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中的高层次文化群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其职业道德素质高低关系到整个社会职业道德状况,对促进各行各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道德素质高低是决定其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已引起部分学者关注。从1994年到2008年中国期刊网有关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论文总共有4篇,从一般意义上论述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论文3篇,论述加强中医药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论文1篇;而在相同的时间关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问题和对策的论文仅有1篇,而且重点是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鉴于学界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现状的实证性研究较少,我们设计了一套“大学生职业道德问卷调查表”,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和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查。选取了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部分本科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长江师院、西南大学、西华大学和湖北民族大学九所高校作为取样范围。以重庆市高校为主。在正式问卷发放之前,在学生进行了一次样本数为150人的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正式问卷共同发放了890份,回收有效问卷874份,有效率为95.6%。问卷收发,均采用组织学生自行填写,当场回收。调查对象专业覆盖理学、工学、文史、政法、教育、经济、管理、外语等8大类17个专业。从调查对象学习阶段来看,一年级学生有210人,占24.2%,二年级学生有187人,占21.45%,三年级学生250人,占28.6%,四年级学生有227人,占25.9%。本次调查虽然是在部分高校内,但是专业涉及面广,发放问卷数量较大,因而调查结果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遵循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但在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科技进步的同时,大学生当中出现了一些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缺失、职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职业价值观念具有明显的功利与个人本位特点
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主要从影响择业的因素和理想的工作地点方面调查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从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看,个人能力的发挥和经济收入成为大学生考虑的对选择职业所考虑的重要的因素。在问卷给出的包括经济收入、发挥个人才能、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工作稳定、工作环境、社会贡献、社会地位、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等因素中,大学生选择“能够发挥个人才能”和“经济收入高”的分别为43.3%和31.6%,远远超出其他选项,而选择社会贡献大的仅为14.5%。表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的基本取向是是个人本位,而这种个人取向的基本内容是个人发展和物质利益,传统的职业价值观已经淡化。在理想的工作地点择业上,25.8%的学生选择“本省省会城市”,24.6%的学生希望到“外省大城市”工作,占,20.0%的学生选择“东部发达地区”占,而回答“家乡所在地”的为14%,西部地区的为9.4%。说明经济发达、工作条件待遇优越的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是大学生心目中理想工作地点,而西部和小城镇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最希望去的工作单位,选择“党政机关”的为25.6%,“教育科研事业单位”的17.8%,“国有企业”的20.7%,“三资企业”的16.5%,“民营企业”的5.9%,“自主创业”的为7.5%。表明最受大学生青睐的单位是社会地位比较高、经济收入比较好、工作稳定的单位,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几乎杜绝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可能性。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出于对党、政府、祖国与人民的爱,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昔日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出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如果说前几代人习惯于把“小我”融化到“大我”中以感受奋斗目标的意义,当代大学生却更乐于把“小我”从“大我”中分离出来以定位自我的人生目标。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无论从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还是对希望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的判断都体现出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占主导地位的是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以实现自我价值和满足个人利益为标志的个人本位成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择业更注重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既不谈个人现实利益要求,也不以物质或经济标准去判断职业。而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在职业选择方面,他们优先考虑的是经济收入和个人才能发挥,比较考少虑社会的需要、专业对口等问题;他们普遍向往到经济发达、收入比较高的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而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西部和家乡工作。这说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功利色彩和个人本位色彩。这些问题不仅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困难,同时也不利于形成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的提供充分理由,它作为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人们对于职业的评价、职业选择,更影响人们职业理想的树立、职业责任意识的形成以及职业道德要求的遵循。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表现出来短期化、功利化和庸俗化,在职业选择上反映出来轻视责任、忽视贡献的倾向,不利于职业感情的形成、不利于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不利于形成强烈的职业责任精神。这是职业道德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二)认识到了职业道德重要性,但是对行业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较低
职业道德是与其他领域的道德相比,职业道德以其特有的方式在调节职业利益关系、规范行业行为、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职业道德素质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个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问卷一共提出了4个有关职业道德重要性的问题。统计表明,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加强各行各业职业道德建设对改善整个社会道德状况“非常重要”的占65.2%,认为“比较重要”的占28.9%,回答“不重要”占4.7%,表示“不清楚”的有0.8%。认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对该企业或单位的发展“非常重要”的占65.2%,回答“比较重要”的占27.3%,认为“没有多大影响”的为3.5%,表示“不清楚”的为2.0%。大学生对于目前社会职业道德状况评价不高,回答“非常好”和“比较好”的为16%,认为“一般”的占53.9%,认为“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有29.6%。另外,从对问卷的分类统计来,不同年级学生的上述问题的认识差异较小,说明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认识相当一致,对于职业道德赞同度相当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已初步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社会“天之骄子”。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也不断提高用人标准,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职业道德素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重视。对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对个人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问题,认为“非常重要”的68.4%,认为“比较重要”26.9%,回答“不重要”的有2.7%,表示“不清楚”的仅为2.0%。对“你认为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制约大学生就业与未来发展最欠缺的能力和素质是什么”的问题,根据选择比例排序位居前五位的选项分别是:“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57.6%),“心理期望值过高”(52.4%),“敬业精神不强”(35.7%),“缺乏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34.1%),“专业知识欠缺”(16.8%)。大学生选择前两项比例都很高,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挑战,而心理期望值过高也是长期以来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中,将“敬业精神不强”排在第三位,说明有相当部分大学生意识到缺乏敬业精神与职业责任感与社会要求相比存在比较大差距,认为这是制约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大学生回答“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比例都不高,这说明大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素质认识尚不全面,另方面也说明大学生对于自身职业道德有过高评价的倾向。
调查表明,大学生无论是对职业道德在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对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还是对于个人就业与发展的作用都给予了高度肯定,尤其相当部分学生认为“敬业精神”是制约大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表明相当部分大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理性看待自身在素质上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这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客观基础。调查还反映出,大学生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对本专业工作内容和职业道德要求不了解,这一方面说明专业教育上脱离实际,另方面也说明对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足。职业道德是具体行业的道德,对于这一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和道德规范的掌握是从事这一行业职业活动、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职业道德知识的缺乏,必然对于大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道德决策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比如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较多掌握了经济理论知识,对如何筹集资金,并使之作为资本产生最大的效益有较深的理性认识,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就有条件把理论付诸于实践,许多人一辈子的梦想与追求便是创造更高的利润,并享受由此带来的物质享受,加之法律、政策制度都还不完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存在,从业后所处特殊有利位置,使他们有机会违背职业道德,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取别人创造的财富,最终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非常需要帮助学生认识通过自身奋斗实现日标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持久热情,抵制以不正当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行为,在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职业道德意识较为薄弱
职业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道德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志、职业道德信念和职业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区分为个体职业道德意识和群体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是履行职业责任的条件和前提,是个人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尽管由于不同职业工作特点,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不一样,但是对于任何职业来说,都包括了敬业、诚信、团结合作以及奉献精神的一般要求,这也是近年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提出的职业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