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李方源是温州颇有名气的印刷设备经销商,当年他移师南京时,为了开展业务,尽管他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他还是遭到了不少的挫折。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南京经商的温州人的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其承揽一点儿业务,拉开一张有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他利用全国个体私营企业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的机会,在会场上结识了不少南京商客,尤其是与本行业有关的客户。虽然如此,但多年前“温州货”质量低劣的负面影响在南京人心目中烙印很深,因此推销举步维艰。
通过耐心等待,机会终于来了。在全国印刷材料展销会上,李方源请专家介绍他的产品,并给企业免费使用。经这么一试,国内企业都知道他的产品不错。信誉建立起来了,上门推销容易多了。因此一传十,十传百,到了今天,他的公司在南京的信誉已相当不错了,基本上不用上门推销,坐在家里就有客商慕名而来递上订单。李方源深有感触地说:小生意靠头脑、大生意靠信誉!
信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人与人之间在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信任关系,并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人和企业的行为。信誉就是商人的灵魂,是特殊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武器。温州人亡羊不忘补牢,而且懂得锦上添花,把提高质量变为重塑信誉的核心步骤,踏踏实实打好基础,这是信誉重塑的关键一步。质量就是生命,信誉就是财富。
(九)诚信—经商之本
遵守诺言、老老实实、讲真话、不虚饰、办实事、不撒谎、守信用、不食言,永远是一个商人最优秀的品质。
李嘉诚凭借诚信发家
总说无奸不商,在普通人眼里商人都是奸诈的,缺乏诚肯。实际,这是对商人的误解。商人也有诚恳的一面,不诚恳是无论如何不能成功的。李嘉诚就是典型。李嘉诚是华人首富,关于他的成功之道,已有无数人探研过,关于他经商之道的书更是成百上千。其实他的核心成功秘诀只有一个字:诚。“坦诚第一,以诚待人”就是他坚持的商业原则,他说:“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
李嘉诚驰骋商界,是从生产塑胶花开始的。当初,曾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为确证李嘉诚有供货能力,外商提出须有一家实力雄厚的厂家作担保。李嘉诚白手起家,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意为他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告。
李嘉诚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你坦白之言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诚信乃做人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担保了,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这真是天上掉馅饼,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之至!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按时生产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我还是很遗憾地不能与你签约。”
李嘉诚的这番实话实说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广泛接受时,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实商人,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要与这位品德诚实的人合作一次,李嘉诚值得他破一次例,外商对李嘉诚说:“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信赖的人。我相信你能完成订单,我愿意帮组你。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你扩大生产提供资金。”
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由此为起点发展成为塑胶花大王。
诚信两个字,帮助李嘉诚奠定了事业基础,也造就了今日事业辉煌的李嘉诚。
同样,对于“诚信”二字,温州人也绝不含糊,他们深知这是中华民族信奉了几千年的做人真理。其中的奥妙只有真正做到诚信的人才之道。在生意场上,温州人从来不欺诈别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温州商人用他们的诚信经营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商业信誉。
父辈欠债儿孙还
诚信是为人处世立身之本,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对于商人来说,诚信二字更显得特别的重要。因为诚信不仅能够折射出一个商人的最本质性格特点,更是商人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如果一个商人或一个企业失去了诚信,那么在今后的商业活动中将会寸步难行。
一个山西商人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没有能力的他,偿还欠下了一个英国人的债务。商人临死前,把儿子叫到床前说:“我们家还欠一位英国老板的钱,我现在是没办法还了,但你要记住,你一定要尽全力还上;如果你没能力还,一定要叫你的下一代还上。不管多少代,一定要将钱还给人家,一分都不能少。”
结果,商人的儿子在有生之年没能完成父亲的遗愿,于是就叮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替爷爷将欠英国人的债务偿还,如果不行就让他的儿子接着还。孙子艰苦创业,几十年后成了一个大商人,于是就主动联系那个英国人的后代,并将钱连本带息的还给了他们。因此这个英国人逢人就赞扬:“想不到中国商人也像犹太人一样讲信用!”
