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8200000008

第8章 后现代经济--价值(3)

巴塔耶冷静地指出:“异质要素的现实性与同质要素的现实性并不属于同一秩序。”基于效用这个同质化起点的经济学,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与异质经济学在同一个空间内对话。但这不意味着异质性的现实性弱于同质性,比如不意味着个性化经济不现实而只有批量化经济现实。他说:“总之,与日常生活相比,异质存在可以通过赋予这些语言以情感经验的肯定价值而被呈现为某种另类的、不可通约的东西。”这可以说是对“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天才预见。

更难能可贵的是,巴塔耶在“异质的社会存在”中准确地预见到基于异质性的经济的几个主要趋势,这些趋势基本上已经被实践验证。

1.异质性经济具有自我实现特征。巴塔耶认为,“异质世界大体上是由神圣世界构成的”,异质事物“从同质的日常世界分离出来”。这个预言有一半是准的,自我实现就是超越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现实的“神圣世界”。自我实现是异质性的,“神圣性本身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被约束(被物质需求约束)的异质性形式”。

2.异质性经济具有“非生产性”精神特征。巴塔耶指出,“异质世界包括了来自非生产性耗费的一切。这个世界包括了为同质社会当做废物或者高级的先验价值来拒绝的一切”。精神生产就是这种“非生产性”事物的典型。在人均收入未达到3000美元之前,木子美、芙蓉姐姐和“超女”注定被当做不会“挣工分”的“废物”,到柏林听一场交响乐注定是“高级的先验价值”的超前消费。

3.异质性经济具有情感反应特征。经济人理性是不讲情感反应的,巴塔耶却准确地预见到,“依存于个人的异质要素能激发不同强度的情感反应”;“可以推论,一切情感反应的客体也一定是异质的(但不一定是普遍的,至少在相对于主体的情形下是这样)”。经济学对情感缺乏合适的分析工具,主要是由于“效用”这个概念一开始就排斥了异质性分析的可能。由此更可见卡尼曼《回到边沁》一文是多么正中要害:从马歇尔的同质化效用回到边沁的异质性价值,是一个商业价值连城的命题。巴塔耶漂亮地指出,“在异质现实性中,负载着情感价值的符号与基本要素(如货币)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主流经济学无法从逻辑上得出这种符合实际的判断,从而解释不了“有钱不快乐”的现象。

4.异质性经济具有高峰体验特征。巴塔耶说:“暴力、过度、精神错乱、疯狂,在不同程度上就是异质要素的特征。”作为“经济学的尼采”,巴塔耶经常胡言乱语,这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完整准确”地理解巴塔耶,他想说的实际是高峰体验,即“酷”的感觉。把“暴力、过度、精神错乱、疯狂”套用在网络游戏上,人们就可以知道网民从异质性经济中想得到的是什么了。这不是不正常,而是很正常。

巴塔耶作为思想导师,身后有福柯、德里达和鲍德里亚等这样显赫的大师级的继承者,可以说照亮了当代法国思想的半边天空。然而作为经济学家,由于经济学界敌意的忽视,从来不为人所知。巴塔耶把自己创立的学说,命名为“普遍经济学”。他骄傲地宣称:“从有限经济学到普遍经济学的观点变化,实际上完成了某种哥白尼式的变革。”

后现代价值的各种证明方法

我们可以从后现代主义大师们的解法中,得到从各个侧面把握个性化经济实质的启发。

个性化的质的规定性

质的分析将经济学引向了社会有机体论,为演进经济学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支的思想与柏格森有关。

异质性:巴塔耶的证法

巴塔耶作为经济学家的资格,是通过《普遍经济学》这本经济学名著建立起来的(当然,所有经济学家都不知有这本书存在)。

个性实际上是异质性,异质性是个性化的质。巴塔耶认为,异质性是普遍的,而同质性(经济人)是有限的,因而只是普遍的一个特例。这无异于在说:工业化大规模批量生产只是特例,个别响应客户才是更深层的普遍规律。这突破了经济学只研究量的规定性,而不研究质的规定性的传统。

