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职业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道德会产生巨大影响。职业道德具有把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与不同行业成员的职业利益、职业活动、职业习惯等紧密联系起来的特殊性,使社会道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需要。从现实生活来看,社会上绝大多数成员的道德实践活动,除了个人家庭生活范围和社会公共场所之外,主要发生在每个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这就决定了职业道德必然对整个社会道德产生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基于上述论证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论证:一种面对公众的道德,其内容和履行状况,对社会整体的道德履行状况有着强大的示范效应,因而职业道德的加强和改善,将会对改进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特别是公德的面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而,从根本上推进了社会和谐的构建。
(三)职业道德教育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作用
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认为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并把道德教育作为其建立的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他认为不同的阶层和不同职业的德育是不一样的。我国春秋时的孔子也把“仁”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传授给学生,他认为“仁”包括恭、宽、敏、厚、孝五个部分,五者皆具者才可称为“仁”。同时,现代国际学术界公认,他是提倡和谐最力的古代圣哲。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所阐释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所有人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这正是“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真实写照。而真正把这一理论达到更高境界的是马克思,他一再提倡教育促进和谐。马克思主义认为,职业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直接作用于社会行为的特殊意识,具有其他道德不具有的社会现实性和具体性。当每位社会成员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来从事他的职业时,行业就会规范,进而整个产业链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一方面,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有高尚职业道德的群体来组成,另一方面,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高也跟职业道德紧密相关。
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我们社会对人的关心、社会的安宁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同各个岗位上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主要体现在职业实践中。
1、职业道德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它充分体现了道德的时代特征
职业道德并不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一个社会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善恶标准与行为规范,如治学有“学德”,执教有“师德”,行医有“医德”,从艺有“艺德”,经商有“商德”。而且同一职业在不同时期的道德要求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使社会职业划分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经过无数次的分化组合,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职业生活也日益发展和复杂起来,以致形成今天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职业和行业。这些职业和行业相互联系、相互服务与影响时所产生的职业关系,必然要求有适应这种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调节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所以无论人们从事何种职业,总要与他人发生一定的联系,总要对社会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和履行一定的义务,这就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分工日新月异,成千上万种新职业不断涌现。每一个人都不能独立地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依赖性越强,人们之间的联系性和制约性也日益增强。各种新职业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也在不断产生和完善;同时一些传统职业领域,则在原有职业道德基础上不断进行修订和增补,充分体现了道德的时代特征。由此可见,把职业道德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点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2、职业道德教育为和谐社会提供坚定的理性信念支持,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驱动器
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个体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其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如忠于职守、勤恳工作、诚实劳动、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维护本行业声誉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各行各业都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正因为如此,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引导生产经营者自觉抵制自身的不良习气,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对他们所要求的基本标准。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职业道德教育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驱动器。职业生活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领域之一,社会职业关系遍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牵涉面之广、影响之深刻是其他人际关系不能比拟的。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职业活动都是相互联系的,各种职业人员也是相互往来的,整个社会就构成一个由各种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所组成的网络,每一个成员则是这个网络上的纽结。因此,每个从业人员的道德状况,必定会通过这个网络向外传递,在其他从业人员身上产生情感共鸣,给其以或好或坏、或恶或善的影响。因此,工作在每个职业岗位中的人,如果都按各自行业的职业道德去待人、接物、处事,就必然会形成相互尊重、办事公正、讲原则、讲诚信的社会新风气,使各种行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抵制和纠正,从而净化社会道德环境。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各行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的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越和谐,越能创造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物质文化财富创造得越多,越能促进社会和谐,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终生发展,大部分时间都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中,频繁地跟别人打交道,因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不仅能扩大职业交际面,而且也会提升他的人气及社会地位。
职业道德教育要把共同理想同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同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职业观念、职业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干事业,才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职业道德要求员工在本职工作中不怕艰苦,勤奋工作,既讲团结协作,又争个人贡献,既讲经济效益,又讲社会效益。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它的地位和作用,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职权。但有些人凭借职权钻空子,谋私利,这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就要紧密联系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准绳,查优质服务的现状,查不正之风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比如,建筑行业要针对高估多算,转包工程从中渔利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杜绝敲诈勒索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商业系统要针对以经营商品谋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和虚假广告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问题;运输行业要针对野蛮装卸,以车谋私和违章超载等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好人民交通为人民的问题。总之,各行各业都要针对本行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以人为本,卓有成效地进行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纪律的教育和技能训练,把职业道德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做到以人为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公正诚实,形成道德新风尚。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是少数人、少数企业能够完成的,必须有全民族、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必须从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基础抓起。现阶段的企业,在人财物、产供销方面都有极大的自主权。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建设、生产、流通等各个领域,突出表现为管理水平低、物资消耗高、科技含量低、资金周转慢、经济效益差,新旧经济体制的转变已进入到了交替的胶着状态,旧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失去了效应,而新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同时,人们在认识上还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缺乏可持续的发展观。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制、行政的调节机制,但运用道德手段来调节和规范企业及员工的经济行为也是合乎民心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应当加强而不是削弱。现在,各行各业从宏观到微观都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并与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从业者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信息观念、时间观念、物质利益观念、效率观念都很强,这使得各行各业产生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观念相对转弱,又往往会产生只顾小集体利益,不顾大集体利益;只顾本企业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等问题。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员工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旧思想、旧道德对员工的腐蚀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促进企业内部党政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团结协作,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具有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和谐集体。
5、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实现多方面关系的和谐
从业阶段是人生中最主要的阶段。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职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实现多方面关系的和谐。
(1)有利于建立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和谐关系
服务对象既包括被服务的人,也包括职业活动针对的物质、自然和社会。从业者遵守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才能确保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从业者与被服务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