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唐帝国初期的兵制沿用了北朝(西魏、北周)和隋代的府兵制,简单来说就是“兵哥哥”们和平时期种地、训练,战争时期前线卖命。士兵们没有固定的将领来统帅,将军们不认得士兵,士兵们也不认得将军。这一招主要是防止将领拥兵自重,还能促进农业生产并减轻国家军费负担。
大唐军队分骑兵、步兵和水师三个军种,和同时代的拜占庭帝国军队、阿拉伯帝国军队一样,唐帝国的军队中也是以骑兵为战争之主力,当然步兵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唐军征战中就有多次以步破骑的战例(下面咱会讲到)。“秦汉以来,唐马最盛”(《新唐书·兵志》),大唐骑兵尤其是迅捷悍勇的轻骑兵几乎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李世民自己就是玩转轻骑兵的高手,而他麾下不少战将如李靖、李世勣、侯君集等也都特别擅长指挥轻骑兵破敌。
唐军骑兵身披高质量铁甲(“明光铠”为大唐13种优秀铠甲之首),配备的主要近战武器有槊(类似“长枪”)或枪等,远程武器依然是秦汉时代就已在军中绝不可缺的王牌杀手——弓弩。
戟这种在汉代比较流行的兵器,到了唐代基本退休,但也有个别将领为了“个性”、“耍酷”或是“顺手”而使用它,比如著名的功夫高手薛仁贵。当然,多数情况下,唐朝的猛人还是以槊或枪为兵器,比如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等(评书演义小说中这三位猛将的兵器锏、鞭、斧头,皆为虚构)。
唐军中还有一种牛叉兵器,就是被誉为世界冷兵器史上最强战刀之一的“唐刀”,其中以一种双刃长刀即“陌刀”最为著名。陌刀主要为唐军步兵配备,无论砍人还是砍马都非常利索,堪称与长槊并称的唐军两大代表性兵器。东洋武士手中著名的日本刀就是“唐刀”的“变种”。唐朝军队的军种和装备咱就简单说到这儿,下面正式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天子时代的精彩战争。
公元7世纪30—40年代,是当时地球上两大超强帝国同时进行军事远征缔造战争辉煌的时代。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欧麦尔一世依靠他麾下的哈立德、阿穆尔、赛尔德等穆斯林猛士在西亚开疆拓土连战连捷,对拜占庭帝国和萨珊波斯帝国实施轮番暴打;而大唐帝国的皇帝李世民也依靠他麾下的李靖、李世勣、侯君集等中华名将在东亚屡败强敌尽显华夏之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典战例。
国内群雄早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就已扫平,但有一个强大的外敌野心勃勃虎视眈眈随时都想给新生的唐帝国插上一刀。它是唐帝国初建时最大的威胁,也是唐太宗登基后所要面对的最大敌手,它就是东突厥——来自北方的凶猛“狼人”……
59. 降伏“狼人”
说突厥是“狼人”并非咱胡扯,而是他们本身就崇拜狼,自称“狼娘养的”,并以狼为图腾。突厥和匈奴有些亲戚关系,他们兴起于漠北,纵横于草原。和匈奴人一样,他们也是彪悍生猛的主,身穿皮毛,大块吃肉,性情暴烈,擅长骑射,酷爱打架,喜欢抢劫。
南北朝时期,突厥汗国逐渐雄起,在与柔然、铁勒、契丹等民族的干仗时接连获胜,地盘急速扩张,东自大兴安岭,西至里海,南到大漠边缘,北及贝加尔湖。北周和北齐互掐时,两国为了争取外援,都上赶着巴结突厥,把个突厥可汗自豪得不行,他对手下说:“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
隋文帝开皇年间,突厥汗国由于内部分裂加外部干扰,咔嚓一下一分两半儿:一个是蒙古一带的东突厥汗国,一个是西域一带的西突厥汗国。唐帝国建立后,西突厥还算老实,而东突厥则不断找事,多次对唐朝进行领土骚扰。
公元626年,也就是唐太宗刚即位的那一年,东突厥的首领劼利可汗(620—630在位)亲率十万大军长驱直入杀到长安城下!此时唐帝国刚建立没几年,一片凋敝百废待兴,如果和东突厥硬拼绝非明智之举。此时的唐太宗显示出真正大英雄的智慧和勇气,他亲自出玄武门,乘马车在渭水边与劼利可汗进行了并不亲切友好的“首脑会晤”,同时一面以大量财物奉送,一面以壮观大军示威。劼利可汗见唐军威武自己又捞到不少钱财,便要求讲和,唐太宗应允。第二天,唐太宗和劼利可汗杀白马订立盟约,突厥退兵。
自古大丈夫能屈能伸,真英雄忍辱负重。唐太宗李世民亦如此。“渭水之耻”后,唐太宗开始修建要塞训练士卒发展军队,同时又以离间之计使劲忽悠东突厥汗国,愣是把东突厥内部给搞分裂了。
到了贞观三年,唐帝国经过一番治理经济上升兵力增强,而倒霉的东突厥却因为连年自然灾害和国内矛盾而国力急剧下滑,唐太宗认为雪耻的时机到来了,便派出十余万大军对东突厥汗国发动了反击!
