放弃即将完成的成果却是痛苦的。
因为这意味着此前付出的巨大研制费都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