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141章)
↓↓
第1章 楔子
第2章 初入雄兵连世界
第3章 超神学院
第4章 第一个任务
第5章 斗战胜佛
第6章 苏醒
第7章 基因觉醒-天使之星
第8章 追心
第9章 巨峡号的邪恶
第10章 天使黑翼
第11章 战争开启
第12章 天河战役上
第13章 天河战役下
第14章 审判之刃
第15章 新的队友
第16章 天使降临
第17章 抉择
第18章 离别
第19章 天使之城
第20章 凯莎陨落
第21章 天命
第22章 重返地球
第23章 火速救援
第24章 雄芯
第25章 琪琳归队
第26章 会师 蕾娜的抉择
第27章 神与神
第28章 凶潮
第29章 一九防御
第30章 华烨 凉冰
第31章 北之星
第32章 冷
第33章 对战若宁
第34章 燃烧天刃
第35章 黑色长城-芒砀山号
第36章 飞向太空
第37章 进攻
第38章 葛小伦的高光时刻
第39章 致命威胁
第40章 毫无诚意的致歉信
第41章 光年之外
第42章 银河之力
第43章 死歌书院
第44章 大梦三千
第45章 魂归
第46章 穿梭时空
第47章 战索顿
第48章 飞流
第49章 斩首计划-上
第50章 斩首计划-下
第51章 王刃天权
第52章 怨恨
第53章 再见蔷薇
第54章 宇航时代
第55章 再见阿追
第56章 初战华烨
第57章 天城危机-上
第58章 天城危机-中
第59章 天城危机-下
第60章 执剑为王
第61章 紫红裂痕
第62章 神河诸神排位战
第63章 追心
第64章 天道星系
第65章 诸神之战1
第66章 诸神之战2
第67章 诸神之战3
第68章 诸神之战4-冰雪圣心
第69章 诸神之战5-入梦
第70章 诸神之战6-龙雪
第71章 诸神之战7-混战结束
第72章 诸神之战8-破军
第73章 诸神之战9-神河天星榜
第74章 诸神之战10-库洛
第75章 诸神之战11-羽刑
第76章 诸神之战12-星灵秘
第77章 诸神之战13-星王之争
第78章 诸神之战14-冷?
第79章 诸神之战15-对战蕾娜
第80章 诸神之战16-神威
第81章 诸神之战17-时空蔷薇
第82章 诸神之战18-提亲
第83章 诸神之战19-极道双系
第84章 诸神之战20 皇天
第85章 星王
第86章 陨落
第87章 幻心
第88章 魂殇-弑神
第89章 兵分两路
第90章 灵魂世界
第91章 神剑有灵
第92章 离去之法
第93章 虚空初现
第94章 梅洛城
第95章 决战华烨
第96章 阿莱
第97章 黑暗圆环
第98章 万世为王
第99章 封印
第100章 乱世虚空 三王归来01
第101章 乱世虚空 三王归来02
第102章 乱世虚空 三王归来03
第103章 联合
第104章 黑暗世界
第105章 神性
第106章 再遇三王
第107章 调查一下
第108章 凯莎
第109章 星绝炼杀大炮
第110章 复生
第111章 馈赠
第112章 没存稿了,放点设定-1
第113章 没存稿了,放点设定-2
第114章 归途
第115章 烈阳哀鸣
第116章 天城易主
第117章 天命起源
第118章 太阳系之战01-黑色长城
第119章 太阳系之战02-战斗打响
第120章 太阳系之战03-泯灭
第121章 太阳系之战04 武运必昌
第122章 围攻
第123章 深渊之门
第124章 地球 危
第125章 次时空封印
第126章 创造规则
第127章 最后的神圣领域
第128章 鹤熙的复苏之法
第129章 再获光明
第130章 齐人之福
第131章 翡玉神心
第132章 永夜无明-上
第133章 永夜无明-中
第134章 永夜无明-下
第135章 破碎
第136章 苏醒
第137章 传送惊变
第138章 岁末
第139章 十年
第140章 葛筱光
第141章 星与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落幕;1911年,清室退位,辛亥革命催生出了一个新中国。前者尴尬地意味着中兴,后者一度被寄望为民族新生。在这似是而非的中兴与新生之间,有一个王朝日趋一日地走向穷途末路;更有一个新时代艰难地萌芽和恣意的生长。洪秀全不满足于只做精神领袖、斌椿努力想用儒家术语把西方“清廷化”、曾国藩深信可以用“以命抵命”的模式处理教案、那些归国的幼童成了有原罪的“思想犯”、维新领袖康有为的作伪成癖……这些历史的细节背后,都潜伏着成败的契机;也唯有在这些细节里,才能窥见那一段历史的真实表情,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作为关注“辛亥革命”这一话题的通俗读物,本书另辟蹊径,把探索的目光远眺到辛亥革命发生之前的50年,细致梳理了从1864年太平天国彻底失败、清政府得以乱中求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在炮火声中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作者逐年考查了这一历史进程中清政府寻求变革、寻求国强民富及国家安定的努力,同时着重探究了政治精英群体的观念转型,以及统治阶层面对世界大变局的畏缩、试探、沮丧等心理。同时本书稿以资料扎实见长,对史料的解读很有分寸,并在可读性上作了一定的尝试,每篇文章都以“年度事件”“相关言论”等几部分构成,全书可看作是一部1864—1911年间的简略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