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没有民众参与的事业,注定会失败。
一个不能凝聚民心的领导干部,必将一事无成。
办好中国的事情,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依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必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地创造完成。这是历史赋予全党、特别是赋予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为民谋利才能凝聚民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最广大人民谋求最大的利益,是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素质,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效果最根本的标准,是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培养和增强凝聚民心的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高领导绩效的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党的事业兴衰存亡的大事。
为民谋利,凝聚民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勤政为民,当好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必须求真务实廉洁自律,以高尚品德去影响民心,以率先垂范去教育民心,以克己奉公去吸引民心,以忠诚服务去打动民心。能否不断修炼和提高凝聚民心的能力,是对党政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真正考验。
一 始终牢记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力量。人民公仆,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政领导干部的一个通俗称谓,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忠于职守,勤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得以权谋私,腐败堕落。这是党政领导干部的根本和宗旨,也是对他们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要求。
一 “人民公仆”必须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当好人民公仆的先决条件,就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这是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行为规范和领导素质。以人民公仆自居并忠实实践的领导干部,往往最受群众的欢迎,也最能凝聚民心。
勤有多重含义:勤快、勤勉、勤恳、勤俭。勤政在今天讲,就是要提高工作效能,要以最小的人力、物力投入取得最大、最好的工作效果,勤政为民强调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公众)服务。
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首先要有为国为民的忠诚意识,要有公正执政的高尚精神,要有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但这一切最后都要通过勤政为民体现出来,都要以勤政为民为归宿。
要做到勤政为民,领导干部就必须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洁身自保”者,是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朱镕基在当选为国务院总理时发表的演说打动了亿万关心中国改革进程的人们,就在于他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中国人民的改革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改革是伟大的事业,改革者的前面确有“地雷阵”、有“万丈深渊”,特别是在党风官风问题比较多的今天,大刀阔斧地进行行政机构改革,通过改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清理混事的干部,辞退“七大姑八大姨”,,确实要冒较大风险,也许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只想“洁身自保”的为官者,无法成就改革的大业。
“勤政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形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每个领导干部都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的,这是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阶级的官吏从政道德的本质区别所在。
甘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职责和宗旨,是我国党和政府干部与人民群众客观关系的集中反映。从行政地位看,是官高民低;从历史地位看,是官小民大;从彼此关系上看,民是主,官是仆。人民的好干部,应当具有爱民的道德热情,为民的道德意志,要把自己定位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上。
莫把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
每个党政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能否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真正地为民谋利而不是谋取私利,是检验领导干部德行与能力的根本标准。
作为领导干部,切忌把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权力的使用就要为人民服务。
早在1871年,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就深刻地指出:“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那里夺取过来,交给社会的负责的公仆。”经过普选产生的公职人员“应当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他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领导就是服务”的论断,鲜明地提出了“人民利益标准”,并把它具体化为“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
从马克思的“公仆观”到毛泽东的“宗旨观”,再到邓小平的“服务观”,“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始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来的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都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富强,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党的好干部就应当向这样的人去学习,成为一个百姓真心拥护的“好官”;而那些以权谋私,利用职权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则会被人民所唾弃。
强化服务意识,真诚地为人民服务
党政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今天已经体现为尽可能地满足公众的需要、方便公众办事的服务意识。强化这种服务意识,就要真正落实到领导工作的具体行动中去。
现代领导干部,尤其是政府官员都有双重职能--管理与服务。在不同的领导活动中,或者在领导活动的不同阶段中,其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会有所侧重。有的时候要强调管理,而管理就要施加一定的控制、限制;有的时候要强调服务,服务就是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或者公众)的某些切实的需要,为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种种方便。服务和管理是两种不同的职能,但都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内容,所以为人民服务的这个“服务”是包括政府管理活动在内的广义的服务。这里强调的服务意识是区别于管理意识的服务意识的。
现在有些党政领导干部和行政官员,普遍存在一种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这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偏重于控制、管理的思维定势有关。那个时候的权力行政是一种统治一管理行政,而不像现在这样更是一种服务一管理行政。重控制、管理的思维定势就使得一些行政部门和行政官员对政府管理职能比较偏重。如果把政府和公众关系、领导干部及其行政官员与公众的关系只理解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那么在行政活动中,公众被“管”住、“治”住的时候势必比较多。例如在行政审批中,强调部门权益多,强调把“关”多,把政府行政理解为控制、限制,而要做到控制、限制就要设置障碍,设置“门槛”,人民群众反映有的地方政府部门的“门槛”太高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轻服务,与民方便的举措就少,百姓与官员打交道只能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带来行动上的偏差,缺少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就必然会缺少为公众服务的举措和行动,甚至有的行政官员是自己怎么方便就怎么办,这势必导致“怎么不方便人民群众就怎么办”行为的存在。
