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遭痛扁的伏允继续发挥逃跑特长,马不停蹄深入戈壁。李靖派出契苾何力率领一千骁骑进入沙漠,发现伏允牙帐后一阵狂踹,斩杀数千,俘虏了伏允的老婆。一无所有的伏允只身逃亡,但十多天后就被部下宰了(也有版本说是自杀)。
至此吐谷浑汗国彻底平定,李靖大军凯旋长安。这是李靖生平的最后一战,也是其军事生涯的巅峰。李靖以其卓绝的军事指挥才华袭灭东突厥、荡平吐谷浑,扬威异域声名大振,从此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家之一,而与他并称的另一位唐初名将也在贞观时代扬威异域表现不凡,同样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的超级将星,他就是李世勣。除了和战友李靖一起联手灭了东突厥外,他还独自收拾了薛延陀汗国(平高句丽乃是后话,咱暂且不表)。
61. 骑兵下马也疯狂
话说这薛延陀原是漠北铁勒族(匈奴别种)的一个部落,东突厥汗国雄起时,薛延陀被迫给东突厥当了多年“小弟”。唐太宗即位后为了打击东突厥,便以封赏等诱惑把薛延陀拉入了大唐阵营。仗着有唐朝力挺,薛延陀迅速扩大自己的实力,待到东突厥被唐军攻灭后,薛延陀已然成为替代东突厥的漠北第一强国。
灭了东突厥,又冒出来个薛延陀,总在唐朝北边牛气哄哄的,这可对唐朝不利。为了制约薛延陀,唐太宗命令臣服大唐的突厥首领李思摩(原姓“阿史那”)率领突厥旧部在漠南立国,给薛延陀当邻居,防止薛延陀南下,此乃唐太宗惯用的“以夷制夷”之计也。
唐太宗拉来突厥当道,让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很不爽,他决定闹事了。
公元641年11月,夷男听说唐太宗要东封泰山,他觉得到时候唐军众多兵马肯定都跟着皇上,而边境必然空虚,于是他命令儿子大度设王子带着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部落兵马共二十余万,南越大漠,向唐朝给他安排的“邻居”突厥李思摩发动了进攻。
薛延陀来势汹汹,李思摩难以抵挡,立即向“老大”唐太宗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唐太宗迅速部署了五路人马进行反击:
一、营州都督张俭率骑兵和契丹等“番兵”从东进击;
二、兵部尚书李世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兵六万、骑兵一千正面出击;
三、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率兵四万、骑兵五千,屯驻灵武(宁夏永宁西南);
四、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庆州道总军总管,率军一万七,出云中(陕西靖边北);
五、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从西面进击。
您瞧,这唐太宗不在前线,但其战略眼光极其犀利,战略部署甚是了得。他还在各路大军行动前告诉诸将,薛延陀远道而来马匹疲瘦缺乏粮草,唐军不要急着速战,待薛延陀打算退兵时再一举将其击溃。
担任正面出击重任的李世勣牢记太宗作战思想,率领唐军从朔州北上杀奔长城。大度设望见唐军浩浩荡荡乌泱乌泱,也闹不清唐军到底有多少人马,他颇为紧张,急忙率军北撤。
皇上曾说待到敌军撤退时再出击,现在大度设果然撤退,李世勣认为机会到来了。他选出麾下及突厥精锐骑兵六千铆足了劲急速追杀,终于在青山(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大青山一带)追上了大度设的薛延陀军。
既然被追上了,不打也不行了。大度设所部是唐军数倍,他仗着人多摆下长达十里的大阵与唐军决战。
李世勣精得很,他才不会拿六千人马和二十万大军硬拼呢。他开始用计了——先命令突厥兵开打,打了一阵子佯装败退引诱薛延陀军来追,待到薛延陀军追出几里地后,李世勣又率军杀出,突厥兵也掉头再打。
薛延陀见唐军骑兵很猛,便开始放箭,还真射死了不少唐军战马。这时李世勣突然玩起了“另类”战术——骑兵下马变成步兵挺起长槊组成方阵猛冲薛延陀军(颇似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薛延陀军被这另类战术打了个晕头转向,纷纷败退。同时李世勣又命令猛将薛万彻率领数千骑兵玩起了“抢劫”——把薛延陀军的马匹全部掠走。接着唐军全面出击,薛延陀军大溃,大度设趁乱逃走。此战薛延陀被杀三千,被俘五万余众外加马一万五千匹,自此薛延陀国力大损。
