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朝廷:支持保存琉球政权,不惜与日本开战】
清廷颁布处理琉球问题的上谕之后,获得了民间舆论的热烈支持。《申报》1881年4月25日刊登题为《恭读二月初二日上谕谨书》的社论文章,公开对朝廷上谕的外交方针表示支持。
文章说,如果能够使琉球复国,则不妨答应日本在商务方面(“一体均沾”)的要求,以展示天朝宗主国的“宽容之度”;如果琉球不但不能复国,日本反而还多所要挟,则朝廷唯有厉兵秣马与日本决战,以武力帮助琉球收复国土。
作者的态度显然比朝廷还要强硬,而且十分乐观地认为战之必胜:“挞伐之师理直气壮,当必有胜算独操者;东瀛近来债负山积,兵气不扬,船则敝而不堪,兵虽强而不盛,加以理曲气馁,何以御我?”这种强硬与乐观,其实也正是当时大多数民众——具体而言,是大多数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
但朝廷并无意响应民间舆论的支持。朝廷最后拟定的处理方针是“延宕”——日本一意想要吞并琉球,清廷既无法放弃宗主国的颜面任凭琉球灭亡,又无力征伐阻止,外交上也是一片混沌,双方均无妥协的折中方案。尤其是沙俄在中国边疆屡屡生事,危害日深,清廷尚寄希望于和日本结盟共同对抗西方及沙俄,并不想在琉球事件中与日本彻底交恶。种种瞻前顾后的结果,是朝廷决定采取“延宕”之策,琉球事件由此一直拖延了下去。日本维持了对琉球的事实占领,但始终未能取得清廷对其占据琉球的合法性的认可。迨至甲午清廷战败,这一“合法性认可”对日本来说,终于失去了意义。
结语:一个时代的顽固,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顽固
数千年来,中国一直是东亚地区的文明中心,与周边的小国长期保持着一种特殊的朝贡关系。这种朝贡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华帝国合法性的一部分。
琉球的灭亡,实是东亚传统朝贡理念与近代外交理念碰撞后的牺牲品。作为朝贡体系的边缘国家,日本可以很轻松地脱亚入欧融入近代民族国家,迅速接受领土主权等一系列近代国家关系概念;但作为东亚朝贡体系的□□,清廷融入近代世界的步伐缓慢到了顽固的程度——琉球事件中,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议论的□□都是传统宗主国的尊严,而对领土主权等近代外交概念不着一词——这或许可以证明这样一个被许多人无视的历史事实:一个时代的观念之所以落后,是因为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观念都很落后;一个时代之所以顽固,同样也是由于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很顽固。
同样的情形,我们还可以在三十年后的清末立宪中看到。习惯的描述是批判清廷立宪太晚,结果未能在赛跑中跑赢革命。宏观上如此论述当然没有问题,但具体到微观操作层面,问题就复杂了——1909年,清廷推动设立咨议局和资政院,为议会政治做准备,此前,知识分子们已经做了数十年的议会政治的宣传工作,但结果,“到了投票的时候,各省的反应大多显得极为冷淡。原因不仅是选民对选举没有认识,全国上下,除了极少数知识分子,均不知何谓选举。”许多素称开明的地方大员和知识分子,对选举如何进行简直手足无措。(张朋园《中国□□政治的困境:190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