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他抵达宁波之后,他彻底地绝望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英国庞大的军舰,烁亮的巨炮,和茫茫的大海。
在大清所有的总督里,伊里布是极少数靠军功起家的将领,他在云南曾经无数次立过重大军功,连义律对他也十分赞赏。他唯一的一次受罚,竟然是主动要求上前线,受到了道光皇帝责罚。可就是这样一位百战将军,当他看到了这无边无际的大海,和英国的军舰,他心中的勇气和信心,彻底丧失殆尽。
海上作战与陆地不同,一望无际的大海没有任何藏身之处,所有的行动都是在对方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除了指挥军舰迎风直上,与敌舰进行殊死的海战之外,别无途径。
所有的战术战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水师基础上,英军船坚炮利,浙江无船无炮,又如何能够渡海作战。像林则徐所说的近身肉搏、火烧敌舰等等战术,无疑都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定海离浙江很近,最近的地方只有10海里,站在镇海的海滩上,能够清晰地看到定海的情景,也能够清晰地看到执行封锁的英国战舰。那些英舰上的大炮,随时可以摧毁出海的所有船只,一举一动都被英国军舰清晰掌握。如果大清没有高质量的水师,收复定海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空想。
这一次,伊里布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望洋兴叹。
伊里布曾在奏折中详细批驳了林则徐的种种战术,在伊里布看来,林则徐所谓偷渡定海,以兵勇扮乡民,约期动手,杀之如鸡狗的计策,以及江苏巡抚裕谦所谓分兵两路,小船乘夜偷渡,都是没有可操作性的想象,根本都是纸上谈兵。《鸦片战争史料档案》第二册,第459页,第700页。
为了能够收复孤悬海外的定海,伊里布与余步去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两位大清真正意义上的将军,在会商之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如果没有像样的水师,那么反攻定海就彻底成了空谈。为此他们做出了鸦片战争当中最为大胆的尝试,他们要仿制洋人的坚船利炮。
这种尝试才是真正找到了中外之间的差距,也找到了制胜的根源所在。但是很可惜,没有军事科技做支撑,这种尝试注定要失败。仿制的坚船无法出海,仿制的洋炮,试射时直接炸膛,让伊里布无比心伤。
还有一件比收复定海更难的事,在折磨着伊里布,那就是他无法预知,英军会不会攻击镇海。
伊里布内心十分清楚,收复定海,不存在任何的可能性,只要能守住镇海,已经是侥天之幸。万一英军的大炮攻击镇海,甚至沿着吴淞口突入内河,长江两岸势必会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可是他又该如何去面对道光皇帝一道道严厉的圣旨,和全国人民殷切的希望。不战,是怯懦无能,既负圣恩,又失民望。战则必败,更是丧师失地,罪无可逭。更何况,天朝立国二百余年,威服海内,四海朝贡,竟然在自己的手里,被一个小小的岛国打败,全国士子的悠悠众口,足可以让自己生不如死。
更惨的是,伊里布还不能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此时正是道光皇帝要求长驱直入,直捣敌巢的时候,也恰是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之际,又让他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透露战必败的实情呢。
伊里布陷入了焦虑,对他来说,这是一场必须取胜的战争,却注定只有失败的结果。无论战与不战,自己都将万劫不复。
为了保住自己的声望和官位,不使自己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想到了官场当中最重要的那个字,这个字就是缓字。目前只有把这场战事拖下去,也许还有其他的结果,至少不能主动进攻,自取其辱。不过,最难办的倒不是这些洋人,而是坐镇紫禁城的道光皇帝。
他向道光皇帝说出了自己的计策,首先渡海作战,没有战船和大炮是不行的,这一点他倒没有说谎。他说,目前浙江的战船实在太小,无法抵抗英军的炮击,所以必须加紧制造战船,而造船的大型木材浙江没有,需要从福建运来,另外还要派人监造大炮,如果没有适用的大炮,那么海战的结局可想而知。
即使有了坚船和大炮,目前浙江的水师也不敷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四省合围,联合进攻,这当然需要调动广东水师、福建水师和江苏水师各两千人,加上浙江本身的军力,四省大军汇合,联合进攻,才有希望收复定海。
伊里布非常的聪明,调动四省大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仅此一项,就足以拖出一段时间来。
道光皇帝从政已经二十年了,伊里布的这种小伎俩,当然不能逃过他的洞悉。所以,伊里布这个奏折引来的,是道光皇帝的勃然大怒。要知道广东、福建、江苏处处都是前线,整个沿海现在都已进入了战备,各省自身军力都不够用,又如何能抽调出兵力配合伊里布的攻略。
道光皇帝下旨命令伊里布,不要拖延观望,拖延时间,迅速起兵兜剿,要敢贻误战机,就要唯伊里布是问。