巴塔耶指出:“异质性,这个特殊的词语表示它相关于那些不可同化的要素;这种不可能性对社会同化过程产生一种根本的冲击,对科学的???化过程亦然。”意思相当于说,异质性是相关于个性化生产的,它对工业化的大规模同质化生产是一种“根本的冲击”,经济学作为“科学”受工业生产方式之蔽,也只能以同质性为边界思考问题。“效用”这个概念一开始就排斥了异质性分析的可能,“可以推论,一切情感反应的客体也一定是异质的”,“依存于个人的异质要素能激发不同强度的情感反应”。巴塔耶说明了将情感纳入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经济学分析到使用价值(质)就不再往下分析了,就好比只分析到分子,而没向原子深入。

差异化:德勒兹的证法

如果说巴塔耶论证个性化着眼于联系情感,德勒兹则着眼于个性化的多元化分布特征。

个性化是差异化。差异是德勒兹理论的中心词。他对于异质性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发挥,一是强调其虚拟性,二是“块茎”性(即分布式连接)。他在《柏格森的差异观念》中指出:“绵延,不可分化的东西,并不是确实不可分化的东西,而是在分化自身的过程中发生性质变化的东西,而发生这种性质变化的东西界定了虚拟性或主体。”

延异:德里达的证法

德里达的着眼点与德勒兹又有所不同,它不是强调个性化的分立特征,而是把它理解为一个流,即差异之流。

他将柏格森的“绵延”发展为另一个生造的词“延异”,同样是在本原层面论证异质性的根据。在德里达看来,延异就是“产生差异的差异”;他也把文字称为延异,认为延异不能用同质化的货币表示,而是一种异质性的语言现象。

不可通约性:费耶阿本德的证法

效用必须建立在某种意义的可通约性的基础上。费耶阿本德从根本上否定可通约性,从而取消了效用问题的合法性基础。巴塔耶也强调不可通约性,他说:“与日常生活相比,异质存在可以通过赋予这些语言以情感经验的肯定价值而被呈现为某种另类的、不可通约的东西。”

费耶阿本德像庄子一样,走向了相对主义的极端。走极端有片面性,但强调事物有不可通约的特性,却为个性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个性化的人文基础

普遍经济学的旨趣,在于说明客观世界的异质性本质,从而间接证明个性化。模式好比天下如此,人亦如此。另一些后现代学者,则只从人这个角度论证人,说明个性化的人文基础。

感性学:马尔库塞、梅洛—庞蒂的证法

感性价值,在经济学中表述为具体价值。后现代的旨趣,是由具体价值上升为抽象价值后,再让抽象价值回到具体价值。

马尔库塞的理论处境,可以用“苦闷的象征”来形容。他生不逢时,在理性主义的高潮中鼓吹感性学。梅洛—庞蒂的处境则大为改善,他的感性学在法国已经进入主流。梅洛—庞蒂的体验学说尤为独特,他说的体验是用体来验,而身体只能是个性化的。

个性化一定是感性的,这是从人文角度而非物理角度的观察。它可以回答IT人的一个心结,这就是为什么IT越发展,个性化越表现出感性化、体验化的趋势。托夫勒分别预言了大规模定制和体验业两种潮流,但没有从基础理论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深入领悟,思考线索在梅洛—庞蒂,甚至胡塞尔那里。

生活世界:列斐伏尔、鲍德里亚的证法

韩剧的个性化为什么表现在婆婆妈妈的琐细之中,有意义吗?

