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处理好四个环节的关系: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只有正确认识自然,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合理改造和充分利用自然。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难免会造成一些破坏,所以还需要保护,使破坏不超过自然可以承受和恢复的程度。正确认识自然是前提,合理改造自然是手段,充分利用自然是目的,有效保护自然是条件,这四个环节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缺一不可。与此同时,人还要不断认识、改造自我和社会,以适应自然变化和社会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同时保持生态良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和谐是经久不变的主题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内在矛盾,指出理想社会将是一个自由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证了如何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重要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关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等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等等。系统提出和谐社会理论,鲜明指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贡献。
1、鲜明指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和谐也不是社会主义。一部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化解矛盾、消除冲突、解决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历史。社会和谐所体现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无一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所规定的本质要求。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都显现着社会和谐的特征,实现着社会和谐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越是和谐,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越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鲜明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维护、发展和实现的社会,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全面发挥的社会。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我们党持之以恒、不断奋斗的目标和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们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
3、鲜明指出社会和谐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我们要将这一科学论断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通过牢牢把握这一科学论断,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基本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用和谐发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具体落实的目标所在。
1、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内在本质的必然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全面实现其目标追求,体现其内在规定,落实其内涵要求。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核心理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就此而论,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然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要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构建和谐社会,是由经济发展状况这一物质性的基础所决定的
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造血能力。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然而,在经济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别过大,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情况表明,落实科学发展观任重道远。因此,必须着力解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展现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以发展并完善人的个性为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因此,从现实的和实践的人出发,以人为本不仅倡导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而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从体制和政策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提出并正在着手解决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4、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处理好发展问题
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看成是天然合理的,只要发展就比不发展好,发展得快总比发展得慢好。发展天然就是好的,这种理念只顾及人自身的生存利益,而忽视了地球上其他生命的存在;只顾及了当代人的利益和要求的满足,而忽视了后代人的未来存在。在这种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和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不是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把生产者的利润意志转变为消费者的消费意志,消费者的欲求又进一步刺激了生产经营者获得更多财富的欲望,进一步扩大生产。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要求把可持续生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它提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时间观,把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在人类可持续生存目标的引导下来决定我们现在的行为方式,不仅关注当代人的利益,而且关注未来子孙后代的生存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发展,而不是单一发展。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在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四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它们的协调一致。人类文明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每个文明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相互渗透。这就是说,只有全面发展才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
三、职业道德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职业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理念为指导思想,理清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与荣辱观教育相结合,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一)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胡锦涛同志强调:“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1][*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道德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各项要素都离不开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和谐社会绝不仅仅指物质和利益层面的和谐,除了处理好社会公平、改善生活质量、科学发展等问题外,它必然包括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精神层面的和谐。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从道德的内涵不难看出,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丝丝入扣的关系。没有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心气浮躁、道德水平低、文化庸俗、心理阴暗的社会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整个社会又怎样能够凝聚起同心同德促发展的力量。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宣传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心理调节功能。在物质财富猛增的时代,我们必须在追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充分关注人文关怀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对人的现代文明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谐社会不仅仅是指资源分配公平、群体利益均衡、人际关系协调、生命财产安全,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即人们要有高尚的、健康向上的道德素质。
青年人是社会的未来,青年人是否具有高尚的、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向以及社会和谐的程度。青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职业道德是当前社会公认道德的具体化,具有社会示范作用
虽然不同的职业道德是针对不同的职业特点而定的,但它们所依据的都是当前社会所公认的道德、观念和理想。因而职业道德的状况如何对社会整体的道德风尚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第一,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些责任是职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职能的具体化,因而对社会职能的总体实现起到示范作用。
第二,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权力,即职业权力,其不论大小均来自于社会,是社会整体与公共权力的一部分,如何行使职权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遵守情况起到根本性的影响。
第三,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在现实社会中,职业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政治文化效益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职业是社会整体利益、职业服务对象的公众利益、行业集体利益和职业活动者个人利益等几种基本的交汇点,如何处理其间的关系对于社会整体的道德风尚起到牵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