东突厥汗国的征服者是两位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超级名将,也是在中国传统演义小说中大名鼎鼎的传奇牛人。他们是李世民麾下最具才华的战将,也是公元7世纪世界军事舞台上的明星。他们的名字一个是李靖(字药师),一个是李世勣(字茂功,原名徐世勣,即“徐茂功”,归唐后被赐姓“李”,后又避李世民讳,称李勣)。
李靖(571—649),大唐帝国第一名将,隋朝开国名将韩擒虎的外甥。李靖在演义小说中或以相伴红颜(红拂女)的江湖侠客形象出场,或以腾云驾雾的得道神仙造型亮相。而在真实历史中,他是超一流的兵学大师和战略战术高手,阵法、水战、步兵战、骑兵战样样玩得转。一部《李卫公问对》堪称兵法瑰宝,被历代兵家推崇备至,列为《武经七书》之一。早在唐高祖李渊时代,李靖就以奇谋妙计打败了两个占据江南、自封老大的枭雄——“梁王”萧铣和“宋帝”辅公祏。唐太宗决定出征东突厥汗国后,李靖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即这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
李世勣(594—669),大唐帝国仅次于李靖的名将,五代史臣曾言:“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烟阁之最(英、卫二公指英国公李勣和卫国公李靖,烟阁即李世民为开国功臣们画像的凌烟阁)。”在演义传说中,李世勣是瓦岗寨和唐朝的“羽毛扇”——一位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的牛鼻子老道。历史上的李勣也很神奇,他出身富家公子,后参加瓦岗军造反成为草莽英雄,最后归唐逐渐成为开国元勋。此君老谋深算用兵灵活,军界政界都吃得开。到了高宗武后时代他仍是极受信任的朝中重臣。唐太宗决定出兵东突厥后,李世勣被任命为通汉道行军总管,与总指挥李靖一起率军出征。
公元629年11月,李靖统领李世勣及两位驸马(即李世民姐姐平阳公主的老公柴绍和李世民的妹妹丹阳公主的老公薛万彻)和一个王爷(李道宗,李渊的堂侄)共十余万兵马杀向东突厥。
第二年正月,李靖率三千骁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招黑虎掏心——从山西马邑突然进军内蒙古的恶阳岭,接着夜袭劼利可汗的牙帐所在地定襄!
劼利可汗打死也想不到唐军突然降临,他胡乱琢磨认为唐军肯定发飙倾国而来,否则是不敢孤军深入的。这位可汗越想越害怕,慌忙逃跑。与此同时,从山西大同出发的李世勣在内蒙古的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大破突厥军,劼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也在李靖的忽悠下率领一部分突厥部落归降了大唐。
劼利可汗逃到阴山以北的铁山(内蒙古固阳北)后,虽然手里还有几万人马,但在唐军大兵压境下已是困难重重。万般无奈之际他派出使者到长安谢罪,唐太宗也派出使者唐俭前去抚慰劼利,并诏令李靖率军迎接劼利。然而劼利可汗并非真心实意归唐,他是想以此为掩护争取时间,待到草青马肥之时再逃亡漠北。
李靖与李世勣会师后二人商议:如果劼利可汗逃入漠北我军就不易追击了。应该趁着现在朝廷使者前来抚慰,劼利可汗毫无防备之机,选出一万精骑来一招偷袭,肯定能将其活捉!
