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是一种受领导干部自己的意识理念支配的领导行为。因此,决策创新要求领导干部必须首先从理念创新做起,没有创新的理念,就不可能有创新的领导决策。
从实践中看,决策理念创新在整个决策创新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涉及领导决策和领导工作的方方面面。决策的理念创新主要包括科学决策观念、民主决策观念和法治决策观念等。
(1)科学决策观念科学决策观念的形成、更新是领导干部决策理念创新的一部分。人类社会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人类生活、思维、观念等诸多方面的转变或更新。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和信息已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它们也越来越渗透、融合到了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系统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及领导工作的过程、特点的发展,经验决策已被逐渐舍弃,领导干部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也逐渐实现知识化、信息化、理性化和科学化。从逻辑上讲,科学决策观念的形成、变化正是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的结果。这是领导干部决策创新时应当首先重视并努力更新的思想观念。
(2)民主决策观念民主是领导工作普遍关注的命题,也是广大民众孜孜以求的目标,民主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深入人心。而通过对利益表达的重视,合理地利用民主方法和程序来促进决策的合理化、科学化已成为普遍的主张。可以说,民主决策是民主制度中最主要的内容,行政决策民主化已汇聚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领导干部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的决策创新,都不能没有民主决策的观念指导。
一般所说的决策民主化,是指领导干部通过在其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保持与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同时也包括各级管理者以及各方面的专家真正参与决策,使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充分表达对各种未定方案的意见。民主决策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在决策中的民主参与和集体决策。
民主决策观念的转变或更新往往表现为与民主决策相关的各种制度、机制、技术等的创新。如最初属于司法领域的、现已被应用于行政决策实践中的听证程序,是指领导干部或有关组织机构、行政管理单位为了合理、有效地制订并实施行政决策,在行政决策之前,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将所要讨论的决策议题事先公布,然后,各利害关系人或有关团体通过聚集开会或网络的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理由的一种程序。另一方面,听证程序也通过听取专家学者或有关人士的意见来弥补决策者学识、经验之不足,防止决策过程中的偏颇与缺失。
(3)法治决策观念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当今社会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现代社会中,决策要依照法律进行是天经地义的,决策者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活动手段、方式和程序行事。因此,这时的决策创新理念不是试图突破原有的法律框架,而是现有法律依据下的“有条件”创新。另一方面,现代领导工作具有非常明显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可变性,任何领导干部都不可能预见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也没有法律条文能够总揽一切现实情形,所以领导决策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要求决策者自主地做出合乎逻辑与情理的抉择。所以,这时的决策创新理念来自于领导干部本人对于法的精神、原则的遵从的前提下的合理合法的创新。
3.领导干部决策创新的四大途径
领导干部要实现决策创新,除了观念更新外,还要寻找创新的途径。要把领导干部的一个新思路、一个创意真正落实到科学的决策中,就必须从决策的方法、程序、模式与体制上进行创新。
(1)决策方法创新领导干部的决策创新离不开创新性理论、创新性观念的指导,同时,还要求领导干部通过对于有关决策技术、方法的创造地掌握、运用,实现创造性、艺术性的领导决策。可以说,领导决策技术、方法的创新是实现决策创新的有效途径。在传统决策科学中,德尔菲法、相互影响矩阵法、决策树法、乐观系数法等决策技术都是决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领导决策过程中呼唤新的决策方法和技术以适应科学决策的需要。对于我国,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更是需要一系列新的决策技术方法来实现创新型管理、创新型决策。
实现领导决策技术方法的创新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密切的重要关系。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领导行为,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上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必将改变领导干部决策的条件与状态,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决策。例如,社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互联网普及化、电子政务就给政务管理、行政决策带了许多全新的观念、管理方法。又如,管理信息系统( MIS)就是辅助决策技术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它同时也引发了决策理念的创新。
(2)决策程序的创新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先后顺序,首先应该做什么,其次应该做什么,不能随意地颠倒,否则一切都将乱套。
决策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程序,就是关于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和客观事物的发展序列。科学的序列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相互联系。决策程序反映了决策活动的规律,违背或超越这一程序的思维和行为必然导致决策的失误。
同时,决策的程序化过程又是一个决策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其自身的智慧和才能的创造性活动。在决策程序的创新过程中,不仅可以在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步骤实现创新,而且可以对整个决策过程进行综合性创新。如在决策前期的收集信息、资料,分析决策问题的成因阶段,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利用关于数理统计方面的最新的技术成果来实现创新。同样,可以通过全面更新、优化整个决策过程,甚至构建出完全不同于传统决策过程的思路,来形成更具新颖构思、独特风格的决策。
(3)决策模式的创新决策模式是指领导干部决策过程的各种理论分析模型。领导干部在决策中,各种不同的决策过程理论模型的形成、批判、修正、改进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对决策模式的探索,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在这一探索历程中的运用。在西方的决策过程理论模型的发展的历史中,先后提出了理性决策模型、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渐进决策模型、精英决策模型、集团决策模型、系统决策模型等理论模型。
①理性决策模型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主张通过在众多的备选决策方案中寻求最优解的方式来选择出最佳方案以供实施。
②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则只是针对理性决策模型的最优解原则提出批判、修正,主张通过“相对满意原则”取代理性模型的最优解原则,它追求决策方案的现实可行性。
③渐进决策模型认为,决策过程是针对现有决策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一个修修补补的渐进过程,它主张在决策中遵循按部就班、积小变为大变和稳中求变等原则。
④精英决策模型认为,决策过程就是少数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精英们贯彻自身或所在阶层的价值偏好、实施对社会价值做权威性分配的过程,这种决策模式虽然受到了很多的批评,但它反映了当前人类代议制民主发展阶段条件下的社会现实。
⑤集团决策模型将决策看做是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相互作用、相互妥协的结果。
⑥系统决策模型是将决策视为政治系统通过响应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种要求的结果,是政治系统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而与外部环境之间达成的一种妥协,这种模式特别强调动态交互机制。
现有的各种决策过程模式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社会现象,但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随着政策科学的发展,更新更能够揭示客观现实的决策模式必然会继续被“创造”出来。
(4)决策体制的创新决策体制是指决策主体即领导干部、决策者在权力的分配、行使(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法制化的结构形态和有序化的活动过程。在影响领导决策的各种要素中,决策体制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全部要素的枢纽,直接影响并决定着其他要素的实现水平,并最终决定着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先后经历了集权与分权、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等多种决策体制类型。从决策体制的形成、发展的历史来看,影响领导决策体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政治(文化)体制、公民意识、决策者素质等。
21世纪,人类正步入一个以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占有、配置,以及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消费(运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技术含量”
越来越高,决策对象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变化的特征越来越多样,行政决策的涉及面、影响面也越来越广,决策的复杂程度也随之逐渐增大。
一项决策行为过程不仅要受到外部客观环境、决策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决策能力的限制,而且要受到行政决策者以及行政决策参与者的个人或集团利益、认知能力、意愿和心理承受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制约。这样,行政决策复杂化、各种制约决策因素的存在,与科学决策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必须通过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和实现决策体制的创新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