从列斐伏尔到鲍德里亚的生活世界理论,给出了深层的解释。尤其是鲍德里亚,有明确的经济学意识,区分出生产世界与生活世界的不同。这一方向在经济学内部正在发展之中,这也是托夫勒“产消合一”理论的基础。

自由:伯林、阿马蒂亚·森的证法

伯林、阿马蒂亚·森的极大成就,在于突破了卢梭的自由学说。这就提供了理论武器,将支持大规模制造的个人主义改造为支持多元化定制的个性主义。其中阿马蒂亚·森更难得,在哲学和经济学两个领域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遗憾的是,他们虽然提供了个性化所需的自由理论,但对个性化本身的支持却是无意识的。

个性化的信息基础

潜意识:拉康的证法

沿着柏格森、弗洛伊德的传统,拉康把个性化延伸到潜意识领域,把个性化从抽象的质的分析具体化了。这种证法,是心理的证法,而非信息的证法,但它为真正的信息证法提供了经验学科的基础。

意义:伽达默尔的证法

搜索引擎对于个性化意义的挖掘,理论根据何在?后现代的意义理论源远流长、声势浩大。意义突出的是信息的质的方面,或者说把信息作为内容看待。几乎所有后现代主义学者都有自己的意义理论,其中伽达默尔的意义循环论最综合、最值得关注。

伽达默尔主张,解释者通过语言这个中介介入文本,与之形成交流和对话,在复原意义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意义,最终要通过意义循环达到视界融合,求得真正的理解。

不确定性:布瓦索的证法

从异质性的角度研究个性化,提供了一种观察同一世界的不同角度。但个性化是不是在同一个世界(比如使用价值的世界)中呢?沿着波普尔“第三世界”(又称“世界三”)的思路,人们跳出了使用价值的视角,假设出一个仍然属于质,但质的维度不同的世界,这就是信息世界,布瓦索称之为信息空间。这样一来,不仅是怀疑理性假设,而且对假设的假设,即经济人假设的前提都变了。

在波兰尼、伽达默尔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布瓦索的系统理论。在布瓦索看来,经济人理性是牛顿力学思想的对应物,停留在17世纪、18世纪的思维水平。黑格尔式的绝对理念早已过时,经济学应进入不确定性的维度考虑问题。不确定性的存在形式是信息,而不是物质和能量。个性化本质上是不确定性,是一种信息现象,即发生于信息空间这个维度的现象,与使用价值、价值都不处于同一个维度。需要在传统经济学中另建一个平行的维度框架,处理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扩散知识与非扩散知识、编码知识与未编码知识之间的循环。

这极大地逼近了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现实,特别是为搜索引擎、为原始萌芽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学支持,从基础理论上说明了个性化与信息革命的内在联系。

经济学中的后现代价值观

经济学中后现代的“后”,是指“理性之后”,即新古典主义之后,偏离理性经济人假说的各种学说。以往这些学说并不共享同一个基础范式,也没有共同的哲学基础。后现代经济学用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对这些理论进行新综合的共享的哲学范式,从而将它们系统化地统摄在一种内核之下。

经济学作为独立王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能指体系的独特性造成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虽然有很强的洞察力观察经济问题所指,但他们的能指符号却难以同经济学相通。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对同一问题、同一观点的另一套能指表述。这就是专业经济学家用经济学的能指体系--尽管有些是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标准语言--表达的后现代观点。

经济学的祛魅与返魅

莱昂内尔·罗宾斯的《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是经济学的祛魅之作。在这部魅力告别书中,罗宾斯正式将笛卡尔的世界观引进了经济学,对经济学的世界进行了心物二元切割。在研究对象上,把属于心的社会现象(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情感化)统统驱逐,把属于物的社会现象(同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理性化)统统保留;在研究方法上,把属于心的研究方法(心理的、伦理的)统统驱逐,把属于物的研究方法(数学的、物理的)统统保留。这样,经济学就成了用研究物的方法,把人当做物来研究的专门学科。在罗宾斯的语义中,经济科学中的“科学”已特指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了。

