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他们进行合作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经过大学教育,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在社会实践中他们缺乏一定的合作和配合意识,在团体活动中注重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较少注意其他成员的优点和长处。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个人才能也难以发挥,只能做到孤芳自赏。社会竞争的激烈更需要团体内部之间的协作,没有合作意识的大学生将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有调查显示,以下三类毕业生是非常不受用人单位欢迎:一类是不能与他人合作的大学生,这些人恃才自负、孤芳自赏,不善于集体协作,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另一类是以自我为中心,傲慢自负的大学生,这些人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强迫他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第三类是人际关系紧张的大学生,这些人不善于社会交往,对集体活动采取拒绝的态度,感情淡薄,不懂得关心体谅他人。[1][*[1]《求职成功因素列举》,引自:福建之窗www.66163.com2004-09-10。]*在这几类大学生身上存在明显的性格缺陷,他们合作意识淡薄。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多,个性张扬和独特,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较少体会其他人的感受,在实践活动中缺乏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礼仪。因此,必须培养和建立大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素质,力求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善于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帮助。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大学生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树立起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行为上注重合作效应,努力实现合作与双赢。
对大学生进行合作意识教育,要教育大学生注重扬长避短,争取双赢。社会现实中竞争激烈,但是社会生活并不是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在竞争关系中人与人之间既是对手,也是朋友。因此,在教育中要着重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的特点做工作。在组织学生参加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有意识地教育学生扬长避短,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引导大学生既注重发挥个性特点,又防止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产生。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使大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等重要,学会与他人相处。要让大学生知道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越来越需要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各行业之间及行业内部既存在竞争更存在合作,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已经不再适应当今形势,也就很难获得成功。[2][[2] 刘卫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载《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大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意识,使大学生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竞争。
对大学生进行合作意识教育,还要教育大学生关心集体、顾全大局。社会的竞争一般是以集体的形式来展开,如果大学生只是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关系集体的整体利益,不与他人合作,那么这个集体是没有竞争力的,同样个人也将会被竞争所淘汰。所以,要教育大学生关心集体、顾全大局,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在工作中完全展现自己的才华,个人才能取得成功。因为加强集体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关心集体利益,顾全大局,就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如果生活在一个相互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中,彼此合作愉快、相互照应、相互关心、同舟共济,就会使自己的心情愉快,就会保持一种好的工作状态,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理念教育,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合作意识教育,还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创新,就是通过破旧立新,除旧布新,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新的发明,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是创新;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革新思想观念,也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创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更需要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大学生提出来的时代要求,如果当代大学生没有创新意识,那么他将被社会淘汰。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着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财富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有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由于文化和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薄弱。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注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并且在考试中考试方法单调,评分标准单一,标准化。这种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热情和主动性,严重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培养,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虽然大学教育要好于基础教育,但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不少大学还是沿用过去的教育模式,在课堂上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缺乏教学的互动和交流,存在对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不够的问题。大学教育过分重视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大学生实践的锻炼,表现为在大学的考试中比较注重知识的记忆考核。有的大学生平时不怎么认真学习,只在考试之前努力背书,也能考得不错。由于这种考核方式的存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创造力的培养显得不足,影响到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学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才能在竞争中胜出。近几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1%,2020年将达到25%。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进入人才市场,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所提出来的要求。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革新,仅仅具有书本知识的大学生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变革。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书本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势在必行。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是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是指整个创造教育过程中,诱发学生创意方面的教育,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促使他们产生创造动机。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部分大学生因缺乏经常性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平时也没有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善于进行单一性、纵向性思维,而缺乏相异性、差异性思维,更缺乏独创性或新颖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要把熟悉的事物看作陌生的东西,用新的方法、新的原理加以研究,从而创造出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提出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与我们的教育环境也有关系。我们在教育中对大学生的创新鼓励不够,甚至对大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扼杀。因此,高校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讲话所指出的那样,“在出人才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1][* [1] 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光明日报》,1999—06—16(1)]*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还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来的。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目标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开创性个性,使其成为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创造型人才。职业道德教育的高层次就是创业精神。这既是人对待职业的态度,也是人的精神境界的反映。高校和社会要充分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