后有猛虎,前临深渊,伊里布左右为难,攻也不是,守也不行。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道光皇帝解释,调集水师之难,无炮作战之难,定海四面环海,我军难以飞渡。无奈道光皇帝坐在紫禁城里,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些洋人是什么样的洪水猛兽,何以让曾经精明果敢、意气风发的伊里布,变得如此畏手畏脚。
道光皇帝的圣旨越来越严厉了,眼看就要变成雷霆之怒,伊里布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命运,他对这些结果其实早已预料,却又无可奈何。他站在海滩上望着定海,望眼欲穿。
任凭他聪明绝顶,也想象不到,此刻驻守在定海的英国远征军,比他的日子还要难熬,比他的境遇还要悲惨。
伊里布玩小伎俩
义律北上天津去了,他把定海交给了陆军司令布尔利,和翻译郭士立治理。
郭士立本人的翻译水平有限,曾经错把六个小时翻译成半个时辰,但是他对中国的官僚结构,以及中国的国情非常了解。在定海,他自任为定海县令,而让布尔利担任定海总兵,两人一内一外,俨然就是曾经的姚怀祥和张朝发。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整个定海县城张贴安民告示,表示英军将秋毫无犯,并且希望定海居民回迁。同时他自己,穿长袍,坐轿子,操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语,还把原先县衙的衙役请了回来,协助他治理定海。
他的这些做法,很快就消除了百姓的疑虑。毕竟很多人都是有家有室,世世代代在定海居住,谁也不甘心就此失去产业。
一时间,定海又出现了门庭若市的情景,还有人主动找上英军,做起了小买卖。很多人甚至以为这位郭县长,本身就是华人假扮的洋鬼子。
但是好景不长,7月26日,新任浙江巡抚刘韵珂发布了汉奸令,既然一时之间无法收复定海,那么整个浙江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查获汉奸的身上。凡与英军互市的百姓,都是汉奸,要严加查办。这一次,谁也不敢再与英国人做生意了,连原先返回定海的居民,也只好回迁大陆,不敢再与英军交往。
整个定海再次陷入了沉寂。
居民离去之后,食品供应问题就开始困扰英军。英国人与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中国人的饮食以米粮为主,以菜为辅,而英国人却是以牛肉为主,他们需要热量更高的食品,但是定海县城,没有他们需要的牛肉。
原本缺乏牛肉,英军还可以对付,现在居民大量回迁大陆,连鸡也没有了,米面菜食更是少的可怜。英国人说,现在连鸟都很少飞来。这些军人每天都在水沟里钓鱼,打发饥饿和无聊的时光。
还好,有一个汉奸布定邦,负责给他们在定海农村收购蔬菜。
7月23日,布定邦在北门外买肉的时候,被当地村民拿下,押往宁波审讯了,英军彻底断粮了。
新任浙江巡抚刘韵珂确实是一位干员,他张贴布告,只要定海居民回迁大陆,政府不但给予奖励,还每天发放生活费,如果能诱捕英国鬼子,政府将给予重奖。这一下,连定海郊区的居民也开始回迁,英军不但被孤立起来,而且还要防止落单,防止农民的偷袭。
食品没有了,汉奸也被抓捕了,被逼疯的英国军队,开始在定海抢粮。抢掠一旦发生,只能迫使更多的居民加速回迁大陆,这一次,整个舟山群岛彻底空无一人,英军只好到处搜索着发霉的粮食勉强度日。
如果说食品已经让英军陷入绝境的话,那么疫病更是让英军雪上加霜。陆军司令布尔利,是一位铁面军人,他认为英军驻扎在城内,有可能激化与当地居民的矛盾,所以他坚决要求军队驻扎在城外,当然这也有防止有人偷袭的因素。
但是他找的这块地方,实在是块“风水宝地”。据说他把兵营扎在了一块充满瘴气的稻田里,此时正值7月,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英军穿着毛呢外套,长筒皮靴,布尔利绝不允许士兵衣装不整,制服的风纪扣更是检查的重点,结果导致整个英军疫病横行,大病特病。
从占领定海的那一天开始,4000人的部队共有5239人次住院,更有1500多人同时住院的纪录。大多数士兵都患有痢疾,一半以上的士兵患了间歇性发热症。最后的结果,共有448人病死。也就是说,每九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病死在定海。
英军在攻占定海的时候,没有一人伤亡,却在这里非战斗减员448人,损失惨重之极。所有人都对目前的状况目瞪口呆,束手无策,谁又能预知,无敌的英军会败在老天爷的手里。
当然英军的损失再大,也无法改变伊里布的命运,即使英军减员严重,他也还是无法渡海作战。道光皇帝的圣旨像催命符一样追着伊里布,让他穷于应付。皇帝的责难,群僚的指责,伊里布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度日如年。
这个时候,终于有一个人现身出来,救了伊里布,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英国远征军全权大使义律。
琦善天津会义律
义律当初并没有在定海停留,而是直接前往天津,8月6日,他顺利地抵达了天津城外的白河口。大清朝第一重臣直隶总督琦善,已经在此等待他多时了。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卖国贼琦善,在电影里是一个昏昏老者,让人一看就觉得此人昏庸无道,贪得无厌。但现实中的琦善,不但不昏庸,更是大清有史以来,难得的一位能臣。
