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等车的时候,一辆“太和到鄂城”的车停在路边,靠近车窗的人的脸大多青涩疲倦。还有人耳朵里塞了耳机,迷迷糊糊的样子像是刚醒。
我突然好想回到那时候告诉自己,要再珍惜一点,再珍惜一点,再珍惜一点最后不用长大的日子,再珍惜一点可以像苦行僧一般隐忍,也可以疯狂得歇斯底里的日子。
我抱着电脑包蹲下去,感受着地面传递过来的温度,眼里泛起哭意。
我想念上大学之前所有的日子,即使我曾遭受过校园暴力,即使我曾经心灰意冷无法忍受垃圾一样的生活,即使我曾经在感情上被骗走温暖,心里只剩防备。
人越长越大,重头再来的勇气会越来越少。
车子路过王铺站的时候停下来了。我透过车门看见站牌旁边的移动公司前站满了高中生模样的人。
他们无论是去鄂高还是二中,亦或是四中六中,借助的工具都是“太和到鄂城”的车。他们中有人是学渣有人是学霸,在我眼里都是一颗颗张扬疯狂的心。
身怀宝藏,总会遇见一些恶狼。多年以后,你会成为身怀宝藏的踽踽前行者,还是恶狼,又或是平凡得看上好几眼都记不住的人?
昨天去太和书店买了一本小说《不存在的恋人》,最大的感触并非女主与两个男主之间的爱情,而是作者在绪论中提到的宿命论。
当你在一个路口选择了向左拐而不是像右拐,你就选择了一些人,放弃了一些人,一个左右的选择,就会是两种人生。
你在这个时空里求而不得,全因自己的选择,但你在另一个时空,或许是那个人对你求而不得。
这个时空里我失去的东西,是另一个时空里我本就拥有,但并不稀罕的东西。
这样想来,对世界也会多几分宽容。现在充满干劲的你,是你正确的选择,现在颓废的你,也可以在下一个路口,选择正确的路。
我记得中秋那天晚上我跟我妈讲:我励志起来连自己都害怕。
这说起来要感谢的人或事太多太多:电视台里各种厉害牛掰的学生,高考考上华农却依旧不满意,过着比高中还苦行僧生活的初中同学,广电班上大一就可以写学术论文并发表的男生,某个傍晚想起的高中政治老师曾讲过的‘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所以努力不一定是没有用,有可能只是努力得还不够’,采访作业中采访的汪叔叔那些底层群众的无奈……
人一旦有了目标,眼睛是真的会发光的。
大一迷茫,找不到方向,也害怕同学嘲笑。大二我可以很坚定自豪地说我要考研,然后跑社会新闻,当一个像柴静老师那样的记者。这无关名誉地位,而是想多了解一些这个社会,想像柴静老师一样看见这个世界的背面。
我渴望思想的碰撞,渴望绚丽至极的火花。
我希望我的心能像十六七岁时年轻,不怕挫折失败,更像一个赌徒,不惧重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