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茅盾在描绘城镇生活、揭示市镇居民的意识形态时,还通过对土豪劣绅、反动资本家、汉奸等丑恶形象的勾画,把批判的笔锋,直接指向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以辛辣的讽刺笔触,刻画了一个"攘外必先安内"信奉者的真实嘴脸。这位毛绒厂的老板,在"一·二八"抗战时"天天盼望停战和平",而在《八一宣言》发表后,却叫嚷"放着逆党不去讨伐,反要和平起来?"主张照日本帝国主义"共同防共"的意旨行事。作品戳穿了这种所谓"真正的中国人"的假面具,抨击了充当帝国主义奴才的民族败类及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在《小巫》中,则无情地揭露了保卫团"团董"、公安局当差者之流的狰狞面目。从对这些"太岁爷"、"姑爷"等丑类荒淫无耻的生活和狗咬狗的斗争的描绘中,鞭挞了国民党的基层统治者鱼肉百姓的罪行,暴露了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本质。
三
真切地表现30年代国统区各种知识分子的不同思想面貌,暴露、批判某些知识分子世界观中的弱点和弊病,并正面描绘革命知识分子的形象,是茅盾30年代短篇小说的另一显著思想成就。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茅盾从文学创作开始之日,即把注意力投射在知识分子身上。从1928年2月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创造》起,到1929年11月,茅盾曾完成了八个短篇小说的创作。这些早期作品,大都是写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灰色的人生"的,极大部分反映了作者在那个时候的悲观、苦闷、失望的心情。"30年代,知识分子队伍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况,知识分子问题更加突出了。伴随着思想上的巨大飞跃,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促使茅盾对知识分子的反映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在这些写于30年代反映知识分子生活和思想的短篇中,作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高度,画出了大时代中知识分子的不同面影。比之早期的作品,它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感伤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倾向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鲜明强烈的革命思想倾向。
在不少堪称30年代"新儒林外史"的短篇中,茅盾通过对形象各异的人物的生动刻画,揭示了某些知识分子世界观中存在的弱点和弊病。《右第二章》中,编辑李先生在"一·二八"炮火声中的心理状态和所作所为,同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工人阿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作品通过对李先生惊慌失措、想方设法地避难租界,在抗拒领取退职金的斗争中又终于妥协的生动描写,讽刺和批判了软弱自私、苟且偷安的精神世界。篇幅较长的《烟云》,则不但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公务员陶祖泰陷入痛苦深渊却无力自拔的可悲,也谴责了以朱先生为代表的道德败坏的知识分子的卑劣无耻。而各自独立,又有连贯性的三篇短篇小说《有志者》《尚未成功》和《无题》,叙写的是一位"踌躇满志"的中学教员,千方百计要夺得"创作家"的头衔最终却一事无成的故事,借此嘲讽了那种脱离实际,想入非非、追求个人名利的人。
对于丧失政治灵魂的知识分子,茅盾更是投之以不容情的讽刺和有力的鞭笞。《官舱里》为在国难当头的年代里,置国家、民族安危于脑后的知识分子画了像。作品描写了行驶在内河小火轮的"官舱"中的四位旅客。这"似乎属于同一的社会阶层"的二老二少两对夫妇,虽然服装是分明属于"祖""孙"两代,却在彼此"风雅"的谈吐里找到了共同语言。他们之间"投契"的谈话内容,原来是在哀情小说或家庭小说里"考据"什么"麻将史",在丝竹中推崇七弦古琴。作品以讽刺的笔触,谴责了这些浑浑噩噩、麻木不仁的人。而《喜剧》则入木三分地刻画了青年华脆弱卑怯的性格特征,揭示了这类"革命者"内心深处的隐私和本质,同时也剖示了坠落知识分子金的精神面貌。这位金在孙传芳时代遵守着"忍辱负重"的古训,宁可被骂一声反革命也"总不肯乱走一步",五年后却在"革命政府"底下做了官,他热衷沉醉的是跳舞场、电影明星和选美大会,他为同学华解决食宿的办法,就是劝华以共产党的身份去自首,因为"这么一来,你的工作问题就解决了!"作品以有力的讽刺,鞭笞了身为国民党官员的金的丑恶的灵魂。
在茅盾笔下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革命知识分子的正面形象。长达两万多字的《手的故事》,叙写了青年知识分子张不忍和潘云仙夫妇在X县开展救国工作,宣传组织群众同汉奸土劣进行斗争的故事。作家在看似客观冷静的描写中,热情赞扬了革命知识分子在落后闭塞的环境里,代表群众的意志积极开展革命工作的精神。尤其是对张不忍以抗日救亡工作为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高贵品质的刻画,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在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了革命知识分子崭新的思想面貌,显示出革命知识分子甘愿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力量的美好品格。他们以正面形象出现在作品中,不只是作家自己短篇创作中知识分子形象塑造方面的进展,说明作家已开始在创作里表现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指出知识分子的革命道路。同时,从新文学的发展史来看,他们也不失为30年代文学创作中的新人物。他们的出现,为文坛增添了新的异彩,无疑是对新文学史上知识分子与革命的主题的深化。
人们把茅盾誉为"30年代的画家",对此,茅公当之无愧。综观茅盾30年代的短篇小说,可知作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独具慧眼,在广阔丰富的社会领域中看取人生,对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社会现象及时作出了"正确而有为"的反映。"从这些短篇里展示的生动画面中,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在这一急剧动荡的大时代中,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国内经济加速崩溃,人民大众正日趋破产、濒临绝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愈演愈烈,而"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人民群众中早已生发的对现实的不满和抗争,已达一触即发的程度。这些散发着强烈时代气息的作品,从根本上否定了国民党统治下的既存社会秩序,从而唤起人们清醒地认识现实,投身到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城乡革命斗争和抗日运动的伟大行列之中,其巨大的社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即使在今天,它们仍有着深刻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作品所取得的突出的思想成就,既是作家自己前一阶段的创作尚未达到的,也是同时期其他作家的短篇创作无可比拟的。
茅盾在回顾他的小说创作时曾说:"我所能自信的,只有两点:一,未尝敢"粗制滥造";二、未尝为要创作而创作--换言之,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的意义"。这一真切的自述,在茅盾30年代短篇小说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艺术实践。它不只道出了作家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也告诉了我们其作品取得卓越思想成就的"秘诀"。在短篇小说创作十分活跃的今天,伟大的文学家茅盾的这一创作经验,岂不是很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和"深思"吗?