定下计策后,李靖乘夜奔袭,李世勣紧随其后,进至阴山,俘虏突厥千余人。接着李靖又派出麾下得力干将苏定方(此君日后在高宗时代率军灭掉了西突厥、思结、百济三国并生擒三国君主,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率领二百轻骑为前锋,乘夜雾前进,杀到劼利可汗牙帐附近,劼利发觉后大惊失色匆忙奔逃(聪明的唐俭也趁乱脱离险境)。李靖率军掩杀,突厥男女十万余口、牲畜数十万头皆落入唐军之手。劼利可汗准备逃亡漠北,然而却被李世勣切断了退路,只好被迫向西逃走,不久即被唐军擒获。东突厥汗国灭亡!
李靖荡平东突厥,唐太宗万分欣喜,他称赞李靖说:“卿以三千精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震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在皇宫凌烟阁上,大唐君臣举行了盛大的酒宴。由于兴奋过火,太上皇李渊毅然亲自弹起琵琶,唐太宗则随乐翩翩起舞,整个大唐一片欢腾。不久,中亚各民族为大唐帝国的盛世神威所折服,纷纷要求归附充当“小弟”,共尊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唐太宗俨然东亚中亚诸国的“盟主”!
平灭东突厥威震中亚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壮举,也是世界历史上一件颇有影响的大事,对亚洲历史情有独钟的法国史学高手勒内·格鲁塞称赞道:“唐太宗是中国在中亚的威势的真正建立者……太宗在粉碎了蒙古的突厥人之后,以这些人为辅助军,在以后的二十年中,使得突厥斯坦的突厥人和戈壁上印欧种人的绿洲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一个受到震惊的世界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决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买他们撤兵,太宗扭转形势,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
东突厥汗国被打没了,但西突厥汗国还挺活跃,这个“祸害”唐太宗也不能放过。对付西突厥的手段和对付东突厥差不多——先笑眯眯地干涉它的内政把它内部搅和乱了,再严厉发威出兵神速灭之!不过太宗在位时要处理的大事太多加之时机还不成熟,所以灭掉西突厥汗国的并不是太宗,而是他的儿子高宗李治。太宗去世的八年后(公元657年),高宗派出大将苏定方兵伐西域,将西突厥汗国灭亡。
此后,不甘心被大唐“压迫”的突厥人曾好几次闹事,但最后都被镇压了,他们在东亚混不下去了,于是开始跑到中亚、西亚一带活动。 公元11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北宋时期,突厥人中的一拨——塞尔柱突厥人在西亚建立了塞尔柱帝国,这个帝国甚为牛叉,曾于1071年在曼齐克特之战中活捉了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而塞尔柱突厥人的远亲——奥斯曼突厥人,则于公元13世纪末也就是中国的元朝时期,在西亚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即“突厥”),这个帝国打遍周边无敌手,地盘横跨欧亚非,1453年它攻克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彻底灭亡。咱之所以扯了那么多突厥人的历史,就是想说明这中国历史不是孤立的,世界历史是互动的,咱大唐帝国是好样的,土耳其人也是挺牛的。
虽然唐太宗李世民灭亡了东突厥汗国使东亚中亚各民族共尊天朝,但也有个别“不识相”的国家吃了熊心豹胆藐视甚至骚扰大唐,对于这些“坏孩子”,唐太宗皆以武力将其解决掉(当然,唐太宗亦有扩张之意图)!第一个被灭的“坏孩子”是盘踞青海一带,由鲜卑慕容家族建立的吐谷浑汗国。