别看遭此重创,但人家薛延陀汗国就是有种,南下扩张之心始终不死,屡在边界惹事总欲扩张地盘,完全无视“天可汗”的“浩荡神威”。唐太宗决定派出薛延陀的老对手李世勣,让他给薛延陀来一个彻彻底底的交代。公元646年,李世勣二次出征薛延陀,以神速出击再获大捷,斩杀五千,俘虏三万,薛延陀汗国彻底玩完,周边铁勒各部亦被震慑,纷纷归顺大唐。
在灭亡薛延陀汗国的前后,有三个“调皮捣蛋”的西域国家也对“天可汗”的权威发出了不自量力的挑战,结果尽皆被灭(当然唐帝国的行动主要是想控制西域的“丝绸之路”)。它们是位于今天新疆吐鲁番一带的高昌国,位于今天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的焉耆国和位于今天新疆库车县一带的龟兹国。
62. “小白猿”灭高昌
话说富裕的高昌王国是一个受中原文化影响颇深的西域国家。公元628年,有一个大唐牛人路经高昌,高昌国王麴文泰(619—640在位)兴奋得不行,不但将这位大唐牛人奉为上宾还和他结拜为兄弟。这位把麴文泰内心彻底征服的大唐牛人便是前往“西天”拜佛取经的唐僧玄奘大师。两年后,麴文泰及其夫人亲赴长安感受大唐风采,夫妇俩受到唐朝君臣的盛情款待,唐太宗把“李”这个在当时荣耀无比的“贵姓”赐给了麴文泰的夫人并封其夫人为公主。说到这估计有人要问了,这大唐和高昌如此亲密友好,后来怎么就打起来了呢?
原因还是这个麴文泰。
随着西突厥汗国在西域势力的扩张,麴文泰逐渐觉得唐朝太远而西突厥很近,与其和唐朝混不如和西突厥混更舒服些。于是乎,这位国王变“坏”了。公元638年,他不但截留了一些西域国家朝贡唐朝的使者,还与西突厥勾结攻击焉耆国和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唐太宗很严肃地让他入朝,他置若罔闻。唐太宗很生气,于公元639年年末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数万进攻高昌!
话说这位侯君集将军咱在前面侃李靖灭吐谷浑时就提到过,从他给李靖提出“长驱疾驰,攻其不备”之计就可以看出,此君军事本领亦甚是了得。也不知什么原因,在一些传统评书中,侯君集被塑造成一个飞檐走壁轻功无敌绰号“小白猿”的奇侠。历史上的侯君集估计不会轻功,倒是一位以勇武著称的职业军人。隋末跟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功勋,又参与谋划了“玄武门之变”,颇受李世民的器重。这次高昌闹事,唐太宗即以他为西征主帅。
公元639年冬,侯君集率领数万唐军向高昌国挺进。此时的麴文泰乐观得要命,他把唐朝的进攻当成了笑话,并得意地说:“唐国去此七千里,沙碛阔二千里,地无水草,冬风冻寒,夏风如焚。风之所吹,行人多死,常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军乎?若顿兵于吾城下,二十日食必尽,自然鱼溃,乃接而虏之,何足忧也!”从这段颇有文采的话可以看出——麴文泰,昏头了。
次年8月,侯君集率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唐军挺进至碛口(哈密附近),一开始还乐观无限的麴文泰闻听此讯,肝胆俱裂活活吓死,其子智盛继承了王位。
侯君集率军直趋高昌都城,写信给高昌新国王劝其投降,智盛不从,侯君集遂下令填平城壕,并以撞车猛击城池。而本来说好要来援助高昌的西突厥军则被唐军猛攻高昌的气势吓破了胆逃之夭夭,智盛见大势已去万念俱灰,只好开城投降。从此,高昌成为唐帝国的一部分——西州。
灭高昌之战,是侯君集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幕,然而没多久这位名将就因为在高昌擅自任命官员和私自掠夺大量珍宝妇女等罪被弹劾入狱。虽不久即获释,但心中总是不爽。公元643年,侯君集卷入废太子李承乾谋反案之中,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实在令人叹息。
高昌和侯君集的事儿咱就说到这,下面咱继续说说另两个为唐朝所灭的西域国家。
高昌国犯浑时曾攻击过唐朝的友邦——焉耆国,唐军攻击高昌时,焉耆也曾相助。然而就是这个和唐朝亲密友好的焉耆国,也被西突厥给“拐带坏了”,于公元644年公开叛唐。唐太宗以大将郭孝恪(?—649)为西州道行军总管率领步骑三千讨伐焉耆。
这位郭孝恪将军是个生活奢侈的腐败分子,无论姬妾仆从还是屋内装饰,都要尽善尽美,就连军帐布置亦非常讲究。说到这儿估计您会认为这厮绝对是一无能之辈,那您可就错了,人家郭将军智勇双全打仗很猛,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要么说看人绝对不能以点盖面呢!
