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后,写渔人在归途中虽“处处志之”,待到再访时,终究“遂迷,不复得路”,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可见开头写“忘路之远近”,并非虚笔,正与此相呼应。但作者并不就此为止,却用刘子骥亲往未果作结。刘子骥是陶渊明同时代人,好游山泽,隐居不仕。陶借助这一人物又为故事增加了几分真实感。
本文虽是虚拟,却用纪实笔法,似虚似实,若有若无,亦真亦假。真实的一面写得如在眼前,虚幻的一面写得迷惝,无法追寻。“晋太元中”虽指明朝代,但不明写年月,实中就有了虚。“武陵人捕鱼为业”,写出了渔人的郡县,但未写明住址、名姓,又于事无考。后来写渔人再去,刘子骥亲往等,都像实有其事。这两方面的巧妙结合,更加突出了桃花源的美妙。结尾用“遂无问津者”收住,天衣无缝,找不出任何破绽,读者除了叹服,对桃花源其地、其人、其事的有无,不能再问一语、再撰一词,表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能。
(杨彬)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鉴赏】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的作品。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闲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志趣。
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个志趣——饮酒。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里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三个志趣——著文章。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里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他实际上是有痛苦的,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邱子钊)
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径,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痰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鉴赏】
这是陶渊明给他儿子们的一封信。大约写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渊明57岁的时候。信中,作者扼要地回顾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叙述了他的平生志愿,还告诫儿子要互相友爱。
文章开始,陶渊明便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生与死的达观态度。据此我们大体可知,作者作此文时,已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故给孩儿们留下这篇遗嘱。陶渊明认为:天地赋予我们生命,有生就必有死。自古以来,即使是圣贤之人,也没有谁能够逃脱死亡。接着,他便引用孔子学生的话,继续谈这一问题。子夏曾有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议论,渊明认为:像颜渊、子贡、子张、子路这样亲受孔夫子教诲的人也都发出这种议论,难道不是因为命运的好坏不可妄求,寿命的长短永远无法再额外求到的缘故吗?今天我们看来,这种任命随化的生死观当然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但结合陶渊明生活的时代,结合他的经历,我们从这番议论中,是可以看出他甘于贫贱,至死都秉持固穷操守的高尚志趣的。
疏的二、三两段扼要地回顾了他五十余年的生活。自述在青年时代几次外出做官,主要是因为家贫,即文中所说的“家弊”。而由于他本性刚直、倔强,同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常常发生矛盾。他既不肯改变自己做人的准则,所以估计再长期周旋官场,终不免招致世俗的祸患。然而,就此弃官归田,谈何容易啊!在他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中,曾流露心迹“人生归有道,衣食圈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他明白:即使实现不了“大济营生”的志愿,也要小济一下妻子儿女啊。为此,他曾在思想上做过激烈的斗争,但最终还是弃官归隐,至死也未出仕。对此梁启超先生说得好:“他也曾转念头做官混饭吃,但这种勾当和他那脾气,到底不能相容,他精神上很经过一番交战,结果觉得做官混饭吃的苦痛,比挨饿的苦痛还要厉害,他才决然弃彼取此。”文中的“□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十一个字中,包含了多少内心的苦痛和对儿子们的歉意!这是一种非常复杂而又深切的情感。陶在《咏贫士》第七首中有“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之句,恰是此种感情的旁证。他在此不仅只对孩子们致歉,而且还希望他们能理解父亲的选择,所以用了“孺仲贤妻之言”这一故实。孺仲,即东汉时王霸,《后汉书·列女传》载:王霸年轻时就有高尚的节操。汉光武帝几次聘请都不肯出仕。他的好友令孤子伯做了楚相,其子做了功曹。子伯叫儿子到王霸家送信,王霸看到子伯的儿子衣着华丽,举止大方,而自己的儿子蓬头疏齿,不懂礼节,很感惭愧。他的妻子说:“你立志不做官,亲自做劳苦的事,儿子也要耕田,耕田怎能不蓬头垢面?你怎么忘了自己的志向而为儿子惭愧呢?”王霸听了觉得有理,就和她隐居了一辈子。那么陶渊明自隐居以来,十几年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遗憾吗?不是的。“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透露出了他欲觅知音的渴望。“二仲”见《归去来辞》中“三径就荒”一句。“莱妇”是《列女传》中所载另一位人物,即老莱子和妻子。老莱子是春秋时楚国人,隐居在蒙山,楚王聘请他做官,其妻说:“能给你官做的人就能办你的罪,在这样的乱世去做官,能免除灾患吗?”老莱子就随着她逃到江南去了。由此可见,陶渊明并不像后人所想像的那样“浑身静穆”,即使摆脱了仕途的污秽,其内心还是大有苦闷在的。
自“少学琴书”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短短一段话,刻画出陶渊明青少年时代三幅图景。其一为:他少年时代认真读书,废寝忘食的形象。其二为:在山林中欣赏自然景色而感到无限喜悦的形象。其三为:旧历五、六月时,他在北窗下高卧,无忧无虑的形象。这一段文字通过具体形象的手法描绘出来,为全文增添了轻快、生动的一笔。然而年轻时意念浅薄,知识很少。随着日月的消失,机缘巧遇也很容易地就过去了。而今再远远地回顾以往,一切是多么渺茫啊!“疾患以来”几句,乃陶向儿子述说他已年高体衰,患病之后,尽管有亲友为之买药挽救,自己也担心寿命有限了。
他希望儿子们在日后贫困的岁月里,要互相关心,并以古代的鲍叔、管仲、归生、伍举、韩融和当时的汜毓为例,告诫孩子们要和睦相处,即使不能做到与前人完全相同,也要心怀至诚地推崇仿效他们,像《诗经》里面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是陶对儿女们的希望。这段话如抚儿女于膝前,亲切嘱咐。
全文写陶渊明一生的经历,极为简练概括,用平易浅显的语言述说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并期望子辈也能按照他的理想和做人的准则生活下去。
陶渊明一生想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是形成他的文章自然、朴素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