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经济学,从对象到方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它的笛卡尔式(即心物二元式)的理论与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情感化实践的矛盾,它从根上解释不了现实。举例来说,效率与个性化,一个要求同质,一个要求异质,不在同一个维度。经济学可以很好地解释效率,但无从解释个性化。效率高的,如“中国制造”,并不值钱;个性化的,如动漫,值钱却无解。这就是后现代经济学要出面的原因与合法性所在。现代经济学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是将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情感化放在一个统一的范式平台里,否则就躲不过经济学攻击农业生产方式时所说的“定制的,就一定是高成本的”这一指控,这就要求把“魅”范式化。

特韦尔斯基的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

特韦尔斯基在《理性选择与感性选择的原理比较》中,对理性选择的三大基础--描述不变性、程序不变性以及前后关系独立性一一进行了证伪。而行为经济学,作为相反的“感性选择”学,对“感性选择”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

行为经济学研究决策,不同于一般的决策理论,它的特色在感性决策方面。可以说现代经济学是理性选择学,后现代经济学是感性选择学,特韦尔斯基对此点得很透。他认为,感性决策(如各种直觉)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理性决策所赖以存在的三个前提假设(如描述不变性等)不成立。他说:“描述不变性、传递性以及随机优势作为理性选择的原则被人们普遍认可,但这种认可并不能保证人们的选择通常就满足这些原则。”这可以视为对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的初衷的解释。换句话说,卡尼曼与特韦尔斯基之所以有后来的一系列研究,从出发点或动力来说是因为:第一,是想说明与理性决策相反的感性选择;第二,认为这种感性选择与理性选择的分歧,是来自前提假设这个根。

如果说哥德尔的工作瓦解了“数学人理性”,那么特韦尔斯基的工作就瓦解了经济人理性。他们的切入点十分相近,都是从元问题入手--哥德尔是从元数学入手,特韦尔斯基是从元经济学入手--将问题从理性的轨道中分离出来。他们都相当于在证明:仅仅在X点的轨道上,形式化、逻辑化地证实或证伪,最终一定会出现理性的(逻各斯中心的)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真值(相当于K域元素)。特韦尔斯基证明的是,X所赖以存在的基于逻辑和理性的形式条件是不能成立的。真实的世界在于多元化的价值参照点(相当于K域)的介入。

特韦尔斯基指出,“与描述不变性相反,人们根据选择的描述进行选择,而非基于它们自身的选择集”,“事实上,人们系统化地违背程序不变性。这一现象称之为选择逆反”(选择逆反又称偏好逆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非首选项不可能通过在选项集合中加入新的选项而变成首选的:这一假设被称为前后关系独立性。且不论它的简单和直觉力量,已有证据表明,人们的优先选择是被选项集所影响的。”

同类推荐
  • 回族经济研究

    回族经济研究

    回族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兴起并走向成熟。其中关于政治史的研究尚还红火,文化史(包括伊斯兰教史)的研究也正蒸蒸日上,然而经济史研究则似乎显得薄弱,甚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本书共分13章,介绍了国有资本预算体系的构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国债投资转国有资本的预算管理等内容。
  •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直接补贴政策有哪些

    本书汇集各地强农惠农直接补贴政策,对生产性补贴(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化肥等农资综合补贴)和生活性补贴(如合作医疗补贴、义务教育补贴、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进行阐释,并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给出相应的解答,力争让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朋友及时了解其应该享受的优惠,尽快富起来。
  •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

    越读越有趣的经济学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济学,那么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在当前这个经济占主导的社会里,无论是政府的决策,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左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然。我们关心经济学,最重要的是,“经济”和“财富”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了解经济的人越多,个人、国家就越富有。如果你希望随心所欲地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就应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以经济学家的思维来看周围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让自己更具智慧和眼光。
  • 穿越镀金时代

