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夏实,山花烂漫,硕果殷实;山峦,水涧,青山迎春,绿水侵夏。
看着楼宇间掠起的翩翩绿叶,翡翠森林里风跳跃着,轻轻淡淡,安安静静的!扶着这栏杆,一丝冰凉,现代都市的冷漠,大概这就是科技时代的悲哀吧!
悠闲地倚着,翻开手中的一卷书籍,薄薄的书香,摩挲粗糙,一字字珠玑之语在脑海徘徊!阴凉的天气,低沉的浮云,偶然的风浮掠过眉宇,带来一丝丝凉爽!只是,自然与科技之间的隔阂,仿佛亘古以来就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一缕山岚,似乎模糊,却又触手可及一般!
春秋思哲,现代人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风马牛不相及地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交融并存。混乱的思绪,迷失方向的文化,迷乱的文字与行为,朦胧着渐渐苏醒,又渐渐模糊意识到偏离的莫名悲伤,于是开始提倡国学亦或是主张“儒学”!
不论提倡国学的行为是否真实而又符合思哲们的精髓,我也不能断定,没有人能够揣测当初思哲们留下的这些思想的本意!可是,一次,听到某种观点——三纲五常是封建思想应该摒弃,姑且不论其正确与否,仅认为三纲五常是封建的落后的,即使没有否认五常,毕竟脑子比较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仁义礼智信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意义!然而“三纲”的存在意义,就比较有争议了,都大多都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封建礼法束缚自由的一种落后思想!
但是,我不认同。儒家宣扬三纲五常,在儒家经典《论语》中没有直接提到,只是后来者总结归纳的,但是这些后来者又怎么能够确定思哲们的想法呢?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儒家学者)继续凝练总结,高度凝练语言的结果使得这些思想显得深涩而伟大,乃至于代代相传而以讹传讹,使得我们这些涉世不深且学识浅薄的家伙们掉落陷阱,从而使得许多人认为,所谓三纲就是臣子要遵从君王,儿子要听从父子,妻子要服从丈夫,并且在脑海留下不论对错的贬义印象!
《论语》中关于三纲有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应该有臣子的样子,父亲就应该有父亲的样子,儿子也应该有自己正确的样子!这里不得不说,古人有一个好的地方,“好读书,不求甚解”,并且摇头晃脑地诵读书籍,培养语感进而体味那些文章蕴含的意味!说到这个,请仔细朗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否感受到一种节律?抑扬顿挫而字字威正!
三纲者,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我认为,君与臣是一种相互借鉴的关系,父与子是一种接续传承的联系,夫与妻是一种交融依靠的依恋。君为臣纲,君王应该要为臣子做出一种正面的表率,臣子要以正确的态度迎向君王的期望;父为子纲,父亲应该要具有优良的品质,教授并影响儿子向优秀前进;夫为妻纲,丈夫与妻子却是一种纲领与细节的勾连纠缠的爱恋。我所说的,三纲就好像一个写纲领的人与依据纲领写出作品的人的关系,你写的大纲要另一个人依据来撰写文章,人家不可能一字不漏都依照你的大纲来写吧?总要根据大纲构思,在修改符合自己的思路吧?!再不济也要主旨不变,情节改动吧?!
说得这么粗浅,只是为了让人们比较好明白些,虽然这么个说法不怎么贴近主题!浮躁的社会,一切都渐渐在功利中沦陷,即使我也不例外,毕竟只是个凡人而不是曾经的圣贤!
仰望寂寞的漆黑苍穹,迎风凝立,思绪飞扬,天空中不见星斗,只有古老的灵魂在天地间激扬回响,迷离的眼,模糊的界限,远眺亦或木然,迷失在浮躁的都市里,依旧守望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