在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之中,晋商为什么能雄踞徽商、浙商、粤商等商帮之上,成为商帮之首呢?就是晋商以信誉为命根,坚持信誉第一,宁肯自己倾家荡产,也不欠别人一分钱。晋商代表人物乔致庸把经商之道排列为首的是守信,其次是讲义,最后才是取利。可以说就是山西商人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对晋商乃至整个中国商界都有着至深至远的影响。
作为新时期商帮的领军人物——温州商人,同样也有着取义舍利的故事。当选为“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之一的叶康松,有一次因为在飞机上受凉感冒,到洛杉矶后就出现背部疼痛、咳嗽出血等症状,半个多月不愈。医院拍胸片又经CT检查后的结论是“恶性肿瘤”,且已到中晚期,最多只有三到六个月的生存时间。
这个噩耗使整个家庭都陷入了极度的悲哀之中,而人生已是所剩无几的叶康松想的却是如何将债务偿还。一天晚饭后,他把儿女、妻子叫到一起交代后事,并特别地叮嘱说:“我一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欠打火机厂商的钱还没还清。我走后你们即使当牛做马也要把这些钱给还清,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死不瞑目……”
虽然这是一场虚惊,原因是医院的误诊。但温州人的诚信品质由此可见一斑。诚信终有好报,也许上天也被他的诚信感动,之前多次失败的叶康松在此之后,经营得非常顺利,债务当然也偿还清了。
南存辉以“诚信”赢得财富
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南存辉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诚信经营”。其实这是熟悉南存辉的人们都知道的事情。南存辉从创业那一刻起,就是以“诚信”赢得人们的认可的。
与大多数成功者一样,南存辉的童年和少年都生活在贫困之中,历尽艰辛和磨难。南存辉的父亲是温州柳市镇人人皆知的老鞋匠。南存辉初中毕业那年,父亲工作中受伤造成粉碎性骨折,一躺就是两年,拉扯弟妹、养家糊口的重担就落在了他与母亲的身上。从此,13岁的南存辉就放弃学业,成了一个走街串巷的小鞋匠,他每天挑着工具箱早出晚归,修了3年皮鞋,贴补家用。
南存辉做事勤勤恳恳,过了十几年之后回忆往事时,他还自豪地说,人们喜欢舍近求远到他这里来修鞋,不仅仅因为他的技术精湛,还有他温和的态度和周到的服务。重质守信的经营信念,为南存辉打下了最初的“牌子”。
南存辉后来回忆说:“修鞋那阵子,我每天赚的钱比同行多,凭得使自己的速度快,修得精细,质量可靠,修过的鞋不会返修。修鞋3年,虽没赚到多少钱,但我却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诚实做人的道理,我就明白了很多人经商多年才明白的道理:有质量便有市场,守信就有希望。”
当年南存辉从修鞋中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如今,又把它贯彻到企业的发展中。关于他的诚信经营,有这样一个故事值得一提。
在一次商务谈判中,面对来自中亚的三位客商,他如往常一样介绍自己的企业:“‘正泰’是一个民营企业,2001年资产22个亿……”这个时候,对方的翻译突然打断他的话说:“他们都不懂中文,为体现你的实力,完全可以把企业的规模夸大一点儿,我再翻译过来,他们会相信的。”
其实,翻译也是一番好心,希望他能接下订单,因为这批订单是价值一个亿的大订单,而当时正泰的规模小,又是民营企业,这样的风险比较大。
南存辉笑了笑说“没必要,是多大就是多大。生意做不成是小事,丢了诚信是大事。我们宁愿少做一笔生意,也不能骗人家!”虽然三位中亚的商人并不知道这个谈判中的插曲。但正是这个插曲,表现出了南存辉的诚信经营的态度。翻译也被南存辉的诚恳品质感动。
温州人当年的教训依然是刻骨铭心、令人警醒的,但是诚恳最终回归温州,而且已经植根他们心中。当诚信作为品牌的一部分进入消费者的心目中的时候,它就赢得了最大的市场资源。南存辉将品牌和诚信结合起来,用最简单的最有效的办法取得了成功。
凤翔改改的故事