公元644年9月,郭孝恪率领三千步骑昼夜兼程迅速杀到焉耆城下。由于焉耆城四面环水,所以无甚大脑的焉耆国王突骑支便自恃险要不加设防,郭孝恪下令唐军将士乘夜浮水而渡,天明登城,灭敌七千,焉耆国王亦被俘虏。
就在唐军攻打焉耆时,焉耆的西邻龟兹王国悍然援助焉耆并停止对唐朝纳贡,结果也是自找倒霉。公元647年,唐太宗以突厥降将兼大唐驸马(娶了李世民的妹妹衡阳长公主)阿史那社尔(?—655)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十万讨伐龟兹。
阿史那社尔是唐朝历史上最优秀的“番将”之一,此君不但精于用兵且为将清廉(这点比他的战友侯君集和郭孝恪强上许多),深为唐太宗赏识。公元648年,阿史那社尔率军进逼龟兹城,龟兹国王诃利布失毕率众五万迎战,唐军前锋(伊州刺史韩威统领)佯装后退,龟兹军紧追不舍。唐军前锋撤退三十里后,与另一拨唐军(右骁卫将军曹继叔统领)会合,“兵和一处,将打一家”,龟兹军见唐军势众,大为惶恐,赶紧后撤,唐军奋击,龟兹军一败涂地。数月后,阿史那社尔挥师进逼龟兹城下,龟兹国王诃利布失毕弃城西逃。阿史那社尔一面令郭孝恪率军留守龟兹城,一面派军追杀诃利布失毕最终将其擒获。
然而让阿史那社尔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让战友郭孝恪守卫龟兹城竟会断送了郭孝恪的性命!原来在攻破龟兹诸城时,一个叫那利的龟兹宰相率领残余潜逃成功。这位龟兹爱国者甚是有种,他召集了一万多龟兹残兵和西突厥骑兵对郭孝恪的司令部玩了一招偷袭,可怜郭孝恪将军大意轻敌猝不及防英勇壮烈。好在其他唐军将领反应机敏行动迅速,很快就将那利击败,那利单骑逃跑,终被擒获。至此龟兹国彻底平定,七百余城皆归大唐!
大唐雄兵连灭三国,唐帝国势力深入西域心脏地带,对西域诸国影响巨大,唐太宗打算趁此良机灭掉西部的劲敌——西突厥汗国,然而大唐东边的一个国家又惹出大事,使得唐太宗不得不转移战场,集中兵力大举东征——目标:高句丽!
63. 薛白袍耍酷战高句丽
话说这高句丽王国东西宽两千余里,南北长千余里,都城在今天的朝鲜平壤,而今天的吉林省集安市、辽宁省辽阳市和韩国首都首尔在当时也都是高句丽的地盘。别看这高句丽王国领土不大,但甚为顽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隋文帝杨坚曾派军讨伐高句丽结果一无所获;隋炀帝杨广更是三征高句丽,结果更是无功而返。唐帝国建立后,与高句丽建立了友好关系,当高句丽王国与邻居百济王国(朝鲜半岛古国之一)、新罗王国(朝鲜半岛古国之一)干仗的时候,唐朝经常扮演调停人的角色。
公元642年,一个在中国史书(或演义小说与传统评书)中被描述为心狠手辣野心勃勃而在韩国历史上被奉为雄才大略民族英雄(不久前还曾有韩剧大吹此人)的高句丽人渊盖苏文(603—666)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君原是高句丽一位颇有势力的将领,后来做掉了高句丽国王高建武和一百多名大臣,自立为“莫离支”(凌驾于百官之上的总揽政治军事大权的官位),专其国政,成为类似于董卓、司马昭之流的军事独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