琦善并不是满人,他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姓氏在元朝,被译为孛儿只斤氏,是蒙古的黄金家族。也就是说,琦善是正牌子成吉思汗的子孙。
琦善的父亲成德,是一等侯爵热河都统,相当于皇帝的警备司令,所以忠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琦善16岁成为候补员外郎,18岁任职,29岁就任河南巡抚,年纪轻轻就成了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他的升官之快,在整个清史当中,也是凤毛麟角。此后,他顺风顺水,历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成都将军等职。1831年,年仅40岁的琦善就任直隶总督,正式成为大清疆臣之首。
此时的琦善,自称为爵阁部堂。爵是指,他是一等侯爵,自古异姓不封王,若没有开疆辟地的功劳,轻易也不封公爵,所以琦善的一等侯爵,已经可以算作是可封爵位之首。
当然,他本人没有军功,继承的是父辈的爵位。琦善自称的阁,是指他当时是文渊阁大学士,因为保和殿大学士整个清朝近三百年当中,只有傅恒一人有过这种荣誉,所以琦善在内阁当中,排名第三。他自称的部堂,是指他的职位是直隶总督,是大清疆臣之首。
琦善的身份,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扫灭太平天国,奠定大清中兴的能臣曾国藩。像曾国藩这种再造大清的重臣,身份也无非是侯爵、大学士和直隶总督,琦善和曾国藩的身份地位,是何等的相似。
琦善另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与其他官员不同,虽然看上去他升迁很快,其实他的仕途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封疆大吏当中,他升迁的速度最快,受到的处罚也最多。他在治理地方的时候大刀阔斧,十分大胆,所以受到的褒奖和处罚都是名列前茅。
陶澍死后,琦善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大清第一能臣,位极人臣,盛名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正是志得意满大有作为的时候。
早在义律到达之前,琦善就接到了道光皇帝的圣旨,要求天津加强防御,一旦英国人来天津,就将他们赶回广州,琦善也刻不容缓地办理起来。不过琦善体现出了他非同一般的敏锐洞查力,他向道光皇帝咨询说,洋人诡计多端,如果只是为了通商,何必远道跑来天津,在广州他们就能办到。如果是为了乞恩,又怎么敢攻占定海。还没有收到英国国书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这些人并不是海盗,也不是鸦片走私船。
他还向道光皇帝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推测,他说,这些洋人显怀异志(战争),不可不严兵戒备。
道光皇帝正是在琦善的点醒之下,才突然发现,这些洋人绝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贸易。这才使得道光皇帝临时改变主意,要求琦善,若是洋人投递国书,无论汉字英文,立即原封进呈。
这份圣旨到达的第二天,琦善就在白河口外,发现了英国战舰。
琦善按照道光的要求,收下了这份国书,并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封《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进呈给道光皇帝。
这是鸦片战争当中最重要的文书,因为英国不了解中国国情,错以为中国跟英国一样,由一位宰相治国。实际自明朝朱元璋开始,中国已经有五百年不设宰相了,所有的大事都是由皇帝来决策。
当然这样的错误,也并不影响道光皇帝,他也没有过分去纠正这个错误。在他的眼里,这些洋人不懂中国体制,才是最正常的事情。
这封国书里第一句是这样写的:
英国外相巴麦尊,敬此照会中国宰相,因中国官员侵害英国人,亵渎英国国家形象,英国国王派军队前往,求皇上昭雪伸冤。
其后的内容罗列了英国人在中国是多么的守法,一旦有人犯法,英国也不会庇护,但是林则徐却对这些英国人百般侮辱,非法掠夺了他们的财产,他们受到了很大的冤屈。
直到此文的下半部分,才罗列了英国的要求。一是赔款,赔款当中包括鸦片损失和军费;二是两国建立平等外交;三是永久割让一处岛屿作为英国人的居住地,使他们免受官府迫害;四是赔偿商欠,也就是行商们做生意时,拖欠洋人的款项,此项数目相当庞大。
在文章的结尾,巴麦尊也没忘了奉承道光皇帝,他说:
大英国所受的冤曲,以及要求的赔偿,已经阐述完毕,不敢隐瞒。皇上的睿智和公正,声名远扬,英国也一直非常向往。希望我国催要的款项,能够得到皇上的允可,那样中英两国长期存在的友好关系,就会重新开启,我们两国也会在进一步的交往当中获得裨益。
在道光皇帝的眼中,此时的情景虽不能说似曾相识,至少也是有过先例。早在1777年乾隆朝的时候,当时发生了几件震动朝野的商欠大案,先是行商黎光华、倪文宏等人拖欠洋人银两,洋人进京告御状,乾隆皇帝一怒之下,将这些行商抄家入狱,发配伊犁。由于这些行商的家产资不抵债,乾隆皇帝竟然让广州的官员垫付。
没想到这一下,反而引来了更多的洋人告状,英国还特派一艘巡船前来讨要欠款。原来广州行商拖欠洋人款项已经形成巨大的漏洞,数十年里竟然欠下了数百万两白银,仅行商颜时瑛一人就拖欠了一百多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