诚信终究是不会吃亏的,因为遵守诺言、老老实实、讲真话、不虚饰、办实事、不撒谎、守信用、不食言等等,永远是一个商人最优秀的品质。假如商人具备了这些品质,就为成功奠立了最好的基础,成功是迟早的事情。即使,骗子以一幅信誓旦旦的样子说自己是老实人,早晚都要露出本来面目。而真正的老实人不需要任何伪装,始终是受欢迎的。
中国的西北地区有个俚词:“风翔改改”,广泛流传在陕西凤翔、岐山、麟游一带民间,意思是很笨很傻的人。词的历史并不悠久,来源也很清楚,却是一个凤翔农妇的真实故事。
20世纪70年代,在凤翔县马家坡村,有一个名叫张改改的农村妇女,由于生性老实憨厚,加之小时候家境贫寒没上过学,所以说话办事便十分愚笨甚至有些傻气。1973年,改改的丈夫离世,留下张改改一人孤苦无依。好在马家坡村虽小,但陕甘交通大动脉——陕甘公路从村口经过,公路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改改为维持生计,便在村口公路边摆了一个卖水摊谋生。
可是改改不认识钱,于是她就找来一枚2分钱硬币,一杯水只卖2分钱,每卖一杯水,她就把别人给的钱和自己手中的2分硬币比照一下,小了不行,大了也不行,纸币更不行。她雷打不动卖水的办法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但不管他人怎样说三道四,张改改依然如故,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按自己的办法卖水。
因此,当地人将她视为愚蠢呆傻的代名词,如果有人要骂人笨蛋,就说“笨得和改改一样”。久而久之,这句话竟成了当地人的口头禅。
但奇怪的是,像改改这样笨的人,虽然做的是小生意,生意却越来越好,很多人在她的水摊前驻足观看,有人为了喝上一杯改改“2分钱”的水,专门从大老远赶来。
在“聪明”人眼里,改改是个傻瓜,但这些“聪明”人可能没有想过,一个连钱都不认识的弱女子,能够在几十年时间里,特别是在卖几个鸡蛋都会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里,靠做小生意,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家人,这是为什么?看来,改改与嘲笑她的人,还真难以判断谁是真正的傻瓜呢!
诚信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做人最起码的准则与要求,它不是凡夫俗子观念中的傻瓜。温州人在他们的商海生涯中,向来是有板有眼,言行一致,信守诚诺的。温州人深刻地理解到:诚信对于人格来讲,是窗户缝里吹喇叭——名声在外。诚信是金玉,诚信终究不吃亏。
老实人不吃亏
抱朴守拙,向来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智慧。诚信有好报,傻人有傻福,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无法况清的事,其实背后都是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的。
1980年,温州苍南县一家生产编织袋的乡镇企业,派几个推销员出去推销产品。老实巴交的农民李正被选上了。李正“出身不好”,不但文化水平低,而且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他说话老实,什么叫“口才”,什么叫“推销技巧”,什么叫“人际关系”,他祖宗三代都没听说过。
李正来到某公司供销科,科长刚刚问道:“你是——”。李正就慌手慌脚地把编织袋样品摆到桌上,一边结结巴巴地用带温州口音的普通话做了一番富有特色的自我介绍:“我是苍南县湖前镇的农民,家庭出身富农,大队信任我,派我出来推销产品……”
看到李正满脸诚恳,听到他老老实实的交代,在场的人全愣住了,甚至有人在窃笑。这哪像在做生意,简直就是开斗争会时的坦白交待。科长听完,手一摆,不置可否地说:“那好吧,样品留在这里,你过两天再来听回音吧。”科长的态度让李正心凉了半节。
李正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这家公司,他心中十分懊悔:你李正是来做生意的,人家没问,你主动谈什么“家庭出身”呢?他自己都觉得他太傻,太实在!那时虽然上面政策已拨乱反正,但下面还有不少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富农”二字还是使人们心有余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