60. “天可汗联军”
话说这吐谷浑汗国乃五胡时鲜卑族慕容部所建,南北朝时奋然雄起,地盘包括今天的青海、甘肃及四川部分地区。吐谷浑人的习俗、性格和突厥人差不多,游牧为主,兼营农业,性情顽强,酷爱打架。隋朝时期,为了争夺河西走廊这一黄金地带,吐谷浑军队和隋朝军队互殴数次,几乎次次都被隋军痛扁。但吐谷浑人很有种,他们百折不挠,屡败屡战,每次都能迅速恢复力量。
隋灭唐兴后,吐谷浑依然不消停。公元634年,吐谷浑汗国最高领导人慕容伏允可汗(603—635在位)在属下大臣的鬼话蛊惑下,袭扰唐帝国边境,使唐朝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受到威胁。唐太宗派出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出击,追杀八百里,大破吐谷浑。但唐军刚回师没多久,不知好歹的慕容伏允又卷土重来,唐太宗决定大举出兵将其灭掉。
这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依然是战无不胜的大唐第一名将——李靖。此时的李靖已经是64岁的退休老干部了,但他智勇不减当年,自请挂帅出征。唐太宗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辖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彦、利州刺史高甄生五路大军讨伐吐谷浑,目标——吐谷浑汗国的首都伏俟城(青海湖西岸)。
青海那片儿海拔极高空气稀薄,世居此地的吐谷浑人在这种环境中折腾跟玩似的,而来自内地的唐军将士就很难适应了。为此唐太宗在西征唐军中掺进去不少能适应恶劣环境的外族战士,如突厥兵和契苾兵,全归李靖指挥。于是乎,李靖就成了史上第一位“天可汗联军”的总司令。
公元635年四月,李靖大军的前锋抵达鄯州(今青海乐都),伏允可汗突然向西退却。为此李靖召集了军事会议大伙一起商讨对策。很多将领都觉得摸不清伏允这厮想耍啥花招,建议暂息静观。而“王爷将军”李道宗则提议,管他伏允是真逃还是耍诡计,咱追上去猛揍一顿就是了。李靖认为李道宗所言极是,便让他率领一支轻骑追杀。
李道宗一路疾驰,终于在库山(西宁西)追上了伏允,接着一阵狠揍,伏允拼死抵抗终究不敌继续逃跑。
遭到暴打的伏允恨透了唐军,逃亡路上他使出阴招,将山坡野草全部焚烧——俺打不过你,俺就饿你唐军的战马,看你们还怎么追俺!
面对新形势,很有“民主作风”的李靖又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不少唐军将领都认为野草被烧马将饿瘦,如果深入追杀实在危险。而侯君集认为,现在吐谷浑近乎崩溃,应该趁热打铁继续追杀。判断能力超强的李靖坚决支持侯君集的意见,下令兵分两路以钳形攻势深入追杀——李靖亲率主力由北道追杀,侯君集与李道宗由南道追杀!
两路唐军不顾路途艰险缺水缺粮穷追不舍(好在唐军搞到不少耐力超强的名马“青海骢”),在赤水源(青海兴海以西)与吐谷浑大军遭遇。
吐谷浑兵估计是被唐军追烦了,他们愤怒爆发,以近乎疯狂的状态围攻唐军。李靖毫不慌乱,以铁甲骑兵乱箭长枪打退了敌军一轮又一轮的冲击。
此战打得颇为惨烈,唐军猛将薛万彻、薛万均的战马皆中箭翻倒,他们自己也身中数枪,但这俩哥们依然奋勇挥刀狂砍。这时为唐朝效力的铁勒族猛将契苾何力率军杀来,与李靖配合,终于将吐谷浑军打退。
慕容伏允再次吃亏,继续后撤,李靖合兵围来,伏允干脆将国都伏俟城扔掉,率军退入大非川(青海布拉河一带)。
唐军坚持不懈继续追击,只要发现吐谷浑军就往死里打。各路唐军表现得都不错:侯君集和李道宗歼灭了一支吐谷浑游骑部落;薛家兄弟打败了吐谷浑的天柱王部,获牛羊数万头;契苾何力围歼了一支吐谷浑军……吐谷浑军主力基本被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