同时,因为“门槛”多,障碍多,人民群众为了越过这些“门槛”和障碍,就要花费“买路钱”,要请客送礼,请行政官员高抬贵手,于是腐败之风又得以盛行。所以党政领导干部要做到勤政为民,就必须认识到当代政府的职能已从统治一管理职能向服务一管理职能转化,就必须强化和突出政府行政部门和行政官员的服务意识,必须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为人民多办实事,办好实事。
一 加强责任感,做个负责的人民公仆
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来自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感情。
这种尊重是具有道德自觉的领导干部才会产生的情感。
领导干部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才会自觉产生对他们的责任感。
在革命战争的年代,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尊重人民、热爱人民,那是比较自然的,因为那种患难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都很容易产生这种道德感情。凭着这种纯真的感情,广大党政领导干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终身不渝的追求,他们总是在人民群众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刻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因而取得了新中国的胜利。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和领导官员的要求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提高。从当前的现状看,责任感淡漠是领导干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勤政为民必须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富有责任意识的领导干部信奉这样一条原则:“假若你想领导别人,就必须为别人负责。”
任何一位领导干部都不会事事正确,时时正确。当领导工作出现了人民不满意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严重失误时,有责任感的领导干部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或是假借种种托辞来替自己找借口,他们会挺身而出,扭转局势。
行动比言语更为有效。人民群众能够从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中,看出他是否真正在为人民负责,为党的事业负责。
二 立党为公:为百姓谋取最大利益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党的宗旨,也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行动准则。在带领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领导干部要想唤起民众、凝聚民心,就必须遵循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原则。这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除了代表和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不应当有自己的任何特殊的利益。领导干部在为百姓谋取最大利益时,应当认认真真地密切联系群众,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实事,这是一个合格的党政领导干部应有的品质。
1. 为民谋利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时时刻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实实在在地为百姓谋取最大利益,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所有领导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
胡锦涛曾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一切工作和行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为民谋利是领导行为的立足点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是否真正地为民谋利,是检验一个政党是否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政治标准,也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称职的基本素质标准。
中国共产党正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取得了革命的成功。今天,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党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把握。
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时刻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一贯的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应该牢记,我们来自人民,是人民的一分子。如果不能摆正与人民的关系,甚至把自己放在人民之上,盛气凌人,自以为是,自作主张,肆意妄为,其后果轻则脱离人民,重则损害人民,也必然受到历史规律的惩罚。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的自觉性。
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表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立场。如果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即使自称“利他”或“为公”,也肯定是利己的;如果只是从“小圈子”利益出发,表面上似乎有“集体”利益的味道,其实质仍是一种“虚假的集体”。党政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说到底,就是要自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为民谋利是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对党政领导干部而言,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实践问题。执政党的政治实践首先表现为党制定和实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又有一个出发点问题,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个出发点就是其政治立场的表现。领导工作和领导实践的出发点,既是政治立场的具体化和表现,又是对政治立场具体化及其表现形式的检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党政领导干部要凝聚民心,为民谋利,就要根据实际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领导干部与民众,只有心连心,才能同呼吸;只有同呼吸,才能共命运;只有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才会不遗余力地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就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汲取群众力量作为重要的政治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石。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第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领导工作和领导业绩最大限度地反映和维护人民的利益,才能在实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实现人民的利益,我们党的事业也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在于党的这些工作都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3)为民谋利是领导作风的落脚点为民谋利的实质就是如何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按胡锦涛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落到实处。具体地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树立正确的公仆思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领导干部不仅要服务,而且要服务好,心要真、意要实、情要切,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竭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保证为人民用好权、谋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