    穿越镀金时代

    作者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镀金时代”。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实现了真实的成长,同时也积聚了经济泡沫。作者把中国的增长秘笈归结为一个脱胎于较低生产力水平、僵硬计划管理体制的“史前经济体”,快速形成市场和资本的现代化过程。它压缩了超过200年的悲欢离合和生生灭灭,是一个从残酷野蛮、积累加速准备起飞的前现代,到狂飙突进、推崇生存价值和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现代化阶段,再到强调多元生活价值、主观幸福,不再唯经济增长至高无上的后现代的完整演化过程。但从现在开始,镀金时代结束,进步时代开始,接下来的10年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中国是否能迈进一线大国的行列。
热门推荐
  • 平平无奇女纨绔

    平平无奇女纨绔

    听说承阳伯府宁家的那位小小姐寻死了。为什么死?还不是这位小小姐芳心暗许了一位公子哥,连宁家安排的婚事也不要了,非得跟着私奔。结果人家公子哥儿嫌弃小小姐无趣,小小姐自闭了,寻死了。好容易活过来了,这位小小姐心性大变,成日的招猫逗狗,活生生成了汴京第一的女纨绔。这成了女纨绔倒也罢了,怎么还和那定过亲又退亲的镇国公世子勾搭上了?“夫君,我今天打马吊,输了三百两银子。”“无事,夫君我还算能赚钱,一会儿给你支六百两便是。”“不用,我玩了一局麻将,赢回来九百两。”女纨绔笑眯眯地将手中的钱展示了一下,表示自己虽然纨绔,但不傻啊!
  • 灵山大陆

    灵山大陆

    唐凯穿越了,虚空世界远古大神遗留的一颗宝珠将他召唤而来。“少年,继承吾主的衣钵吧,你将迎娶白富美,成为人上人,走上人生巅峰……”“没兴趣。”唐凯觉得能活的开心就好,于是他决定游历大陆。欧美风格的人族,中国风的魔族,异域风情的妖族,热爱自然的灵族,森林的宠儿妖精族,还有崇尚魔导科技的多尔格族。这一切都让唐凯觉得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异世界还真有意思啊……”这是一本打怪冒险文。
  • EXOWeareone

    EXOWeareone

    本文已改!不再会有女主,而是写着以往他们的点点滴滴!等着吴亦凡,鹿晗回归或者重振。。。。。。你们若东山再起,我们便永远陪你们笑看天下。
  • 妖尾之黄色闪光

    妖尾之黄色闪光

    继承了火影四代目力量的少年在妖尾之中的故事PS:作者新手,看到妖尾小说太少,不够看,所以上阵自己写了PPS:单女主
  • 盗迹江湖

    盗迹江湖

    我要让这个世上每一个地方都有我的足迹!江湖!江湖人!江湖情!江湖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向巴菲特学投资

    向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根据巴菲特半个多世纪的投资经验,从理念、操作、谋略、心法四个层面,层层剖析,梳理出巴菲特的投资精髓,提炼出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本书还结合中国特有的投资环境,给出了“在中国跟巴菲特学什么”这一问题的答案。巴菲特的投资忠告永不过时,有心的投资者必能受益无穷,驰骋于瞬息万变的投资市场!
  • EXO之后青春

    EXO之后青春

    韶雪晗:我们其实都很爱彼此,只是错过了时机,辗转到了后青春,却也只是路过。鹿晗:你到底爱不爱我?我不知道,但是我还是活在回忆里,等你,等你爱我。韶雪晗:错过不是错了,而是过了。鹿晗:就让我们彼此埋葬在时光里吧。
  • 血引了

    血引了

    点进来看一下呗简介也不用了,这写的很短的呦(?˙▽˙?)一会就看完了
  • 都市之人格患者

    都市之人格患者

    家族的灭亡,仇恨的心理,人格的分裂。陈家唯一的小儿子陈天槐会走上一条什么样的复仇之路呢?而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呢?或者是阴谋呢?人格的分裂会使陈天槐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呢?