1983年
茅盾抗战时期的散文
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不只以小说创作著称于世,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茅盾的创作生涯,即是从散文起步的。从1925年到解放战争为止,茅盾先后创作了十几部散文集。其中,尤其值得珍视的,是他写于抗战时期的作品。
抗战八年,茅盾始终坚定地站在抗日和民主的旗帜下,以文学为武器,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在这期间,他先后辗转于上海、广州、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丰富的生活经历,更加开阔了他的视野。在倥偬忙迫的革命工作中,他除创作了《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等长篇小说外,还写出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等散文集。
这些写于抗战时期的散文,植根于现实,与时代和人民革命的需要密切呼应,"抒写真情,面对光明",讴歌人民大众的抗日斗争,暴露和鞭挞破坏抗战、危害人民的黑暗势力,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抗战全面爆发后,茅盾就鲜明地提出:"文艺是反映现实的。战时文艺,应该不是例外"。由于他的创作思想明确,所以,他写于抗战初期的散文"与抗战的现实血脉相通",犹如战斗的号角,直接鼓舞抗战,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为"加强人民大众对于抗战意义之认识,对于最后胜利之确信",起到了巨大的战斗作用。收于散文集《炮火的洗礼》中的作品,就是这一内容的集中反映。
《追记一页》记述了上海战争爆发前夕的情景:"八月十二那天,中国大军已经开到上海郊外",市外学校、居民陆续迁入市区。十三日上午,"闸北已经开火","国民政府已经封锁了长江和南黄浦。大家都知道大时代来了,这次跟"一·二八"完全不同了!"午后四时多,"喜炮"响了,上海守军奋起,迎头痛击日本侵略者。
上海"八一三"民族抗战的号炮响了,十天的恶战,三昼夜沪东区的大火,在中华儿女的灵魂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时隔几日,茅盾即挥笔写出了《炮火的洗礼》。在这篇文章里,茅盾以极大的热忱,呼唤中华儿女担当这大时代的使命,呼唤古老伟大的中华民族,在炮火的洗礼中更生!他写道:"……四万万人坚决地沉着地接受炮火的洗礼了!四万万人的热血,在写出东亚历史最伟大的一页了!无所谓悲观或乐观,无所谓沮丧或痛快,我们以殉道者的精神,负起我们应负的十字架!"这是茅盾对抗日战争的态度和热切期望,也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伟大气魄和决心!
在《不是恐怖手段所能慑伏的》一文里,茅盾对侵略者轰炸徒手民众的血腥罪行无比愤慨,对敌人用飞机"威胁后方"的无耻战略投之以轻蔑。他写自己问那些乡下人:"日本飞机天天来轰炸,不怕么?"可是那些紫铜色的脸儿却笑了笑回答:"怕么?要怕的话,就不能做乡下人了!"是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茅盾以自己战斗的笔触,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中国民众决不是什么恐怖手段所能吓倒的!""中国民族决不是暴力所能慑伏的!"敌人的轰炸屠杀,只能使他们更加认识侵略者的疯狂和残酷,"决心拼性命来保卫祖国"!
茅盾不只以饱蘸感情的笔墨,发出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的怒吼,还及时反映中国人民浴血抗日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他赞扬那些在"八一三"炮火中"出生入死,喋血市街"的战士(《街头一瞥》);赞扬那些"年纪都不过十八九",却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去救护伤兵的"我们勇敢的童子军"(《无题》);赞扬"孩子剧团"这"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他在《记"孩子剧团"》一文中写道:"日本帝国主义残凶的炮火摧毁得了中国成千上万孩子们的家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从血的教训中觉醒了的团结精神。"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就连这些来自不同的省区、不同的家庭,年龄不过"最大的十九岁",最小的九岁的小小的灵魂,也开始明确地认识了自己肩负的神圣的责任,勇敢地投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洪流。"他们的天真、坚决、勇敢、青春的吼声,报告了民族前途的光明!"正是从对中华儿女无畏的抗敌行动的描述中,茅盾促使人们去认识抗战"这一页历史的空间伟大、壮烈,同时确信了自己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